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澳洲崛起录 > 第四百一十章:波斯湾登陆

澳洲崛起录 第四百一十章:波斯湾登陆

作者:疯艺炯龙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01 15:38:06 来源:平板电子书

阿瑟的行动很快,1915年7月10日,航空研究室就对飞机和航空事业进行了拆分,有关飞机研发和制造的产业全部转移到新的工厂,即皇家飞机制造工厂。

康斯坦丁·齐奥尔科夫斯基也顺利的成为航空研究所宇宙航行专家和火箭专家,负责宇宙航行和火箭方面的理论研究。

甚至阿瑟鼓励齐奥尔科夫斯基从俄国和其他地方拉拢熟知的航空专家前来澳大拉西亚任职,阿瑟会给予更丰厚的职位和奖励。

澳大拉西亚的宇宙航行和火箭研发,也将从航空实验室率先开展。

不过无论是宇宙航行还是火箭,不会是短时间内就有成果的科研项目。

包括阿瑟早有想法的核武器在内,这些东西的研究时间都是以数十年来计算的,能在二战之前有所眉目,对阿瑟来说也已经足够了。

澳大拉西亚目前最重要的任务,就是打赢这场战争,这场战争中赚取更多的利益,最好能够奠定澳大拉西亚在一战后仅次于英,法,美之下的第四列强的地位。

至于超过英法美,在英法丢掉大半殖民地之前,在美国正式参加战争并被联军击败之前,想要实现的可能性并不大。

英法暂且不谈,毕竟是老牌的殖民地强国。美国也拥有广泛的土地和更多的人口,工业和经济都远超澳大拉西亚,暂时还不是澳大拉西亚能够轻易超过的。

唯一在一战时期快速超越美国的方法,就是美国人昏了头,直接支持德国并且加入同盟国。

在英法俄澳意五大列强的联手之下,纵使将来美国加入同盟国,也绝对不会是协约国的对手。

这一点是肯定的,要怪只能怪美国人的军事实力并不太强,对德国更多的作用只是运输资源。

但偏偏德国的地理位置遭受巨大的限制,通往同盟国的北海和地中海,早已经被协约国的舰队联合封锁。

将目光重新放到欧洲的战争上,巴尔干战线方面,君士坦丁堡陷落之后,奥斯曼帝国的溃败已经成了必然。

值得注意的是,君士坦丁堡以西的大片丘陵和平原地区,是奥斯曼帝国重要的产粮区。

但这片地区却是在战争中最快沦陷的,这也导致奥斯曼帝国的粮食产量并不太够,特别是战争加速消耗的情况下。

再加上协约**队在奥斯曼帝国边境全面登陆,导致奥斯曼帝国国内面临十分严重的危机。

军队缺少武器弹药,民众缺少粮食和衣物,所有人都缺少医疗物资,这让奥斯曼帝国内部已经崩溃,就看什么时候,协约国的重拳让其外表崩塌了。

马丁师长有着阿瑟的提前命令,对于进攻小亚细亚半岛的兴趣并不大。

留下一部分巴尔干军队在小亚细亚半岛作战之后,马丁师长带着不到十万的澳大拉西亚远征军,顺着苏伊士运河南下,打算从波斯湾附近登陆,开辟新的战场。

在后世,众所周知,世界石油储量最多的地方是中东,而中东石油储量最多的地方是波斯湾沿岸。

毫不夸张的说,后世波斯湾沿岸的伊朗,伊拉克,科威特,沙特阿拉伯,阿联酋,巴林,卡塔尔等波斯湾沿岸国家,占据了世界石油储量的一半以上,年产值高达世界石油总产量的三分之一。

