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祖宗保佑:我建立了千年世家 > 第二十章:诛独夫,杨广死!

洛玄星虎视眈眈的望着洛阳。

蓟城郡守瑟瑟发抖的望着他。

河北道招讨使面容麻木的望着神兵天降的洛氏。

河北士族震撼的望着率领数万大军出现的洛氏。

难以置信。

这是唯一的情绪。

不是置信于洛氏的返回,现在已经不是开皇年间,现在天下人都知道洛氏嫡系还在人间,回来是迟早的事情。

让他们震惊的是——

为什么洛氏会以一个如此强横的姿态返回中原?

洛氏难道不应该是只剩下了大猫小猫两三只,不应该是以一个非常虚弱的姿态返回中原吗?

那一千五百多人的敢战士是什么?

为什么在辽东还能保持这样的精锐?

至于剩下的数万隋朝军卒以及胡人,则不被这些人放在眼中,那些隋朝军卒之后一定会逃走许多,返回家乡。

至于胡人,在中原只是无根之萍而已。

洛氏回来要做什么?

这是充斥在所有人心中的问题。

然后他们便想到了曾经传出来的那句话——“我洛氏南归的第一件事,便是革除隋朝的天命,诛杀祸乱天下的杨广。”

是真是假?

很快所有人就知道了。

洛玄星进驻蓟城,他向整个河北以及山东的群雄,无论是隋朝体制中的,还是那些造反的人,发出了一封信。

信的内容很是简单。

在河北、在山东。

在城池中,在山中。

在隋朝贵族、在郡守县令、在义军首领手中。

他们共同读着这封信,“天下的百姓、豪杰、贵族:

素王的神灵在天上!

天下汹汹,洛氏南归,独夫杨广的罪孽深重,超越了过去三千年所有的君王,素王上皇深深的厌弃他,洛神厌恶他,紫薇的星光不再照耀他。

洛氏千百年来,遵从素王上皇的教导,诛除独夫民贼的乱世,现在天下的人都反对他,不可以不讨伐他。

四方曾经饱受苦难的百姓,反抗杨广的义士们,天下所有不愿意蝇营狗苟的人,不愿意依附于暴君的百姓,不愿意屈服于暴君的勇士。

现在是时候啊。

让我们聚集起来,穿戴铠甲,手握刀剑,高呼素王,齐志上前。

我在蓟城诚挚的邀请天下的群雄,我们发下誓言,共同为天下除去杨广的大害。

在蓟城写下杨广的一道道罪状,就像是周武王讨伐商周,秦末诸侯讨伐暴秦,靖难诸侯讨伐汉戾那样,号召天下的人,让杨广在恐惧中,死在万民汹涌的怒火中吧。”

在这封信在河北大地上广泛传播时,洛氏的声望在疯狂上涨着。

【该要如何来形容现在的洛氏呢?

该要如何来形容神圣的伟大呢?

跨越时间的恢宏,让人肃穆的家族,伟大的洛氏啊,每一次的出现,总是让人感觉神圣到极点,永远都像是炽热的太阳一样,照耀着世间的一切阴暗。

再一次举起反抗独夫的大旗,再一次明确的告诉天下人,这就是洛氏的选择,杀死那个让天下人为之苦难的人,即便他是皇帝,是天子,他错了,就该为之付出代价。

您的家族威望正在增长,请查收。】

【家族声望:(天下无双;威震诸夏;国朝天柱;州郡之贤;乡野贤族)

中原:国朝天柱

辽东:威震诸夏

草原:未开启

西域:国朝天柱(神庙)

