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澳洲崛起录 > 第五百五十七章:爱尔兰战争结束

澳洲崛起录 第五百五十七章:爱尔兰战争结束

作者:疯艺炯龙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01 15:38:06 来源:平板电子书

说实话,阿瑟对于空调和冰箱的改进固然期待,但也远远没有期望它们达到后世的程度。

虽然100年的时间看起来也不遥远,但这段时间人类在科技方面的进步还是很夸张的。

不过,如果能够用改进后的空调和洗衣机来方便澳大拉西亚人的生活,这也理所当然的是一个好消息。

说起来,除了这些家用电器之外,澳大拉西亚在汽车,坦克,飞机和发动机方面都已经奔跑在了世界前列,说一句电气化最大的受益国之一也完全不为过。

虽然澳大拉西亚的成立时间比电气化革命的时间晚了很久,但澳大拉西亚却是在电气化革命中中表现最良好的国家之一。

尽管在这其中少不了英国和德国的帮助,但能够抓住机会迎面赶上的,目前澳大拉西亚毫无疑问是典型代表。

从汽车的销售数据来看,全世界的汽车保有量大约在1900万辆左右,澳大拉西亚的本茨汽车的销售量就高达1450万辆以上。

这是怎样的夸张概念?全世界所有汽车中,至少76%的汽车出产自本茨汽车厂。

虽然不少国家的汽车企业也在奋起直追,但目前能够对本茨汽车厂造成威胁的汽车企业并不多,大多都只是挑战者的地位,本茨汽车厂的地位还很稳固。

甚至等到接下来的新一代本茨汽车发售之后,相信本茨汽车的销量还会迎来不小的增长。

尽管世界汽车的销量是在下跌的,但本茨汽车仍然是阿瑟手中的吸金巨兽,每年创造的收益是阿瑟所有企业中名列前茅的。

尽管世界范围内的经济是在增长的,但汽车销量的降低却是无可避免的。

如果不是著名的车企都背靠各自国家的支持,恐怕汽车的销量还要再降低一层。

像美国,就已经在大力支持自己本土的车企福特和通用公司,这也是福特和通用汽车的销量在短时间内节节攀升的原因。

当然,纵使有着美国的支持,在短时间内还是无法对本茨汽车还是无法造成冲击的。

本茨汽车毕竟已经销售了十多年,不仅创造了历史性的销售数据,同样也被世界范围内大多数民众所熟知。

这样的知名度和普及度是其他车企暂时无法比拟的,这也是世界范围内的汽车企业的研发技术的前提下,还需要攻克的难关。

随着时间进入1921年8月,闹了很长一段时间的爱尔兰内战也终于迎来尾声。

自从5月17日对整个爱尔兰实施军事管控之后,爱尔兰共和军如就如同热锅上的蚂蚁,急得团团转,但却又无可奈何。

因为舆论攻势的胜利,目前已经没有国家光明正大的支持爱尔兰独立,这也是英国人放心大胆的在爱尔兰实施军事管控的原因。

英国人先是成立了北爱尔兰议会,拉拢了北爱尔兰的共和军,分化了共和军的内部势力。

随后,对于南爱尔兰的共和军进行全范围的清扫。任何提供情报的人都可以获得奖励,任何潜藏共和军的爱尔兰人也将获得惩罚。

这一决策将爱尔兰中立人士和爱尔兰共和军分离开来,毕竟在大英帝国掌控全局的情况下,谁也不愿意和爱尔兰共和军产生瓜葛。

在进行了为期两个半月的清扫之后,爱尔兰共和军的高层先后被英国抓捕,剩下的爱尔兰共和军自然也就群龙无首,陷入各自为政的状态。

很明显,小规模的爱尔兰共和军明显不是英**队的对手。在英**队先进武器的碾压下,这些分散成一股一股的爱尔兰共和军被打得丢盔弃甲,英国很快重新掌握了整个爱尔兰的局势。

虽然在这段时间内,有不少的爱尔兰共和军逃离到了爱尔兰的乡村潜伏下来,但他们对整个爱尔兰的局势已经产生不了影响。

为了和平的解决这次争端,以及让更多的爱尔兰人服从自己的统治,乔治五世决定和爱尔兰展开一次会谈,确定爱尔兰人在英国中的地位,以一个公平并且统一的方式,让爱尔兰人重新回到大英帝国的怀抱中。

