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澳洲崛起录 > 第四百六十五章:赔款还贷款,英澳再盟约

虽然凡尔赛和约顺利的签订了,但属于澳大拉西亚的外交行动才刚刚开始。

澳大拉西亚单单从德国就能获得17亿英镑的赔款,但这笔赔款最终能够获得多少没有任何人清楚。

目前政府已经手握来自美国的20亿美元贷款,这17亿英镑的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到手的赔款阿瑟也就不重视了。

与其将来让这笔赔款烂在自己手中,不如早点发挥其价值,哪怕亏损一点,也要换来更多更有用的东西。

澳大拉西亚外交的第一站,就是和美国威尔逊总统的谈判。

美国给协约国五大列强的20亿美元援助是在战争的最后半年到账的,哪怕是英法这样消耗非常巨大的国家,没有来得及动用这20亿美元的贷款,更不要说是澳大拉西亚了。

在这样的情况下,将这笔贷款原封不动的返回,毫无疑问能够大幅度减少政府的资金压力。

无论是澳大拉西亚还是美国,都没有立即收回或者付清这笔贷款的意思。

美国需要通过贷款来掌控一部分协约国的经济,拉拢像澳大拉西亚这样的新兴国家。

而澳大拉西亚需要这笔贷款来发展国家,毕竟这可是澳大拉西亚年收入的四倍多。

对于阿瑟来说,如果能用德国的赔款来提前偿还美国的债务,那绝对是好的不能再好的消息了。

在这样的情况下,肯特首相和美国威尔逊总统的谈判也如期进行。

肯特首相开门见山,在见到威尔逊总统之后,就立即提出了阿瑟的要求,那就是用5亿英镑的德国赔款来提前偿还美国22亿美元的无息贷款。

如果美国人同意的话,澳大拉西亚那17亿英镑的德国赔款中将有5亿英镑转让到美国手中,但美国和澳大拉西亚的债务也会一笔勾销。

如果按照目前的汇率来算,22亿美元差不多相当于4.4亿英镑,用5亿德国赔款来还清这笔债务,美国人看起来也不太吃亏。

毕竟这本来是一笔无息贷款,如果用德国赔款来偿还,美国人相当多了6000万英镑的利息,平白创造了一大笔收入。

但美国人明显不是好骗的,在听到肯特首相的请求之后,威尔逊总统连连摇头,笑着说道:“肯特首相,你们这是在将赔款的风险转嫁到美国。我承认5亿的赔款对我们很有吸引力,谁又能保证德国政府有足够的财政来偿还这些贷款呢?德国政府的欠债总共为200亿英镑,这可不是用80年就能够偿还的了的。”

美国人为了加入一战,可是大出血为协约国五大列强每个国家都准备了20亿美元,也就是4亿英镑的无息贷款。

这笔资金加起来高达20亿英镑,让没有受战争影响的美国都有些伤筋动骨,甚至部分行业和经济的发展受到了影响。

威尔逊总统绝不相信,受到战争巨大影响的德国还能在战后赔偿高达200亿英镑的赔款,哪怕是用80年的时间。

这么一看,澳大拉西亚那5亿英镑的赔款,最终能不能收回一半都是一个未知数,美国人又怎么愿意用真金白银的20亿美元交换呢?

“你的担心完全是多余的,威尔逊总统。这次和谈法国人的态度相信你也明白,法国人不可能放弃这笔赔款,英国人自然也不会放弃。有着英法的保障,德国人必须偿还这笔赔款。这样吧,我代表阿瑟陛下和政府向你承诺,德国的赔款优先给你们,确保你们能够如实收到这笔赔款,如何?”肯特管家笑着说道。

虽然美国人不满英法以及协约国四大列强主宰这次和谈的态度,但骄傲的美国人也不得不承认,此时的英法联合起来就是最强大的实力,德国人就算咬着牙也必须得赔偿。

“话虽这么说,肯特首相,美国还是要承担高额的风险。如果贵国愿意用6.5亿英镑的赔款来交换的话,我愿意促进这次会谈。”肯特首相所说的也有一定的道理,美国总统威尔逊在思考一番之后,这才提出了自己的意见,也就是加钱。