而英国在这片地区只占据了休战诸邦(阿联酋)和巴林保护国以及科威特,卡塔尔。沙特,伊拉克等地区仍然处于当地土著或者奥斯曼的统治之下。

更重要的是,这片地区的英**队数量并不多,英国人的攻势也主要集中在埃及地区。

这也代表着,澳大拉西亚完全可以从这片地区挑选合适的土地进行占领,只要让英法俄同意,在战后也能拿到这片土地的主权。

其实唯一的困难就是获得英国人的同意。这里距离俄国人太远,再加上俄国和澳大拉西亚的良好关系,俄国人从中作梗的可能性并不大。

至于法国人,战争中他们想的是如何打败德国人,战争后他们想的是如何削弱德国人,对于并不起眼的中东某一块殖民地的兴趣也不大。

至于协约国最后一个列强意大利嘛,他的意见并不重要,相信英法俄也会这么觉得。

倒也不怪协约国四大列强看轻意大利,奥匈帝国在和意大利的边境只部署了十万军队,50万意大利军队到现在还没有跨过边境,足以证明意大利陆军的无能。

对于整个协约国的构架来说,目前海军的数量已经足够,缺少的是能在陆地上对抗德国和奥匈帝国的国家。

很明显,意大利并不是。甚至英法本来有让意大利派遣军队支援德法边境的想法,在意大利败报频传之后,立马打消了这样的想法。

意大利军队等于添乱,这是英法指挥官对视一眼后得出的共识。

虽然这并不能代表部分精锐意大利军队的战斗力,但意大利军队总体战斗力确实很差,在目前所有欧洲列强国家中,应该算是最差的。

虽然英国有可能阻止澳大拉西亚在中东地区获得新的殖民地,但想来阻止的力度应该也不会太大。

中东地区确实已经发现了石油,是伊朗地区在马斯喀特苏莱曼地区发现了油田,而奥斯曼帝国和英国控制的土地没有发现有价值的大型油田。

大型油田的发现还要等到30年代,离现在最早也有将近20年的时间。

再加上这片土地距离苏伊士运河比较远,和印度也有一定的距离,不会危害到英国至关重要的地中海苏,伊士运河,印度洋,印度的航线。

对英国人来说,印度和苏伊士运河是最重要的,其他地区的重要性反而没有那么高。

只需要在其他利益方面进行一定的让步,比如战后德**舰的分配问题,英国人想来就不会阻止澳大拉西亚在中东方面的扩张。

阿瑟所计划的在波斯湾沿岸的扩张方向,初步定为伊拉克和沙特波斯湾沿岸一线,同时尽力争取卡塔尔。

这片地区拥有大量的石油储量,并且临近波斯湾,可以走海运更好的运输石油。

无论是伊拉克的沿海还是沙特的波斯湾沿岸,都拥有大量的石油储量,并且目前在当地土著或者奥斯曼帝国的控制之下,属于十足的软柿子。

唯一特殊点的卡塔尔,虽然被英国宣称,但在历史上一战奥斯曼帝国战败后才真正落到了英国人的手中。

卡塔尔的面积并不大,出让一部分利益的话,应该可以从英国人的手中换过来。

至于大英帝国已经掌控的科威特和阿联酋,阿瑟暂时没有和英国破坏关系的打算,大英帝国暂时还不是澳大拉西亚能够得罪得起的。

也正是在阿瑟的命令下,马丁师长带着澳大拉西亚远征军,目标明确的从波斯湾沿岸登陆,一路向北,打算从沙特地区一路突破到伊拉克地区。

目前奥斯曼帝国各地都存在战火,伊拉克地区算是奥斯曼帝国为数不多的产粮区了,对奥斯曼帝国来说十分重要。

一旦伊拉克地区的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失守,奥斯曼帝国将会面临更加严重的粮食危机,如果不投降,饥荒足以使奥斯曼帝国内乱。

虽然发动战役会让中东这片地区的土著遭受战争的危害,甚至受战争的波及,大面积的死亡。

但对于马丁师长来说,国家的利益高于一切。别说是牺牲一些中东的土著了,必要时刻,马丁师长甚至愿意牺牲自己。

1915年7月15日,澳大拉西亚远征军正式从卡塔尔附近登陆。

值得一提的是,此时的卡塔尔和沙特地区还是连着的,卡塔尔地区是一个半岛,而不是一个岛屿。

至于为什么后世卡塔尔和沙特之间有一条河流阻隔,那得问问当时沙特政府了。

此时,控制卡塔尔和部分沙特地区的是拉希德埃米尔国,这片地区是拉希德家族依托奥斯曼帝国的统治,在阿拉伯半岛建立的埃米尔国家。

简单来说,拉希德埃米尔国就是奥斯曼帝国的走狗。

奥斯曼帝**队的战斗力都一塌糊涂,更不要说拉希德埃米尔国这样的土著国家了。

数万土著士兵碰到澳大拉西亚远征军可谓是一触即溃,刚刚接触就兵败如山倒。

他们哪里见过澳大拉西亚军队如此豪横的打仗方式,子弹和炮弹犹如不要钱一般,不仅带给拉希德土著士兵身体上的巨大伤亡,同样也带给他们灵魂上的重大打击。

他们的军队如同纸做的一般,根本不能抵挡澳大拉西亚军队的冲锋。

7月17日,澳大拉西亚军队已经从卡塔尔地区进入了沙特,并且沿着波斯湾沿岸向美索不达米亚平原进军。

对于拉希德埃米尔国来说有个好消息,大部分波斯湾沿岸属于奥斯曼帝国的统治,他们的军队终于不用面对澳大拉西亚远征军这样的敌人。

但对于奥斯曼帝国来说就不太美妙了,澳大拉西亚军队如同索命的死神,浩浩荡荡的向着自己扑来。

3000字第一更,求月票,求支持!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