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澳洲崛起录 > 第五百二十五章:无线广播技术

澳洲崛起录 第五百二十五章:无线广播技术

作者:疯艺炯龙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01 15:38:06 来源:平板电子书

炒房地产这种专业的事情自然要交给专业的人去做。阿瑟对于手底下的人还是很放心的,对于炒房地产开启后那些入场的资本家更是放心。

只要开了这个头,美国的房地产就会如同燎原之火,短时间内是不可能熄灭了。

就算将来因为经济危机的影响,房地产这团火会被熄灭大半,也不会对阿瑟的收益产生任何影响。

当然,在美国开发房地产的公司注定是要改头换面的,至少控制人和资本都不能来自澳大拉西亚,在明面上要和澳大拉西亚脱离任何关系。

1920年二月,对阿瑟来说还是有几个好消息的。

首先是新首都建设顺利进行,经过了一年多的建设之后,不少的房屋和设施被建成,新的政务院和王宫也在建设中,预计一到两年内就会有所成果。

只要等到王宫和政务院建设完成,澳大拉西亚的政治中心也就可以搬迁到新首都了,悉尼将彻底结束作为首都的生涯,但仍然还是澳大拉西亚目前最大的城市。

新首都的建设中,有一项建设是阿瑟特批的,并且得到了阿瑟的大力支持,那就是关于澳大拉西亚国家动物园的建设。

动物园的历史可谓十分悠久,澳大拉西亚目前也有大大小小的动物园,规模大的也不在少数。

但新修建的国家动物园,规模绝对是少有的,并且要容纳来自全世界的动物体系,光是花费就高达上千万澳元。

作为澳大拉西亚将来的旅游名片之一,在打造国家动物园的时候,阿瑟就特意吩咐过了,必须要收集国内外大量的奇珍异兽,而且为这些世界各地的动物划分不同的园区。

当然,这上千万澳元也绝对不是白花费的。阿瑟对于国家动物园的期望,就是成为澳大拉西亚将来旅游名片之一,大幅度提高澳大拉西亚的旅游知名度,为澳大拉西亚吸引更多的国外游客。

同时,也能丰富澳大拉西亚人的娱乐生活,民众在繁忙的工作和平淡的生活之外有着更多的娱乐选择,顺带着提升人们的生活幸福指数。

在种种的作用下,这1000万澳元的花费也就显得不值一提了,至少是值得的。

除了动物园之外,还有数量不少的植物园,公园以及绿化等等。

圣阿瑟堡在设计的时候充分考虑了城市的内化和环境保护,阿瑟的目的就是打造世界最宜居的城市,当然也是澳大拉西亚将来的旅游名片。

除了新首都建设的进展之外,阿瑟还迎来一个好消息,那就是皇家科学院一些研究的突破进展。

首先就是无线广播技术的研究。

无线广播的起源最早可以追溯到1873年的英国科学家J·C·麦克斯韦,正是他证明了无线电波的存在。

1888年,德国科学家H·R·赫兹通过火花放电的实验产生并且接收了无线电波,促进了世界各国对于无线电波的研究。

早在20世纪初,就已经能够实现播送语音和音乐的声音广播。

但当时的广播有着较大的限制,因为发射机功率的原因,广播塔的覆盖范围基本都在十公里以内,甚至功率低的广播塔覆盖范围只能保持在1到2公里。

再加上抗干扰的能力极差,距离远了广播就是一片噪音,根本无法实现大规模商用,想要在全国范围内进行覆盖更是不可能的事情。

但阿瑟明白广播这种技术的重要性,全国范围内的无线传播,这会让地区之间的通信效率大大提升。

不过广播需要解决的问题有很多,首先是广播塔的覆盖范围,至少要提升到十公里以上,才能比较全面的覆盖一整个城市。

其次,广播的抗干扰能力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环。除了人为影响之外,天气对于广播的影响也是非常严重的,这也是广播想要投入商业化和正式使用必须要解决的问题。

看着手中关于无线广播的研究报告,阿瑟满意的点了点头,十分好奇的询问道:“广播的传播问题已经解决了吗?”

