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祖宗保佑:我建立了千年世家 > 第十章:苏醒

祖宗保佑:我建立了千年世家 第十章:苏醒

作者:花非花月夜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01 15:27:49 来源:平板电子书

在姬昭前世科学启蒙的过程中,有一个相当重要的理论,它的名字叫做进化论。

在进化论没有彻底征服科学界的时候,它的理论首先征服了政治圈,新学用它来对抗传统宗教,野蛮、残暴、对外侵略、对内压迫、宛若毒瘤的帝国主义国家用它来为侵略披上科学的外衣,他们称呼侵略为,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它有一个更有名的名字,叫做社会达尔文主义。

按照这个理论,洛氏应该成为全天下的主人,这世上所有人都应该成为洛氏的奴隶,不,所有人都应该成为姬昭的奴隶,因为姬昭是最强大的那个人。

但错误的理论自然推导不出来正确的结果。

所以洛氏不会走上世界主人的道路,姬昭也不会成为终产者。

“帝国主义的土壤结不出鲜艳的花朵。”

“这世上从来没有对内如圣人,对外如魔鬼的政治家。”

“统治阶层对外残酷侵略,一定对内残暴压迫,这便是帝国主义的本质。”

这些言语在姬昭的脑海中萦绕,一双璀璨的瞳眸亮了起来,宛如太阳升起,大方光明。

天柱在什么地方?

亦或者这世上真的有天柱这个东西吗?

姬昭的存在是什么?

这个世界到底是什么样子?

是真实的,还是虚幻的?

在先秦曾经有哲人问天,他们在问天从何处来,道从何处来,问风雨雷电,问雪落花开,这世上有无数的疑问。

对于姬昭而言,他也有无数的疑问,他的穿越到底是为什么,他到底是什么样的存在,系统到底是谁制造的,那些威能无穷的神器,以及这个世界那些让他觉得不和谐的地方,还有那个天道,到底都是什么?

姬昭有无数的问题想要问。

姬昭在天柱深处沉眠了很久很久,久的世间已经沧海桑田,久的世界已经大换了一个模样。

天柱深处没有日月时间,曾经的这里满目白光,通天的天柱散发无量的光,但现在这里满目都是紫光,支撑世界的天柱以及规则秩序神链,更是被浸润成紫色,微微散出光来,就如同当初姬昭所见的天命紫气。

在先唐末年的大乱中,天道和洛氏子、洛氏女、皇道气运来了一场大碰撞,最终苟延残喘的天道被洛氏的血和雄厚的积累,撞了个头破血流,烟消云散,这天命紫气,便独属于姬昭一人,最终被姬昭代天心。

但当代天心到了最后的地步后,姬昭却知道了一些其他的东西。

他从沉眠中醒来。

他睁开眼,光明璀璨,天花乱坠,地涌金莲,无量寿光萦绕,转瞬间便如同幻觉,一切都消散。

“大梦谁先觉。”

他望着眼前真实的世界感慨着。

他不得不感慨,原来这才是这方世界的真相,在过去的某一个时间点,他曾经怀疑过自己,但现在看来,不需要了。

这个世界的真相到底是什么样呢?

这是一个介乎于真实和虚幻间的世界,也许这世上有无数这样的世界,它的一切都是被设定好的,如果没有姬昭的出现,它会按部就班的发展下去,直到世界寂灭,一切都好像没有出现过,到了那个时候,可能在它湮灭的地方,会再次出现一个新的世界。

