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澳洲崛起录 > 第一百七十八章:日俄战争爆发

澳洲崛起录 第一百七十八章:日俄战争爆发

作者:疯艺炯龙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01 15:38:06 来源:平板电子书

时间进入1904年2月,远东局势变得更加扑朔迷离,整个远东地区也被战争危机笼罩。

危机的主角自然就是远东霸主沙俄帝国和新兴的国家岛国。

作为一个刚刚崛起的国家,岛国在一系列战争和事件中获得了不小的土地,也大肆扩张了自己的军队。

但岛国国内的矿产资源十分稀缺,获得的小小朝鲜半岛也弥补不了岛国资源紧张的问题。

虽然岛国和澳大利亚签订了矿产资源进口条约,但这样做的代价就是需要花费市场价至少两倍的资金才能换来珍贵的矿产资源。

这对于资金原本就不充裕的岛国来说是一个不小的负担,再加上本身就承担了来自大英帝国和美国大量的贷款,高昂的利率和财政赤字让岛国的财政逐渐支撑不住。

他们自然而然的将目光放在了朝鲜半岛的北方,拥有大量矿产资源的广贸土地,东三省。

这片土地有着充足的人口,大量的可种植土地以及丰富的矿产资源。

更加重要的是,因为和朝鲜半岛相连的原因,这里的矿产资源能够通过朝鲜半岛的港口快速的运往岛国本土,远远比从澳大利亚进口矿产资源要方便,便宜的多。

但有一个问题,岛国所看重的这片土地,早已经在数年前就被沙俄帝国占据。

作为远东的霸主,沙俄帝国自然不可能将这片土地放弃,毕竟沙俄帝国的黄俄罗斯计划也众所皆知。

一个快要饿死的猎人,面对着自己家门口猎物丰富的狩猎区,他会因为有强壮的保卫人员就放弃狩猎吗?

显然不会,因为他不动手他就要饿死,面对死亡的威胁时,再强大的敌人也必须奋力一搏。

现在岛国面对的情况就是这样,如果不做些什么,目前的财政足以将整个国家拖垮,到时候复兴的美梦也会破碎,整个国家上到天皇下到平民数十年的努力也即将作废。

岛国人会接受这样的结局吗?不可能接受。更何况,在获得朝鲜半岛之前,岛国就进行了一场赌上国运的战争。

也正是因为这场战争,才让岛国获得了朝鲜半岛这片拥有不错资源的土地,才让岛国的崛起实现了第一步。

从上一年的8月开始,岛国就已经正式向沙俄帝国提出交涉,企图在远东划分各自的利益。

岛国提出的是要求沙俄帝国承认岛国在朝鲜具有优越利益,而岛国只承认沙俄帝国在满洲铁路拥有特殊利益。

这就相当于让沙俄帝国在什么都不获得的前提下让出朝鲜,沙俄帝国自然不会同意。

交涉一直持续了六个月的时间,岛国企图用和平的方式和沙俄帝国划分在远东的利益,最终发现这个计划并不可行,于是坚决又果断的放弃了这个计划。

1904年2月6日,岛国单方面照会沙俄帝国,宣布中止两国之间的谈判,并且断绝和沙俄帝国的外交关系。

这时候已经代表了两国之间的战争不可避免,终止谈判其实也代表着将会用另一种更加武断的方式来开启谈判。

果不其然,在两天后,岛国海军未经宣战就袭击了沙俄帝国驻扎在旅顺港口的舰队,决定着远东霸权的战争就此爆发。

这时候,新西兰的公投还在进行当中,阿瑟也自然不会对远东的局势发表任何意见,只是让澳大利亚政府和新西兰政府都发表了一份中立声明,宣告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在这场战争中都处于中立地位。

不过,阿瑟还是让军工厂第一时间就联系了沙俄帝国和岛国,询问需不需要购买更多的武器装备,澳大利亚可以加班生产,用最快的速度送到他们手上。

毕竟宣布中立后不代表就不能进行军火贸易了,美国不就是这样,前期中立卖军火发财,后期局势明朗直接加入,以最小的代价来获得战胜国的高地位。

相较于意志十分坚定的岛国来说,沙俄帝国在这场霸权危机中意见并不统一。

沙俄帝国的态度可以分为两派,一派是以财政大臣和外交大臣为主的主和派,他们看到了沙俄帝国在国内和国际局势上的危机,建议沙皇尼古拉二世不要轻易发动战争。

主和派的建议是应该做出一些让步,来换取短时间内的和平。同时,加强对于远东地区的经济掠夺和战争准备,等到西伯利亚大铁路完全通车之后,在解决了远东运输问题的前提下,以及旅顺港口附近的外围要塞竣工之后,再伺机和岛国进行大决战。

