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澳洲崛起录 > 第四百六十六章:世界联盟和分封典礼

澳洲崛起录 第四百六十六章:世界联盟和分封典礼

作者:疯艺炯龙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01 15:38:06 来源:平板电子书

英澳再盟约的消息很快传遍了整个巴黎,也让欧洲许多国家纷纷侧目。

在协约国四大列强成为世界最大势力之后,英国只和澳大拉西亚缔结了新的盟约,未免让人觉得有些意味深长。

没等欧洲媒体对此过多报道,另一则新闻就立即登上了欧洲媒体的报纸。

1918年4月,经过多国友好协商之后,签署凡尔赛条约的所有协约国国家,共同加入新成立的世界联盟。

不少欧洲媒体甚至将世界联盟的成立看做战争的终止信号,因为从此之后世界将不再有战争,所有的矛盾将会被世界联盟调停。

不出意料的协约国四大列强成为世界联盟的常任理事国,拥有一项被命名为一票否决权的权利。

而包括意大利在内的诸多协约国国家,则是普通的会员国,只拥有最基础的一票投票权。

要照顾像意大利这样国家的心情,世界联盟还拥有除常任理事国之外的一个特殊职位,它的名字为选任理事国。

顾名思义,世界联盟会在非常任理事国中进行选举,得票最高的国家成为任期两年的选任理事国,负责协助四大常任理事国处理世界联盟事务。

虽然没有权力最大的一票否决权,但选任理事国相较于普通会员国来说,其权利和地位还是相当巨大的。

当然,这得是在常任理事国认可的情况下。拥有一票否决权的常任理事国,实际上是可以否决投票出的选任理事国的。

这也代表着所谓的世界联盟仍然处于协约国四大列强的控制,也是最令英法俄澳满意的处理方式。

这也导致虽然世界联盟的所在地位于瑞士的日内瓦,也就是大名鼎鼎的日内瓦公约签署地,但世界联盟的权利被协约国四大列强把持,总体上的世界局势并没有任何改变。

而最先提出类似世界联盟制度的美国,却因为美国国会并不认同凡尔赛合约,因此并未进入世界联盟。

这也让唯一一个和协约国四大列强有竞争机会的国家丧失了在世界联盟中的竞争权利,也让世界联盟中的其他中小国家没有任何反抗的余地。

毕竟,如果加入世界联盟的话,英法可能在面子上还会公平一些。

但如果是非世界联盟国家,就算被任何一大列强侵略,也只能自认倒霉了。

随着世界联盟的成立,各国代表也纷纷从巴黎返回。根据世界联盟的约定,所有会员国将每隔三个月在日内瓦召开一次会议,非意外必须参加。

这也让肯特首相立即决定,派遣一支外交团队常驻日内瓦,以便于随时参与日内瓦召开的会议。

毕竟澳大拉西亚距离日内瓦的路程可不近,来回一趟至少需要两个月多的时间。

如果从澳大拉西亚前来日内瓦的话,恐怕不是在举行会议,就是在赶往的途中了。

在整个巴黎和会的和谈期间,澳大拉西亚国内也在紧张的准备着分封仪式和胜利大阅兵。

为了庆祝这场战争的胜利,政府和王室还会有大量的活动以及物资免费派发,力求达到举国欢庆的效果。

等肯特首相的外交团队返回澳大拉西亚,就是分封典礼和活动正式举行的时候了。

或许这也是悉尼作为首都的最后一次活动举办,随着战争的胜利,这也决定尽早将迁都计划提上日程,尽早开发墨累河流域,也有利于澳大拉西亚的发展。

目前墨累河流域的环境相较于100年后好了太多,也是这片地区开发的最后机会。

如果再拖延一段时间,开发这片地区的难度只会越来越大,对于政府的消耗,人力的消耗和物资的消耗也会越来越严重。

1918年5月,随着肯特首相所率领的外交团队即将抵达悉尼,分封典礼也在紧张的最后筹备阶段。

5月15日,肯特首相抵达悉尼,并且第一时间面见阿瑟汇报战果。

仅仅在三天后,也就是1918年5月18日,澳大拉西亚贵族分封典礼,同时也是战争胜利庆祝盛典正式开始。

“我所有的子民们,我很高兴能够站在这里,和你们一同庆祝这场战争的胜利。

你们当中的所有人,都为这场战争付出了巨大的贡献。历经三年多的辛苦奉献,我们终于迎来了这场伟大的胜利。

而你们,我所热爱的子民们,你们都是这场胜利的最大功臣,澳大拉西亚以你们为荣!”

