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澳洲崛起录 > 第九百五十章 :《联合国家宣言》

澳洲崛起录 第九百五十章 :《联合国家宣言》

作者:疯艺炯龙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01 15:38:06 来源:平板电子书

拉拢图灵还是很顺利的,至少他接受了阿瑟任命的职位,并且加入到了计算实验室的工作当中。

阿瑟也不指望着新成立的计算实验室在短时间内有所收获。

对于计算机科技来说,真正取得成果至少要等到几十年之后。

当然,现在进行布局也是必须的。要不然,阿瑟可不确定澳大拉西亚能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在未来的计算机和网络竞争中取得优势。

拉拢图灵也只是阿瑟在计算机科技中部署的第一步。

接下来,澳大拉西亚会尽可能吸纳关于数学和逻辑学方面的人才,为计算机的诞生做好准备。

说起来,图灵作为历史上英国破译密电的领导者之一,来到澳大拉西亚之后,对英国破译德国的密电肯定是有影响的。

虽然阿瑟的主要目的并不是这个,但如果能让英国人承受更多的损失,绝对是一件好事。

直到图灵加入计算实验室工作,伦敦会议关于世界利益的瓜分还没有商讨结束。

对于这场大会议来说,想要有个明确的结果,至少还要等上一段时间。

阿瑟也没有兴趣听英国人和法国人之间互相扯皮。对于阿瑟来说,他只关心最终商谈的结果,以及澳大拉西亚的利益会不会有所损失。

不过想来,以目前澳大拉西亚对这场战争的重要性来看,英法就算再不情愿,也不可能在战果分配上动手脚。

1937年11月24日,伴随着各国的讨论,第一份达成共识的约定被签订,那就是历史上大名鼎鼎的《联合国家宣言》。

这份《联合国家宣言》与利益的瓜分无关,其主要目的是确定签约各国对德国为首的协约国集团的作战态度。

《联合国家宣言》规定,所有缔约国家必须投入一切人力、物力和财力在这场战争中,并且不得单独和作战国家签订停战协议。

这无疑是斩断德国的所有退路,对于德国来说,他们只有两个选择,那就是打败所有敌人,或者被所有敌人打败。

说起来也是搞笑,这场会议已经进行了五天的时间,最终确定的也就只有《联合国家宣言》这一个成果,各国对于利益的分配仍然存在着比较大的问题。

阿瑟可没耐心等着这场会议出结果,1937年11月27日,阿瑟乘坐专车前往悉尼,参加悉尼地铁环城线正式通车的仪式。

说起悉尼的地铁,目前已经有11年的历史了。

目前的悉尼已经建成南北方向的1号线,东西方向的2号线和环城线,地铁总长度高达75公里以上。

其中2号线最短,只有12公里左右,环城线最长,大约44公里。

地铁这种东西在后世并不陌生,对城市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帮助。

就拿世界上最早的地铁,伦敦大都会地铁来举例,1863年全线通车的时候,在当年就创下了运载乘客950万人的记录,也让英国人看到了地铁的重要性。

这也不得不感叹欧洲在科技方面的领先。甚至后世都有大半以上的人没有坐过地铁,但在1863年,也就是160年前,伦敦的市民就已经能够体验到地铁这种交通工具。

虽然说起来,最早的地铁和普通的火车也没什么两样,但在地下建造足够安全的铁路线路,这也绝对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好消息是,正因为英国等国家在建设地铁方面积攒了足够的经验,才让澳大拉西亚的地铁建造工作变得容易了很多。

