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澳洲崛起录 > 第三百三十七章:预备兵役制

澳洲崛起录 第三百三十七章:预备兵役制

作者:疯艺炯龙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01 15:38:06 来源:平板电子书

刚刚过去的1912年,算得上是危机四伏,但又有惊无险。

在这一年,意土战争,巴尔干战争,更激烈的海军军备竞赛等等,还伴随着小型的海峡危机,让欧洲局势变得更加扑朔迷离。

人们虽然不知道欧洲大战会在何时来临,但欧洲已然悄漫布硝烟气息。

1913年的国庆节相较于以前来说很是平常,但毕竟有着免费粮食和肉食的发放,因此在澳大拉西亚的大街小巷,都显得十分热闹。

国庆节刚刚休假,阿瑟就召见了肯特首相和国防部长劳尔,询问澳大拉西亚的军事准备情况。

欧洲国家的军事扩张十分迅速,不仅对于陆军的常备军队进行了大肆扩张,也在修订着各种各样的法律,增加陆军预备役的数量。

虽然澳大拉西亚远在大洋洲,但将来的一战对于澳大拉西亚来说也很重要,不仅是国家崛起的真正起步,同样也是真正掌控整个大洋洲的最好机会。

要想让澳大拉西亚在一战后获得更多的国际话语权,成为一战战胜国是必须的。

虽然严守中立能够获得更好的发展,但一个中立的国家,也注定不会有太多的话语权。

而欧洲两大军事集团,如果非要让阿瑟选择一个投靠的话,那么肯定是纸面实力看起来更加强大的协约国。

于情于理,协约国都是阿瑟更好的选择。

首先,澳大拉西亚和大英帝国有着更近的血缘关系,两个国家同出一脉,自然有更加亲近的理由。

其次,阿瑟有着来自后世的经验,自然明白这一次战争哪一方才是笑到最后的人。

协约国有着更广泛的殖民地和人口,在俄国中途退出战争的情况下,虽然获得了最终的战争胜利。

理论上来说,只要澳大拉西亚参加一战,并且站在协约国的角度对同盟国国家宣战,那么就可以顺理成章地接手德属新几内亚,将新几内亚地区的殖民地合并成一块,甚至还可以直接西进,将原本三分天下的新几内亚合并成一块,建立一个更加巨大的直属殖民地。

理论上来说,也可以通过派遣军队参战的方式,来换取英法在大洋洲殖民地的一些退让。

如此一来,澳大拉西亚就能掌控整个大洋洲,成为真真正正的洲际霸主。

在悉尼宫的会议室中,阿瑟召见了肯特首相和劳尔部长,商议着澳大拉西亚的军事准备情况。

“劳尔部长,我们的军事准备情况如何?如果将来的欧洲战争爆发,我们最多能够动员多少军队参加欧洲战争?”阿瑟郑重的询问道。

阿瑟本来的计划是打算前期当个墙头草,向双方出售军火。等待战争局势有所明朗之后,再加入有优势的一方。

但思来想去,这样的墙头草行为未免太丢面子。更何况,一战结束后的英法仍然是世界顶级列强,如果在一战中尽量避免美国吸欧洲的血,那么美国在一战后也说不上话,这个世界仍然是欧洲的天下。

这对于澳大拉西亚来说也是有好处的,因为如果德国战败后,和英国有着直接竞争关系的,可就成了美国。

而澳大拉西亚想要崛起,拿到太平洋的霸权,面对的敌人也正是美国。

这么看来,澳大拉西亚不仅在一战中可以和英法合作,二战中同样也可以成为英法的盟友。

正所谓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相比于之前坐井观望的姿态,真正下场为胜利付出贡献,才能让澳大拉西亚获得更多的话语权。

当然,下场归下场,阿瑟也没有傻到流自己的血来为英法做贡献。

反正澳大拉西亚有大量的土著人口,这些人正好可以组成土著军队,代替澳大拉西亚人去送死。

“陛下,目前我们有22万的常备军队。因为我们的预备役制度不太成熟,因此想要更多的士兵的话,必须得经过至少半年的培训才行。按照我们国内的参军热情来看,我们的总兵员大约100万人左右。”劳尔部长仔细思考了一会,这才慎重的回答道。

“预备役吗?”阿瑟点了点头,将目光看向了肯特首相,询问到:“我们是否有条件制定关于预备役和兵源制度的法律?如果在澳大拉西亚范围内实行义务兵役制,又能够获得多少潜在兵员呢?”

