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澳洲崛起录 > 第四百六十四章:凡尔赛合约

澳洲崛起录 第四百六十四章:凡尔赛合约

作者:疯艺炯龙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01 15:38:06 来源:平板电子书

协约国四大列强对于德国的瓜分条款很快被公布了出来,在欧洲甚至全世界都引起了很大的反响。

首先是美国和意大利,对于这样的处理方式都表达了自己的不满态度,并且谴责协议国四大列强置其他战胜国的利益于不顾,这违背并且危害了协约国的组建意图。

但这两个国家的反对对于协议国四大列强来说只不过是跳梁小丑,无论是意大利还是美国,此时都没有颠覆四大列强统治的实力。

英法只是奥匈帝国的军队在边境调动调动,就立刻让意大利人吓得闭上了嘴,再也不提任何反对四大列强的事。

剩下的美国虽然不惧怕英法的威胁,但同样对英法在欧洲地区的高额声望没有任何办法。

毫不夸张的说,如果英法坚定地将美国排除在战胜国之外,美国也没有办法,只能语言上谴责谴责。

但语言上的谴责是最疲软无力的,说白了也只是弱者的无能哀嚎而已。

但凡有实力付诸行动,谁也不会选择谴责这种强行给自己撑面子的方式。

当然,虽然军事上没有任何反抗的手段,但这不代表美国人在外交上的反抗也不存在。

为了抵抗四大列强这样抱团的行为,美国总统威尔逊提出了自己关于组建国际联盟的理论,并且倡议建立一个可以调解国际纷争,并且维护世界和平的国际联盟。

这样的国际联盟对于中小国家来说是一件好事,因为目前的中小国家面对列强根本没有任何反抗的手段。

但问题是,如果国际联盟没有强大的国家支持,只是中小国家之间的游戏,那也相当于一纸空谈,对列强国家没有任何约束力。

为了推进国际联盟的成立,美国总统威尔逊首先找到了意大利首相,提议由美国和意大利共同组建国际联盟来维护世界新秩序。

意大利人虽然对此很是心动,意大利同样也明白,世界秩序并不是美国说了算,而是英法说了算。

果不其然,在威尔逊总统提出国际联盟的倡议之后,协约国四大列强很快就拿出了反制手段,在巴黎和会上公开宣称要将协约国扩大化,组建世界联盟。

四大列强的反制手段完全就是针对国际联盟来的,因为除了名字不一样,世界联盟和国际联盟的用处,组织甚至是目的一模一样,只不过倡议国不一样。

和美国相比,协约国四大列强在欧洲明显受到更大的欢迎。以英法作为基础,也就代表了协约国四大列强代表着欧洲老牌列强。

而俄国和澳大拉西亚的加持,再加上刚刚打败德国和奥匈帝国,让协议国四大列强成为欧洲甚至世界上最强大的团体,哪怕美国加意大利联合起来也不能撼动分毫。

1918年3月7日,一份关于限制德国的和约正式出炉。这份和约总共有19项大条款,344项小条款,对德国进行了各方面的限制。

德国外交部长布兰克道夫率领德国代表团在凡尔赛宫和协约国代表团签订了这份和约,因为签订地点在凡尔赛宫的原因,因此这份和约也被称作凡尔赛和约或者巴黎和约。

当然,和约的签订也并不是这么顺利。德国国内得知这份和约的具体内容之后,立刻爆发了**,号召政府拒绝这份条约。

德国政府也拒绝了这份条约,但根本抵抗不过协约国的坚定态度。

甚至法国代表克列孟梭直接了当的宣布:“这份条约德国人的态度只能是完全接受或者完全拒绝。如果在五天之内没有任何答复,或者选择完全拒绝的话,协约国将宣布结束停战期,并且以武力实施以上所有条款。”

这就是光明正大的威胁了,如果德国人不同意这份严苛的条款,那么就让战争来决定到底该谁听谁的吧。

面对着来自法国和协约国的庞大压力,德国政府此时急得焦头烂额。

因为威廉二世已经前往荷兰避难,因此决定一切事宜的就是兴登堡和军政府。

但军政府在德国的声望已经大幅度降低,甚至南德意志的各大邦国已经处于事实上的独立。

同意或者拒绝,对于目前的德国政府来说都不是一件好事。

在法国代表克列孟梭给出的五天期限的最后一天,德国政府终于通知和会,愿意签署和约。

但德国政府也有自己的要求,德国并不承认德国政府和人民应该背负战争的罪责,反对将德国作为这场超级大战的唯一罪魁祸首。

毕竟率先宣战的也不是德国,德国只是向盟友履行了自己的义务,怎么就成了这场战争的罪魁祸首呢?