但此方世界是不同的,不是姬昭穿越到这里,而是姬昭身体上长出了此方世界。

如果用一个不太恰当的比喻,它就像是姬昭的一个梦,所以姬昭的潜意识会影响那么大,但它又不是一个梦,而是无数人意志的聚集,于是有了那些性格各异的英雄人物和小人。

此方世界在这些力量尤其是姬昭身上茁壮成长着,它在从虚幻转变为现实。

如果用一个时间作为节点的话,从姬昭诞生在这个世界的那一刻,往后出现的人,一位位王侯将相,一位位黎民百姓,都是真实的。

而在姬昭诞生以前的那些人,诸如三皇五帝,亦或者侏罗纪,或者曾经的某一个纪元,都是假的。

在苏醒之后,姬昭只抬眼向表世界望了一眼,嗯,此方世界没有倪哥,那就可以了。

在这之后他再也没有对表世界有任何举动。

他虽然从天柱的沉眠中苏醒,但这反而才是开始,他还有几项非常重要的任务,其中第一项就是要让这个世界彻底变成真实世界。

想到这里,姬昭不再耽搁,他直接往历史长河的上游而去,他走得很慢。

在他逆流而上的这一路上,他将那些所有让他感觉不适的存在全部抹去。

他见到了隐藏在山林中的一些精灵,那是蒸汽时代还不曾出现时的场景,在那个时代不曾被人所发现,随着他走过,这些精灵从历史长河中消失了。

他见到了在那些话本中出现的鬼,或许叫做灵更适合,同样是唐朝,他走过去,灵消失了,在那里出现了一朵花,能引起人致幻。

他向前走,见到了张角和自己的子孙洛霄,他停驻了一下,思索而后缓缓精细的修改着。

历史就在那里,他不会改变历史所记载的,但可以变成传说。

他向前走着,他见到洛陵在草原降下了雪,他见到有一剑万里杀单于,他见到有碧血丹心杀董卓,那是他所传下的神器,在这个世界中的一次次传说。

他挥挥手,历史的气候就随时而变,那些神器所诞生的力量回归他自己的体内。

不知过去多久,他站到了自己诞生的那个时间节点,在他的面前有一层薄薄的壁障。

在此刻,此方世界才是真正的唯我独法。

存留在此方世界中的那些“杂质”,都被姬昭这个“世界本身”抹去了,不,应该说,一切都有了“科学”的解释。

他透过壁障望向那些他不曾踏足的历史,就像是一个画家见到了一张白纸,他可以在上面随意的作画。

他轻轻一挥手,那层壁障便片片碎开。

他踏着历史长河逆流而上,只要是他落脚的地方,那水声的声音便突然响亮起来。

他并不会胡乱的改造历史,他只是将人心所有的历史,让他真的呈现出来。

这是他要做的,世界是圆的,历史也是有源头的。

姬昭苏醒的消息还没有传出去,但姬灵均和洛苏自然是已经知晓了,二人从沉睡中醒来,惊喜的对视一眼,但见到姬昭还没有出现,就知道老祖宗肯定是还有事,只能再次等待,但时隔数百年,终于明确的得知了老祖宗的消息,已经让姬灵均和洛苏二人热泪盈眶。

“静静等待吧。”

“嗯,静静等待。”

……

却不说天上玄之又玄的事,人间的变革已经到了紧要关头,在洛长青准备万全开始正式颁布诏令开始改革之后。

洛阳城中所掀起的反对之声,超乎了所有人的想象,洛王这是要和天下的贵族士族以及地主为敌,如同雪花般的弹劾奏章飞向了皇宫,但最后的结果是,洛长青亲手在大朝会上将这些奏章让卫士抬到了大殿上。

他在大殿上,将这些弹劾他的奏章拿出来,然后一个个读下去,并且就在群臣的面前,用朱笔在上面批示。

“驳回!”

“洛王为国为民,尔上奏乃是猪狗不如。”

“再有污蔑之举,必严惩不贷。”

在批示完之后,他还亲手将这些奏章送到那些弹劾他的人手中,“相王,这是你弹劾本王的奏章,陛下让本王批示,相王还是收回去吧。”

殿中一片安静,很多人都在发抖,自古以来都几乎没有见过这么嚣张的权臣,自古以来都没有见过这么胆大妄为的臣子。

他们甚至不知道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事情,大唐还真的是大唐吗?