当然,人类科技进步所一点一点积攒出来的经验,背后实际上是成百上千人的伤亡事故所换来的。

也正因为明白这一点,阿瑟在悉尼市政府决定建造地铁的时候,特意要求减缓速度确保整个工程的安全。

其实早在今年年初的时候,悉尼地铁的三号线,也就是总距离最长的环城线就已经建设完毕了。

但为了遵循阿瑟的命令,悉尼市政府愣是通车测试了接近一年的时间,才决定彻底开通环城线地铁。

而阿瑟决定亲自参加环城线地铁开通仪式的原因,也正是因为地铁对于城市发展的重要性。

按照悉尼市政府建设地铁时所招标的公告,三条铁路线预计能够极大程度的方便所有悉尼市民和旅客的出行,并且尽可能减少悉尼市区的交通拥堵。

根据目前悉尼地铁一号线和二号线的运营状况,基本可以确定环城铁路能够有效的提高悉尼的发展速度。

也正是看到了地铁对于城市发展的重要性,目前墨尔本市政府也在积极要求建设铁路,并且寻求国家政府的财政拨款。

对于悉尼和墨尔本这两座澳大拉西亚的双子星城市,阿瑟自然也不会厚此薄彼。

早在几年前,墨尔本的一号线铁路就已经开始建设,预计在明年中旬能够彻底建成,在1938年内通车。

但又话说回来,目前有必要建设铁路的城市也就悉尼和墨尔本这两座了。

其他的城市包括圣阿瑟堡在内,人口并不是那么稠密,暂时也没有修建地铁的必要。

毕竟地铁的最大目的就是缓解交通的拥堵,提高人们的出行效率。也就只有悉尼和墨尔本这样人口超过300万的大型城市才有必要修建地铁。

其实除了建设地铁之外,阿瑟对于澳大拉西亚未来的发展计划,还有一个更加宏伟的目标,那就是建设澳大利亚地区东南三角城市群。

城市群以圣阿瑟堡,墨尔本和悉尼为三个角,基本涵盖了达令河和墨累河流域最精华的部分,同时也包括维多利亚州,首都特区和悉尼领地等人口比较稠密的地区。

因为澳大利亚地区比较特殊的地理环境,也就缔造了澳大利亚地区东南部的人口是要远远多于西部的。

目前悉尼的人口已经接近500万,墨尔本的人口也超过了350万,是澳大拉西亚当之无愧的两大城市。

而澳大利亚地区西部的西澳大利亚,南澳大利亚州和北领地加起来,人口也只是和这两座城市相当,这已经足以证明澳大利亚地区东西部之间巨大的发展差距。

这也确实是澳大利亚地区最大的问题,最适合发展的其实也就只有东南部这些土地,这也是阿瑟想要建立东南部三角城市群的原因。

好消息是,有着悉尼和墨尔本两大超级城市的带动,再加上首都圣阿瑟堡的迎头追赶,澳大利亚地区东南部的三角城市群还是很有希望建成的。

别的不说,组成城市群的三个角的人口已经超过千万人,占据澳大拉西亚人口的五分之一以上。

再加上城市群周边多个中小型城市的辅助,缔造整个澳洲最繁华的地区,并且竞争世界最繁华的城市群之一还是没问题的。

参加完悉尼铁路环城线的通车仪式之后,阿瑟带着政府的一些官员率先体验了环城线的第一趟正式通车的地铁。

总的来说体验还算不错,整体的舒适度和安全性都能得到保障。

为了让地铁内部拥有足够的流通空气,地铁在建造的时候,每隔一段距离就会建造通气口,并且使用风扇向内部输送足够的空气。

而每个地铁口也会建设相应的逃生口,确保在发生任何事故的时候,地铁的乘客都能快速的从逃生口逃离到地面。

整辆地铁的运行速度并不快,再加上停靠的站点比较多的原因,综合速度大约只有每小时35公里左右。

但好处是,地铁不需要经过地面的那些弯弯绕绕,基本可以成直线的通向目的地。

按照目前的行驶速度来看,从悉尼的最北部行驶到最南部,所需要的时间最多也不超过半个小时。

同理,从最东部行驶到最西部,所需要的时间也只是半个小时左右,这已经基本满足悉尼市民从居住地到办公地的需求了。

