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澳洲崛起录 > 第三百六十一章:名副其实的太平洋霸主

对于澳大拉西亚人来说,1913年绝对算得上是惊喜的一年。

除了阿瑟宣布对于海军进行扩张之外,澳大拉西亚还在这一年接收了很多列强的太平洋殖民地。

是的,在1913年的最后一个月,澳大拉西亚再次开启了接收英法太平洋殖民地的行动。

所罗门群岛的接收到目前为止进展都很顺利,这也让阿瑟决定加快接收殖民地的步伐,争取在一战爆发之前,全面接收列强在太平洋地区的殖民地。

为了这次殖民地的交接,阿瑟特地准备了一整个师前往太平洋的岛屿,并且派遣了海军在这片海域进行巡逻。

1913年12月11日,澳大拉西亚宣布将从英国接手的英属斐济改名为澳属斐济殖民地,总督为乔治斯·瓦列里亚诺斯。

澳属斐济的陆地面积高达18300多平方公里,是一个由数百个岛屿和群岛组成的地区。

和所罗门群岛一样,虽然人口高达15万人,但核心的欧洲移民只有两万人左右,其他的都是当地的土著。

澳大拉西亚目前新接收的这些殖民地,最重要的还是以稳定为主。

因此,在这些殖民地的秩序真正稳定之前,阿瑟暂时不打算对这些殖民地的土著人口出手。

澳属斐济的待遇规格和所罗门群岛差不多,都是1000人的驻军和州级行政区划。

虽然太平洋的这些殖民地加起来土地面积都不如澳大拉西亚本土的一个州,人口也大多只有十多万。

但这些殖民地彼此之间比较分散,并不适合统一管理。将其拆散为大大小小几个殖民地,不仅能够缓解殖民地管理起来的压力,也能够提高政府对于单个殖民地的控制力。

澳属斐济仅仅只是一个开始。没过几天之后,法国人也开始了行动。

这次法国人转让的区域,位于被澳大拉西亚目前领土包围着的法属新喀里多尼亚。

法属新喀里多尼亚的土地面积和斐济相差不多,高达18575平方公里。

但这片地区的人口就要少很多,算上所有土著人口,法属新喀里多尼亚的总人口也不会超过十万人。

和法属新喀里多尼亚一起被转让给澳大拉西亚的,还有新喀里多尼亚北部的新赫布里底群岛。

新赫布里底群岛,这土地面积大约为1.22万平方公里,人口只有七万人左右。

这片地区比较特殊,因为广泛分布着来自英法的传教士,因此,在几年前,英法签订了条约,宣布共管这片区域。

趁着这次转让殖民地的契机,英法也直接将这块殖民地转让给了澳大拉西亚,同时也省去了很多麻烦。

要知道,太平洋上的这些殖民地距离英法的本土都比较遥远,并且大多都没有实现粮食和资源自给自足。

这也代表着,在很多时候,英法需要给岛上的驻军和居民送去物资和粮食,这往往也代表着很大一笔消耗。

损失这些殖民地对于英法来说并不心疼,毕竟英法在东南亚都有着殖民地,英国人还拥有印度这个广泛的殖民地,自然也看不上太平洋这些人口只有十多万的小型岛屿。

因此,转让这些殖民地看似英法损失了土地,实际上也是英法趁着这次机会,减小政府的负担。

因为新赫布里底群岛和法属新喀里多尼亚距离比较近的原因,因此,在澳大拉西亚政府研究之后,决定将这两块殖民地合并,成立澳属新喀里多尼亚。

经过合并之后,新的澳属新喀里多尼亚,人口也将达到十多万人,和所罗门群岛,斐济一个水平。

其实从地图上就能够看出,皇家领地,澳属帝汶,澳属新几内亚,澳属所罗门群岛,澳属新喀里多尼亚,澳属斐济,新西兰这些地区,直接形成了一条从澳大拉西亚北部开始的,一直环绕到东南部的岛屿防御链。

彻底整合这些地区之后,澳大拉西亚可以依托这些岛屿和殖民地,将任何来自太平洋的敌人阻拦在岛屿防御链之外。

而澳大拉西亚没有岛屿防御链的西边和南边,一个是冰冷的南极,基本不可能有敌人来袭。一个则是广泛的印度洋,目前由澳大拉西亚的盟友英国和法国掌控,暂时也不可能有任何的威胁。

这也代表着,目前澳大拉西亚的安全十分稳固。只要将这些殖民地经营的好,纵使有强大的外来之敌,也完全可以做到御敌以外。

或许是英法已经商量好,打算一次性将太平洋的所有殖民地出手。

在临近1914年之前,澳大拉西亚再次成功的接收了法属波利尼西亚,英属菲尼克斯群岛,英属托克劳群岛,英属吉尔伯特和埃利斯群岛保护地,英属汤加保护国,英属库克群岛,英属克马德克群岛,英属皮特凯恩群岛等殖民地,将自己的势力范围成功扩张到了大半个太平洋。