这场会议在七月底召开,最终在八月初有了结果。

1921年8月5日,经过乔治五世和爱尔兰国会共同签署的和平条约正式公布,并且爱尔兰将继续作为大英帝国的一部分,臣服于乔治五世的统治之中。

不过,新的爱尔兰还是拥有相当的自主权利的。为了让爱尔兰人满意,南爱尔兰将成立爱尔兰自由邦,作为一个拥有自治权的邦国,和英国组成联合王国。

但北爱尔兰继续加入英国的统治,仍然是属于英国的爱尔兰郡。

虽然已经成为一个拥有自治权的自治领地,但南爱尔兰还是要遵行大英帝国的政策,并且所有高级官员都要宣誓效忠于英国王权。

更重要的是,爱尔兰自由邦的军队规模也进行了严格限制,并且整个军队都要宣誓效忠于王室。

爱尔兰军队的武器装备全部由英国提供,并且在战争时期需要接受英国的指挥和调动。

除此之外,英国国王还能设立爱尔兰总督,在名义上管理爱尔兰的一切,包括行政和军事。

虽然爱尔兰总督是爱尔兰的实际领导人,但爱尔兰国会也可以选举自己的参议长,和爱尔兰总督实际上是处于分庭抗礼的状态。

而且,这份条约规定,在紧急或者战争时刻,大英帝国有权在爱尔兰建立军事基地,直到紧急或者战争时刻的终止。

总体来看,虽然赋予了爱尔兰行政权,但大英帝国还是能掌控爱尔兰的外交和军事,不至于损失这个重要的领土。

而爱尔兰人获得了心心念念的自治,行政和财政大权都可以被自己掌控,也算是让一部分爱尔兰人相当满意。

虽然还有一部分人想要寻求更高的自治权,甚至是完整的军事权,但这方面的诉求大英帝国很明显不可能同意。

这也促使了爱尔兰中立派和爱尔兰激进派的矛盾,对大英帝国来说,反而是一个好消息。

爱尔兰内战的结束让英国政府松了一口气,同时也让阿瑟松了一口气。

倒不是阿瑟在担心英国的安危,英国就算损失了爱尔兰,也是目前最强大的国家。

但如果英国因为爱尔兰的危机腾不出手,澳大拉西亚想要结束菲律宾内战也是不可能的。

虽然美国目前无法对澳大拉西亚造成太过巨大的威胁,但澳大拉西亚同样也无法让美国人投降。

要是美国人逼急了,在菲律宾展开一场全面战争,没有英国人的支持,阿瑟还真的拿不好主意是否加入这场全面战争。

打了又打不赢,要进入一场没有边际的消耗战。但如果不打又会白白损失菲律宾这个潜在的势力范围,对于澳大拉西亚的发展来说算是一个小的打击。

菲律宾的战略位置还是比较重要的,不仅能够拔除美国人在太平洋西岸的基地,同样也能够作为对抗岛国的先头基地。

如果二战如同历史上那样发展,澳大拉西亚作为对抗德国的一份子,势必是要和岛国较量的。

虽然岛国这个国家有着种种劣势,但它的军事实力还是值得重视的。

如果能够凭借菲律宾将岛国人的进攻抵挡在本土之外,这对于澳大拉西亚来说肯定是一件好事。

甚至如果菲律宾人给力一点,澳大拉西亚和岛国的战争可能就变成了岛国和菲律宾人的战争,澳大拉西亚只需要给菲律宾提供武器装备,就能将岛国人拖在国土之外。

如果没了菲律宾,靠澳大拉西亚来抵挡岛国的进攻的话,对于人力的损失肯定很惨重。

强大的国家都会培养自己的小弟,一般情况下自己也不会出手,而是让小弟代劳。

阿瑟自然有着这样的想法。不管现在的菲律宾还是目前的荷属东印度,都在阿瑟的培养范围之内。

作为澳大拉西亚的临近国家,这两个拥有土著人口较多的地区,占领的话太过麻烦,还要将这些土著全部驱逐。

相较于占领来说,扶持一个亲近于自己的势力是更合适的选择。

而且因为距离澳大拉西亚比较近的原因,这是澳大拉西亚天然的势力范围,其他国家的影响力远远比不上澳大拉西亚。

只要能够全面掌控这些地区的经济和军事,也就相当于全面掌控了这些地区。

把他们培养成忠实的打手,为澳大拉西亚南征北战,这可比澳大拉西亚派出军队进行大规模消耗好得多。

虽然这些土著军队的战斗力可能不太强,但胜在人口多。

目前荷属东印度的人口应该在3200万以上,菲律宾的人口在1000万以上,加起来能够出动至少400万的军队。

而后世的数据就更加夸张。为两个人口都超过一亿人的国家,这两个国家加起来能够提供的兵力,至少也是千万级别的。

至于到底是几千万的士兵,其实也就变得不重要了。毕竟能让澳大拉西亚动用几千万士兵的战争,肯定是不亚于世界大战级别的超级战争。

在二战之后的超级大战,因为核武器已经被多个国家掌控的原因,随时有可能变成一场灭绝人类的战争。

这样的战争各国家都很慎重,不到迫不得已,一般是不会爆发的。

不管怎么说,掌控了荷属东印度和菲律宾的澳大拉西亚,相当于多了两个可以提供数百万兵力的小弟,平时也可以成为商品的倾销地,这笔买卖怎么想都是不亏的。

且这两个地区的地理位置还能够抵御澳大拉西亚的北方,防备着美国和岛国有可能从北面的袭击。

3200字第二更,求月票,求支持!

今天日万,已更6200/10000,求月票,求支持!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