主和派其实也并不是单纯的主和派,他们主张短暂和平的目的也仅仅只是为了更好的战争,这也是俄罗斯人的传统,他们并不惧怕战争。

而另一派就是以御前大臣,内务大臣和远东总督为代表的主战派。

这群人是极其狂热的沙文主义者,帝国主义的冒险家。他们对于沙俄帝国的军事力量十分自信,同时十分看不起岛国这个刚刚崛起的国家。

他们认为,沙俄帝国的军队只需要小小的动员,便可以轻易覆灭来自岛国的敌人。

而这样一场酣畅淋漓的胜利,也可以让沙俄帝国平复国内的革命危机,在壤外的基础上,还能够做到安内,可谓是一举两得。

这样的想法其实也是因为目前沙俄帝国国内革命浪潮越来越激烈,沙俄帝国的高层们已经在想办法从其他方面来平复这场危机。

但沙俄帝国是一个**国家,沙皇拥有十足的权利。一切的决定还需要由沙皇尼古拉二世来做。

只不过,沙皇尼古拉二世还在皇储期间,曾经奉当时的沙皇亚历山大三世的命令,出国旅行,顺带着访问一些国家。

尼古拉二世途经了希腊,埃及,印度,岛国和清国,然后从远东西伯利亚返回。

这也让尼古拉二世成了沙俄帝国所有皇帝中第一个到过亚洲的人。

只不过这次的亚洲之旅并不太美妙,也让尼古拉二世对于岛国这个国家十分仇恨和敌视。

1891年,沙俄帝国皇储尼古拉率领他的好友希腊王子格奥尔基等30多人抵达了岛国。

当时的岛国还是一个弱小国家,尼古拉皇储的来访也让岛国政府全力迎接。

为了保障尼古拉皇储的人身安全,岛国政府信誓旦旦的大包大揽,一方面,加强了警力,严加防范,力求做到万无一失。

另一方面,当时岛国的外交大臣青木周藏也和沙俄帝国驻岛国大使约定,一旦发生行刺事件,一律按照刑法中的加害皇室罪,处以死刑,并且绝不宽恕。

但意外来的就是这么突然。1891年5月11日,尼古拉皇储在大京城游玩期间,被负责警卫尼古拉皇储安全的警察津田三藏行刺。

行刺最终没有成功,尼古拉皇储虽然挨了两刀,但没有生命危险。

只不过这样一来,沙俄帝国和岛国的关系就降到了冰点,尼古拉二世也因为这件事情,对于岛国没有任何好感度,甚至异常仇视和憎恶。

这样一个对于岛国憎恨和仇视的人,在听到岛国要和沙俄帝国在远东进行霸权争夺的时候,他应该是什么反应呢?

是愤怒的大喊这些黄皮猴子都该死,还是冷静的思考主和派的我意见呢?

事实上,尼古拉二世都有,他具有两派的观点,清楚沙俄帝国目前的准备并不充足,希望推迟战争。

但尼古拉二世同样也确信,强硬手段才是维护霸权的最好方式,他觉得,推迟战争的最好办法是采取强硬的手段,而让步总是会引起新的让步。

这样看起来矛盾的想法,实际上,反而是在支持强硬派的主张。

沙俄帝国确实没有做好充分的准备,远东的沙俄军队仅有不到十万人,并且装备新式武器的就更少。

虽然从澳大利亚购买了一批武器装备,但这些武器装备有超过一半被分配到了欧洲的军队,远东的驻军能够分配到的只有三分之一左右。

整个沙俄帝国远东军队大约拥有不到两百门火炮,二十挺重机枪和九万多人的作战军队。

海军方面,虽然沙俄帝国的海军拥有高达200多艘战舰,但真正能够用于远东地区作战的太平洋分舰队仅仅拥有60多艘战舰。

和岛国这边,海军已经拥有超过80艘军舰,总吨位高达27万多吨。

其中的主力战舰大多数都是在英国建造的新型军舰,规格统一并且性能良好。

从澳大利亚订购的一艘战列舰并没有完成建造,因此不在统计的范围内。

陆军方面,岛国能够用于本土以外作战的士兵高达二十一万人以上,火炮高达上千门,重机枪也有超过五十挺。

从单纯的数据来看,仅仅在远东地区,沙俄帝国已经处于完全劣势,海军还能做到勉强均衡,陆军的人数和装备的数量,先进程度完全比不上岛国。

只不过狂妄自大的沙俄帝国政府单纯的认为岛国根本不敢触犯强大的沙俄帝国,他们认为只要沙俄帝国显露出强硬的一面,岛国人就会乖乖妥协。

三千字章节,求支持!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