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澳洲崛起录 > 第五百二十六章:房产靠炒

澳洲崛起录 第五百二十六章:房产靠炒

作者:疯艺炯龙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01 15:38:06 来源:平板电子书

和无线广播相配套的技术,自然就是在后世早已经被淘汰的收音机技术了。

无论是基站还是中转站,他们都只是发送信号的设施。而收音机就是接收无线电波信号的设备,才能将无线电波信号转变为可以输出的音频。

澳大拉西亚其实是有广播电台的,毕竟广播技术早在十多年前就已经拥有,只不过技术的限制是十分大的。

澳大拉西亚的只局限在澳大利亚地区的东南部分,准确来说,只有悉尼和墨尔本城市拥有属于自己的电台,覆盖范围更是少的可怜,基本上只有个别广场。

这些广播电台最大的作用,其实是宣布全国范围的时政新闻,以及临时颁布的一些政策等等。

因为受众比较有限,因此没有任何收入,只是政府为了更好的传播政策进行的额外宣传花费罢了。

资本家看到政府的电台没有任何收入来源,也自然不敢入场,相比政府,他们才是更承受不住损失的那一方。

这其实也是资本主义发展的趋势。任何一个新兴行业和事物,如果不能快速的实现盈利,并且推动这个行业的人也不是什么大能力,大身家的达官贵人,就基本代表着这个行业不可能发展起来。

这也让世界范围内的创业环境并不是那么美好。这个时代的背景要比后世黑暗的多,如果没有太大的权力或者资金的话,想要白手起家,创业成功是很困难的。

因为资本总有办法掠夺你的资源,抢占你的市场。

稍微文明一点的,会疯狂打压你,然后低价收购你的企业。

而那些蛮横霸道的资本,在和政府勾结的前提下,随便以一个莫须有的罪名,就能够让创业者辛辛苦苦打拼出的身家灰飞烟灭,为他人做了嫁衣。

阿瑟也正是看到了这一点,因此才让王室银行对于澳大拉西亚的创业环境进行一定的帮助,包括对于一些创业者进行资金贷款等等,也可以是进行投资。

这一行动也挽救了澳大拉西亚的创业环境,这才是澳大拉西亚诞生了不少的中产阶级和小型的资本的原因。

毕竟澳大拉西亚最大的资本还是阿瑟,阿瑟没有任何必要,也没有任何想法去干涉这些人的创业行为。

相反,这些人创业成功了,对于澳大拉西亚的经济也是有帮助的。

只要不是那种没有任何良心的资本家,阿瑟也乐得看到澳大拉西亚诞生更多的小资本阶级,从而提升澳大拉西亚的经济水平。

至于那些会逐渐发展成大资本的人,政府也有相应的应对办法。

至少在澳大拉西亚,资本家的权力不会那么高,资本也要始终掌握在政府和阿瑟的手里。

政府能对资本产生影响,资本不能对政府产生影响,这才是一个国家发展最合适的体制。

相较于无线电波的研究,收音机的研究和设计其实非常简单,早在十多年前就已经有相应的设备。

目前流行的收音机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不需要电源的矿石收音机,一种是需要插电的电子管收音机。

矿石收音机不需要电源,甚至结构也十分简单。但也正是因为这样的原因,导致矿石收音机需要长达五米的天线来接收信号,这也是矿石收音机为数不多的缺点之一。

当然,除此之外,矿石收音机的声音较小,在较为空旷的场所就不太适合。

电子管收音机就没有这些限制,但需要插电,算是收音机最古老的种类之一。

这两种收音机的技术其实都不困难,澳大拉西亚科学院在现有的收音机的技术上进行一定的研究,很快就进行了仿制,并且改进成澳大拉西亚独有的收音机技术。

两种收音机相较而言,矿石收音机是比较简单的无线电接收装置,因此造价比较便宜,一般售价在20到30澳元左右。

而电子管收音机的结构相对复杂,体型相较于矿石收音机来说也更小,因此也更贵,售价普遍达到30到50澳元。

在决定将无线电基站铺设到全国之后,收音机的制造和售卖就成了当前的头等大事。

要知道,科学院的研究可远远不止这么简单,包括八线图像的装置也在研究,也就是所谓的早期的电视机。

真要等到早期的电视机研发出来,那电视的重要性肯定是要超过收音机的。

这也代表着,收音机的盛世没几年的时间了,迟早是要被电视所替代的。

因此,趁现在将收音机全面普及,狠狠地从欧美赚取一大笔利润,这才是阿瑟要做的事情。

特别是美国人,现在还是很有钱的,不好好压榨一番,都对不起阿瑟所掌握的无线电和收音机技术。

后市的广播设备多不胜数,收音机已经搭载在了汽车和手机上。

不过在网络大发展的时代,广播电台最终还是被网络打败了。好像除了少部分人习惯听广播之外,大部分人已经进入了浮躁而快速的现代化生活,没有时间去安静的聆听广播。

但不管怎么样,这也是几十上百年后的事情。收音机的市场绝对能够覆盖全球,在网络没有彻底普及之前,收音机还是能够坚挺一段时间的,也能够给阿瑟带来很多利润。

相较于无线广播所需要建设的大量基站和中转站来说,收音机的投资其实不需要太大的花费。

相关的生产技术,一条生产线,以及人数合适的工人就能够组成一个收音机的生产工厂,从而创造巨大的收益。

这很明显是一个巨大的商机,因此,阿瑟决定将其交给王室财团和贵族联合财团共同投资。

一来是在收音机行业增加一点竞争性,二来是给贵族联合财团创造一些收入,毕竟那些贵族也不能靠阿瑟养活不是吗?