在对战争的胜利和战争中的付出进行感慨之后,这场庆典也终于迎来了最**的环节,就是对于所有有功之士进行分封。

和那些传统旧贵族复杂奢华的分封典礼不同,澳大拉西亚新贵族的分封讲究节俭和公开。

阿瑟的目的,就是让所有人看到新贵族的分封现场,不仅能够激发出新贵族的自信,同样也能让那些观看的人变得狂热。

至于太过简朴的分封仪式会不会让这些被分封的贵族不满,阿瑟笑着表示想多了。

被分封的绝大多数人都是平民或者中产阶级,他们能够成为新的贵族已经欣喜若狂了,更不要说当着数以万计的平民的面被阿瑟亲自分封。

至于那些注重传统和仪式的旧贵族,嗯,除了阿瑟之外,似乎澳大拉西亚也没有。

“鉴于对国家和王室作出的重大贡献,我宣布,授予路德维希·科尔,亨特,安德鲁爵士头衔,你们将成为光荣的澳大拉西亚爵士,以新的身份来守护这个国家。你们的勇气和荣誉将成为所有人的榜样,你们将成为国家的英雄。”爵士头衔作为不能继承的最低贵族头衔,获得的门槛也是所有贵族头衔中最低的。

据统计,被授予爵士头衔的人数接近两百人,足以见得这次分封典礼的规模有多么夸张。

当然,这是阿瑟急于扩张澳大拉西亚贵族规模的原因。如果不是澳大拉西亚贵族规模太少,阿瑟也不会夸张到一次性200多名爵士。

“我将为陛下和王室而战,我将为国家而战,我将为人民而战。请上帝见证我的誓言,我愿用一生来奉献陛下和王室,用剑与血来铸造爵士的荣耀!”

所有被分封的人有默契的上前,在阿瑟前方单膝下跪,并且比较整齐的说出了自己的誓言。

爵士头衔澳大拉西亚独特的贵族头衔,也是澳大拉西亚新贵族的代表。

因此,爵士头衔的宣誓词也比较独特,是斯蒂德大主教根据中世纪骑士宣誓词改编的,又符合澳大拉西亚爵士头衔的因素。

阿瑟送给这些新贵族的礼物是一把特制的短剑,一面铭刻了每位爵士贵族的名字,以及于何时间被授予爵士头衔。

另一面则刻着忠诚,勇敢,热血,无畏,正义五个词,也是阿瑟对于这些新贵族的期望。

爵士头衔之后,就是等级更高一级的男爵头衔。

虽然男爵理论上只是澳大拉西亚可世袭的真正贵族的最底端,但这次获得男爵头衔的人数也不多,满打满算也只有十多人。

负责研制出飞机的特奥多尔所长,发动机厂总负责人狄塞尔也被授予了男爵头衔,这也是科研人员目前获得的最高头衔。

当然,像本茨,路德维希等,诸多为澳大拉西亚做出贡献的科学家和科研工作者,也都获得了爵士的头衔。

爵士头衔一共分封了接近200人,其中有超过30人是科研工作者,足以见得阿瑟对于科研工作的重视。

事实上,这确实也获得了许多科研工作者的感激和热情,毕竟能靠科研来获得国家的贵族头衔,这可是许多人做梦都不敢想的事情。

除了这几位科研人员之外,包括几个师的师长,阿瑟成为君主以来的三位首相,以及澳大利亚殖民地时期的六位殖民地总督,也全部获得了男爵头衔。

几位师长也都先后担任过澳大拉西亚远征军的总司令,任职期间表现的也算良好,算是给军方升迁的希望。

而三位首相自然不用多说,为澳大拉西亚这十多年来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获得一个奖励性的爵位也理所当然。

至于剩下的几个殖民地时期的总理,给他们头衔也是对他们的拉拢,毕竟他们能够放弃回到大英帝国的机会,继续留在澳大拉西亚,也算是对阿瑟的信任。

而且这六位总理(包括埃文首相)到目前为止都没有给阿瑟制造任何麻烦,但是表面还是背地,对于阿瑟的命令都十分认真的执行。

让这些人获得男爵头衔,同样也是给那些资历派一个希望。就算能力不是太强,只要忠诚于王室和国家,为王室和国家辛辛苦苦效忠一辈子,阿瑟和王室也绝对不会忘记这些人的付出。

除了爵士和男爵之外,更高一级的伯爵暂时没有人获得。毕竟澳大拉西亚在一战中的表现确实也不多,没有人的功劳大到能够受封伯爵的地步。

当然,还有一个重要原因,那就是伯爵几乎已经到了平民贵族的顶端。

但理论上来说,平民也可以晋升到公爵的爵位,但这样的难度实在太高,没有阿瑟的欣赏基本不可能做到。

除非能让澳大拉西亚获得意外的大量土地,或者让澳大拉西亚免除灭国危机,但这两项要求目前都不现实。

澳大拉西亚目前能够扩张的方向,也就是中东地区的阿拉伯沙漠和剩下的荷属东印度。

这两块地区占领起来也并不困难,反而劳神费力,并不符合阿瑟目前的发展计划。

而澳大拉西亚的统治也十分稳定,没有任何灭国危机。

目前看来,除非对科技方面有着相当杰出的贡献,或者等到将来的二战。

在此之前,要靠功劳成为公爵,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3200字第三更,求月票,求支持!

今天日万,已更10200/10000,求月票,求支持!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