“陛下,按照常规情况来说,如果我们在澳大拉西亚实行义务兵役,应该能获得近百万的预备役。按照陛下在民间的威望来看,恐怕这个数字还能再提高一些。”肯特首相笑着说道。

高威望高民心的君主有一个好处,那就是任何政策都会得到人民的拥戴。

澳大拉西亚基本不缺兵员,只要阿瑟振臂一呼,恐怕有上百万人愿意报名参军。

当然,虽然1200万人口的澳大拉西亚能够招募上百万的军队,这对于国家发展的损耗太过巨大,是阿瑟不能承受之重。

“也不用这么夸张,肯特首相。但无论如何,增加我们的预备役数量已经是必须要做的事情。虽然我不知道欧洲战争到底什么时候打响,为了让澳大拉西亚能够购进一步,或许我们要参加这场本可以避免的战争。”阿瑟连忙终止了肯特首相夸张的说法,笑着解释道。

虽然澳大拉西亚有可能要投靠到两大军事集团的其中之一,那也完全没有必要拼死搏斗。

就凭着澳大拉西亚远离欧洲的地理位置,就注定澳大拉西亚的本土不会受到威胁。

在这样的情况下,阿瑟这怎么可能为了英法,耗尽澳大拉西亚的潜力呢?

“如果是这样的话,陛下,我建议我们只需要对于一些满十八周岁,并且在30岁以下的成年男性公民,要求他们每年参与一次军事化训练,他们就可以成为良好的预备役。”肯特首相说到:“如果我们并没有派遣大规模军队想法,那么我认为22万的常规军队和30万的预备役部队已经足够,能够确保我们在任何时候,都能够保证我们本土的安全。”

阿瑟点了点头,赞同的说道:“就将范围定在非重要岗位的成年男性公民吧,每半年或者每一年举行一次军事化训练,训练时间至少半个月以上。训练期间可以向这些人提供等价于人均收入的资金,作为他们参与军事化训练的报酬。”

如果参与军事化训练还能获得报酬,那么想来应该没人会拒绝。

反正成为预备役一年也只需要训练一到两次,基本不会耽误正常工作和生活。

“英国人答应我们的专家都到了吗?如果我记得没错的话,他们的外交团队应该也快到了吧?”决定好关于预备役的事情之后,阿瑟这才笑着看向肯特首相,询问到。

之前向英国出售飞艇技术的时候,双方就约好了派遣专家的时间。

并且英国政府还和澳大拉西亚达成了意向,英国政府将派出外交访问团队,访问澳大拉西亚,并且达成关于两国的进一步合作。

这其实也代表着澳大拉西亚再次向英国走进了一步。如果说之前澳大拉西亚获得的德国援助远远大于英国援助的话,那么从乔治五世上位开始,澳大拉西亚就和英国走的更近,英国给予澳大拉西亚的援助,也已经渐渐地超过了德国援助的规模。