相王也算是宗戚中威望极重的一人,在扬州府有大片大片的土地,洛长青的改革,让他受创很重,所以他必然极度反对。

在正常的攻讦中,一般都是手下的小兵开始出手试探,背后的大佬一般都不会这么早就出现。

但洛长青不一样,在对洛长青的反对中,如果仅仅用那些小兵,奏章可能就不会到陛下的手中,直接就被洛长青拦截了。

毕竟洛长青可是大唐真正的常务副皇帝,权力大的没边。

所以在这一次的攻讦中,那些往日里藏在背后的大佬们,直接赤膊上阵,要让天子见识到反对派的强大,要让天子和洛长青知难而退。

大唐虽然在罗马遭遇了一点挫折,但又不是大问题,以大唐的实力,根本就不可能失败,有什么必要改革。

用一种静态的目光去看待世界,这就是大多数人的通病,用比较通俗的话来说就是,没有发展的长远的眼光。

但相王没想到,就连自己这些真正的皇亲国戚亲自出手,也没能让天子回心转意,还直接把这些奏章都交给了洛长青。

天子什么时候有这么果断了?

天子望着殿下臣子的目光,觉得有点难受,于是说道:“今日朕身体有些不舒服,今日的朝会就由洛王主持,朕先离开了。”

说着也不等众人说话,就直接一溜烟从后面跑了,一点也看不出来有哪里身体不适,众人都知道天子这是觉得自己在,众人不好发挥。

这是一个很让人吃惊的猜测,因为这代表着天子在这件事上,没有和稀泥的想法,他要眼睁睁的看着这个将无数人牵连进去的事情就这样发展下去。

相王满眼都是怒火,愤然的说道:“洛王真是好手段啊,竟然让天子如此信任!”

洛长青冷声道:“相王说笑了,洛氏两千年的家族历史,从来没有嫡系背叛过,一向以忠诚闻名,所以天子才会信任,若是相王也有这样的忠诚,天子如何会不信任相王呢?”

你妹。

真不要脸,动不动就把两千年历史拉出来,两千年没反贼值得骄傲吗?

相王只能将自己的血脉拉出来,要不然实在是顶不住,“洛王,你就是这样和一位李氏的宗王说话的吗?这是我李氏的天下,伱洛氏有什么资格离间天子和宗亲!”

相王这话一出口,大殿中的其他李氏宗亲中,就有许多人一捂脸,你脑子没事吧,你看看你面前站着的是谁家的。

那可是洛氏!

果不其然,洛长青直接朗声大笑起来,笑声中满是嘲讽,“相王,你不过是区区一品亲王而已,看看本王头上的冠冕,知不知道这是什么?

大唐唯一的内藩超品亲王!

你在我的面前讲什么天下?

你是不是忘记了洛王这个爵位的另外一个称号?”

相王脸色一变,殿中其余臣子脸色也一变,怎么可能忘,最多是一时没想起来。

选帝王!

大唐帝国临时摄政王!

如今现在天子出现意外,又没有指定继承人的话,那洛王就会自动摄政,然后负责为大唐选择新的天子。

这就是洛王!

相王脸色苍白的噔噔向后退了两步,如果不是那庞大的利益支撑着自己,他是真的顶不住了。

他只能眼神示意自己的盟友,都快上啊,本王自己一个人顶不住,如果顶不住的话,我们都得完蛋。

面对着洛长青,大多数人都不想冲,但真的是没有办法,这些洛长青的改革,直接切到了他们的大动脉上,不改革,那可真是几百年来积累的生产资料都一朝归零了。

换那些钱有什么用,没了生产资料,遇到一个败家子,就直接败落了,只有坐地抽钱才是永远。

在燕王的建制被撤掉后,重新分封了燕王后,除了世袭罔替之外,已经没什么特殊的,接受到相王的眼神示意后,鼓足勇气上前道:“洛王口口声声的说是为国为民,但所作所为却不是如此。

自古以来都没有听说过,逼的天下皆反的臣子,是在为国为民,这样下去,国将不国,大唐的社稷或者就会直接毁灭了。

真到了那一日洛王可担当的起吗?

洛王真的是怀着一腔孤勇诚挚吗?”

洛长青在大殿上踱步,在群臣的面前负手望去,似乎是在酝酿着什么,听到燕王所言之后,他的表情也没有什么变化,只嘴角挂着一丝嘲讽意味笑道:“这个世界就是如此,有心做事的人总是会被人在这里弹劾,而什么都不做的人,却可以心安理得的在那里指指点点。

大唐的未来,轮不到你们这些只懂得蝇营狗苟的人来说,若是大唐有朝一日有坠落的危难,本王愿意陪着大唐赴死,你们又愿意吗?

