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澳洲崛起录 > 第一百七十九章:战争全面爆发,公投结果出炉

2月6日,岛国同沙俄帝国断交之后,沙俄帝国一边让远东的陆军和海军准备有可能到来的战争,一边则尽可能的拖延战争到来的时间,好让军队有更多的准备时间。

按照国际惯例来说,两个国家在交战前一般要经过宣战和断绝外交关系两个环节,因为岛国并没有向沙俄帝国宣战,因此,沙俄帝国的官员包括沙皇尼古拉二世在内,都认为岛国只是威胁和试探,不认为岛国真的敢发动战争。

这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远东的战争准备,很多俄国人都是这个心理,认为岛国不可能擅自发动战争,因此战争准备也很缓慢。

这时候的沙俄帝国太平洋分舰队大部分军舰仍然停泊在旅顺港口的外港,舰艇的警戒仍然和往常一样,虽然已经决定采取加强警戒的警备措施,但这一决定尚还没有到完全执行的时候。

时任远东总督阿列克赛耶夫虽然早已经得知岛国和沙俄帝国谈判破裂的消息,但没有采取比较紧急的应变措施。

他盲目自大的认为岛国不可能发动战争,因此还在战争打响的前几个小时,十分信誓旦旦的对于太平洋分舰队参谋长威特赫夫特将军说:“战争不可能打起来。”

但就在他说完这句话的几个小时后,1904年2月8日,岛国出动舰队,悍然发动了对于旅顺外港沙俄帝国太平洋舰队的偷袭。

此时的沙俄帝国远东舰队分成了三部分,一部分仍然停留在海参崴,一部分驻扎在朝鲜的仁川港。

而驻扎在旅顺港口的则是太平洋分舰队的主力舰队,由沙俄帝国海军上将塔斯克进行指挥。

岛国这次的偷袭计划同样分为三部分,一小部分舰队北上防备驻扎在海参崴的沙俄帝国舰队回援,另一部分舰队由六艘巡洋舰组成,其中还包括了生产自澳大利亚的巡洋舰。

这支舰队的目标是仁川港口的瓦格良和高丽人号。

而其余的联合舰队主力,他们的目标就是位于旅顺口的太平洋分舰队主力。

晚上大约十点多,岛国的联合舰队成功来到了旅顺港口外。这时候已经进入了夜色,因为是冬天的原因,天黑的比较早,十点多的时候天空已经一片漆黑。

对于岛国舰队的到来,沙俄帝国的太平洋舰队没有任何防备。

这也注定了这支舰队的命运,哪怕已经有很多的战争趋势,但远东总督阿列克谢耶夫和太平洋舰队司令斯塔克熟视无睹,狂妄自大的认为岛国不可能发动战争,对于战备也没有任何加强的措施。

为了不打草惊蛇,岛国先是派出了几艘鱼雷艇,悄悄摸摸的进入了旅顺港口。

不过还是被停泊在港口外围的军舰发现了不对,打开探道灯搜索一番后发现了这些鱼雷艇。

但这并不能阻止鱼雷艇的行动,短短几分钟的时间里,数艘鱼雷艇往身边的几艘战列舰和巡洋舰发射了几十枚鱼雷,虽然有超过一半没有命中,但还是有高达十多枚鱼雷命中了附近的俄**舰。

损伤最大的就是距离最近的佩尔斯威特战列舰和太平洋舰队的旗舰皇太子号。

值得一提的是,当鱼雷的轰鸣声和俄**舰的还击炮声传到了岸上的时候,塔斯克将军等人还摸不着头脑。

宴会上的人有猜测军舰在鸣放礼炮的,也有猜测军队在演习的,让舰队的司令塔斯克都有些相信和迟疑。

直到有人报告军舰被袭击之后,塔斯克这才大吃一惊,连忙终止了宴会。

这场偷袭行动一直持续了好几个小时,最终,岛国舰队在港口坚固的要塞和海防炮的防御之下,不得不悻悻而去。

但这场袭击并非没有成功,太平洋舰队的佩尔斯维特号战列舰和皇太子号战列舰身负重伤,短时间内不能参加战斗。

其他包括两艘巡洋舰以及一些小军舰也各有伤势,战斗力大打折扣。

偷袭最成功的就是位于仁川的小舰队,因为数量的优势,俄国的军舰根本不是岛**舰的对手,最终在经过一番战斗之后,两艘军舰全部被击沉。

当舰队被偷袭的消息传回沙俄帝国的时候,已经是第二天的中午了。

沙俄帝国的一众高官相当愤怒,沙皇尼古拉二世更是摔碎了好几个摆件。

紧接着不久,沙俄帝国外交大臣就接到了岛国大使递来的宣战书。

岛国人无奈的辩解是因为电报机坏了,才导致宣传书延迟了一天的时间。

沙俄帝国对此十分鄙视,厌恶并且憎恨的回复一句:“贵国无耻的言论相当令人作呕,沙俄帝国会让贵国付出代价。”

