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澳洲崛起录 > 第四百四十九章:各方告急

澳洲崛起录 第四百四十九章:各方告急

作者:疯艺炯龙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01 15:38:06 来源:平板电子书

1917年2月21日,巴尔干战线联军率先在奥匈帝国南部边境发起进攻。

由15万澳大拉西亚远征军率领的,包含20万罗马尼亚军队,25万塞尔维亚军队,15万希腊军队,5万黑山军队共计80万军队兵分两路,对于克罗地亚地区和特兰西瓦尼亚地区发起进攻。

其中,西部战线拥有15万澳大拉西亚军队,25万塞尔维亚军队和5万黑山军队共计45万人。

东部战线拥有20万罗马尼亚军队和15万希腊军队,共计35万人。

其中东部战线的目的是拖住一部分奥匈帝国的军队,同时威胁匈牙利王国地区。

而西部战线才是这次进攻的主任务,直接向西北方向挺进,攻占奥匈帝国的克罗地亚和达尔马提亚地区,随后和意大利军队会师克拉根福。

只要能够将斯洛文尼亚,伊斯特拉,克罗地亚和达尔马提亚这片地区全部占领,奥匈帝国将变成一个完全的内陆国家,离奥匈帝国的崩溃也就不远了。

为了保证这次进攻顺利,澳大拉西亚特意从国内调来上百架轰炸机,同时还有大量的飞艇在天空运输物资以及负责侦查。

为了应对奥匈帝国不错的火力,这次澳大拉西亚特意筹集了将近2000门火炮,一举摧毁整个奥匈帝国的意图已经十分明显。

随着战役的正式发动,数十万巴尔干战线军队在和奥匈帝国的前线发起猛烈进攻。

虽然遭到了奥匈帝国拼命抵抗,但前线的推动还是比较顺利的,东部战线和西部战线都取得了不错的战果。

其中,东部战线已经十分靠近特兰西瓦尼亚的重镇锡比乌。如果能够将锡比乌攻克,平坦的匈牙利平原将如同刀板上的鱼肉,任由巴尔干战线联军宰割。

而西部战线一路推进到达尔马提亚的海岸,准备北上包围克罗地亚的重镇萨格勒布。

期间虽然遭到了一部分奥匈帝国的抵抗,这些军队在拥有充足火力优势的澳大拉西亚军队面前,基本没有太多的抵抗空间。

在经历两轮轰炸之后,这些奥匈帝国的军队就老实了。甚至有的已经被战争摧残的心态不稳的军队,在经历如同天幕一般的轰炸之后,他们所想的唯一一件事就只有投降。

3月1日,迅速挺进的澳大拉西亚军队来到了萨瓦河畔,再往北就是克罗地亚的重镇萨格勒布。

抵达这里,军队才感受到和之前不同的抵抗强度,并且奥匈帝国在这片地区修建了十分密布的防御阵地,看样子是要将澳大拉西亚军队阻挡在这里。

和奥匈帝**队已经充分交手的托马斯将军早已经清楚奥匈帝**队的真正战斗力。

因此,托马斯将军并未将这些奥匈帝国建立的防御阵地放在眼中,仍旧采取大规模轰炸加集中突破的战术。

但很快,托马斯将军就发现了不对的地方。很明显,前方这支挡路的奥匈帝**队战斗力很强。

按照敌人所表现出的反应力和抵抗强度来看,要么这是一支奥匈帝国的精锐军队,要么这就是德国人留在奥匈帝国的那个集团军。

但不论怎么说,前方的军队都是一支精锐的军队,是一支火力和战斗力都十分强大的军队。

虽然初次的试探进攻遭遇了挫折,但托马斯将军并未气馁,甚至反而还有些期待。

理论上来说,只要拿下前方这支奥匈帝国的精锐军队,奥匈帝国的底牌也就不多了。

目前的托马斯将军还不清楚,这并不是一支奥匈帝**队,而是匈帝国和德国轮换的15个师和一个德国集团军所组成的纯德**队。

本来那个德国集团军因为两次战役抽调,导致少了大约两个军的兵力。

但因为这15个德国师的填补,让这个德国的集团军重新恢复满员的状态。

无论是德国人还是奥匈帝国都很有信心,认为这个已经满编甚至有些超编的集团军能够很轻松的将澳大拉西亚人独阻挡在阵地之外。

清楚前方这支精锐军队的战斗力之后,托马斯将军也没有大意,将原本的进攻计划改为了大面积轰炸,并且派出一支军队迂回包抄,尽量切断敌人向这片防御阵地运输物资的渠道。

这时候,澳大拉西亚提前准备的200多万发炮弹就有了作用。在2000多门火炮全力轰炸的前提下,这些炮弹储备愣是支持了十多天的时间。

再加上来自天空飞艇和轰炸机的轰炸,单单在这片防御阵地,澳大拉西亚就消耗了近300万发炮弹。

很明显,如此大规模的轰炸确实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哪怕是战斗力极其强大的德国人,也会畏惧如此大规模的炮弹轰炸带来的伤害。