知道天子为什么走吗?

因为本王和天子说,如果他在这里,那本王就看不到你们这些人的丑恶嘴脸了。

现在果然如此。

今日的这一场大朝会,不是让你们来弹劾我的,也不是我要寻求与你们的和解的。

而是要告诉你们,本王会矢志不渝的执行,这是本王向你们宣战,向所有反对改革的人宣战。

你们一定在思考本王失败后的景象,不用你们来思考,如果本王失败,凤旗会包裹本王的尸体,葬回洛氏的祖地。

但可惜啊。

本王不会失败,只会获得成功,你们是见不到那一幕了。”

说罢也不等其他人的反应,洛长青就径直向殿外而去,走到殿门口时,他向殿外的侍卫以及殿中的大臣说道:“陛下让本王主持今日的朝会,既然如此,那诸卿就好好想一想自己以后如何做,是向本王投诚,还是做本王的敌人。

四品及以上的朝官都在殿中思考一个时辰,谁敢擅自离开,格杀勿论。”

说罢洛长青缓步离开。

在他的身影消失的一瞬间,殿中爆发出惊天的呼啸声,今天的朝会时间不算长,但是发生的事情却是如此的惊人。

这样的针锋相对,真是可怕。

尤其是那些本来就没有参与在里面的人,更是觉得太危险了。

洛长青敢放这样的狠话,当然是有原因的。

在洛氏这个家族身上有一种势,这种势是千百年所积累下来的,那就是胜利。

在很多人看来,洛氏几乎就没有输过,历史上但凡是坚定抱洛氏大腿的人,最后都混的比较好,尤其是吕氏,如果不是抱洛氏大腿,现在早就不知道在哪里了。

实际上李氏也是,能有四百年的王朝气运,不也是洛氏推起来的,没有那几次改革,大唐不可能维持巅峰四百年的国力,这可是历朝历代都没有做到过的事情。

即便是再狂妄的李氏子孙,也说不出来这是李氏自己的功劳,世人都心知肚明。

正是有这种势,所以洛长青才这么干脆利落的向所有人挑明自己要做的事。

从殿中的臣子眼神中就能看得出来,很多人已经开始犹豫要不要向洛长青投诚了,哪怕是损失惨重,那也比最后一无所有强。

这就是洛氏的震慑力,无论是什么改革,洛氏来做,都比其他人简单几分。

必然人亡政息才应该是常态,但碰到洛氏这种人亡政不息的,总有政治上的继承人的家族,这谁顶得住啊。

不过这世上总是财帛动人心,大多数人在利益的蒙蔽下,都会失去转圜的余地。

这些准备向洛长青投诚的,基本上都是新兴的官吏,他们在土地上的利益还不算大,忍痛割肉是可以的。

但那些在土地上有巨大利益的贵族,诸如相王以及那些大士族,即便是想投诚那也是不可能的。

他们只能和洛长青斗到底。

相王等人自然不会乖乖的留在殿中,但他们想要往外走的时候,那些侍卫竟然真的拦下了他们,相王立刻就要发怒,却被人拦了下来,在相王耳边说了几句,相王冷汗瞬间就下来了,望着眼前这些面无表情的侍卫,只能乖乖的留在殿中。

……

不说殿中的众多权贵,却说洛长青从殿中离开后,心情也不是特别好,虽然在殿上他意气风发,但离开之后,他却心情很是沉重,“为什么每一个王朝都是如此,为什么每一个王朝都会有这么多只为了自己私计的人。

永远都不知道满足,永远的得陇望蜀,宁愿将用不到的东西死死扣在自己手中,却不愿意让贫穷的人获得立锥之地。

如果不能解决这个问题,即便现在解决了这个问题,又有什么用呢?

这世上有没有什么办法能够彻彻底底的解决这个问题呢?”

