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澳洲崛起录 > 第三百零五章:狼烟四起

澳洲崛起录 第三百零五章:狼烟四起

作者:疯艺炯龙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01 15:38:06 来源:平板电子书

随着时间进入了1911年的年末,全世界的人们也终于松了一口气,总算是度过了一个危机四伏,冲突频发的灾难年。

整个1911年发生的事情,对于所有欧洲民众来说基本都不是什么好消息。

第二次摩洛哥危机让欧洲两大军事集团的对立成为了实质,英国和德国之间的矛盾加深,进一步促成了更加激进的海军军备竞赛。

并且更重要的是,这个海军军备竞赛所有欧洲列强国家全部参与,这也代表着这些列强国家已经有了明确的认知,那就是战争已经不远了,他们在为战争做着准备。

除此之外,欧洲各大列强国家也在加紧扩张着陆军的规模。从意大利奥匈帝国的扩军30万,再到法国,俄国和德国的扩军50万,无一不证明目前欧洲所面临的状况十分严峻,战争似乎一触即发。

这些列强国家疯狂扩张陆海军的行动,也让他们的军事企业迎来了爆发一般的增长。

一个最浅显的例子,德国著名军工企业克虏伯工厂,1873年仅仅只有9000人的员工规模,在1902年就发展到了4.3万人。截止目前1911年年底,克虏伯工厂的员工数量已经达到了7万人。

英国的军工业也十分庞大,从事军工行业的人员达到了十万多人。

英国的军工业有两大特点,一是优先发展军舰和商船制造业,这也符合了英国海军为重的特点。

二就是私营军工厂占有重要地位,这一点并不相同于澳大拉西亚的王室军工厂。

澳大拉西亚的军工厂中,王室的皇家军工厂,占据澳大拉西亚所有军工厂市场的百分之八十七,仅有一些军工厂不愿意生产的小份额武器,才会被一些私营军工作坊生产。

除此之外,法国,俄国和奥匈帝国的军火工业也十分庞大,这些列强国家军备和士兵数量,也正得益于十分庞大的军工行业。

这一点从澳大拉西亚也能够看出。澳大拉西亚目前所有军工行业从业者,加起来也足有1.5万人。

如果再算上隐藏在暗处的航空研究室和农用机械厂,军工行业从业者的人数已经超过了两万。

相比于常备军队扩张的数量,欧洲各大列强国家所带来的后备兵数量更加夸张。

除了大英帝国之外,欧洲列强扩军的重点其实是陆军。

这也导致截止目前,欧洲各大列强的军备和士兵数量十分夸张。

目前欧洲所有列强国家中,士兵数量最多的是俄国,拥有常规军队110万,预备役565万人。

排名第二多的是法国,拥有71万的常备部队和500万的预备役部队。

紧跟其后的是德国,拥有70万的常备部队和490万的预备役部队。

奥匈帝国拥有40万常备部队和300万预备部队,意大利拥有38万常备部队和180万预备役部队,大英帝国拥有25万常备部队和120万预备役部队。

虽然目前欧洲各大国家早已经宣布了扩军,但扩军的进度也各不相同。

目前扩军最顺利的,应该是德法两国。德法两国截至目前已经召集了二十万以上的预备役加入常备部队,并且展开了持久的训练。

扩军进度相对比较缓慢的,应该是预备役数量最多的沙俄帝国了。

不得不承认,这个国家的腐朽让人震撼。哪怕扩军已经宣布了几个月,截止目前也只征召了几万人的军队,甚至这几万人还没有到达预定的训练地点,还在路上运输中。

如果这些列强国家的扩军全部完成,那么将来战争时期,欧洲可能迎来一场所有士兵高达上千万的旷世大战,对于欧洲各大国家带来的损耗也是无可估量的。

除了欧洲两大军事集团的对立,巴尔干的阴影也已经十分密布。

巴尔干诸国不是在战争的准备中,就是在准备战争中。

为了准备将来的战争,保加利亚,塞尔维亚,希腊,门第内哥罗等巴尔干同盟国家纷纷宣布扩军,保加利亚和塞尔维亚的军队分别已经突破30万和20万,哪怕最少的门第内哥罗,军队人数也已经突破了3.5万人。

巴尔干同盟背后有着沙俄帝国的支持,他们扩张军队所需要的武器装备,自然也是从沙俄帝国进行购买。

为此,沙俄帝国淘汰了一些目前正在装备的武器,将其以略低于市场价的价格出售给了巴尔干国家。

而沙俄帝国,在之前五万支步枪订单的基础之上,又向澳大拉西亚订购了15万支步枪以及上千万发子弹,为国内的扩军做好准备。

这也让阿瑟感受到了出售军火的暴利。哪怕战争还没有打响,欧洲诸国只是在进行战争的准备,向澳大拉西亚订购武器的也只有俄国,都让军工厂赚了数十万澳元。

要是战争真正打响,欧洲各国都缺武器的时候,军火贸易带来的利润会扩张到数千万甚至数亿澳元。

为此,阿瑟也十分大方的给予了皇家军工厂上千万澳元的资金,让军工厂卯足了劲生产,为将来的战争储备至少百万支步枪和数亿发子弹,以及上万门火炮和百万发炮弹。

反正澳大拉西亚国内既有英制武器,又有德制武器,还拥有澳大拉西亚自己研发生产的武器装备。

而欧洲范围之内,比较流行的也就是英制和德制武器,武器的出口基本没有什么困难。

阿瑟甚至都在想着,如果在一战中各国动用了军事飞机并且表现出对飞机的重视的话,那么是不是可以大量建造前两代飞机并且大肆出售。

反正澳大拉西亚的军事飞机已经研究到了第三代,第四代的研究也已经在进行中。

只要将来第四代军事飞机成功的研究出来,那么将前两代军事飞机出售给欧洲各大列强也不会影响澳大拉西亚的飞机研究,反正受着战争影响,他们想要在短时间内追上澳大拉西亚并不可能。

而这些飞机的造价就上万甚至数万澳元,大规模出售给欧洲国家带来的利润可不比武器出口低。

今天五千字请个假,五一节日快乐!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