甚至现在,英国的援助已经远远大于德国援助的规模。在军舰,军工,工业,化工业,教育,医疗,人才,粮食等方面,澳大拉西亚和英国有着良好的交流。

甚至毫不夸张的说,澳大拉西亚是大英帝国重要的战略合作伙伴,为大英帝国提供了各种矿产资源,粮食,肉类等物资。

其实从地图上就能够看出,澳大拉西亚的地理位置,对于大英帝国来说十分重要。

澳大拉西亚位于大洋洲,向北可以有效的保护大英帝国控制下的马六甲海峡,这是东亚地区和中亚,西亚甚至欧洲交流的要道。

而澳大拉西亚和印度地区就隔了一个印度洋,印度是大英帝国殖民地的核心所在,也是大英帝国最不能失去的地区。

单单一个印度的安全问题,就足够让英国人对澳大拉西亚足够重视。

甚至横跨印度洋,澳大拉西亚对于非洲东部和南部也有着一定的威胁。

这也更大幅度的提高了澳大拉西亚的重要性,这是一个完全可以威胁到大英帝国殖民地核心的地理位置。

再加上自上次会议之后,英国政府已经确立了放弃岛国,转为支持澳大拉西亚的核心政策,也希望和澳大拉西亚能够走得更近,还共同对抗美国这个暗中的敌人。

在这样的情况下,英国派遣外交访问团队也就不奇怪了。

“陛下,英国人所答应给我们的专家已经基本到达,剩下最后一批,应该会跟着英国的外交访问团队一起到来。得益于英国人的这些专家,我们的两大造船厂的扩建很是顺利,甚至墨尔本造船厂有希望在明年中旬开启生产。”肯特首相点了点头,笑着说道。

澳大拉西亚关于两个造船厂的扩建计划,英国人可是出了大力气的。

从造船厂的扩建设计,到造船厂的各种设备机械,以及造船厂的各种技术专家,都有着英国人的身影。

在这些英国专家的指导之下,墨尔本造船厂和奥克兰造船厂的扩建进度也很顺利,墨尔本造船厂有希望在1914年中旬扩建完成,奥克兰造船厂有希望在1914年底到1915年初扩建完成。

这也代表着,差不多在1915年左右,澳大拉西亚就能拥有一个能建三万吨军舰的造船厂,以及两个能建造两万吨军舰的造船厂。

再加上有着英国专家的帮助,哪怕是目前澳大拉西亚最先进的希望级战列舰,也能够在墨尔本和奥克兰造船厂修建。

当然,距离那个时期至少还有两年的时间,这也代表着在两年之内,澳大拉西亚海军扩张的幅度并不大。

阿瑟其实也在等,等军工厂和造船厂研究出381毫米口径的主炮。

有着343毫米口径主炮的技术,再加上许多英**工专家的帮助,相信381毫米主炮迟早会诞生。

“迎接英国访问团队的规格一定要重视,英国人是我们最重要的合作伙伴,我们和英国人之间有着最亲近的关系。”阿瑟嘱咐到。

想要在东南亚和大洋洲的岛屿继续扩张,获得英国人的支持是很有必要的。

更何况,如果澳大拉西亚想要接手德国人在大洋洲的殖民地,也必须得经过英法的同意。

“我明白,陛下。我会按照最高规格接待英国使团,悉尼最豪华的酒店已经收拾出了最好的房间,就等着我们的客人入驻了。”肯特首相点了点头。

英国人说到底还是目前的世界第一强国,他们的外交使团无论走到哪儿,都会获得当地的最高接待。

更何况澳大拉西亚还和英国同根同源,就算阿瑟不吩咐,肯特首相也会为英国使团准备最高的接待礼仪。

“劳尔部长,我希望国防部能够尽快拿出一份关于扩张殖民地师数量的计划报告。我希望在1915年之前,我们能够拥有至少15个殖民地师,并且让他们拥有一定的战斗能力。”吩咐完肯特首相之后,阿瑟又将目光看向了劳尔部长,说到。

1个殖民地师的士兵数量将近2万人,15个殖民地师,也就代表着将近30万的士兵数量。

但这其实也并不多,毕竟澳大拉西亚目前拥有数百万土著,抽调30万成年土著组成15个殖民地师还是没问题的。

这15个殖民地师组成的30万军队,如果不出意外的话,将会成为澳大拉西亚的远征军,代替澳大拉西亚的正规部队投入到战争中。

当然,正规部队也是要派遣,只不过没有这么多就是了。对于阿瑟来说,土著师死多少都不心疼,但正规师一旦面临严重的伤亡,阿瑟真的会肉疼。

今天就一更。

说个不幸的消息,老丈人身体不好,喘不上气。作者买了后天的票,从后天开始可能只有一更或者两更(争取五千字,最少四千字)。等忙完这阵子,再给大家补偿吧!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