高原:未开启】

这种威望的增长还没有停下,如果洛氏真的能亲手杀死杨广,恐怕能够直接将威望虚高到威震诸夏。

……

洛玄星在蓟城号召群雄自然是有原因的。

他本来没资格这么做,但没想到隋朝竟然直接给他送了一大波兵力。

这让他的实力极具膨胀起来。

他现在有精锐,有数量,几乎在瞬间就卓然跃升为河北地区第一的势力。

当然,这种实力跃升很难稳定,尤其是原隋朝的军队,这些人大部分都想返回家乡。

但在杀死杨广前足够了。

河北的义军极其多,或者说整個山东都极其的多,是那种远远胜过关中的多。

现在天下最大的义军势力,瓦岗寨,就是在山东大地上,河北亦有数十股义军势力。

洛玄星就是要纠集这些义军一起南下,不仅仅是要杀死杨广,还要彻底将河北到洛阳的隋朝政权彻底破坏掉,让隋朝在广袤河北大地的统治彻底崩溃。

一旦赋税重地的河北失去,隋朝就将彻底死去。

面对一个实力极强的诸侯的号召,面对传说中的洛氏嫡系,河北那些有些志向的群雄都前来响应。

在这个时候,洛玄星得到了杨广竟然已经逃往江都的消息,这让他一窒。

他欲言又止,他本以为如果不能在洛阳杀死杨广,可能还要追到长安。

谁能想到杨广不回四塞之地的关中,竟然会跑到江都去呢?

他难道不知道,有大运河在,现在的江都顺流而下就能够直达吗?

到江都去,那简直和找死没有什么区别。

洛玄星望着这个抽象至极的对手,有些沉默。

……

河北以及青齐之地上的豪杰群雄愿意前来的已经到达了蓟城,这里面大多数都是出身草莽的义军,这些人或许不是好人,但他们都是最希望隋朝死的。

因为隋朝不死,他们就是逆贼,就要背负着贼的名声生活在天下之间,被官府围剿,被人唾弃。

洛玄星并不在乎这些人做过什么,他现在要诛除独夫,那就要团结一切的力量。

在这些草莽面前,洛玄星让他们知道了什么叫做天下强军敢战士,什么叫做千年传承不断的洛氏。

窦建德如今是河北最大的义军首领之一,他还记得自己所遇到的洛苏等人是何等风采,现在又见到洛玄星。

但见洛玄星气势纵横,宛如沉渊一般,顾盼之间,皆有神气,一看就不凡,便心中愈发沉静。

到了英雄大会召开的那一天,洛玄星等人坐在校场中,便听着洛玄星朗声道:“今日洛氏邀请诸位集会,便是为了诛杀独夫杨广。

这天下间多有造反而后又被诏安的人,但绝不会是我洛氏,只要是我洛氏所要下定决心的,就从未有改变的意思。

诸位不必担心我今日将你们召集过来,转过头去却将你们出卖。”

校场中顿时出现了一阵阵骚动,这恰恰切中了许多义军的担忧,义军和朝廷之间,时和时叛,随着形势而动,这是常理。

但洛氏不一样,洛氏的政治立场就在那里,几乎不因为形势的变化而变化,尤其是洛氏主支,有一条明确的线在那里,泰山颤动而洛氏不移。

洛玄星接着说道:“诸位可曾读过《书》吗?

自古以来未曾有讨伐独夫而不写下盟誓的,未曾有不写下檄文的,未曾有不声明正义的。

今日我等相聚在这里,就如同周武王在孟津集合八百诸侯,就如同昭圣王在昭城相聚诸侯,就如同靖难诸侯在新郑会盟讨伐汉戾帝一样!

在史书上记下我们的名字,无论以后会如何,让后人见到我们的功绩,无论在之后会生还是死!”

“彩!”

这些出身草莽的义军,从未有过这样的感受,窦建德眼中亮起,和众人一起高呼起来。

洛玄星用所有人都能够听清的声音高声道:“杨广是前所未有的独夫,是洛氏也未曾听闻过的独夫。

他暴虐的对待百姓,数十万百姓在徭役中死去,他纵容那些奸恶的胥吏,让他们收取赋税,百姓的高呼不曾听见,没有仁慈的心理,征讨辽东,让天下陷入疲敝,却依旧不停手,使百万计的大军葬身域外。

大臣的劝谏他不曾听从,反而杀死他们,奸邪的小人谗言,他却信任,忠正之血流淌江河,脊梁就在这其间所消失。

他遭遇辽东的失败难道是偶然吗?

他遭遇雁门的耻辱难道是偶然吗?

这正是天下人对他的厌弃而导致的,这正是他暴虐的行为所导致的。

看看现在的天下吧,从辽东到洛阳,从齐地到关中,哪里的路边道上没有白骨呢?

哪里的直道旁没有横陈的尸体呢?

哪里有不曾受到他压迫的百姓呢?

到处都是父母子女分离的惨相,到处都是儿童找不到父亲,妻子找不到丈夫,诸位对此难道是不清楚吗?

杨广却依旧居住在华美的宫殿中,享受着娇美的宫娥,他的宫殿是那么的宏伟,其中又有多少生民的脂血呢?

