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澳洲崛起录 > 第四百七十七章:王权归属

澳洲崛起录 第四百七十七章:王权归属

作者:疯艺炯龙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01 15:38:06 来源:平板电子书

在欧洲各国仍然处于一片混乱之时,澳大拉西亚的迁都计划也正式开始。

新首都的选址位于墨累河和达令河的交界处,位于悉尼以西,墨尔本以北,是墨累河盆地的正中心。

新首都的首期建设计划,包含新王宫,政府,法院,教堂,议院,学校,医院的建设,还要为新首都的第一批居民准备新的房屋。

这可不是一个小工程,根据政府给出的建设计划来看,阿瑟最早也要在五年后才能入驻新首都,甚至十年也不是没可能。

因为王室财团这十多年的发展十分迅速,阿瑟在新王宫的修建上也没有吝啬,预计投资1.5亿澳元,会按照阿瑟的想法,修建一座更加庞大,豪华,奢侈的宫殿。

因为澳大拉西亚的人口已经逐渐丰富,这次的新王宫将会富含世界各地的文化特点,打造一座真正意义上的万国宫。

王宫的建设将会向世界各国的建筑公司招标,集结全世界之力,打造一座真正意义上的宫殿。

1.5亿澳元的预算也完全足够,毕竟换算下来,这是一笔高达3.75亿美元,18.75亿法郎,10亿两白银的花费。

这也应该是澳大拉西亚最后一次迁都,作为自己和家人将来居住的地方,阿瑟对预算的投入还是非常大方的。

实际上,澳大拉西亚的财政状况也十分良好。政府也特意投入了5亿美元来修建新首都,以及开发墨累河流域。

倒不是说为了一个首都就让澳大拉西亚政府如此豪横,毕竟迁都的背后还有发展整个墨累河流域的目的,这是比新首都更加重要的战略计划。

为了给新首都引进人口,澳大拉西亚政府特意颁布了一项规定,从悉尼和墨尔本周边吸引人口,愿意前往新首都定居的,政府会赠送一套房屋,五英亩的土地,200澳元的补偿资金等。

澳大拉西亚的其他地方还是挺缺人口的,唯独悉尼和墨尔本这两大城市,人口均已经突破200万。

如果能从这两个城市吸引一部分人口前往新首都,不仅能减少墨累河流域的开发难度,对澳大拉西亚其他地区的发展也不会造成影响。

毕竟如果从其他地区引进人口的话,很容易影响其他地区的发展,特别是对于西澳大利亚这样要稀缺人口的地区来说。

阿瑟的号召力还是很足的,从新首都建设计划正式公布开始,到1918年的年底,已经有超过十万澳大拉西亚人报名,愿意永久定居在新首都。

这些人的转移工作将会在新的一年进行,十万人口对于一个崭新的首都来说也算可以了,毕竟新首都的出现也会吸引一部分移民,人口快速增长到二三十万的规模还是没问题的。

等到新首都的建设正式完成,澳大利亚东南部地区将会以墨尔本,悉尼和新首都形成三角城市群,这里将会是澳大拉西亚最核心的地方,并且至少能够容纳上亿人口。

同样也是借着流感暂时退去的机会,世界联盟开始商议起德国王室的处置情况。

按照道理来说,作为德意志皇帝的威廉二世对战争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自然要承担发动战争的罪责。

但德国的情况已经很明显的显示,战争后期德国政府的指挥权已经被兴登堡为首的军事政府控制,威廉二世也丧失了真正的权利。

再加上欧洲王室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导致各国一直没有定下对于德国皇室的处理结果。

这导致目前德国的局势很是尴尬。威廉二世逃到了荷兰,南德意志的各大邦国又不听从政府的管理,隐隐又变成一盘散沙的样子。

英国人自然不愿意看到德国人从此变成一盘散沙,被法国人随意拿捏,因此提出保留威廉二世普鲁士的王位,并且让德国各大邦国选举出新的皇帝。

英国人的目的其实很简单,普鲁士终究还是北德意志甚至是整个德国最大的邦国,想要获得其他邦国的支持还是很简单的。

保住普鲁士王位的威廉二世,想要通过选举再次成为德意志的皇帝,似乎也并不是一件困难的事情。

而素有威望的威廉二世掌控德国,能让现在的德国拧成一股绳,来抵抗法国人的威胁。

和英国人的态度截然相反,法国自然不愿意看到德国有一个相对有威望的统治者。

目前的军事政府继续统治德国是法国愿意看到的,毕竟战争失败让德**事政府遭受了许多非议,不少德国将军和官员不满意军事政府。这是德国人内部的裂痕,也是法国将德国永久踩在脚下的保障。