有着英法作为保障,德国人就算再不满这笔赔款,也至少得偿还八成以上。

如果能用6.5亿英镑的赔款来偿还这笔贷款,威尔逊总统估计美国至少也能获得5亿英镑以上的最终赔款,这才是真正的稳赚不赔的买卖。

“这太多了,威尔逊先生。用6.5亿英镑的赔款来偿还4.4亿英镑的债务,这样的想法简直太疯狂了。我们最多接受5.5亿英镑的赔款交换,这也是阿瑟陛下的底线。”肯特首相假装大惊地摇了摇头,十分果断的拒绝道。

君主制国家的谈判中,拥有权力的君主就是最好的借口。威尔逊总统听到肯特首相的话后也没有怀疑,毕竟阿瑟在澳大拉西亚的声望和权力,是所有君主制国家中都少有的。

随后,威尔逊总统和肯特首相又进行了长时间的商谈,确定了一个最终的数字,那就是澳大拉西亚用6.15亿英镑的德国赔款,提前偿还欠下美国的所有债务。

肯特首相还特意提到,在正式交换之后,澳大拉西亚不会负责任何善后工作。

美国到底能够得到多少赔款,得看德国人到底能够赔偿多少了。

不过,有着英法的垫底,再加上6.15亿英镑的规模,让威尔逊总统坚信美国再亏也不会亏到哪去,因此也十分乐意的签署了这份条约。

和美国商谈完毕之后,肯特首相又和英国劳合乔治首相见面,商谈英澳在战后的再合作问题。

英澳再合作,也可以称为英澳再盟约,是英国和澳大拉西亚在战前和战中关于应对美国崛起的约定。

之前的英澳协约主要针对的是德国,条款也基本都是援助欧洲和印度洋地区。

而现在,肯特首相和劳合乔治首相所商议的新的盟约,主要针对的是太平洋地区和美国,替英国分担一部分压力。

因为战争时期澳大拉西亚的飞机和坦克都表现出了相当优秀的战斗力,设计和科技的领先程度甚至超过了英法的飞机和坦克。

让劳合乔治对于澳大拉西亚的飞机和坦克技术很感兴趣,甚至特意在新的条约中提到了,英国和澳大拉西亚应该加强军事科技的交流。

肯特首相对于加强军事科技的交流也没有任何意见,毕竟澳大拉西亚已经淘汰的军事技术,也需要英国这样的大款来购买。

至少在短时间之内,澳大拉西亚还是需要像英国这样的盟友,才能更好的埋头发展。

让肯特首相比较重视的一项约定,是英国和澳大拉西亚之间的新移民条约。

因为之前战争的影响,英国移民到澳大拉西亚的人口已经越来越少,甚至整个1917年已经跌破5万人。

这对于澳大拉西亚来说并不是一个好消息,毕竟澳大拉西亚的主体民族仍然是英国裔澳大拉西亚人,而这个人群的人口比例已经不足60%。

让俄国移民同样也能让澳大拉西亚接受,俄国移民还需要进行一段时间的英语培训,这会增加移民的成本。

劳合乔治对于肯特首相提出的移民要求满口答应,但表示因为战争的影响,英国政府也不能确保每年有足够的人口移民到澳大拉西亚。

换句话来说,英国移民的通道向澳大拉西亚打开了,但真正能够吸引多少移民,还得看澳大拉西亚政府的努力。

英国人惦记着澳大拉西亚的坦克和飞机技术,澳大拉西亚也同样惦记着英国人的军舰建造技术。

肯特首相也提出了和英国加强军舰建造方面的交流,特别是主力战舰的建造,比如各国已经有些眉目的航空母舰。

在军舰建造方面和英国人合作澳大拉西亚是完全不亏的,因为英国人是第一个建造无畏舰,超级无畏舰,甚至是航空母舰的国家。

特别是在这个时代,美国的军事力量并没有大幅度崛起,英国人的造船技术仍然是当之无愧的世界第一,至少在二三十年内都会是这样。

总的来说,劳合乔治首相和肯特首相对于这份新的盟约都相当满意,双方也算是各取所需,两人的脸上也都布满了满意的笑容。