虽然目前联合银行已经能够创造不菲的收入,但澳大拉西亚的贵族阶级是在不断增长的,势必要为将来做好准备。

除了这些明面上的挣钱手段之外,在暗地里,阿瑟的几个财团也没有停下过自己的脚步。

确定了针对美国的房地产政策之后,在阿瑟的命令下,几个财团纷纷出动,开始在美国的大型城市购买土地和房产,准备点燃美国的房地产行业。

欧美这样的国家和亚洲的国家有一个比较明显的不同,那就是城镇化率的方面的不同。

这不仅因为国家的发达程度,同样也因为各个地区之间不同的人口数量。

还是拿目前的大英帝国来举例,大英帝国作为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它的城镇化率是很高的。

根据史料记载,在七十年前,大英帝国的城市化率就已经达到了恐怖的50.2%,已经基本实现了城镇化。

在20世纪初期,大英帝国的城市化率已经突破了75%,俨然已经变成了高度城镇化的国家。

虽然到目前为止城镇化水平的提升已经逐渐放缓,但七成以上的城镇化率,足以证明大英帝国目前有多么夸张。

而作为大英帝国首都的伦敦,目前人口已经超过了700万人,是全世界人口最多的城市,足以见得大英帝国的发展有多么夸张。

而理论上的工业和经济第一强国美国也不逞多让,城镇化率已经达到了51.9%,纽约已经成为和伦敦,柏林,巴黎等大城市齐名的国际大都市。

当然,这个时代著名的国际大都市还有很多,就比如澳大拉西亚的悉尼和墨尔本,同样也是人口超过250万的超大城市,在全世界城市人口排行中都占据重要的席位。

但不管怎么说,悉尼和墨尔本距离上面四个城市还有相当一段距离,毕竟这些国家的发展相较于澳大拉西亚提前了几十甚至上百年,暂时还不是澳大拉西亚短时间内能够追上的。

作为目前的工业和经济双料第一,美国人对于自己的发展还是十分自豪的。

在欧洲各大报社和专家们都在大胆预测伦敦将成为世界上第一个人口破千万的城市的时候,美国专家也在预测,纽约将成为世界上第二个人口破500万的城市。

这样的理论十分适合阿瑟在美国炒房地产,因此,阿瑟十分不客气的借用了美国人夸张的宣传,美国各大媒体开始报道美国的大城市情况,宣传以纽约为首的美国大城市是世界上璀璨的明珠,也是世界上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

城市的发展前景,以后人口的暴涨等等,都在报社报道的新闻中。

既然经济最发达,并且人口要暴涨,那么接下来的交通和住房肯定是个问题。

种种宣传下来,房价的上涨就变得理所当然,甚至有种房价上涨才能配得上纽约的地位的趋势。

2月底,纽约的平均房价维持在370美元出头,三月初就涨到了410美元以上,甚至还没有停止的意思。

此时纽约房市并不只是阿瑟在操控,还有大量的资本家也在趁乱购买房屋。

毕竟还是有相当一部分的资本家拥有不错的投资眼光的,最近对于美国大城市发展潜力的过度宣传,再加上美国房价不太正常的增长,已经让人猜到幕后有推手在作祟了。

但不管有没有推手,跟进购买房子已经成了大部分美国资本家的选择。

就算只是短期持有,每套房子也至少能赚几十美元。购买的多了,这可就是数千甚至上万美元的收入,容不得那些资本家拒绝。

在这样比较夸张的趋势之下,纽约等城市数十万套房源在短短一个多月的时间内销售一空。

购买这些房子的大多都是资本家,而不是那些真正需要这些房屋的平民。

房源断货了!

以这个标题为首的新闻瞬间火爆整个美国,人们越来越相信城市发展对于住房和交通的影响,在全民买房的火热浪潮之中,也都想提前为自己囤积一座房屋,甚至多购买一些坐等升值。

美国人如此疯狂的浪潮之下,房价涨的就更加夸张了。

三月初的纽约房价还维持在400美元出头,三月中旬已经来到了420美元,并且还处于有价无市的状态。

基本上没有人愿意以420美元的价格出售自己的房子,因为房价的增长还在继续,晚点卖就能赚的更多。

值得一提的是,因为报纸上写的并不止住房危机,还有交通的问题。

这也导致除了房子之外,原本已经趋于平稳的汽车的销售也变得火热了起来。

虽然汽车的销售没有房价那么夸张,但根据本茨汽车在美国的销售数据来看,进入三月开始,平均每天在美国的销量增长了15%以上。

不到一个月的时间房价暴涨了50美元之后,房价到底会上涨到什么程度已经成了全美国人关注的话题。

这下也不用阿瑟在背后推动了,那些购买了大量房产的资本家,此时已经发动自己的舆论力量,在疯狂宣传着城市的发展前景和房产的价值,这也让房价的增长没有任何停下来的趋势。

除了购买现成的房产之外,看到红利的不少资本家,此时已经有了大量建造房产出售的打算。

要知道,纽约的地皮其实并不贵,建造一座房子的成本能够控制在280美元左右。

这也代表着,按照目前的房价来看,一套房子的净利润至少在140美元,建一万套房子就是140万美元。

靠搞房地产就能让人成为百万富翁,谁会拒绝这种诱惑呢?

再加上那些资本家疯狂的宣传房地产经济带来的好处,从而影响美国国会议员对于房地产经纪的支持。

那些资本家大言不惭的说,房地产可以带动钢筋,水泥甚至门窗等等行业的发展,为所有美国人提供更多的工作机会,来解决美国人的就业问题。

要大力推动房产经济在美国的普及,美国人不仅能够彻底解决失业问题,还能够从平民身上获得更多的收入,加速美国经济的循环,对资本家和政府来说都是双赢。

4000字第一更,求月票,求支持!

今天继续日万,已更4000/10000,求月票,求支持!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