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澳洲崛起录 > 第五百零九章:后路

澳洲崛起录 第五百零九章:后路

作者:疯艺炯龙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01 15:38:06 来源:平板电子书

1919年9月13日,世界联盟公开对外宣布干涉俄国内战,并且出兵85万,组建世界联军对苏维埃俄国宣战。

这一消息在被公布之后,立即如同燎原之火,瞬间席卷了整个世界,成为全世界人民热议的话题,这其中自然也包括俄国这个当事人。

要问俄国人自己的态度,目前俄国内战发展到这样的局势,沙皇俄国和苏维埃俄国的支持者也已经非常明了。

作为工人政党成立的苏维埃俄国,还是取得了俄国绝大多数工人的好感,最支持他们的也是俄国的工人阶级。

而吸收了资产阶级的沙皇俄国,支持沙皇旧政府的还是那些平民,毕竟他们不愿意给自己混乱的生活再多加一些变故,只要能有一口饱饭吃,他们对于政府还是顺从的。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俄国人数最多的工人阶级和农民阶级之外,剩下的贵族和资本阶级,也大多愿意支持沙皇俄国。

当然,这并不代表着沙皇俄国的制度多么先进,或者沙皇尼古拉二世的威望有多么高。

只是单纯的相较于工人联盟所建立的苏维埃政权来说,资产阶级和贵族更愿意看到沙皇继续统治各国,至少在混乱的俄国社会下,他们仍然是那些剥削平民阶级的高等人。

在各大阶级的影响之下,然后俄国在东欧方面已经溃败,毕竟东欧一些比较发达的地区工人居多,这也是苏维埃俄国的优势。

俄国的局势从原本的南北混战已经变成了东西混战,苏维埃俄国慢慢掌控了大半个东欧,而沙皇俄国的势力也在向着北欧和亚洲转移。

说实话,苏维埃俄国对于工人阶级庞大的影响力,是大英帝国下定决心武力干涉俄国内战的真正原因。

无论哪一个工业国家,都有大量的工人。而大多数工业国家都是资本主义为主的国家,本身就和工人在利益方面有一些冲突。

一旦苏维埃俄国的意识形态向外扩张,搞不好整个欧洲都会面临革命,这是几乎所有欧洲国家都不愿意看到的。

哪怕是法国这样的共和国家,说白了也是以资本主义为首的国家,仍然能够受到苏维埃意识的冲击。

在正式决定武力干涉俄国内战之后,世界联盟各大国家也没有任何犹豫,各自都在准备着兵力和舰队,准备迅速扑灭苏维埃俄国这个欧洲的大反派。

陆军方面先不说,世界联盟在海军方面具有压倒性的优势。

大英帝国动用了本土舰队,外加法国的地中海舰队,意大利舰队,分别封锁波罗的海和黑海,阻断俄国所有出海口。

而丹麦,比利时,荷兰,罗马尼亚,希腊小国家的舰队就如同巡逻舰队,负责各海域的巡逻任务,防止俄国舰队偷偷溜出来。

为了表达对于沙皇俄国的支持,世界联盟联合向尼古拉二世提供了一批免费的武器装备,确保沙皇俄国能在世界联盟的干涉联军抵达之前撑住。

别世界联盟联军还没到,沙皇俄国就撑不住了,那这乐子可就大了。

好消息是,俄国经历了多次混乱时期,海军军舰不仅年仅失修,而且内部的统治更加混乱,在海洋上根本不可能对世界联盟造成任何干扰。

而目前打的水深火热的沙皇俄国和苏维埃俄国的双方军队,实际上的真正战斗力也远远比不上其他欧洲国家。

这并不是开玩笑,双方的内战看似严峻,但实际上双方的军队都有着这样或那样的致命缺陷。

虽然沙皇俄国的军队有着来自于澳大拉西亚和世界联盟的军事装备的支持,但这些军队的组成部分是那些早已经厌倦战争的一战老兵。

他们先后经历了一战,资产阶级叛乱,苏维埃俄国起义和沙皇夺权,内心的疲惫早已经按压不住。

换句话来说,他们参加战争的时期比任何人都久,从一战爆发到现在,他们一直在进行着战争。

这样的情况下,沙皇俄**队的战斗力已经大幅度降低。而且这军队曾经臣服于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的统治,这也让尼古拉二世并不信任这些军队,而是将大部分武器装备装备到自己的绝对心腹军队中。