接手这些殖民地之后,毫不夸张的说,澳大拉西亚已经占据了大半个太平洋,是名副其实的太平洋霸主。

当然,这也诞生了一个十分严峻的问题。太平洋地区没有英法之后,澳大拉西亚将和美国直面碰撞。

这也代表着,无论是现在还是将来,美国都将会是澳大拉西亚最大的敌人。

美国想要实现太平洋战略,在太平洋方面扩张,就必须得面对占据了大半个太平洋的澳大拉西亚。

而澳大拉西亚想要维护自己太平洋霸权的地位,也就不得不直接和美国作对,和美国成为敌人。

这么看来,阿瑟反而明白了英法为何如此急于脱手殖民地的原因。

与其留着几块没什么用的小岛,不如全部转交给澳大拉西亚,能让澳大拉西亚直接成为对抗美国的桥头堡。

这样一来,哪怕将来协约国的联盟破裂,澳大拉西亚也不得不独自面对美国。

只要澳大拉西亚想在太平洋地区维护自己的霸权,澳美交恶甚至成为敌人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这是英法的阳谋,但事到如今,阿瑟也不得不硬着头皮走进去。

澳大拉西亚已经成功接收英法在太平洋地区广泛的殖民地,阿瑟也不可能将这些地区吐出来。

好在目前协约国四大列强的联盟仍然稳固,美国的军事实力暂时也不是太强,澳大拉西亚完全有能力应对。

为了更好的统治新接收的广袤群岛,结合了内阁的意见,阿瑟将除斐济,所罗门群岛,新喀里多尼亚以外的所有新接收殖民地,大致分为两部分。

以德属新几内亚和德属萨摩耶为分界线,以北为澳属西太平洋领地,首府为吉尔伯特和艾利斯群岛地区的塔拉瓦。

分界线以南,成立澳属南太平洋领地,首府为波利尼西亚地区的帕皮提。

自此,澳大拉西亚目前的政治结构也已经确定。

八个州,五个殖民地,四个领地,组成了完整而统一的澳大拉西亚王国。

殖民地和领地的总督直接由阿瑟任命,这对于阿瑟来说也是一个好消息。

相较于由州议院选举出的州长,由阿瑟直接任命的殖民地和领地总督的忠诚度显然更加可靠。

当然,虽然最高负责人同样都由阿瑟直接任命,但殖民地和领地之间也有着许多差异。

殖民地属于国家,但君主有官员的任命权,管辖权和调动军队的权利。

但领地在法理上直接属于君主,可以完全不受政府的管控,只向阿瑟负责。

当然,作为王国首都的所在地,首都领地的地位就比较特殊。首都领地介于领地和直属州之间,主要官员由阿瑟直接任命,但也要接受内阁政府的管控。

除了在行政区划上对于这些殖民地进行划分之外,在国防军事方面,阿瑟经过和国防部部长劳尔的交谈,确定了澳大拉西亚国内的国防部署。

澳大拉西亚国内的国防部署,大约可以分为四个区域。以澳大拉西亚核心本土为主的澳大利亚地区,成立澳大利亚战区,总驻地悉尼。

新西兰为新西兰战区,总驻地惠灵顿。皇家领地,澳属帝汶,澳属新几内亚成立东南亚战区,总驻地莫尔兹比港。

后由各大太平洋殖民地,群岛组成的太平洋战区,驻地为斐济的苏瓦。

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的战区,主要目的就是守备国土,维护国内的治安即可。

而东南亚战区和太平洋战区的作用,都是为了防备澳大拉西亚北部的岛国和太平洋彼岸的美国。

等到澳大拉西亚的海权规模逐渐发展起来,海军也会被拆散到这四个军区,成立相应的分舰队。

当然,像新西兰这样的战区,驻军和舰队驻扎都会相应的少一点。

毕竟只要外围的群岛能够守住,新西兰就基本没有什么风险。

而澳大利亚战区毕竟位于印度洋东岸,再加上是国家的核心区域,陆军和海军的驻扎是少不了的。

更何况,澳大利亚广阔的土地面积,代表了这片地区的驻军肯定不会少。

而东南亚和太平洋战区,则是大拉西亚军事部署的重要环节。如果不出意外的话,两个战区会重点部署空军和海军,以及建成海岸防卫体系。

3000字第一更,求月票,求支持!

今天日万,已更3000/10000,求月票,求支持!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