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澳洲崛起录 > 第五百零八章:干涉

澳洲崛起录 第五百零八章:干涉

作者:疯艺炯龙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01 15:38:06 来源:平板电子书

参观完帝汶的农业建设之后,阿瑟又视察了帝汶的畜牧业和铁路、交通建设。

因为有着来自澳大拉西亚本土优秀的畜牧业的帮助,帝汶的畜牧业还是很好发展的。

之前流感时期大方的捐赠自己的牛羊的帝汶牧场主亨利,在获得了维多利亚纪念勋章和爵士头衔之后,畜牧业的发展也越来越顺利,受到了帝汶政府的大力扶持。

目前亨利爵士不仅是帝汶最大的牧场主,还是帝汶殖民地议院的议员,在帝汶备受尊重,身份和地位早已经不可同日而语。

阿瑟参观帝汶的畜牧业的时候,自然避免不了参观亨利的农场。

对于这位在流感中慷慨解囊的爱国人士,阿瑟还是十分尊重的,说了很多勉励的话,也让亨利爵士倍感激动。

阿瑟的地位在澳大拉西亚毋庸置疑,能得到阿瑟勉励的人,在接下来的几年时间内,都有着吹嘘的资本。

甚至像亨利爵士这种,吹一辈子也不是没有可能。

毕竟阿瑟亲自接见并且勉励的人真的很少,在这方面亨利爵士已经领先其他人一大步。

畜牧业的发展完全不需要阿瑟担心,以亨利爵士为代表的帝汶牧场主,会主动发展自己的畜牧产业。

澳大拉西亚本身就是畜牧业强国,自然不用担心畜牧业的发展和面临到的问题。

接下来视察的是帝汶的交通情况。

在没有大量移民之前,帝汶只有帝力一座城市,并且规模也确实不大。

但大量移民之后,帝汶已经有了大大小小两座城市和五个村镇,并且还在不断的发展中。

这也变相的提高了帝汶的交通压力,毕竟之前只有一座城市,只需要建设帝力城的城市道路即可。

但现在,城市之间、村镇之间的道路都需要连接,甚至还要建立相应的铁路,毕竟也是高达三万平方公里的岛屿,将来的人口至少维持在数十万,甚至很有希望突破百万。

在这样的情况下,没有火车的话,很难满足整个帝汶的交通需求。

甚至将来不只是铁路,飞机场也是要建设的,和本土的交流时间越短越好。

交通的建设帝汶政府做的还是比较好的,毕竟只是几个小城市和村庄之间的道路,外加两个城市之间的铁路,不仅里程比较短,耗费的人力物力也不是太大。

只要有土著的时候,帝汶的道路就在紧张的建设了。

虽然现在大部分土著都被遣返,但帝汶的交通建设却不会倒退。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只是一个岛屿,但帝汶的汽车保有量在帝汶殖民政府的推动下,数量却并不低。