海军方面的绝对碾压不用多说,陆军方面,沙皇俄**队人数和苏维埃俄**队人数比达到了100万比120万。

如果算上世界联盟高达85万的联军,沙皇俄国在陆军人数方面已经取得了领先。

事实上,苏维埃俄国在经历了世界联盟相当严密的封锁之后,实力其实还是比较弱的。

如果不是通过战胜沙皇俄国缴获了一部分武器装备,恐怕连人手一杆武器都做不到。

就算在这样的情况下,苏维埃俄国少部分士兵的武器还是一些老旧的已经快要退休的家伙,他们在战场上能够发挥出的真正战斗力让人质疑。

1919年9月19日,来自世界联盟的飞机驻扎到了沙皇俄国所控制的东北欧,并且在第二天实施了对莫斯科的大轰炸。

这一消息立即让沙皇俄国沸腾,因为内战到现在,沙皇俄国的首都圣彼得堡仍然坚固,但苏维埃俄国的莫斯科已经遭受危险。

不少被苏维埃俄国洗脑的工人走上街头开始游行,抗议世界联盟草芥人命,对莫斯科的大轰炸已经导致成百上千人的伤亡。

但很明显,除了苏维埃俄国之外,没有人会在意这些工人的游行。

对莫斯科的轰炸仍在继续,同时也在投放着大量的劝降传单,干扰着莫斯科内外的秩序。

在这份劝降传单中,世界联盟公开宣布苏维埃俄国窃取了沙皇俄国胜利的果实,认定沙皇俄国才是一战的胜者,也是整个俄国的正统。

世界联盟劝告苏维埃俄国统治下的俄国民众尽早放弃错误的统治,重新投入沙皇俄国的怀抱,才能避免战争所带来的危害。

同时,世界联盟也做出承诺,会向沙皇俄国援助一批物资,来确保沙皇俄国的民众不会受到任何粮食危机。

这一点对于实行集中配给制的苏维埃俄国来说还是有吸引力的。

苏维埃俄国的物资并不多,再加上世界联盟已经完全切断了苏维埃俄国对外贸易线,想要对外获取物资更是难上加难。

在世界联盟的85万联军没有彻底集结之前,世界联盟将会在莫斯科以及苏维埃俄国控制的大型城市进行轰炸,破坏苏维埃俄国的秩序,浇灭苏维埃俄国获得战争胜利的希望。

要知道,虽然一战早已经结束,欧洲各国对于飞机的研发却没有停止。

这次的干涉战争同样也是检验各国飞机质量的机会,已经有不少的国家研制出了第二代军事飞机,相较于一开始的国产飞机已经有了不小的进步。

像英国的飞机制造目标,就是在短时间内赶上澳大拉西亚第一代军事飞机的性能,在此基础上尽快实现超越,大英帝国在海空两方面都具有绝对性优势。

为此,大英帝国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这还专门组建了单独的飞机研究室,为飞机研究相应的发动机和设计。

苏维埃俄国,莫斯科。

代表苏维埃俄国最高权力的五人主席团会议内,此时五个人的脸色都不太好,表情十分凝重。

“列夫·达维多维奇·勃朗施坦同志,面对来势汹汹的敌人,我们的军队有多少胜算?”坐在首位上的人面无表情地询问道。

“在我们海面被全面封锁的情况下,我们的胜算恐怕不足三成。”名字叫做列夫·达维多维奇·勃朗施坦的人略微有些苦笑着摇了摇头,无奈的回答道。

这一数字都算是高估的结果,毕竟那些来势汹汹的世界联盟联军拥有最先进的武器装备,而他们的军队连每人一杆枪都只是勉强做到,有些枪的生产年份甚至比在座所有人都古老,只能当做一杆烧火棍。

“还是太低了,列夫·达维多维奇·勃朗施坦同志。作为革命军事委员会的主席,我要求你履行自己的职责,监督好军队的一举一动,让国家顺利度过这一次灾难。”那人继续吩咐到。

“是!”列夫·达维多维奇·勃朗施坦点点头,表示自己明白。

“阿列克谢·伊万诺维奇·李可夫同志,我们的粮食物资还能够坚持多久?”吩咐完列夫·达维多维奇·勃朗施坦之后,那人又将目光看向了作为苏维埃人民委员会主席的阿列克谢·伊万诺维奇·李可夫,询问到。

苏维埃人民委员会主席的职务是苏维埃政府的最高职务,相当于其他国家的首相和总理等职。

不过,这样的政府一把手的职位,在苏维埃这个比较特殊的政治环境中权力并不是最高的,甚至还要弱于为首的那人和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

“保守估计,我们的粮食应该还能再坚持一年多的时间。如果明年粮食收成不错,应该短时间内没有粮食危机。”作为政府的负责人,阿列克谢·伊万诺维奇·李可夫很清楚自己的任务,在听到提问之后就连忙回答。