但将德国人定为这场战争的罪魁祸首,其实也是法国人的目标之一。

只有将德国人树立为这场战争的罪魁祸首,法国才能名正言顺地欺压德国。

因此,克列孟梭拒绝了德国的要求,并且表示协约国不接受对和约的任何让步或者修改。

如果德国人不能在两天之内签署条约,那么协约**队将再次对德国发动进攻。

不管德国人在战前有多大的信心,但此刻,败军之将不可言勇的道理让德国人真切的领会了。

在来自国内外的压力之下,最终,德国政府宣布无条件接受和约的全部内容,并且在第二天签署了这份和约。

虽然和原本历史的走势已经有很大的不同,德国人仍然割让了将近八分之一的领土,减少了十分之一的人口。

在原本历史上应该独立的波兰也完全被俄国吞并,毕竟此时的俄国还处于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政府控制,在欧洲国家看来也算是自己人。

如果是工人联盟上位,那协约国的态度可就大不相同了。首先,英国和澳大拉西亚不会支持俄国,法俄联盟能不能继续维持也是一个问题。

在诸多国家的防备之下,俄国能守住自己的领土就不错了,更不要说吞并如此庞大的波兰了。

原本划给波兰的波兰走廊全部被俄国吞并,也导致俄国虽然没有拿走东普鲁士,但却将东普鲁士成了德国的飞地。

值得一提的是,对德国限制的条约中,也能够看出协约国四大列强互相博弈的结果。

协约对德国的军事实力进行了大量的限制,更改了德国的兵役制度,并且限制德国的陆军总数不得超过15万人,德国士兵服役时间不得超过两年。

协约对于德国海军的规模和数量也进行了大量的限制,只允许德国拥有最高6艘巡洋舰和更小的作战军舰,但不得超过15艘。

飞机,潜艇等先进的攻击性武器,以及坦克,火炮和机枪,德**队均不得持有并且生产。

莱茵河以西为军事禁区,不允许任何德**队进入。莱茵河以东50公里范围内的军事设施必须全部拆除。

基本上德国所有军事设施都要拆除,但一些地区却是例外,比如针对俄国边境的一些地区。

名义上这些地区都是防备着莫斯科地区的工人联盟,实际上也是同样防备着俄国政府。

毕竟俄国吞并波兰之后,单独的德国或者奥匈帝国已经完全阻挡不住俄国的扩张步伐。

如果不保留一点德国的军事力量,东普鲁士迟早被俄国吞并,西线的莱茵河地区也迟早被法国人侵蚀。

对于战败后的德国有一个大问题,那就是德国不仅损失了大量的领土和人口,还损失了先进的工业和所有海外市场。

根据凡尔赛条约的其中一条规定,战胜国对德国输出或者从德国输入货物将不受任何禁止和限制,外**舰和商船可以自由出入基尔运河以及德国境内的所有运河,驻扎在德国的协约**队的所有费用也由德国政府支付。

这也代表着德国国内将成为协约国工业品的倾销地,对于德国本土工业的发展来说并不是一件好事。

不能对外来工业品进行限制,也就代表着德国已经失去了收关税的能力。

没有关税的限制,再加上战胜国对于德国工业的剥夺,在短时间内,德国工业根本没有重新恢复的希望。

这也代表着德国即将迎来漫长的黑暗,因为协约国对德国的剥削是不可能主动停止的。

从这份完整的凡尔赛条约中就能够看出,这并不是一份追求和平的合约,不是一份疯狂剥夺战败国的掠夺条约。

在凡尔赛条约签订之后,英国首相劳合乔治没有任何笑容,反而一脸忧心忡忡的对着克列孟梭说到:“你们可以夺走德国所有的殖民地,把他的军队缩减到仅够建立一支警察部队的力量,把他的海军减到五等国家的地位,但这一切终将毫无意义。如果德国认为这份和约并不公平,那么他将会找到对战胜国进行报复的手段。”

可惜这样有先进性的话语并不被克列孟梭所重视,反而还被克列孟梭所嘲笑,认为堂堂大英帝国已经惧怕战败的德国,天下哪有战胜国惧怕战败国的道理?

3000字第一更,求月票,求支持!

今天日万,已更3000/10000,求月票,求支持!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