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澳洲崛起录 > 第四百一十一章:奥斯曼帝国求和

澳洲崛起录 第四百一十一章:奥斯曼帝国求和

作者:疯艺炯龙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01 15:38:06 来源:平板电子书

阿联酋北部到科威特南部的沙特波斯湾沿岸,目前仍然处于奥斯曼帝国的控制之下。

但这片地区相较于更北部的美索不达米亚平原来说,人烟稀少,战略意义也没有那么重要。

这片十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奥斯曼帝国的守军少的可怜,且大多是那些训练程度不足,刚刚组建起来的新军或者民兵。

想要靠这些人来抵挡澳大拉西亚的进攻是不可能的,不到一周的时间,澳大拉西亚的军队就已经来到了科威特酋长国,这个已经被英国占领的殖民地。

得知澳大拉西亚军队即将前来的消息,英国在科威特的专员,科威特酋长等人已经准备好了大量的物资,给澳大拉西亚军队作为补充。

虽然从卡塔尔登陆到现在只过去了一周多的时间,但有充足的物资补给,不补充是不可能的。

在肯特师长的命令下,远征军在科威特城进行了物资补充,就连殖民地时的土著士兵,都尝到了很久没有尝到的水果和新鲜牛羊肉。

当然,比较重要的还有武器装备和子弹炮弹的补充。包括在行军途中消耗的衣物,军靴,军盔等,以及军队急需的医疗物资,都进行了大量的补充,以便于接下来的作战。

按照和英国方面的约定,这些物资一半由英国提供,一半由澳大拉西亚提供。

7月27日,澳大拉西亚远征军重新开拔,直接北上攻占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占领对于奥斯曼帝国来说重要的产粮地。

美索不达米亚平原有着充足的人口,同时也是奥斯曼帝国为数不多的大型产粮区。

这里就是后世的伊拉克区域,也是目前奥斯曼帝国重要的后方。

单从石油角度来看,伊拉克区域的石油并不少,并且这片区域的土地面积十分庞大,在拥有面积庞大的美索不达米亚平原。

但正因为是一片平原区域,在这里拥有太多的土著人口。相较于沙特的波斯湾沿岸,这里更不利于统治。

最好的选择,是用利益从大英帝国换取阿联酋,卡塔尔和巴林以及科威特。

这样就能够建立从阿联酋到科威特的波斯湾沿岸殖民地,并且能够控制地中海沿岸石油的一半以上,从而控制世界范围内的石油价格。

这些土地加起来的人口都不如一个伊拉克地区,虽然人口少经济发展缓慢,发展潜力也不会太大。

这片地区对于阿瑟来说,最重要的就是石油。人口少反而是个优点,各种叛乱也会少,最好能够将其变成新的皇家领地,组建皇家石油公司。

虽然科威特和卡塔尔还在英国的控制之下,但沙特的波斯湾沿岸,阿瑟也不打算吐出去了。

从卡塔尔北部到科威特南部的沙特波斯湾沿岸,虽然大部分澳大拉西亚远征军都已经离开,但马丁师长在阿瑟的命令下,是留下了殖民地一师进行守卫,美曰其名暂时管理这片地区的秩序。

虽然殖民地一师目前已经不满编,总人数只有1.5万人左右。

但守住这片地区还是没问题的,毕竟波斯湾连通印度洋,随时能够获得来自澳大拉西亚的物资支持。

殖民地一师可能面临的敌人是拉西德埃米尔国,奥斯曼帝国已经没有兵力在这片地区发动攻势。

那群土著的战斗力不堪一击,甚至只需要几挺机枪,就能够将这片地区守下来。

君士坦丁堡陷落之后,英国法国和俄国的联合军队很快抵达了这座古城,并且和少部分澳大拉西亚军队一起,共同维护君士坦丁堡的秩序。

至于英法俄的动作为什么这么快,是因为君士坦丁堡的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是俄国黑海前往地中海的瓶颈。