为首那人这才满意的点了点头,心中的担忧也稍稍放宽了些许。

无论什么时期,对于一个国家来说,粮食的储备是最为重要的。

苏维埃俄国能否战胜世界联盟和沙皇俄国的希望,不仅在于前线军队的战斗力和民众对于政府的支持程度,同样也在于苏维埃俄国的物资储备,特别是粮食的储备情况。

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这个道理不仅能够适用于民众,同样也适用于政府官员和军队。

别的时候还好,一旦国家陷入全量危机,带给国家的动荡是巨大的,这能够轻易摧毁一个国家的治安。

“同志们,行动起来。在面临的是国家最大的危难,我们必须团结起来,让我们伟大的国家度过这次灾难。列夫·达维多维奇·勃朗施坦同志,我希望你能每天向我汇报军队的情况,并且随时准备好应对世界联盟的敌军。”

这时候的苏维埃政府还是高效的,随着五人主席团的会议结束,整个苏维埃俄国都被调动了起来,共同应对这次他们所认为的最大的危机。

而在圣彼得堡,沙皇俄国的会议就显得轻松了许多。

许久没有露面的沙皇尼古拉二世,此时不仅高调的参加了会议,并且脸上也再次展露出了笑容。

重新夺回权力的沙皇尼古拉二世,是仍然兼任着名义上的俄国总司令的职位。

当然,这次的尼古拉二世也学聪明了,虽然名义上是俄国总司令,尼古拉二世将军队的指挥权交给了自己的心腹,自己则稳坐宫中,负责自己比较擅长的政治和后勤。

得益于之前资产阶级政府对于后勤部门的清洗,沙皇俄国的后勤部门甚至整个政府也算高效。

就算比不过刚刚成立的苏维埃俄国政府,但比之前的沙皇政府要好上太多。

“世界联盟答应给我们的援助什么时候能够到达?”尼古拉二世看向自己刚提拔上来的后勤部长,询问到。

“第一批援助应该能在半个月后到达,最晚的一批援助应该也不会超过三个月。”那后勤部长听到尼古拉二世的询问之后,连忙站起了身,十分恭敬的回答道。

经过资产阶级的洗礼,尼古拉二世对于现在沙皇政府的掌控反而深了许多。

面对着这个十分高效的政府,尼古拉二世还是十分满意的。

“目前我们的物资储备如何?能否应对接下来的这场大战?”尼古拉二世满意的点了点头,又继续询问道。

“粮食储备是一个大问题,不过我们失去了一部分东欧地区之后,粮食危机反而被缓解了。目前我们的粮食储备应该能坚持到明年夏天,有了来自世界联盟的援助之后,坚持到下一次粮食丰收应该不成问题。”那后勤部长继续回答道。

“备用计划准备的怎么样?我们的撤退路线是否还安全?”紧接着,尼古拉二世又将目光看向了自己的绝对心腹,圣彼得堡沙皇秘密警察负责人弗拉季斯拉夫·库利科夫,一脸严肃的询问到。

“陛下,我们时刻在确保圣彼得堡到西伯利亚的路线。我向你保证,无论任何时刻,我们都可以安全撤离到西伯利亚。”弗拉季斯拉夫·库利科夫同样一脸严肃的回答道。

自从上次被起义军轻松地攻克圣彼得堡和冬宫之后,尼古拉二世就清楚的认知到了圣彼得堡并不是那么安全。

虽然上次有着疏忽大意的缘故,这次要面对的是更加危险的苏维埃俄国,一个已经形成气候的起义军。

为了确保自己的安全以及家人的安全,再加上不让罗曼诺夫家族的统治在自己手中消散,尼古拉二世制定了一个计划,确保自己可以在任何时刻,从圣彼得堡往东逃离,前往西伯利亚地区。

之所以选择西伯利亚地区,一来西伯利亚地区更加广袤,并且拥有大量的农民,这是沙皇统治的基础。

再其次,再往东还有俄国的港口海参崴,仍然可以和世界联盟的其他国家联系,不至于被苏维埃俄国全面包围,成了翁中捉鳖的状态。

要知道,海参崴距离澳大拉西亚可远远比圣彼得堡距离澳大拉西亚近。

到时候也能更加轻易的获得来自澳大拉西亚的支持,维护自己的统治还是不难的。

大不了就和苏维埃俄国打一场时间更久的消耗战,反正沙皇俄国背靠大部分国家的支持,而苏维埃俄国面临所有国家的封锁。

听到自己的撤退路线没有任何问题之后,尼古拉二世这才算是松了一口气,彻底没有了后顾之忧。

今天就上飞机回家了,九号开始恢复两更保底六千字,月中开始日万,求月票,求支持!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