南北、东西纵横的铁路再加上环绕城市一圈的环城线,确保大部分民众都能通过地铁快速的靠近自己想要去的目的地。

当然,地铁也不是万能的,肯定不可能做到让每个人都前往自己想要去的目的地。

但整个悉尼已经拥有数十个地铁站点,通过地铁这种交通方式快速缩短两个地点之间的交通时间还是可以办到的。

按照目前悉尼地面汽车行驶的数据来看,从城市最西边驶向最东边,需要的时间和地铁差不多。

但问题是,因为悉尼城市的庞大和人口的众多,导致悉尼市内的车辆也是很多的。

一旦发生了堵车,汽车所需要的通行时间就会被无限制的延长。

但地铁不会有这种麻烦。地铁所需要的通行时间是完全统一的,这也代表着对于部分不愿意开车的人来说,地铁绝对是要更加方便的交通工具。

最重要的就是关于地铁的票价了。毕竟一样交通工具到底好不好,除了安全性,实用性和速度之外,还有一项因素特别重要,那就是使用这种交通工具的成本。

就像目前的飞机,确实是人类目前最快的交通工具。对于飞机来说,环球飞行所需要的时间是用天来计算的。

这和以往的环球航行可不同。如果使用船只的话,环球航行慢则接近半年,快也需要好几个月的时间,两者所付出的时间完全不成正比。

但要命的来了,哪怕是飞机快速发展的现在,民用客机的票价仍然很高。

澳大拉西亚作为客机的主要制造国家之一,按道理来说飞机票的成本应该很低廉了。

但实际上,根据航空业对各大航空公司的数据统计来看,澳大拉西亚的中短途飞机票价普遍在35澳元以上,中长途飞机票价更是高达60澳元以上。

虽然目前的人均收入已经超过了200澳元,但坐一次飞机至少要花两个月的薪水,这对大部分人来说还是不可承担的开销。

这也导致目前飞机的潜在用户只是那些企业和公司的中高层,他们在对外出差的时候才会使用飞机这种更加快捷的交通工具。

当然还有那些真正不缺钱的有钱人。毕竟对于真正有钱的人来说,几十澳元的飞机票也就只是洒洒水的事情,甚至还会追求价值更贵的,体验更好的航班。

其实在对地铁票价进行定价的时候,阿瑟就考虑到了地铁相较于飞机来说,才是真正的普通人大量使用的交通工具。

因此,对于地铁票的定价,考虑到降低普通民众的生活压力,阿瑟也示意国家政府对地铁建造进行一定的补贴,来降低各市政府建造地铁的成本,变相的降低地铁的票价。

目前地铁建造最耗钱的也就是在地下建造地铁站和地铁线路了。地铁的车头和车厢和火车没有太大的差别,这方面所需要的资金并不多,毕竟澳大拉西亚的火车产业也是相当发达的。

如果火车相关的产业不发达的话,阿瑟也不可能在短短几十年的时间里就将铁路铺满全国。

在阿瑟体验悉尼地铁环城线的同时,悉尼市政府所建立的地铁部门,此时也对外公开了地铁票价的价格。

仍然和之前的1、2号线价格一样,地铁环城线的价格有两种,分别是计站式和全程式。

计站式票价每站1便士(1澳元=10澳先令=100澳便士),按照乘客具体乘坐的站数来计费,坐一站只需要1便士。

而全程式票价不论坐多远,坐多少站,都只有一个价格,那就是全程票价1先令2便士。

两种计价方式分别对应两种乘客,那就是短途乘客和长途乘客。

对于大部分人来说,他们可能只需要短途地铁。

这时候,一站一计费的方法就很适合,可以让这类人群省下一部分地铁费用。

而全程票也可以让需要乘坐很多站的乘客节省费用,在降低平民生活成本面前,这样的措施确实是做到了。

也正因为如此,自从这样的地铁票价收费方式公布之后,悉尼市民对此都是比较欢迎的,甚至还特意感谢了阿瑟和悉尼市政府。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