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澳洲崛起录 > 第三百零六章:1912的军事布局(求月票!)

12月31日,刚刚度过圣诞假期没几天,澳大拉西亚政府又进入了紧张的政务之中。

一年的最后一天,往往也是内阁政府年度报告会议的时候。

但因为新一届内阁政府刚刚工作没几个月,总结也是为上一届内阁政府而总结,因此年度报告的内容还是比较少的。

当然,这次会议的重中之重,其实是新一届内阁政府对于任期的规划。

因为欧洲和世界各地混乱的局势,谁也不能确定战争会不会明天就到来。

这也代表着第四届内阁政府的任务极其艰巨,甚至在他们的任期上,很有可能经历一场世界从未有过的旷世大战。

这也代表着第四届内阁政府的作用十分重要,稍有不慎,一个错误的选择,就可能让国家十年的发展付之一炬。

虽然后世的历史能给阿瑟许多经验和教训,但谁又能保证这个世界的发展会如同后世的历史那般呢?

意大利是否会跳槽?美国是否会加入战争?俄国是否会爆发革命?

先不说这三个问题,澳大拉西亚本身也是一个阿瑟并不能确定的因素。

理论上来看,澳大拉西亚加入哪一方,都能够提供一些力所能及的帮助,甚至一定程度上改变未来战争的走向。

但阿瑟的目的可不止这些。阿瑟所图谋的,是让澳大拉西亚在这次战争中获得更高的国际地位,吸收战败国的成果,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至少要成为执棋者,而不是棋子。