洛长青不知道,他轻轻摇头,他所能做的大概只是再次强行将社会上的财富分配一次,然后让社会上的财富大力发展,这样每个人所能够分到的就会多一些了。

朝堂上发生的事情传到了正在后宫中的天子耳中,听到相王的话之后,天子直接当着众人的面骂道:“相王是什么狗东西,竟然也敢和洛王相提并论,朕要是相信他个狗杂碎,不相信洛王,那朕就连隋炀帝都不如了。

相王是啊,真的找死,若不是担心误了洛王的改革大业,朕先把你赐死。”

在这方面天子办事可比洛长青狠辣的多,如果不是担心给洛长青添麻烦,他真的会一道旨意将相王赐死,对于大权在握的天子来说,这不是一件很难的事情。

相王恐怕做梦都想不到,仅仅在殿上的几句质问,就会为自己引来杀身之祸,如果知道的话,他可能会连夜逃回扬州府,然后举兵造反。

实际上洛长青巴不得他赶紧造反,如果相王能多叫一些人,一起造反的话,那就更好了,对于洛长青而言,如果能够将那些反对他的人,直接一网打尽,那可真是最好的结果。

至于战争的胜负,这反而是洛长青最不担心的一件事,但相王他们大概还没有这个胆子,只有真的把他们逼到角落里,可能才会最后狗急跳墙。

而且大概率不会是直接造反,而是发动政变之类,作为手握军队的统治者,还真的是不太担心底下的人造反。

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发生在朝堂上的事,很快就传开了。

所产生的反应则情理之中。

老百姓有朴素的善恶观,这个世界虽然很复杂,人也很复杂,但总还是要分一个好人坏人。

尤其是在话本等故事中,主角总是好人,那和主角站在对立面的便是坏人。

在现实中,这种代入则决定了政治人物的声望。

在老百姓的朴素价值观中,洛氏是好人,那和洛氏作对的自然就是坏人。

洛氏天下无双的声望,在这种关键的时刻,展现的淋漓尽致。

如果把洛氏这种家族放在罗马,那罗马公民能把元老院全选上洛氏的人。

这毫不夸张,就算是李氏天子也没有洛氏这整个家族的声望高,即便很多老百姓不知道洛长青的名字,但是一听到他是洛氏的家主,天然的就信任他。

相王他们如果想要造反,那只能找自己的铁杆,想要发动普通的百姓,是很难的。

在朝堂的争辩被羞辱之后,洛长青开始派遣官吏前往中原的各个州府中清丈土地。

地该种还是要种的,毕竟农业才是根本,没有农业,那工业也不过是一场空罢了,但种地用不了那么多人。

尤其是那些被隐藏的人口,现在都要被清丈出来,朝廷赎买小民的土地,至于那些大地主的土地,同样赎买,至于那些隐藏的土地,则直接没收,还要按照隐藏多少处罚,很多地主因为隐藏的太多,直接就被罚没了。

这当然不是一个平和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要流血,洛长青派下去的人,有直接死在田间的,而且查不出凶手。

这是下马威,但洛长青很快就让所有人再次见识了他的铁血手腕。

当地县衙几个主官,全部斩监候,所有正式官员全部坐牢,当地那些平日里就勾结官府的大地主全部直接砍头,然后州府中负责这方面的人,直接一撸到底。

这种强硬的回应,让所有人见识到了洛长青的坚决意志,他是一定要做成这件事。

很多官员都害怕起来,纷纷向朝廷提出要致仕,洛长青不允许,直接了当的回复,现在主动致仕的人,三代以内都不允许做官。

就算是生重病要死,也要给我死在岗位上,把我交待的事情做完再死。

有人看不下去向洛长青提议道:“洛王殿下,我们知道您想要改革的心,但这样改革是不是太残酷了,一点也没有体面可言了。”

洛长青听到之后却笑道说道:“体面?

本王要的就是毫无体面。

改革不是请客吃饭,不是绣花织布,是**裸的利益相争,是没有硝烟的战争,是你死我活的斗争,哪里容得下丝毫的体面。

现在你给他们留下体面,未来帝国就会因为改革不彻底而留下巨大的疮痍,在未来的某一个时刻成为让帝国毁灭的雷。”

————

由洛长青所主导的这一场统治阶级内部的自救运动,被称为“永和革新”,这场改革使大唐在新学的道路上大踏步前进,但依旧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并没有彻底改变**主义的本质。——《唐帝国兴衰史》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