在签订盟约之前,肯特首相也提出了自己的最后要求,就是和大英帝国在中东殖民地的交换。

交换的范围是在波斯湾沿岸,目前,大英帝国控制着伊拉克,阿联酋和也门,澳大拉西亚控制着沙特波斯湾沿岸,卡塔尔和巴林。

虽然目前看来科威特的地区更加适宜发展,还拥有更多的人口。但阿瑟更加清楚,阿联酋地区也就是现在的休战诸邦拥有更加丰富的石油资源。

相较于紧邻伊拉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科威特来说,更加广袤,拥有更多石油资源的休战诸邦才是阿瑟真正想要的。

如果用科威特来交换阿联酋,英国能获得整个美索不达米亚平原,扩大伊拉克地区的发展潜力。

澳大拉西亚也能实现阿瑟的目标,占领更多的波斯湾沿岸石油区,为澳大拉西亚争夺更多的石油储备。

不夸张的说,中东地区占据世界石油六成以上,波斯湾沿岸占据中东石油六成以上。

劳合乔治听到肯特首相的要求之后,并未着急点头或者拒绝,而是提出了自己的疑问:“科威特拥有平原区和更多的人口,你们为何要用它来换休战诸邦呢?”

休战诸邦相较于科威特来说没有任何优势,唯一的优势或许就是紧邻霍尔木兹海峡,能够更有效的控制波斯湾。

但问题是,劳合首相不相信澳大拉西亚的目的是控制波斯湾,毕竟波斯湾沿岸的国家和势力也就英国,澳大拉西亚和伊朗三个。

说白了,列强国家也就英国和澳大拉西亚两个,还都是盟友,澳大拉西亚不可能傻到光明正大的强行控制波斯湾沿岸。

如此一来澳大拉西亚更换殖民地的请求就变得有些意味深长。劳合首相在尚未得知澳大拉西亚的真正目的之前,也不敢擅自做决断。

当然,更换殖民地这么重要的事情,也不是劳和乔治首相一个人就能够说了算的。

至少得经过英国政府和上下议院的点头同意,在表面上还得经过英国国王乔治五世的同意。

“科威特殖民地虽然拥有更大的发展潜力,但目前的澳大拉西亚也没有精力来发展这片地区。你知道的,乔治首相,阿瑟陛下有迁都的打算,新首都的建设和发展,可远远要比殖民地的发展来的重要。也正因为如此,我们想要更加稳定的殖民地,人口更少的休战诸邦就很合适。”肯特首相不慌不忙地解释道。

“同时,也是为了展现盟友的诚意,我们也乐意让贵国掌控整个美索不达米亚平原,来主宰中东地区的局势。请放心,我们的目的从来都不是霍尔木兹海峡。贵国仍然可以保留霍尔木兹海峡的部分岛屿,整个波斯湾是属于澳大拉西亚和大英帝国的。”

听到肯特首相的解释,劳和乔治首相这才点了点头,说到:“这确实对我们两国都有利,你知道的,这也不是我一个人说了算的。请放心,我会尽力争取陛下的同意,来促进殖民地的交换。”

作为一名合格的政客,对外劳合乔治首相还是很给乔治五世面子的。

虽然大部分人都知道乔治五世在英国已经没有太多权利,但劳合乔治说的仍然是争取乔治五世的同意,而不是政府和议会。

“这是自然,乔治首相。不管殖民地的交换会不会达成,都不会影响澳大拉西亚和英国之间的良好关系,我们是永远的盟友。”肯特首相理所当然的点了点头,微笑着说道。

两位王国的首相在欢声笑语中举起了酒杯,轻轻一碰之后,互相一饮而尽。

对于这样级别的政客来说,面积数十万平方公里,拥有数十万人口的殖民地,其命运也不过是在一言一语之间。

4000字第二更,求月票,求支持!

今天日万,已更7000/10000,求月票,求支持!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