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澳洲崛起录 > 第三百五十章:战争和远征军

澳洲崛起录 第三百五十章:战争和远征军

作者:疯艺炯龙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01 15:38:06 来源:平板电子书

进入山林之后,阿根廷军队的行踪就被有意识的隐藏了起来。雪地上的脚印被潦草的抹去,甚至还在四周做了伪装,让人分辨不出阿根廷军队到底是向哪边撤离。

因为担忧阿根廷军队埋伏,卢卡斯·福恩特让士兵稍微寻找了一会儿无果之后,便只能选择带着军队撤离。

但没想到,就在他刚刚要下令撤退的时候,手下士兵突然汇报,在前方不远处发现了一具阿根廷士兵的尸体。

尸体明显刚死不久,甚至还有血液从腹部的伤口流出。应该是阿根廷军队急于逃离,眼见伤员无救,这才忍痛将他放弃。

这具尸体对于卢卡斯·福恩特来说没什么价值,毕竟现在掌握的证据早就能够证明这批入境的军队是阿根廷士兵。

但这具尸体所携带的步枪引起了卢卡斯·福恩特的兴趣。和阿根廷军队打过很多回交道了,卢卡斯·福恩特也自然明白,这杆看起来造型十分新颖的步枪,绝对不是阿根廷部队的制式装备。

如果猜的没错,这应该就是阿根廷背后那个列强国家的装备,也是阿根廷屡次挑衅智利的信心。

明白了事情的重要性之后,卢卡斯·福恩特也不敢有丝毫的大意,命令士兵携带着这杆步枪撤离。

至于那具阿根廷士兵的尸体,则就地草草掩埋。

大约过了一个多小时的时间,卢卡斯·福恩特终于返回了营地。

没有丝毫的停歇,带着那杆步枪,卢卡斯·福恩特找到了自己的上司,汇报自己的发现。

经过了层层上报,这杆步枪最终被递到了智利第二边境驻防师师长的手中。

智利军方的高层不可能没见过这杆步枪,因为这杆步枪正是鼎鼎大名的M1903式斯普林菲尔德步枪,南北美洲唯一的列强,美国陆军的制式步枪。

一时之间,阿根廷背后可能有美国人参与的消息,迅速汇报到了智利政府高层。

对于智利来说,已经不再是简单的和阿根廷的冲突,更像是智利背后的英国和阿根廷背后的美国的直接碰撞。

虽然美国的军事实力并不强大,但在面积和人口都十分弱小的智利面前,美国仍然是那个当之无愧的列强国家。

智利政府不敢有丝毫的犹豫,将美国可能参与这次冲突的事情汇报到了英国政府,并且向英国政府请求帮助。

英国政府收到了智利的求助之后,对于智利和阿根廷之间的冲突很是关注和重视。

只可惜,美国人绝口否认对于阿根廷提供了援助,也否认他们是阿根廷和智利冲突的幕后真凶。

为了让智利人安心,大英帝国紧急从各处调拨了一批装备,包括五万支李恩菲尔德步枪,数百门火炮,数十挺重机枪和相应的各种弹药。

这武器装备的相当一部分,还是从澳大拉西亚购买的。毕竟澳大拉西亚相较于其他几大列强来说比较空闲,没有太多的扩张军备的压力。

有了来自大英帝国的武器支援之后,智利表现的相当硬气,向阿根廷发出了最后通牒,要求阿根廷全面撤回入侵边境的军队,并且就两次冲突事件向智利道歉,赔偿相应的损失。

智利的条件阿根廷自然不可能答应,更不要说智利所要求的赔偿,甚至足以再建造一艘无畏舰了。

1913年7月1日,阿根廷对于智利的要求矢口否认,并且表示,阿根廷军队只是合法合规的在边境进行巡逻和活动,智利无权要求阿根廷军队撤离。

截至此时,双方的两次冲突也早已经在民间传播,两个国家彼此的仇恨已经加深。

智利自然不惯着阿根廷这样无耻的行为,对外展示了两具阿根廷士兵的尸体,以及战场交战的照片。

同时,智利重新向阿根廷下达通牒,要求阿根廷全面撤出入侵的部队,否则将视为对于智利的挑衅和宣战。

如果阿根廷军队在48小时内没有撤离,那么智利将和阿根廷正式进入战争状态。

间隔了一天之后,阿根廷也有回应。阿根廷承认那几具尸体是阿根廷士兵,但表示这些尸体是智利人偷袭阿根廷巡逻军队之后,这些尸体转移到阿根廷境内进行伪造证据。

而那些有着战争痕迹的智利边境照片,也是智利人伪造的,为的是栽赃嫁祸给阿根廷。

阿根廷政府宣称,为了保护政府和阿根廷人民的利益,阿根廷军队坚决不会退缩,绝对不会恐惧来自于敌国的危险。

这几天的时间,阿根廷和智利的外交系统都很忙碌。在智利的通碟所规定的48小时过后,智利政府正式会面阿根廷驻智利大使,宣告了智利政府的决定,即从当天,1913年7月3日起,智利和阿根廷正式进入战争状态,并且要求阿根廷外交大使立即返回阿根廷。

