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澳洲崛起录 > 第三百六十二章:经济和人口的高速增长

对澳大拉西亚来说,1913年的12月绝对是最忙碌的一个月。仅仅在这一个月的时间内,澳大拉西亚就接收了大量的英法太平洋殖民地,成功的将自己的势力范围扩张到了太平洋的大部分地区。

如果单论澳大拉西亚目前的土地面积来看,仅仅只有800多万平方公里。

但如果算上澳大拉西亚的领海面积,澳大拉西亚其实也能号称一个上千万平方公里的庞大国家。

要知道,目前世界各国对于领海的划分其实并不明确,并没有一个比较统一的数据来规定各国的领海范围。

这也代表着,如果澳大拉西亚的海军实力足够强大,甚至有可能将夏威夷以西以南的大部分太平洋化为自己的领海。

如果真的能够实现这一目标,澳大拉西亚的本土将无人能侵犯,太平洋就是澳大拉西亚的内海。

澳大拉西亚政府对于新的领土的接收十分重视,海军几乎随时待命,防备着任何有可能发生的意外。

实际上也确实如此。如果澳大拉西亚能够彻底控制这些新的领土,就能够在澳大拉西亚本土之外形成一层坚固的防御岛链。

到时候哪怕是和美国这样的工业经济大国对抗,澳大拉西亚也拥有充足的实力和底气。

目前澳大拉西亚最缺的就是时间。既需要时间来发展人口,也需要时间来稳定这些新领土的统治。

海军的舰队护送着运输船前往各大殖民地和领地,他们运送的不仅有新的殖民地和领地的总督,也有需要驻扎在当地的驻军和一些当地比较稀缺的资源和粮食等。

时间过得很快,在澳大拉西亚内阁政府的繁忙中,12月也很快来到了最后一天。

1913年12月31日,按照惯例,每年一度的年度报告会议在悉尼宫召开。

今年的年度报告会议不仅要汇报1913年一整年的情况,同样也要汇报新的殖民地的部署情况。

目前澳大拉西亚的实际势力范围已经扩张到了太平洋中央,这些领海是需要进行防御部署的。

同样,各殖民地之间的调度和交流,以及本土和殖民地之间的联系,需要颁布相应的政策来稳固。

整个1913年,澳大拉西亚的人口仍然处于暴增状态。虽然部分欧洲国家已经开始限制移民出口,但澳大拉西亚因为加入了协约国的原因,实际上的移民并不受到限制。

对澳大拉西亚来说比较重要的英国和俄国移民,正在源源不断地抵达澳大拉西亚,成为澳大拉西亚的正式公民。

1913年一整年,澳大拉西亚的新生婴儿数量首次超过了40万,达到了43.14万人。

这一数字是澳大拉西亚历史上新生儿最多的一年,其中,新的内阁政府颁布的鼓励生育政策功不可没。

鼓励生育政策让澳大拉西亚人在生育方面没了后顾之忧。生孩子不仅可以拿到奖励,新生儿以后的学费和医疗费用,政府也要承担一大部分。

这也让目前澳大拉西亚人对于生育比较积极,反正大家平时也没有什么贷款压力,生生孩子也成了大多数人的选择。

在移民方面,因为俄国移民大量增加的原因,让澳大拉西亚的移民环境仍然维持着高速增长的状态。

1913年一整年,澳大拉西亚一共获得了130万移民人口,其中俄国就贡献了80万以上。

为了从俄国吸引移民,澳大拉西亚政府甚至派人贿赂俄国的中底层官员,这才让移民之路畅通无阻。

对于俄国来说,不到100万的移民简直就是小数字,对于俄国总人口来说简直九牛一毛。

而向澳大拉西亚大量移民,还能从澳大拉西亚换来一部分军事装备和战略物资,完全是一笔稳赚不赔的买卖。

俄国不缺人,澳大拉西亚不缺武器和工业产品,大量移民对于双方来说都是双赢。

在剩下的将近50万移民中,英法两国移民占据31万以上,德国移民2万,意大利移民4万,其他的移民分布在欧洲各个国家。

而因为澳大拉西亚各方面福利待遇的普及和医疗的建设,导致1913年的死亡人口其实很少,只有两万人出头。