德国人也是人,他们有所恐惧也是正常的。毕竟之前都是德国人对于其他国家进行火力压制和大面积轰炸的覆盖,如今还是第一次尝到这样的轰炸带来的威力。

如此大规模的炮弹向着面积并不大的防御阵地砸去,不仅将防御阵地所在的山头削平了好几米,同样也给阵地上的德**队造成了大量的伤亡。

到了十多天后的3月14日,原本郁郁葱葱的小山只剩下焦黑色的土地,还有血液和各种碎块混成的红色小溪。

在一辆辆由拖拉机改装成了第一代坦克的掩护之下,巴尔干联军发动了大规模进攻。

这样的坦克并不同于英国人的坦克,因为主体是拖拉机的缘故,性能还是有一定的保障的。

虽然速度同样也不快,但趴窝的概率要比英国人的坦克低很多。

澳大拉西亚总共出动了将近200辆坦克,趴窝的数量不足20辆,也就是不到十分之一。

在经历长达十多天的轰炸之后,德国人的心态本来就有所动摇。

如今再面临可以抵挡子弹扫射的大家伙,心态顿时就有些崩溃。

除了澳大拉西亚军队第一天的尝试进攻之外,这些德国人就没有怎么看到澳大拉西亚军队的身影。

但敌人的炮弹却给己方造成了大量的伤亡,这种看不到敌人却被敌人追着打的局面,一些德国士兵不知道如何反击。

眼下好不容易敌人有进攻的打算,领头的却是数量众多的钢铁家伙。

这些钢铁做成的大块头对于子弹有着很好的抵御,炮弹想要精准命中这些家伙的概率也很低,德**队一时之间没有太好的办法。

眼看着敌人的军队离得越来越近,德国指挥官也只能无奈下达了撤退的命令。

1917年3月17日,西方面军正式包围萨格勒布,这也代表着巴尔干战线军队的进攻已经获得了超过一半的进度。

或许是因为眼看着澳大拉西亚军队都要单独将奥匈帝国打败,意大利人顿时坐不住,立即也跟着发动了战役。

意大利人计划投入至少50万作战部队,先由北攻克特伦托,因斯布鲁克地区,随后再掉头往东,攻占伊斯特拉的的里亚斯特,随后和澳大拉西亚军队会师在克拉根福。

甚至意大利军队还有着别样的野心,如果可以的话,他们还想占领整个斯洛文尼亚地区,将自己的边境线控制在萨格勒布以南,甚至占领整个达尔马提亚地区。

如果能够实现这样的战略目的,亚德里亚海将变成意大利的内海,意大利在巴尔干半岛的利益也将扩大许多。

3月19日,意大利人紧急发动了战役,并且迅速包围了特伦托地区。

这片地区驻扎的奥匈帝国守军只有两个师,在意大利人的全力进攻之下,最终还是兵败撤退。

罗马的报社甚至将这次战役看做是意大利崛起的号角,将奥匈帝国守军的撤退看作是同盟国的溃败。

意大利的多家媒体对于政府和军队进行了大肆吹捧,好像意大利已经胜利了,已经占领了大量的土地一般。

巴尔干联军和意大利接连发动进攻之后,尼韦尔也决定寻找机会发动春季攻势,一举击溃整个同盟国集团。

3月25日,春季攻势发动,欧洲大陆再次进入战争的浪潮。

春季攻势一经发动,就立即取代了巴尔干战线和意大利战线,成为每天死伤士兵最多的战线。

这其实也是很正常的事情,毕竟英法和德国人在春季攻势中投入了超过300万的军队,远超巴尔干战线和意大利战线投入士兵的总和。

随着时间进入四月,萨格勒布在坚守了十多天的时间之后,也抵挡不住澳大拉西亚的进攻。

这也代表着几乎整个克罗地亚地区沦为澳大拉西亚的占领区,匈牙利平原已经岌岌可危,奥匈帝国的沿海地区也岌岌可危。

一方面是巴尔干战线的疯狂进攻,一方面是意大利军队的疯狂消耗,奥匈帝国哪怕有着德国人的支持,一时间也有些支撑不住。

1917年4月7日,意大利军队正式包围了因斯布鲁克,奥匈帝国想要凭借一次漂亮的防守战役来换取和平机会的计划也变成了空想。

3000字第一更,求月票,求支持!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