他又有什么资格能够享受这一切呢?

除了死,他还有什么能够偿还对天下所造下的罪孽呢?

除了死在天下人面前,让世人永生永世的唾弃他,还有什么能够让世人警醒呢?”

洛玄星说着从坐位上站起来,手中抽出了一把剑,那是一把青铜剑,剑身上很明显的抹着油,在场的人都知道这是为了保养。

洛玄星高高举起这把剑,对着所有人说道:“一千五百多年前,周武王在孟津会盟诸侯,最终攻破朝歌,商纣王举火**,但尸体并未烧尽。

周武王用箭射商纣王的身体,最后就是用这把剑,最终斩下了商纣王的头颅。

传给了所有的诸侯观看。

即便是讨伐汉戾帝,洛氏都不曾取出这把剑,但现在,杨广实在是过于让天下人为之侧目了,惟有这等神圣之剑,才最合适斩下杨广的头颅。

现在我们尊奉素王上皇的指示,向杨广执行素王上皇的惩罚。

诸位,你们都是被杨广所逼迫而家破人亡的勇士,让杨广知道你们的愤怒吧。

诸位啊。

努力,用我们的行动,来晓谕天下的人,惟有反抗独夫,才能创造未来的盛世。

素王的神灵将会庇佑每一个人。

愿素王与天下人同在!”

蓟城中有数以万计的人,无数人如同潮水一般跪下。

这世上没有谁会不为恢宏而倾倒,神圣的盟誓,跨越千年的传承,那些让人的振奋的言语,那些突破藩篱的言语,回荡在每一个人的脑海中。

那些上古的事情,就像是远古女娲和伏羲的神话一般,就像是炎帝和黄帝的传说一样,但现在活着的传说就在这里。

带来了素王的教导。

从洛玄星出现到现在,他没有一句话提起上天和苍天,他不厌其烦的说素王上皇。

于是素王上皇就是一切。

……

发生在蓟城的一切是震撼人心的,杨广躲在江都醉生梦死,没有人敢于将外界的事情告诉他,他也根本不想听,他只想在生命的最后时光中,好好享受,而且他认为自己还有十万精锐的骁果军,保护他的安全没有问题。

总之,在洛玄星已经向着天下人旗帜鲜明宣布自己要杀死杨广时,杨广却完全不知情。

但其他人知道!

洛氏的突然进关对天下局势的改变是巨大的,其中改变主要是有两方面。

第一个方面就是让那些还在造反犹豫中的隋帝国内部人员,纷纷加快了脚步,比如李渊,这些人借着各个机会,开始排斥异己,虽然亲手去杀杨广很难,但是让勤王大军不过去还是没问题的。

身为太原留守,李渊对付要经过河北的洛氏,本该很容易,但他当然不可能去这么做,只当做没看见,如果有其他人去,他还要阻拦一番。

第二个方面是对义军,这方面的变化最大。

洛氏举起的旗帜,对义军号召力是最大的,洛玄星要前往江都杀隋炀帝,最快的就是乘坐船只到洛阳,然后顺流而下。

如果要这么走,那除了河北的隋军之外,有三股势力拦在路上。

王世充所统领的洛阳隋朝军队,这是隋朝目前还存留的强大武力之一。

李密所实际统领的瓦岗军,李密已经准备投降隋朝,当然这种投降是有极高自主性的。

这算是李密的局限性,他出身关陇勋贵,见惯了皇位更替,所以他想走这条路,先投降隋朝,然后再一步步立下功勋,进而让皇帝禅让,他认为这是正道。

不过洛氏的归来,让李密改变了主意,他决定暂时不投降,先按兵不动,等着隋朝崩溃,然后直接接受隋朝的遗产,他是关陇勋贵,很有机会笼络到杨广麾下的骁果军。

第三股势力就是杨广身边的骁果军,这支隋帝国的禁军,战斗力还是比较强的,唯一的缺点大概就是这些人,大部分都是关中人,根本就不想待在江都,只想赶紧返回关中,和家人团聚。

洛玄星在涿郡停留了一个月的时间,主要是为了筹集粮草,他从辽东一路返回,是靠着隋朝征讨辽东的粮草,以及辽东国“借”出来的粮草,到了涿郡就地吃粮食还好,但要维持数万人打仗,那就不是一个小数目了。

……

王世充是个“大隋忠臣”,他的发迹是从在江都溜须拍马起来的,是典型的佞幸之路,指望这样的人对隋朝忠诚,给隋朝尽忠,那就太过于可笑了。

在杨广去往江都后,他和越王留在洛阳,军队则大部分都在他的手中,面对来势汹汹的洛玄星,以及河北群雄,王世充所做的很简单,他直接当作没看见。

在军事中有句话叫做“归师勿遏”,现在是同样的道理,洛氏手底下的那些从辽东九死一生回来的士卒,就是为了去江都杀杨广,这有什么必要拦着?