自2月8日岛国对沙俄帝国太平洋分舰队偷袭开始,第二天也就是2月9日,沙俄帝国和岛国之间的战争全面爆发。

作为老牌列强之一的沙俄帝国,和新兴国家岛国之间的战争,在全世界也是一件大事。

在战争全面爆发以后,远东地区再一次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

和之前的危机一样,大英帝国和美国站在了岛国一边,德意志帝国站在了沙俄帝国这边。

为了拉拢和维持与沙俄帝国的关系,法国也不得已站在了沙俄帝国那一边。

其他的国家基本都是带着吃瓜的心情关注这场战争,毕竟战火在远东,也根本波及不到欧洲。

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的行动也很快,在2月9日就宣布了中立。

除了向这两个国家出售军火之外,阿瑟也确实对这场战争不感兴趣。

毕竟,对于澳大利亚和新西兰来说,眼前的这次公投才是让人最关注的事情。

不过这也算一件好事情,有着远东战争的吸引,新西兰的公投并不引人注目,阿瑟在其中所起到的作用也渐渐被人遗忘。

1904年2月15日,新西兰的公投投票环节正式结束,进入到了为期一个月的统计环节。

因为所有投票可能高达数十万张的原因,因此新西兰特意向周边的列强殖民地借了数百名官员帮助统计。

至于为什么不像澳大利亚和大英帝国借人,是因为这两个国家也算是公投的主角之一,让他们来帮助统计难免落人口实。

事实上,也多亏了像列强殖民地借的这数百名官员,要不然公投的票数统计可能会浪费更多的时间。

在辛辛苦苦统计了一个月之后,1904年3月15日,新西兰的公投结果正式出炉。

这次的公投吸引了新西兰绝大多数符合条件的人参与,收到的总票数高达四十万六千三百二十七票,投票人数占据可投票人数的百分之九十四。

在公投可以选择的三个选项当中,受到支持最少的是新西兰独立的选择。

支持新西兰独立的人仅仅只有一万三千多人,仅仅只有投票总人数的百分之三。

这也能侧方面看出新西兰人并不认为国家独立出去就能够让他们过的很好,反而会受到更多的国家觊觎。

被选择最多的选项是加入澳大利亚。

或许是因为作为澳大利亚公爵的阿瑟在新西兰这次危机中做了很多的原因,或许也是新西兰人对于澳大利亚天然的好感度和认可程度,也可能是格兰特所率领的联盟党对于新西兰人的洗脑,总而言之,加入澳大利亚这个选项在这次公投中获得了绝大多数的支持。

支持新西兰继续留在大英帝国的一共有五万七千票,占据投票总人数的百分之十四。

而选择加入澳大利亚和澳大利亚组建联邦的人一共有超过三十三万六千人,占据这次投票总人数的超过百分之八十二。

加入澳大利亚的选项以百分之八十二的压倒性优势,成为了这次公投后新西兰的选择。

当3月15日新西兰殖民政府将公投的结果正式公布出来之后,新西兰的街头再次充满了喜极而泣的人们。

新西兰人似乎看到了自己所在的国家繁荣发达的希望,似乎也看到了新西兰人如同澳大利亚人那样富裕美好的生活。

从3月16日开始,新西兰的街头已经出现了各种“联邦万岁!”“阿瑟公爵万岁!”的标语,人们似乎在用这种方式,来庆祝新西兰的新生,来庆祝他们同样也拥有阿瑟这位君主的喜悦。

1904年3月17日,阿瑟在惠灵顿,以新西兰总督的身份发表了一篇演讲,宣布新西兰殖民政府认同新西兰公投的结果,并宣布在澳大利亚接管新西兰之后,新西兰殖民政府将正式改组为新西兰政府,上下议院继续保持不变。

同样也是在这天,新西兰和澳大利亚接收到了来自许多国家,包括德意志帝国,奥匈帝国,沙俄帝国,岛国,法国和美国等众多国家的祝贺,大英帝国的祝贺是最后一个到达的。

1904年3月18日,阿瑟以澳大利亚公爵的身份,向所有新西兰人民表示欢迎,承诺在建立一个新的联邦之后,会把所有新西兰人当做澳大利亚人那样看待,新西兰人和澳大利亚人都是阿瑟的子民。

三千字章节第二章,求支持!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