再加上新接收的殖民地共计十多万的人口(土著未计算),澳大拉西亚的年新增人口高达一百八十多万。

新增人口减去死亡人口之后,澳大拉西亚的净增人口仍然高达182万出头,是当今世界人口增长率最高的国家之一,甚至没有之一。

而澳大拉西亚的总人口,也已经高达1393.2万人,正在朝着1500万人口奋起直追。

当然,澳大拉西亚政府计算人口时,更不会计算澳大拉西亚国内目前已经高达数百万的土著人口。

如果算上土著人口的话,澳大拉西亚的人口其实已经超过1500万。

问题是因为澳大拉西亚比较极端的民族主义,导致那数百万的土著人口并不被大多数澳大拉西亚人所接受。

这些人口其中的大多数,和普通的澳大拉西亚人有着宗教和文化之间的根本差异,也并不是那么好同化的。

好同化的,是那些新接收殖民地的土著人口。这些土著人口已经和当地的欧洲移民居住了数十年的时间,许多土著已经能够熟练的使用英语,甚至部分土著已经皈依了基督教。

特别是大英帝国的部分殖民地,许多土著人口已经信仰新教,也将英语视为自己的主要语言。

这些土著比较好同化,或许能够在将来成为澳大拉西亚受认可的公民。

虽然人口的增长是个好消息,但澳大拉西亚政府发放给新生儿和移民的各种补贴,也耗费了大量的资金。

根据财政部的统计,澳大拉西亚政府向新生儿家庭发放的补贴,就高达三百多万澳元。

这些数据相较于上一年增长了两成多,也足以见得澳大拉西亚的新生儿已经越来越多。

不过这对于阿瑟和澳大拉西亚政府来说是一个好消息。

相较于移民,本土人口的新生婴儿才是最核心的人口。这些人口从一出生就是血统纯正的澳大拉西亚人,他们对于国家和民族的认可程度,要比来自国外的移民高得多。

来自国外的这些移民,至少要经过十五年以上的同化,才能将他们彻底的同化为澳大拉西亚人。

还是因为欧洲移民和澳大拉西亚人几乎同根同源的原因。如果是不同皮肤不同种族的移民,同化的时间甚至要翻数倍。

因为大量的新生人口,这澳大拉西亚的每户家庭平均人口高达6.3人。

这也代表着,在适龄阶段的澳大拉西亚夫妻,已经开始普遍的选择生三四个孩子。

如果继续这样持续下去,可能只需要几年的时间,单单澳大拉西亚的新生婴儿数量,每年都有希望高达上百万。

到那时候,澳大拉西亚政府也就不用辛苦的从国外引进移民,只需要妥善处置国内的新增人口,不能够将澳大拉西亚发展成一个人口大国。

如果按照目前的人口趋势来看,澳大拉西亚的人口增长速度十分夸张。

如果人口增长的幅度能够稳住,十年之后,澳大拉西亚的人口就可能翻倍。

当然,移民多多少少会受到战争的影响,十几年的时间让人口翻倍,也完全能够做到。

甚至如果不是澳大拉西亚对于俄国的移民有着比较严苛的要求,单单每年俄国移民的数量,就早已经突破了百万人口。

对于俄国的人口,阿瑟只需要那些身世清白的平民,也就是之前的农奴。

对于那些有着独到的思想,或者不太安分的人,自然要经过严格的挑选,不会被允许进入澳大拉西亚的国境。

阿瑟可不想让俄国将来的革命烧到澳大拉西亚的国土。最能摧毁一个国家的,不是来自外敌的侵略,是来自内部的混乱。

当然国外的情报人员也不是万能的,难免会有一些漏网之鱼来到澳大拉西亚。

只不过所有前来澳大拉西亚的移民,都要经过为期半年左右的观察期。

在这半年内,情报人员,移民机构,治安和警察局,当地政府都会严密监督这些移民,一旦发现任何问题,这些移民的最终下场,就是前往矿场当一辈子的苦劳力。

可不要小看阿瑟在移民方面的重视。单在1913年一年的时间,澳大拉西亚政府就从移民中揪出数百名身世并不清白的“不稳定分子”。

一些人,要么在移民前进行了多次违法行动,要么就是一些革命的参与者和策划者。