虽然只有十二万的人口,但帝汶的汽车拥有量高达将近两千辆,其中大部分是帝汶殖民政府和工程队购买的中小型卡车。

虽然民用汽车也有上百辆,但大部分只是政府官员加上帝汶少部分高收入人群,比如亨利爵士这样的贵族才能拥有的。

在被分封为爵士之后,亨利爵士立即就购买了一辆本茨汽车,一来是对阿瑟的支持,二来也能充当门面。

毕竟作为一个贵族,没有代表高收入人群的汽车怎么能行呢。

这也变相的提高了本茨汽车厂在澳大拉西亚的销售量。

要知道,本茨汽车一直以来就是低价和高性能的代表,不仅比其他汽车售价低,性能和稳定性也要比其他汽车好。

目前的本茨汽车已经销售超过千万辆,这些销售量带给阿瑟的利润甚至无可估量。

稍微估算一下,按照每辆汽车利润35-45英镑的利润来看,上千万辆汽车能够带给阿瑟的利润早已经超过了3亿英镑。

虽然这其中要和几个联合汽车厂进行分账,再加上本茨的股份等等。不过阿瑟至少也能获得将近两亿英镑的利润,这也是王室财团扩张的如此庞大的原因。

随着王室财团被拆分成了多个财团,阿瑟所掌控的财产到底有多么庞大甚至连阿瑟都不太清楚。

阿瑟只知道一件事,如果他愿意,他的收入随时能够超过澳大拉西亚政府。

要知道,澳大拉西亚已经进入列强层级,并且目前已经是稳稳的前五列强。

阿瑟个人的收入能够超过整个国家,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富可敌国。

说回本茨汽车厂的发展,最有代表性的本茨one绝对是当今世界最具代表性的汽车,也是最知名,销售量最高的汽车。

本茨one伴随着这十多年的销售,已经走进了世界范围内的千家万户,成为不少欧美人群出门旅行的首选。

哪怕只是中产阶级,在解决完衣食住三个问题之后,面对着出行的选择,也很有概率会选择一辆汽车。

经过了这十多年的发展,汽车售价也早已经降了下来,至少中产阶级是完全买得起的。

十多年前本茨汽车刚发售时,售价普遍在150英镑左右,利润大约在70到80英镑。

而十多年后的今天,本茨汽车的售价已经降低到了110英镑,利润保持在30英镑的水平线上。

要知道,现在的汽车和十多年前相比,增加了一些配置,但价格仍然处于不断的降低状态。

甚至这还没有算上十多年来货币的贬值,以及世界范围内人均收入的提升。

可以预料到的是,只要经济不会遭受太大的危机,汽车的销售数字就不会减少,毕竟欧美富人还是很多的。

汽车的销售能够推动更多的产业的发展,这对于澳大拉西亚的经济提升来说也是一件好事。

阿瑟推动汽车在澳大拉西亚销售的方式也很简单,那就是将汽车作为对于立功人士的奖励,或者变成一些项目的奖品,直接发放给目标人群。

用汽车做奖励,实用性要比粮食和其他东西好很多。

首先,本茨汽车厂本来就是阿瑟的产业,可以直接享受汽车的成本价,用汽车做奖励的花费也不会太高。

其次,随着澳大拉西亚交通建设的发展,汽车也变成了澳大拉西亚人主要的交通方式之一。

汽车作为奖励,绝大多数人还是接受的。

毕竟一辆汽车的官方售价高达上百英镑,是一个澳大拉西亚人两年不吃不喝的收入了。

现在政府官员,资本家,新贵族,中小商人等人群是汽车的使用大户,再加上澳大拉西亚数量也不少的出租车司机,让澳大拉西亚的汽车使用量位居世界前列。

根据本茨汽车厂在澳大拉西亚的销售数据来看,澳大拉西亚市场共购买车辆71.37万辆,平均每28个人就拥有一辆汽车。

这一数字虽然不高,但在这个时间节点也算是不错了。

随着更多的移民前来,再加上澳大拉西亚人均收入的提高,汽车数量和人均汽车拥有量自然也会跟着提高。

汽车的频繁使用,带给世界最大的改变就是石油价格的提高了。

无论是小型的家用汽车还是中大型的卡车,都使用的是石油精炼出来的柴油或者汽油。

这毫无疑问大大提高了世界市场对于石油的需求。根据目前的情况来看,截止1919年,石油价格已经是19年前的两倍以上,汽油价格更是翻了三倍,足以见得石油在往后的价值有多么巨大。