年度报告会议虽然经过了大幅度精简,但汇报的,也基本都是比较重要的消息。

截止目前1911年12月31日,澳大拉西亚人口正式达到了1051万余人,澳大利亚地区人口827万,新西兰人口214万。

新几内亚殖民地,澳属帝汶,皇家领地的人口分别为7.3万,1.9万,0.8万人。

澳大拉西亚也正式拥有了第二个人口超过百万的城市,墨尔本。

墨尔本截止目前的人口已经达到了104万余人,是澳大拉西亚仅次于悉尼的经济中心,和悉尼被并称为大洋洲两颗最璀璨的明珠。

经过了十多年的发展,至少在澳大拉西亚的城市之内,发展水平已经初步跟上了欧洲的普通城市。

而像悉尼和墨尔本这样的百万人口城市,其规模和发达程度,已经丝毫不逊色于欧洲一流城市。

其实这个很正常,毕竟说白了,澳大拉西亚目前的状况是举全国之力来发展这两座城市。

这两座城市在澳大拉西亚国内很难找到对手,这也造就了目前澳大拉西亚两座城市独大的地位。

哪怕在格兰特部长的建议下,阿瑟早已经制定并且颁布了相关的移民法律,大肆鼓励在偏远地区,殖民地,小城市等移民,并且一定程度上削减对于大城市的福利待遇。

但这还是架不住每年近百万的移民中,有超过四成的人选择留在大城市,至少也要去各州首府那样的数十万人口的城市。

毕竟大城市才能有更多的工作岗位,也才能有更多的发展机遇等待着这些移民去寻找。

小城市还能干什么?除了利奥诺拉工业基地这样特殊的存在之外,小城市大多只是从事于农业发展,最多也只是当一个农场主而已。

移民者多少都有一个暴富发财之梦,让他们老实本分当一个农场主他们并不乐意。

千万人口是一个门槛,一个正式走向强国之路的必要条件。

在目前这个世界,人口没有千万的国家,是注定不可能成为一个强国的。

但实际上,千万人口也真的只是一个条件而已。阿瑟想要实现自己的目的和野心,澳大拉西亚只有千万人口还远远不够。

欧洲国家的常备和预备军队加起来,都高达数百万接近接近一千万。

虽然全部动员会损伤国家根基,但这也代表着这些国家有着举全国之力,奋死一战的勇气和底牌。

再看看澳大拉西亚,五十万军队或许就是目前的极限,再多一点,对于国家的发展来说就是十分严重的损害。

但澳大拉西亚想问要成为一个拥有国际地位的列强,除了强大的海军之外,一支规模超过百万的陆军也是非常有必要的。

这也代表着澳大拉西亚的人口必须超过两千万,才能够拥有和其他列强国家掰腕子的手段和底气。

按照目前澳大拉西亚引进移民的速度来看,人口超过两千万,至少得再等十多年的时间。

如果算上欧洲爆发战争之后,各国一定会限制人口出境。这也代表着在战争即将开始和战争期间内,澳大拉西亚的移民一定会减少,甚至可能会大幅度减少。

换句话来说,可能需要二十年的时间,澳大拉西亚的人口才能突破两千万。

二十年之后,二战可能都快打响了,到时候澳大拉西亚在人口上才拥有一定的底气,这未免可有些太晚了。

看来有必要动用一些手段,在战争前后加快移民的吸纳了。

对于澳大拉西亚政府来说,还有一个好消息,那就是1911年一整年的财政总收入创下新高,达到了7841万澳元。

财政总收入接连不断的增长,其实也代表着澳大拉西亚发展取得的成果已经渐渐地展现出来。

当然,也不能否认,财政收入增长依靠着军火贸易,粮食出口等订单,但这不管怎么说都是一条好消息。

当然了,政府的财政总支出也在不断的增长。1911年澳大拉西亚政府的财政总支出高达6700万澳元,实现财政盈余1141万余澳元。

这其中,军费的开支已经高达2871万澳元,虽然海军的规模并未增长,但陆军可是足足扩军了十万的,再加上各种武器装备,导致澳大拉西亚的军费足足占据政府总开支的40%以上,也算是这个时代的一大特征了。

实际上,欧洲各国的军费开支也普遍偏高,毕竟大家都清楚,即将面临的敌人可是几大列强联合。

如果此时军费开支不高,那么将来带给国家和政府的损失,可要比这几年的昂贵军费高多了。

一些小国家更是为了扩张和发展军事,不惜从国内外大量贷款举债扩军。

这也算是一场博弈,赢者获得地盘,人口和战争赔款。不仅能够填补之前贷款的的空缺,甚至还能让国家的潜力更进一步。

至于失败吗,对于这些敢于博弈的家伙来说,或许他们还真的没有思考过失败的后果。

当然了,敢于博弈的国家,实际上也是有几分底气的。目前正在进行的意土战争,意大利正是仗着列强的势力和强大的海军,以及确定其他列强不会干预的时机,这才信誓旦旦地发动了战争。

而目前正在准备的巴尔干诸国,他们不仅在为了战争大肆扩张自己的军队,还获得了来自沙俄帝国的支持,并且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注意力全部被目前的意土战争吸引,这才是他们敢于准备对土耳其的战争的原因。

而欧洲目前的海军和军备竞赛,也可以看作是欧洲两大军事集团没有十足的战胜对方的底气,因此只能寄希望于疯狂扩张自己的军备,来获得更多的对敌优势。

澳大拉西亚政府目前的可用资金已经超破了两亿五千万澳元,这也算是澳大拉西亚政府的一点底气,能够在战争即将到来或者战争到来之时大面积扩张军备,增强国家的防御力量。

如果再算上从民间和国内外的大量贷款,恐怕澳大拉西亚能够消耗的资金至少五个亿,组建一支世界前三海军似乎也不是不可能。

简单的汇报之后,接下来就是新一届内阁政府未来四年的执政计划了。

按照目前欧洲局势来看,战争有可能随时爆发。这也代表着未来四年之内,军工行业的发展十分重要。

首先是来年的财政预算,仅仅在国防方面,内阁政府就批准了国防部1912年高达三千万的财政预算,但也对国防部提出了几点要求,必须加快新组建军队的训练,同时严抓所有军队的日常训练,要让所有军队都是一支可堪一用的精锐军队。

