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澳洲崛起录 > 第四百四十七章:提前布局

澳洲崛起录 第四百四十七章:提前布局

作者:疯艺炯龙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01 15:38:06 来源:平板电子书

战争持续到现在,明眼人都已经看出战争已经到了尾声。但问题是,战争到底以怎样的方式结束,这一点并不太确定。

如果仔细研究一战各国的历史就能够发现,一战是欧洲王室之间的内战,更是德国贵族之间的内战。

为什么这么说呢?

首先,参与战争的所有列强国家,除了法国这个共和国和意大利这个例外之外,其他国家的王室都来自于德意志地区。

英国王室和澳大拉西亚王室自然不用多说,是德国萨克森·科堡·哥达家族成员。

俄国的罗曼诺夫王室来自于德意志地区,奥匈帝国的哈布斯堡王朝同样也出自德意志地区,只不过被当时的普鲁士王国排挤,最终单独成为了奥地利帝国。

除了各国的王室之外,英国国内有着相当数量的德国贵族,德国国内也有着相当数量的英国贵族。

各国王室之间复杂的联姻关系,就让各国王室组建了密不可分的血缘网络。

因此,这场战争也可以看作欧洲君主之间的内耗,不仅大幅度削弱了欧洲王室的实力,甚至还让欧洲一大批贵族丧失了实际领地。

就连看起来王室地位很稳的大英帝国,如果不是保王派的势力很大,甚至都有变成共和国的风险。

因此,这次世界大战结束的越早,对于欧洲王室之间的内耗也就越少。

君主制更加强大对于阿瑟来说没有坏处,甚至还能保障阿瑟的王位更加稳定。

正因为如此,尽快结束这场战争已经成了阿瑟所期待的。

但在结束这场战争之前,澳大拉西亚同样还有许多问题需要解决。

首先就是澳大拉西亚在战争期间迅速发展的军工业和制造业。

在战争爆发之前,澳大拉西亚的军工行业从业人员只有两万人出头,这还是因为战争即将爆发,军工业已经经过不小的扩张的员工。

而现在的军工业从业人数至少超过十万人,工业产值相较于1913年扩张了五倍,相较于于1914年扩张了三倍,扩张速度十分夸张。

战争结束后这些军工业从业人员的安置是一个问题,澳大拉西亚明显在战争后不需要这么庞大的军工,至少要缩减到现有规模的五分之一,否则就会面临军工业产能过剩的问题。

除了军工业之外,澳大拉西亚的制造业的扩张也是个问题。欧洲战争为澳大拉西亚创造了大量的制造业订单,让澳大拉西亚的许多私人工厂都赚取了足够的资金,也让澳大拉西亚的制造业产能远远超过本土人口所需。