作为全世界范围内拥有石油储量最多的国家之一,石油价格的上涨,对于澳大拉西亚来说其实是一件好事。

截至目前为止,世界上大部分产油区掌握在英国,俄国和澳大拉西亚的手中。

俄国局势混乱,先不说能不能开发石油,甚至国内的石油开发权指不定都要落到谁的手中。

而大英帝国掌控一部分石油储量,对于澳大拉西亚来说也是一件好事。

毕竟拥有石油的地区太过广泛,光凭澳大拉西亚的力量是无法完全掌控的。

但如果英国人也是石油利益中的一环,英国人就会尽量控制其他国家手中的石油储量,来达到控制石油价格的目的。

有着英国人在明面吸引火力,澳大拉西亚在背后利用石油物资赚取利润也就不会赢得其他国家觊觎了。

或者说,要觊觎澳大拉西亚的石油物资,也得先看看英国人同不同意。

而在法国和美国两个心腹大患没有彻底被排除之前,英国人也绝对不可能为了一点点石油的利润,而抛弃澳大拉西亚这个天然盟友。

因此,在欧洲各国专心于恢复被战争损害的经济和工业之时,澳大拉西亚已经制定了关于开采石油的计划,将在波斯湾领地建立完善的防御系统,并且正式开展石油探测和开采。

虽然阿瑟十分确定波斯湾地区拥有世界石油储量的六成以上,但在没有彻底将石油储量勘探出来之前,阿瑟自然空口无凭的将这份数据告诉其他人。

先不说如此夸张的数据提前从阿瑟的口中说出来到底有多么惊骇,恐怕在没有实际性的证据之前,也不会有太多的人完全相信波斯湾地区的价值。

1919年9月,世界联盟。

虽然这只是一次世界联盟的常规会议,但参加会议的人普遍脸色严肃,似乎已经有大事情发生。

会议的最中央,四个最为宽敞的位置之上,代表着协约国四大列强的四位代表脸色都不太好看。

“各位,俄国需要你们的帮助!”俄国驻世界联盟代表格伦·瓦西里耶维奇一脸严肃又略带一些恳求的说道。

格伦代表不止一次的提出求援,但引起的反应从来没有今天这么巨大。

听到格伦代表的请求,几乎所有人都将目光看向了格伦代表旁边的比利·格雷。

比利·格雷是大英帝国驻世界联盟的代表,他的意见其实也就代表着大英帝国的意见。

目前的世界联盟,大英帝国的意见能够影响大部分国家的选择,甚至能够直接推动世界联盟的决策。

“格伦代表说的没错,我们不能再坐以待毙了。上帝不会允许一个错误的信仰统治东欧,作为欧洲的一份子,我们必须要竭尽全力,维护欧洲的和平和繁荣。”比利·格雷站了起来,丝毫不犹豫的表达了自己的态度。

上一次强硬的干涉匈牙利内战,让包括大英帝国在内的许多国家都尝到了甜头。

虽然目前匈牙利内战已经被终结,但匈牙利也付出了大量的代价,才让世界联盟的军队撤出自己的国土。

而俄国相较于匈牙利更加庞大,世界联盟从俄国方面获取的利益也注定更多。

“是的,俄国的内战已经超出了我们的预期,是时候让俄国民众享受和平的环境了。”澳大拉西亚代表约翰·扬达利赞同性的点了点头,表达了自己的意见。

在一般情况下,澳大拉西亚的外交策略基本和英国看齐。毕竟现在英国和澳大拉西亚是亲密的盟友,两个国家合作也才能获得更大的利益。

就像这次,英国人决定干涉俄国内战,而干涉俄国内战也不会损害澳大拉西亚的利益,甚至对澳大拉西亚的利益来说是有利的,因此澳大拉西亚方面不可能阻止。

其实这时候,四大列强中的两个已经表态了,还有一个就是求援的一方,已经基本决定了整个世界联盟的态度。

对于这种几乎板上钉钉的事情,法国人也不可能旗帜鲜明的反驳。

再说了,沙皇俄国继续存在对法国人来说也不是一件坏事。毕竟和法国人签订盟约的是沙皇俄国,可不是现在的苏维埃俄国。

几个大的列强相继表态之后,接下来就轮到中小国家表演自己的忠心了。

在一番操作和投票之下,世界联盟数十个国家以绝对压倒性的优势,投票同意了用武力干涉俄国内战,并且决定了各自国家出兵的多少。

因为英国人是领头的,因此也是这场干涉战争中出兵最多的。

按照英国人的承诺,英国人将在三个月内组建至少20万军队,并且在但泽登陆,和其他国家的军队联合干涉俄国内战。

英国的20万军队之外,世界联盟的干涉内战联军还有:法国10万,澳大拉西亚10万,意大利10万,罗马尼亚10万,塞尔维亚8万,荷兰5万,比利时5万,希腊3万,黑山2万,匈牙利2万共计85万军队。

这85万世界联盟的联军再加上沙皇俄国的军队,在数量上已经能够保持对于苏维埃俄国的优势。

虽然没打算,甚至没期待着通过这次联军消灭整个苏维埃俄国,当然是同时也希望能够扑灭苏维埃俄国的火焰,至少让苏维埃俄国的扩张没有历史上那么迅速。

对澳大拉西亚最好的结果,就是俄国分裂成两个。沙皇俄国继续存在,对于澳大拉西亚来说是一件好事。

而苏维埃俄国的牵制,能让将来二战中的德国继续面临多线作战的压力,不至于让澳大拉西亚自己顶上。

当然,按照目前世界局势的发展来看,往后的事情谁也说不清楚,但俄国分裂对澳大拉西亚来说也没坏处。

求月票,求支持!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