至于其他列强的意见,俄国人对此不太关心,因为俄国政府内部还有着矛盾,这是尼古拉二世,俄国政府甚至是工人联盟都十分重视的。

俄国到底要变成怎样体制的国家,就看接下来俄国国内这三大势力的角逐了。

而剩下的意大利和澳大拉西亚,都是真正意义上的君主制国家,并且共同签订了欧洲王室联合宣言。

阿瑟自然不可能支持德国成为一个共和国家,意大利也没有违背欧洲王室联合宣言的意思。

单独一个法国人想要阻止德国恢复君主这是不可能的,法国人也立即提出了其他要求,比如德国新任皇帝必须经过世界联盟的投票同意,以及能保证德国政府的权力,避免一个**国家出现等等。

通俗点来说,法国人眼见不能阻止威廉二世保留普鲁士国王的王位,对于限制德国有了新的决断,那就是增加德国邦国的权利,并且让德国的相权和君权互相制衡。

如此一来,德国地方邦国以及中央政府的相权和君权三权并立,德国想要凝结成战前那样的一股绳的状态几乎不可能。

目前的军事政府在战争后期背叛了威廉二世,而南德意志邦国也在后期寻求过独立。这导致德国将来的三大势力几乎不太可能和解,在游戏里就是妥妥的国家凝聚力-80%。

而此时被荷兰女王威廉明娜接济的德皇威廉二世,心情就不是那么美好了。

毫不客气的说,威廉二世的结局完全掌握在协约国四大列强手中。

继续作为德意志的皇帝,或者直接被废除王位,只在协约国四大列强的一念之间。

威廉二世一方面期待着协约国四大列强能够遵守欧洲王室联合宣言,保留自己的皇位和王位。

一方面又觉得自己提前逃离到荷兰的事情并不光彩,想要以一种更加光彩的方式回到自己的皇位,而不是来自协约国的施舍。

这也算是传统贵族好面子的体现。对于像威廉二世这样的传统贵族来说,贵族的尊严和面子有时候真的比实际权利重要,更何况威廉二世因为先天原因,本身就更加偏激和好面子。

其实有着之前签署的那份欧洲王室联合宣言,威廉二世的王位基本不可能被废除,最多只是在将普鲁士进行切割,让威廉二世成为更小的普鲁士的国王。

欧洲王室联合宣言不仅关乎到所有欧洲王室的权利和地位,同样也是欧洲王室的利益联合在一起的体现。

如果有人光明正大的背弃了这份宣言,相当于背弃了整个欧洲王室,其中的影响自然不言而喻。

值得一提的是,这次发动战争的所有欧洲国家,德国,奥匈帝国,保加利亚等国,全部保住了他们的君主制。

虽然其他国家也有出力,但当时力主缔结欧洲王室联合宣言的阿瑟,毫无疑问获得了最大一份的威望。

欧洲王室联合宣言让欧洲王室在一些利益上成功联合在了一起,而推动这份宣言的阿瑟,也自然成了欧洲王室的代表之一。

值得一提的是,所有列强国家的君主,和阿瑟都是一个辈分的。

英国国王乔治五世是阿瑟的堂哥,德皇威廉二世是阿瑟的表哥,尼古拉二世是阿瑟的表兄弟。

包括意大利国王维托里奥·埃马努埃莱三世在内,这些君主的权利已经丧失了大部分,列强国家中唯一的实权君主就只剩下阿瑟。

也让阿瑟在欧洲王室中的地位并不低。出身于英国皇室,属于德国家族,和俄国皇室有姻亲,让阿瑟和列强国家的王室都搭上了关系。

虽然澳大拉西亚并不是最强大的那个国家,但阿瑟在欧洲王室中的地位,已经并不输于乔治五世这样的君主。

甚至因为乔治五世的权力被内阁架空了大半,让他也丧失了一部分在欧洲王室的声望。

毕竟一个靠祖上余荫,自己的权利被政府架空的君主,又怎样能够获得其他王室真心的尊重呢?

况且乔治五仍然如同历史上那样,战争后期因为承受不住来自民间的压力,公开宣布将家族的姓氏更改为温莎。

要知道,乔治五世要求英国王室自维多利亚女王之后的所有王室成员将姓氏改为温莎,除非是已出嫁或者待出嫁的公主。

阿瑟虽然也在这一范围之中,但阿瑟绝对不会承认乔治五世的姓氏。

别的不说,就这当城堡名字作为自己新姓氏的操作,阿瑟只觉得掉价。

在当时乔治五世宣布更改姓氏之后,阿瑟公开宣布,不认同乔治五世的改姓,澳大拉西亚王室仍然是光荣的萨克森·科堡·哥达家族。

阿瑟的这一行为也让他获得了不少德国家族的好感。在欧洲王室中的声望和地位也大幅度增加。

毕竟,家族的名字和尊严是欧洲王室最看重的,更改自己传承已久的姓氏,在欧洲王室看来就是掉价。

3000字第一更,求月票,求支持!

今天有点卡文,更新慢一点。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