一个比较夸张的数字,澳大拉西亚每年向欧洲出口近200万身军装,但澳大拉西亚军队的需求每年只有不到50万。

要知道,这还是在军队大扩军之后的军装需求。如果是在战争之前,澳大拉西亚目前每年所生产的军装数量,足够军队十年的需求了。

目前最为紧急的任务,就是逐渐减少军工业和制造业的生产数值,减少到一个合理的范围,才能避免这些企业面临破产危机。

部分工厂为了获得更大的订单,可以说是砸锅卖铁的购置生产线。

如果轻易减少生产数值的话,很容易让部分砸锅卖铁购置生产线的工厂面临债务危机。

但如果不从现在减少生产,战争结束后这些工厂产能过剩还会面临资金危机。

经过慎重的考虑之后,在阿瑟的指示下,澳大拉西亚政府决定对于全行业进行提前减产,鼓励各工厂改装生产线,减少军工产品和日用品的生产。

不过也不是没有好消息。在和荷兰的战争结束之后,澳大拉西亚已经基本掌握了整个荷属东印度。

这片地区拥有高达数千万人口,将会是澳大拉西亚的产品倾销地之一,为澳大拉西亚消耗一部分工业制成品。

再加上国内人口增长带来的物资消耗,需要减产的工厂数量和规模也都能让人接受。

需要减产的工厂,政府都会进行一定的补贴,确保绝大多数工厂不会因为减产而倒闭。

这也算是挽救澳大拉西亚来之不易的工业,反正钱可以从同盟国的赔款中获得。

细看澳大拉西亚为这场战争获得的土地,基本满足了澳大拉西亚成为超级大国的需求。

获得了中东的土地之后,澳大拉西亚在矿产资源方面没有了缺陷,单靠矿产资源就能够成为一个极度发达国家。

而在本土方面,澳大拉西亚北部的防御岛链已经完全完善,可以完善的抵御来自北面岛国和东面美国的进攻。

搭配优秀的陆军和强大的海军,澳大拉西亚可以骄傲的宣称,在核弹和导弹被发明之前,澳大拉西亚的本土没有任何被攻破的风险。

只要等这场战争结束,澳大拉西亚的基调就会变回发展国内,治理澳大拉西亚内部的大沙漠,同时发展新获得的殖民地。

如果能够从德国吸引大量的人才,并且获得大量的工业设备,再加上消化这些领地,可以说澳大拉西亚已经具有顶级列强的实力,可以和英法美这样的列强扳扳手腕了。

政府的官员们为了更好地治理这些地区,每天都在忙的焦头烂额的开会和调查资料。

阿瑟前段时间还在内阁会议上隐晦的提出了迁都的想法,考察新首都的选址,以及调研民意的诸多事宜同样让政府头疼。

只不过,作为政府的最高决策者,阿瑟自然不会亲自去忙这些事情。

阿瑟来说,他只需要掌控事情的宏观基调,微观的详细操控则交由这些内阁部长们以及他们的下属负责。

如果一个国家的发展需要国王累死累活在各方面进行详细的操控,那这个国家的发展是不长久的,很有可能只会繁华一代。

对于阿瑟来说,他还有一个比较重要的任务,那就是教育自己的三个孩子。

是的,玛丽王后在一年多以前为阿瑟诞下了第二个儿子,被阿瑟取名为彼得。

彼得现在也才一岁,自然不需要进行什么教育。阿瑟的大儿子威廉和女儿安娜目前都已经七岁出头,正是需要进行好好教育的时间。

为了更加实际的锻炼威廉的行政能力,阿瑟决定将中东地区的开发交给威廉来执行。

虽然威廉只有七岁的年纪,但经历了较为严格的精英贵族式教育,起来倒像一个小大人。

当然,如果单单是这样,阿瑟倒也不会将面积如此庞大的波斯湾沿岸领地交给威廉进行管理。

还有一个很是重要的原因,在未从波斯湾沿岸换到更多的领地之前,阿瑟并不打算大力开采波斯湾沿岸的石油。

这也代表着波斯湾沿岸领地的开发力度并不大,加上有着阿瑟指派的官员进行协助,将其交给威廉管理也算放心。

不了让威廉经历一次挫折,反正波斯湾沿岸的人口也不多,正好看看威廉经历的这几年精英式贵族教育都学了些什么。

反正波斯湾沿岸的驻军并不归威廉管理,小威廉就算闹得再欢,也不会影响澳大拉西亚在这片地区的统治。

至于那些波斯湾沿岸地区土著人口的死活,阿瑟不在意,其他国家也不会在意。

阿瑟最开始决定将波斯湾沿岸地区交给威廉管理的时候,能够很明显看出来小家伙眼里的兴奋。

很明显,独自管理一片庞大的领地对于一个男孩的吸引力是巨大的。

阿瑟还询问了小威廉掌管这片领地后首先要做什么,得到的回答居然是军事管理加上奴役土著。

这样的回答是妥妥的鹰派思想,但阿瑟觉得也没有什么不妥。

因为这场世界大战的影响,各国的鹰派主战思想都在不断的增加。

主和派强势那是战争之后的事情了,毕竟在战争结束之前,大量的平民都受到各国政府的蛊惑,但只知道报效国家,并不知道报效国家给自己带来的死亡威胁。

当战争结束之后,人们惊讶地发现,自己的朋友,亲人因为这场战争死去了大半,战争的伤害才切实的反映在每个人的生活中。

对于阿瑟来说,小威廉是鹰派思想也没有什么不好,但也得分对谁鹰派。

土著的死活并不用在意,甚至如果澳大拉西亚的领地存在太多的当地土著,容易被将来的像美国这样的共和国家所蛊惑,让这些土著在澳大拉西亚的领地内策划独立。

与其这样,还不如提前解决这些土著,当这些占领的殖民地和土地全部变成澳大拉西亚人永久居住的合法领土。

在后世有一个鲜明的例子,就是二战后被俄国人占领的东普鲁士土地柯尼斯堡。

柯尼斯堡是曾经普鲁士的首都,但在二战德国投降后被俄国人占领。

不然为了更好地守住这片土地,开启了大规模的迁移计划,将一片土地的德国人全部驱逐到西德,且移民了大量的俄国人居住在这片土地。

结果这片德国人的故土,变成了大多数俄国人居住的土地,也就成了俄国人的合法领地。

3000字第二更,求月票,求支持!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