在宣战当天,智利向边境地区调集了两个师,并且宣布在全国范围内进行总动员。

作为陆军实力还算不错的国家,这里到目前一共有五个师的常备部队和10万人的预备役部队。

如果全国动员的话,一共可以武装至少十个师,超过15万人的作战部队。

因为两个国家离得很近,阿根廷也在不久后收到了智利宣战的消息。

事情发展到现在,两个国家对于战争都有着一定的准备,也都在宣战的第一时间调遣了大量的部队。

阿根廷这边,因为事先进行了更充足的准备,已经有部分预备役加入了军队。

目前阿根廷能够动用的作战部队超过十万,曾有一半位于阿根廷和智利的边境,还有一半也在赶来的路上。

“报名参军,保卫祖国!”

“你的身后就是伟大的祖国,请为了祖国和家人而战!”

“先生们,祖国需要你!”

一时之间,智利和阿根廷各种征兵的宣传标语满大街都是,两个国家已经全面动员。

值得一提的是,阿根廷新的军队基本都装备着M1903式斯普林菲尔德步枪,而智利的新军队基本装备着李恩菲尔德步枪。

南美开战的消息,几乎在第一时间传播到了全世界。

而此时的美国白宫,当政的是刚刚成为美国总统没几个月时间的威尔逊。

不过此时威尔逊总统的心情并不是太过美妙,因为他后知后觉的发现,此时的南美局势有些出乎他的意料。

接触阿根廷,并且给予阿根廷帮助确实是威尔逊总统的意见,毕竟南美也算是美国的后花园,作为美国总统的威尔逊,对于南美自然也有着不小的野心。

但威尔逊总统的计划并不是现在发难,是等待一个比较适合的时间,比如欧洲战争爆发时期。

欧洲战争爆发之后,列强注定不会有太多的精力来管南美的事情。

哪怕是最强大的大英帝国,也需要担忧来自德国的挑战。

但现在不同,大英帝国仍然是那个最强大的国家,并不是美国一个国家就能够抗衡的。

此时直接对上大英帝国,对于美国来说并不是一件好事,或许只会白白便宜了德国。

“**!**!”威尔逊总统暗骂一声,却又不得不面对目前糟糕的局面。

智利和阿根廷开战了,美国就抉择对是否援助这个新的盟友。

就算支援阿根廷,美国加阿根廷也不可能是英国加智利的对手。

如果不支援阿根廷,美国极有可能失去这个拉拢来的盟友,丧失在南美洲的眼前。

南美三大强国中,智利和英国交好,巴西和德国的关系不错。

仅剩的阿根廷成了美国的突破口,也是美国将南美洲变成后花园的重要条件。

如今怎么选择已经成了两难,选择任何一个,对美国来说都会造成损失。

而和有些进退维谷的美国相比,大英帝国的选择就要简单的多。

1913年7月4日,也就是南美战争爆发的第二天,大英帝国就郑重表态,阿根廷在这场战争中展露出可耻的侵略行为,对于智利的国土安全造成了重大侵害。

这维护南美洲的安静与和平,同时也是减少更大的伤亡,将和平带向全世界,大英帝国宣布向智利提供军事援助,并且提供一笔无息贷款。

而在另一边,美国也几乎在同一时间向阿根廷运输了支援。

为了不在战后得罪大英帝国,美国还专门将支援换了个名头,明面上是阿根廷购买美国的军火,并且订单是在战争前签订的。

有了来自背后大哥的支持之后,智利和阿根廷之间的战争也变得更加猛烈,变成了一场涉及大半个边境的攻防战。

事实证明,提前对战争有着准备的阿根廷,果然会在战争的初期取得一定的优势。

战争爆发仅仅一周的时间,阿根廷就将边境向前推进了数公里,还消灭了上千智利士兵。

虽然阿根廷的伤亡也很是惨重,但靠着人多的优势,已经在战场上占据了一定的优势。

这次两国交战可都运用了重武器,包括火炮,重机枪在内,也带给双方大量的伤亡。

对于此时的大英帝国来说,南美的战争,是比巴尔干战争更重要的战争,大英帝国也做好了随时下场的准备。

毕竟巴尔干地区大英帝国的利益并不多,更多的是奥匈帝国,俄国和意大利之间的利益。

只要君士坦丁堡不受威胁,对于大英帝国来说,巴尔干地区打成什么样子都能接受。

但南美地区可不相同。智利大英帝国的重要战略合作伙伴,也是世界上最大的硝矿石和产品出口国。