杨广死不死,和他又没有什么关系,反正现在的杨广对他也没有什么用。

大隋的臣子也不是真的很有必要再做。

还有一个原因是,李密对洛阳虎视眈眈,一旦王世充出战,很可能被前后夹击,那就陷入死地了。

李密派出使者和洛玄星见面,他在这里盯住洛阳,洛玄星可以去江都杀杨广。

这种后路略有些不通本来是兵家大忌,但洛玄星也顾不得这许多。

他手下的隋军士卒,归心似箭,如果不是杀杨广这件事还刻在他们心里,人心早就散了。

可能会拦在洛玄星面前的两大势力就这样豁然洞开,这就是洛氏给天下带来的变化。

……

大殿之外,喊杀声不绝于耳,大殿之内,杨广听着那外间的厮杀声,在恐惧之下,脸色愈发的惨白,他哆哆嗦嗦的颤抖着,握着萧皇后的手,强自令自己镇静下来,但他做不到,在生死面前,他又如何能镇静呢?

“嗒嗒嗒。”

穿甲的士卒行走间所发出的声音震慑着他,洛玄星手中持着带血的剑走了进来,同时走进的人,还有许多,有河北以及齐地的群雄,这些人的目光都盯在了杨广身上。

所有人的眼中都满是愤怒和杀意。

洛玄星走在万人之前,他摘下了头上的头盔,拨开落在眉间的头发,显出那道熠熠生辉的圣痕来。

“杨广,当日我率领众人回到中原时,曾说,来杀你。

今日,我走到你的面前,再说一次。

杨广,我来杀你了,你准备好了吗?”

眼见不能活,杨广顿时生出一股胆气,怒吼道:“朕乃是天下至尊,使洛氏入朝为臣,使洛氏女入宫,又有何不可,竟然因为此而捍卫生乱,伱这等乱世贼子,如何敢于……”

“闭嘴!”

洛玄星大喝着让杨广闭嘴,“你这独夫、民贼、当遗臭万年的恶人,直到现在,还以为自己只不过是得罪了我洛氏而已。

直到现在,还不知道自己到底错在了哪里?

文帝虽然不算是什么圣主明君,但他所留下的天下,终究还是能称得上一句富庶,我洛氏南迁,本来是要辅佐你隋朝,成为大业。

但就是因为你这个暴君,这世上如何能够有你这样的君王啊?

如何能够有你这样不知悔改的人啊。

隋朝曾经有百万大军,这是三代以来都不曾有过的兴盛,这样的军队,我洛氏就算是阖族而起,又如何能胜之呢?

你看看这殿中的人,他们本该都是你建造盛世大业的官吏,现在却因为你祸乱天下,而成为了来取你性命的人。

你以为曾经那个鼎盛的隋朝,是我洛氏所能够撼动的吗?

是你让天下的百姓都抛弃了你,万民齐心协力,让你失去了军队、粮食、金银,让你失去了一切,你不知道自己因为什么而失败,那些从来不曾被你放在心中的百姓,才是决定你这个王朝生死的人。

当年靖难诸侯诛杀汉戾帝的时候说过这么一句话——‘我们这些元从诸勋,国不过千户,民不过万人,兵不过百而已,又有什么神通,能带着百万黎庶,西向讨贼呢?是因为黎庶士民太愤怒了,一路将我们这些所谓的贵勋,抬进了长安城啊!’

现在我将这番话再送给你,你曾经是一个人口五千万的帝国的君王,你是当之无愧的天子,高高在上,一挥手就能让数百万人为你而战。

这样强大的君王,我洛氏,或者这些你曾经的臣民,又有什么能力推翻你呢?

唯有天下万民,才能将你这个君王,狠狠地从王座上拉下来啊。”

洛玄星所言称得上一句杀人诛心,他就是要让杨广知道,他失败在他最看不上的百姓手中。

杨广似笑非笑、似哭非哭着,他不再纠结这个问题,转而望向洛玄星手中滴着血的长剑,昂起头厉声问道:“洛氏子,你可是要亲手杀死朕吗?