海军方面,阿瑟希望海军能够多组织几次公海演习,提升海军士兵对于军舰操作的熟悉程度,同样也是加强海军方面的战斗力。

有句话说得好,大炮一响,黄金万两。这大炮也包括军舰上的舰炮。

甚至舰炮所消耗的资金,可远远要比普通的火炮高得多。随便组织一场海军演习,所花费的资金就可能高达数十万甚至上百万澳元。

如果出动全部舰队来一次大型演习,那花费可能还要翻好几倍。

不过,各种各样的演习也是必须要做的。毕竟在没有各种战事的情况下,除了日常的训练之外,这种演习也就是海军增加战斗力的唯一手段了。

而高达3000万澳元的国防预算,就是为了陆海军大量演习和训练而准备的。

甚至阿瑟直接表示,如果军费超出政府的预算,王室愿意每年补贴200万澳元。但条件是补贴的军费必须花到实处,不怕花资金,但花的必须有作用。

现在的王室财团可不缺钱,每年的纯收入高达五千万澳元左右,相比政府也差不了多少。

王室财团每年带给政府的税收,就高达800万澳元以上,也是政府税收的一大主力。

目前王室财团的总资产高达四亿英镑,也就是足足八亿澳元。

除了借贷给政府的一亿英镑之外,王室财团所投资和建设的各种工厂和企业的总价值,也高达一亿多英镑。

除此之外,王室财团还拥有高达1.5亿英镑,也就是3亿澳元的现金流,以及数千万澳元的股票。

前几年王室财团的主要收入还靠着本茨汽车,但现在,本茨汽车的收入已经不足王室财团总收入的一半了。

毫不夸张的说,王室财团的收入足以养活澳大拉西亚的所有军队,甚至每年还能拥有高达两千万澳元以上的盈余。

这也导致了王室私军,第一第二近卫师的装备异常豪横,也是澳大拉西亚唯二已经装备了军用卡车的部队。

当然,两个近卫师装备军用卡车的真正原因,是因为他们大多驻扎在悉尼附近,负责拱卫首都和王宫的安全。

而悉尼附近的交通环境十分便利,用卡车出行自然更加方便。

但其他部队不同,其他部队驻扎的大多是山地或者偏远地区,卡车运输起来也并不是那么方便。

当然,政府财政预算不足又是一大原因。相信新的一年军费扩张之后,其他的常备部队应该也能见到一些军用卡车的身影。

王室财团的富裕,也是阿瑟能够发展包括坦克,航空母舰,飞机在内等等先进军事武器的底气。

要知道,截止目前为止,这些所有先进军事装备的研发,消耗的全部都是王室财团的资金。

虽然这三样武器的研究规模不大,但每年也要花费数百万澳元。

如果不是王室财团财大气粗的话,恐怕这样的消耗政府也不敢随意承担。

这其实也就是有钱的底气了,如果没钱的话,别说开始研究了,就连招聘人才都碍手碍脚。

说到这儿,就不得不感谢阿瑟的祖母维多利亚女王了。

要知道,老阿瑟公爵留给阿瑟的遗产只有八千多万英镑,剩下的可都是维多利亚女王带给阿瑟的。

甚至包括新西兰和新几内亚,都是维多利亚女王赠送给阿瑟的礼物。

如果不是维多利亚女王的遗嘱的话,恐怕澳大利亚想要获得这两个地区不太容易。

毕竟凭借当时阿瑟和爱德华的关系,就算这两片地区对于大英帝国的重要性基本没有,爱德华七世也会在暗中进行阻碍。

这或许就是出身的优势吧!出身于大英帝国王室嫡系,还是维多利亚女王最疼爱的儿子的独子,获得这些看起来似乎也是理所当然。

对于一个有家世的人来说,合理利用自己的出身,也会让自己获得更多的好处,少走一些弯路。

4000字第一更,求支持,求月票!

祝大家五一快乐,今天日万,已更4000/10000,求月票,求支持!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