如果南美局势出现了问题,对于大英帝国来说不可接受。特别是如果南美地区被美国掌控,美国将彻底成为一个无敌的国家。

本来地理位置就十分优秀,不易攻打,再有着来自南美的资源支撑,美国彻底拥有成为世界霸主的潜力。

这是大英帝国不愿意看到,也不愿意接受的,这大英帝国为什么扶持澳大拉西亚来对抗美国的原因。

在英美的密切关注之下,南美的战争又持续了一周的时间。

截至目前为止,战争已经给智利和阿根廷双方带来了上万人的伤亡,双方加起来的死亡数字也高达两千人以上。

哪怕南美洲之前比较富裕,战争的消耗也让这两个国家苦不堪言。

如果不是英国和美国在背后进行补充和支援,恐怕这两个国家想要赢得战争,真的得耗干国本。

1913年7月17日,阿瑟收到了来自英国政府的电报,询问澳大拉西亚是否有兴趣联合出兵,组建一支远征军来结束南美的战争。

当然,也不是没有报酬。等到战争胜利之后,会在智利和阿根廷中间划分出一片缓冲区,由参加远征军的各个国家共同管理。

其实也就是英国,俄国,法国和澳大拉西亚了。作为协约国的四大列强,最能支持大英帝国的,自然就是除了英国之外的几大列强。

协约国拥有共同的利益,现在的联系还是比较紧密的。

法国和俄国有没有答应英国的条件阿瑟并不知道,但英国的条件对于澳大拉西亚来说,其实也算得上不错了。

结束南美战争的远征军规模,最多也不会超过五万人。这也代表着,如果四大列强共同出兵的话,基本上每个国家只需要出兵一万多人。

而然后划分出缓冲区,由四大列强共同管理,这对于阿瑟来说也算是一个好消息。

毕竟单从距离来看,澳大拉西亚是距离南美最近的国家。

而且一战开打之后,其他国家都会忙于一战,到时候缓冲区的管理也就是澳大拉西亚说了算。

其实阿瑟对于缓冲区看的很明白,虽然大英帝国义正言辞的说是从智利和阿根廷的边界,划分出一道缓冲区来缓解双方的争端。

但单从智利和大英帝国的关系来看,图片缓冲区的大部分地区甚至全部地区应该都在阿根廷。

而阿根廷拥有世界四大黑土地之一,潘帕斯平原。这片黑土地平原的总面积高达1.05亿公顷,阿根廷就占据了其中的绝大多数,高达8900万公顷。

世界四大黑土地,每一个都是十分优秀的潜力粮仓。

而接下来的第一次世界大战,经济危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粮食的重要性毋庸置疑。

甚至哪怕和平时期,粮食产量对于一个国家来说也是重要指标。

一个人口大国,粮食的生产一定要掌握在自己的手里。如果能够掌控阿根廷一部分的黑土地,这对于澳大拉西亚的发展来说是有意义的。

眼下这确实也是一次好机会,让澳大拉西亚在大英帝国同意甚至期待之下,顺利掌控一部分阿根廷的黑土地。

只要阿根廷的实力不超过澳大拉西亚,澳大拉西亚就可以一直持有这片黑土地,将其发展为自己的大粮仓。

也由不得阿瑟对这片黑土地眼馋,世界四大黑土地的价值实在太过重大。

第一大黑土地所在的东欧平原,是欧洲一直以来的大粮仓,在将来的苏联时期更会绽放更多的光彩。

而第二大的黑土地位于北美,在美国的区域,被美国人亲切地称为“面包篮”。

第三大区域在亚洲的东北,这里也被从一片荒芜发展成了重要的粮食产区,素有北大仓的赞誉。

和南美的黑土地范围虽然是最小的,但阿根廷境内8900多万公顷的土地,也完全足够将其培养成一个超级大粮仓。

有了这个重要的粮食产区,澳大拉西亚可以放心的将人口扩张到数千万甚至上亿,不用担心任何粮食危机。

民以食为本,只要拥有足够的粮食产量和粮食储备,无论是在战争还是在危机中,澳大拉西亚都拥有十足的把握,安全度过。

和更多的粮食产量也能为国家带来丰厚的利润,让国家的发展更上一层楼。

感谢支持!六月三四号恢复更新,到时候日万补偿大家!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