朕的大好头颅就在这里,谁来拿?”

他扫视过众人。

殿中众人都有些犹豫,天子死是可以死的,但传说中,杀死天子的人,都会遭遇不幸。

杨广又望向洛玄星朗声道:“朕听闻你们洛氏不愿意沾染天子之血。

朕亦有同感,天子自然应当有天子的死法,岂可刀剑加身……”

“你错了!”

杨广正要索要一条白绫,体面的死去,却听到洛玄星一声厉喝打断了他。

洛玄星想起文公老祖嘱咐过他这件事,他厉声喝道:“天子,天子!

天子生前比百姓高贵,但你不过是个独夫罢了。

天下有多少百姓,向你祈求活着,你什么时候在意过?

天下有多少忠正之士,向你祈求向善,你什么时候听从过?

那你这个独夫的请求,我为什么要答应?

你这一生享尽了荣华富贵,死也要死的体面,是不是有些太过于贪婪了?

你应该成为往后所有独夫警戒的人,你的下场不让天下人看到,如何能够消弭那飘散在九州上的冤魂之恨?

此番诛杀独夫,是素王上皇的旨意,什么天子不能死于刀剑,什么天子要有天子的死法,素王上皇不同意!

素王有旨,洛神亦有旨,斩下你杨广的头颅,用来祭奠诸夏千千万的百姓,用来慰藉九州英魂!

杨广!

你可准备好死了吗?”

“杀!”

殿中众人眼中满是杀意,已经毫不掩饰,大殿上满是寒意。

洛玄星持着滴血长剑大步上前,堪称龙行虎步,那汹汹的气势,冲在杨广面前,他脸上顿时显出惊恐。

洛玄星朗声道:“素王在上,诛独夫。”

说罢,毫不犹豫的一剑将他杀死在殿上。

然后洛玄星又取出那把青铜剑,将杨广的头颅砍下来,鲜血溅到了他的脸上,却满是正气。

这是洛氏第一次在光明正大下,沾染皇血!

这是洛苏所让他做的。

这是素王的名义,天下有谁不服?

天授王权。

从洛苏降世来看,上天就彻底变为素王吧。

以素王的名义杀死天子,便是如此!

这一剑斩下,洛玄星有种酣畅淋漓的感觉。

这一剑,洛氏忍得实在是太久了。

这一剑,洛氏早就应该斩出来了!

“独夫已死!”

洛玄星将杨广的头颅高高举起!

万籁俱静!

既而。

人声鼎沸!

————

炀帝暴戾,肆虐奸刻,残义寡仁,愎狠刚恶,凶荒淫戮!

貌伪矫饰,文皇晦目,弑亲践君,以履大位。

时狡吏侵袭,地广盖实,征税催逼,遂有粟米流脂,积于仓储;金铜珠玉,盈溢都门,炀帝负于富强,不见疲惫,未闻脂血,而逞贪天之欲!

土木之功,尤胜阿房,残人之命,过及长生,三出辽东,旌旗万里,流离道路,转死沟壑,路尽积尸,累聚白骨,十**焉,于是民不堪命,奋拔旗帜,炀帝尤不自知,东都聚享。

诤臣谏言于前,废杀之旨于后,法令一空,律绝廷中,刑参桀纣,罚类汉戾,锄诛骨肉,屠戮贤良,小人见长,正直蒙难。

炀帝恶臣直道,厌其忠正之言,以其无形之罪,加以肆杀大戮。事君尽礼者,难得善终,横受屠戮者,不可胜之,以致九宫之上,莫敢有言,道路以目!

有功者不见赏,受戮者不知罪,致有辽东泣血,雁门之辱,天下骚然,民无生矣,炀帝尤不振作,竟造龙舟,弃中土二京,避崤函之固,远河洛之中,奔之江左,民怨仇之,磬南山之竹,书罪无穷;决东海之波,流恶难尽!

及至洛氏南归,群雄振臂,士民景从,九天之下,尽作寇仇,四海之内,无振王师,万乘之尊,为天下笑,五帝以还,独夫横断,大害陈横,纵夏桀商纣,列周荒汉戾,亦未有过炀帝逆天虐民者!——《隋书·炀帝本纪》

(本章完)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