对面汇报的人是研究无线广播的专家马丁·史柯塞斯,听到阿瑟的询问之后,马丁连忙回答道:“已经初步解决了,陛下。我们提高了广播塔的发射机功率,并且用中转站来加强广播传输中的信号。

根据我们的测试,只要在中途有着信号的中转站,就能够让衰退的信号频率再次放大,甚至达到刚刚发射时的频率。

根据我们的预估,在天气良好的情况下,如果一路铺设中转站的话,从悉尼发出的频率,10到20分钟后,就可以在珀斯接收,从而实现广播的全国覆盖。”

珀斯是西澳大利亚州的首府,和位于澳大利亚地区东部的悉尼间隔了一整个澳大利亚。

如果能够实现珀斯到悉尼之间的信号传播,这代表着整个澳大利亚都在覆盖的范围之内。

至于更远的海外领地和新西兰,这是目前的无线广播技术还不能覆盖的区域,阿瑟也完全理解。

说实话,能够在澳大利亚地区实现无线广播的覆盖,阿瑟已经相当满意了。

毕竟技术慢慢发展的,谁也不可能一口吃个大胖子,都需要一定时间的发展来推动技术的进步。

“信号的抗干扰问题呢?目前抗干扰的能力如何?”阿瑟继续询问到。

都解决了覆盖范围和抗干扰两个问题,无线广播的技术才能正式投入使用。

因此,抗干扰能力也是十分重要的一环,是广播使用中无法避免的问题。

“我们对广播的信号有所加强,抗干扰能力相较于之前的广播有所进步。

但目前仍然无法解决特殊天气的影响,磁场也会对广播的传输信号造成影响,这是短时间内还无法解决的。”马丁解释到。

目前的技术显然还无法完全确保无线电广播信号不会受到干扰,毕竟除了极端的天气之外,磁场也是影响广播信号的罪魁祸首。

“但在正常天气的情况下,目前的无线广播信号还是能够得到保障的。在距离中转站和信号基站比较近的地区,信号基本不会受到影响。”马丁继续说到。

阿瑟对于马丁所说的情况完全能够接受,毕竟现在只是20世纪初期,和100年后的科技完全不能比较。

现在能够使用无线电技术,相较于历史已经有所进步了,阿瑟自然也不会提出更加严苛的要求。

只要能在正常天气进行使用,已经满足十年内阿瑟对于无线广播技术的需求。

反正接下来还有大把的时间进行改进,阿瑟有信心提前赶上后世的水平,哪怕为此付出几十年的努力,但澳大拉西亚完全等得起。

“广播站和中转站的建设成本如何?如果要在澳大利亚地区全面铺设的话,政府能够承受这笔负担吗?”阿瑟继续问出自己想要询问的问题。

广播的普及还需要考虑一个问题,那就是建造广播基站的成本。

如果成本太高的话,在全国普及也算是一个麻烦,也会阻碍广播的使用。

“目前广播基站的建设成本大约在6000澳元左右,中转站的建设成本大约在4000澳元。当然,这也要看相应地区的地理环境,以及建设基站所需要的材料成本和人力成本。”马丁回答道。

“广播基站和中转站的覆盖范围呢?”阿瑟问道。

“在广阔的平原地区,广播基站的覆盖范围可以扩大到20公里左右,甚至最远能够传播到25公里。但如果是在山区的话,传播范围会受到一定的影响,具体的数值并不稳定,但初步估计能够保证在10公里左右。”马丁继续递过一份资料,十分恭敬的回答道:

“中转站的覆盖范围平原地区能够稳定在15公里以上,山地同样也会受到影响,大概也能稳定在10公里左右。”

阿瑟点了点头。

目前基站和中转站的信号覆盖范围阿瑟还是满意的。

一个小城市的直径也就是几公里到十几公里左右,一般来说1到2个基站就已经完全能够覆盖。

大城市需要建设的基站和中转站数量会多一些,但澳大拉西亚也没有多少大城市,最大的也就悉尼和墨尔本两个。

再加上澳大利亚西部地区有着大量的无人区和沙漠,这些地区自然是不需要建设基站和中转站的,总不能给沙漠中的动物去听广播吧!

如此一来,就能省下相当一大笔成本。至少在澳大利亚范围内,至少一半的土地不需要建设基站和中转站,实际所需要的成本完全在政府能够承受的范围内。

目前广播最需要覆盖的范围,其实就是澳大利亚的东南部,南部以及北部的一些城市。

中部,西部的沙漠和荒漠基本上没有人烟,暂时也不需要建设基站。

大范围建设广播站有利于控制国内的舆论,这对于阿瑟加强国内的舆论控制还是很有效的。

不管怎样,舆论控制都是阿瑟的底线,也是保障国家安全和稳定的重要防线。

3000字第三更,求月票,求支持!

日万顺利完成,求月票,求支持!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