这些人想都不要想,直接进了阿瑟的黑名单,喜获矿场劳动权。

他们想要重新获得自由,或许就得祈祷澳大拉西亚早日成为世界霸主,让阿瑟心情高兴高兴,说不定大手一挥,就放他们出来了。

而且,一般这些人一经查实之后,都要经历审讯阶段。如果被发现是有目的,并且团伙性的前来澳大拉西亚,那么面临他们的可能是直接枪决。

为了澳大拉西亚的稳定和安全,在移民方面,阿瑟秉持着宁可错杀一千,不可放过一个的态度。

哪怕在自己的统治阶段能够维持稳定,但阿瑟不敢保证,没了自己的压制,澳大拉西亚的革命势力不会冒头。

因此,从根源上解决他们,是阿瑟能想到的,维护国家稳定的唯一方式。

只要澳大拉西亚的人都能过上好日子,尽量杜绝外来革命分子的进入,澳大拉西亚的安全和稳定还是能够保障的。

虽然澳大拉西亚很是缺少人口,仍然对每位移民保持着半年观察期的限制。

除非是特别有能力的技术和科研型人才,否则,想要直接获得澳大拉西亚的国籍,就必须得做出十分重大的贡献。

举个简单的例子,如果有美国人从美国偷盗出高科技武器的资料,那么也是能获得澳大拉西亚的国籍的。

当然,这样的可能很小。因为目前在所有军事科技方面,美国都没有大幅度领先澳大拉西亚的方面。

但没有吸收欧洲科学家和技术人才之前,美国的科技充其量也只是列强水平,甚至在许多方面都落后于英德法这样的老牌列强。

1913年,澳大拉西亚的经济发展也非常迅速。人口的大量增长是其一,其二是澳大拉西亚国内正在不断进行着的基础建设,以及利奥诺拉工业基地的投入生产。

1913年,澳大拉西亚的国民生产总值(GNP)高达15.78亿美元,折合为3.156亿英镑,6.312亿澳元,增长率为10.3%。

虽然增长速度已经十分不错,但相较于其他各大列强来说,还是有着一定的差距。

GNP的高速增长,在人均收入方面体现的最为明显。

截止1913年年底,澳大拉西亚的人均收入为51.7澳元,位于法国之后,但已经小幅度超过了奥匈帝国,俄国和意大利。

俄国的人均收入落后其实再正常不过。灰色牲口不是白叫的,不俄国的大多数平民还处在吃不饱穿不暖的阶段,人均收入能赶上其他列强才是有问题。

而意大利和奥匈帝国,差距和澳大拉西亚其实并不大,其实已经在逐渐拉开了。

如果不是这两个国家的人口都是澳大拉西亚的数倍,恐怕澳大拉西亚的国民生产总值,早就超过了这两个国家。

虽然澳大拉西亚的人均收入目前还赶不上英,法,德,美这样的国家,但如果只统计人民的幸福指数的话,澳大拉西亚说不定能和这些国家扳扳手腕。

阿瑟每年付出数百万澳元的救济金不是白花的,英法德美这样的列强,也避免不了有人饿死冻死。

毕竟他们拥有数千万甚至上亿的人口,一旦颁布相应的救济政策,对于国家的财政来说,将会是一笔不可负担的损失。

而澳大拉西亚就没有这个烦恼。颁布救济政策的时候,澳大拉西亚的人口还很少。再根据人均收入和家庭平均收入进行划分,需要救济的群众人数很少,花费的资金也自然不多。

虽然现在人口提升了,那有很多人的收入早已经超过了人均水平。

加上各种建设导致国内根本不会缺少工作岗位,因此,澳大拉西亚需要救济的人群数量,仍然保持在一个比较少的范围。

能够吃饱穿暖,并且有一定的积蓄,还有着幸福美满的家庭。这应该是全世界大多数平民最美好的愿望了吧!

在澳大拉西亚,这个美好的愿望有很大概率能够实现,这也是澳大拉西亚人爱戴阿瑟,热爱这个国家的真正原因。

平民要的真的不多,当政者只需要简单的照顾平民,能够得到平民的好感和爱戴。

4200字第二更,求月票,求支持!

今天日万,已更7200/10000,求月票,求支持!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