因为君士坦丁堡和对岸之间的海峡比较狭窄,这也导致君士坦丁堡的海防炮可以随时覆盖整片海峡。

之前也正是因为奥斯曼帝国对于这片海峡的控制,还导致俄国人基本不能从地中海方面获得物资支持。

如今控制君士坦丁堡之后,来自英法的大量舰队纷纷涌入黑海,俄国提供了大量的物资和武器支持,俄国在前线拥有了抵抗的勇气。

当然,也正是依赖英法的物资支持,导致俄国不可能独自占领君士坦丁堡,英法也绝对不会答应。

因此,最好的办法就是协约国四大列强共同控制君士坦丁堡。这件事情没有任何退步的余地,最终的可能还是将君士坦丁堡交还给奥斯曼帝国,或者交给新的国家。

而之前围攻君士坦丁堡的数十万巴尔干军队,在君士坦丁堡陷落之后,纷纷过到对岸进攻小亚细亚半岛。

这也让奥斯曼帝国面临的压力再次加大,各大战线所面临的协约国的敌人已经超过上百万,这是目前的奥斯曼帝国根本无法承受的。

1915年8月3日,澳大拉西亚军队在美索不达米亚平原横冲直撞数天之后,奥斯曼帝国终于承受不住,联系英法俄澳的代表,开始求和。

按照目前战争的姿态发展下去,别说在战后维持庞大的奥斯曼帝国了,恐怕主要区域全部都保不住,能保留土耳其地区已经算是烧高香。

和奥斯曼的谈判远远要比保加利亚缓慢的多,因为保加利亚战争牵连到的列强国家并不多,俄国隔了一个罗马尼亚,想要从保加利亚瓜分利益也不太现实。

但奥斯曼帝国不一样。奥斯曼帝国和俄国,英国相邻,澳大拉西亚对其也有想法。

法国虽然在附近没什么利益,但英澳俄都瓜分利益了,自然也不可能跳过法国。

况且,协约国在奥斯曼帝国身上投入了上百万军队,如果不能狠狠敲奥斯曼帝国一笔,那这笔买卖不是亏了吗?

1915年8月5日,各国在奥斯曼帝国纷纷停火,因为和奥斯曼帝国的和谈即将到来。

当然,这也只是暂时的停火。奥斯曼帝国不能给出一个让协约国满意的代价,恐怕战争会进行的更加猛烈。

8月11日,协约国和奥斯曼帝国的单方面和谈在君士坦丁堡举行。

君士坦丁堡被奥斯曼帝国称为伊斯坦布尔,是奥斯曼帝国的首都。

当然,早在伊斯坦布尔被围攻之前,奥斯曼帝国就将首都迁往小亚细亚半岛的安卡拉。

看着眼前熟悉的城市,饱受战争摧残的痕迹让奥斯曼帝国的代表连连苦笑,当面对协约国方面的压力,却又不得不连连低头。

协约国方面一致同意奥斯曼帝国的求和,但各国对于奥斯曼帝国的赔款也各有要求。

首先是土地方面的要求。俄国人要求在高加索地区进行扩张,英国人要求在中东进行扩张,澳大拉西亚也想要在波斯湾沿岸的殖民地。

甚至就连没啥要求的法国人,也在索要法属索马里对岸的部分土地。

奥斯曼帝国是否同意并不重要,就算奥斯曼帝国不同意,协约**队也能取得自己想要的土地。

问题是,协约国方面必须达成统一,各国不能在领土要求上起冲突,毕竟一片土地也只能分给一个国家。

唯一没有冲突的是俄国。俄国人要求的是高加索地区,这片地区除了伊朗的卡扎尔王朝之外,再也没有任何其他邻国,不会有人和俄国抢。

至于英法和澳大拉西亚,在声索的领土方面都有一些问题。

法国人所要的法属索马里对岸,正好也相邻着英国的英属亚丁保护地。

这片地区相当于后世的也门,目前西部被奥斯曼帝国占据,东部是英属亚丁保护地和英国控制的部分土著国家。

不过法国人对于所要的地区的**也没有那么强烈,英国人直接用更多的军队支援换取法国的同意,由英国独自瓜分整个也门地区。

这还没完,英国人还索取了麦加埃米尔国的主权,这也将导致英国人控制的土地围绕整个阿拉伯半岛一圈,日不落帝国的面积再次扩张。

在波斯湾沿岸,澳大拉西亚想要拉希德埃米尔国在波斯湾的沿岸地区,并且索取美索不达米亚的出海口。

大英帝国波斯湾方面的扩张倒是不多,但其实也是因为这片地区已经有大半的土地落入英国的控制,没啥可扩张的。

只不过,大英帝国同样对美索不达米亚平原的出海口感兴趣。

往小了说,这里能控制将来奥斯曼帝国通往印度洋的出海口。往大了说,这片出海口将截至整个美索不达米亚平原,甚至还能借机控制奥斯曼帝国。

毕竟领土被瓜分之后的奥斯曼帝国,其势力范围只剩下后世的土耳其,伊拉克,叙利亚,以色列,黎巴嫩和约旦地区,势力范围已经大幅度缩小。

相较于沙特的波斯湾沿岸来说,是对于伊拉克的波斯湾沿岸其实不感兴趣。

但只有声索了这片地区,才能用它来和英国人做交易,换取阿瑟想要的其他地区,比如卡塔尔和巴林。

从地图中就能够看出,大英帝国已经控制了休战诸邦,而这里正是波斯湾沿岸的出海口。

换句话来说,大英帝国完全可以通过休战诸邦来控制波斯湾沿岸,因此卡塔尔和巴林的重要性也就没有那么高。

毕竟卡塔尔和巴林加起来,也只不过是面积只有一万多平方公里的土地,还没什么矿产资源,发展价值和潜力比较小。

而美索不达米亚平原的出海口,这里拥有数量足够的土著,还是优良的产粮区,生产资源相对于卡塔尔和巴林来说也更加丰富,发展潜力无疑更大。

在英国人同样也提出对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出海口的索求之后,澳大拉西亚的外交人员这才松了一口气,准备和英国代表进行私下谈判。

3200字第二更,求月票,求支持!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