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澳洲崛起录 > 第五百六十章:最终的海军比例

澳洲崛起录 第五百六十章:最终的海军比例

作者:疯艺炯龙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01 15:38:06 来源:平板电子书

各国提出的海军比例基本都参照着自己的利益,哪怕是澳大拉西亚的海军比例,其实也是为了加强英法和自己,保持英国对美国的差距,以及澳大拉西亚和岛国的差距的提议。

虽然各国明明知道自己提出的比例并不合理,但这可是切实的关乎到自己国家利益的,这些外交人员们没有别的优点,脸皮是真的厚,不肯做出一丝半毫的让步。

这也让会谈持续了大半个月的时间,最终英美提出了杀手柬,用来恐吓对海军比例不肯让步的岛国:“如果岛国继续坚持下去,岛国每建造一艘主力战舰,英国和美国将建造四艘。”

这样的威胁并不夸张,英国在海军方面的投入是巨大的,都能够保持对德国的海军优势,更不要说一个小小的岛国了。

而岛国的各项发展目前都是美国赞助的,岛国想要在资金方面和美国对抗,这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解决了岛国方面的纠纷之后,目前最重要的问题就是美国和英国的海军比例了。

在这个争议方面,美国和岛国支持美国与英国同比例,英国和澳大拉西亚支持英国略胜于美国。

这也让接下来法国的意见变得比较重要。各国都开始拉拢法国代表,提出自己的条件。

11月底,各国的商谈还处于僵持阶段。

在此时,英国代表找上了法国代表,尽力拉拢法国代表的支持。

轻抿一口产自法国的红酒之后,英国代表托马斯笑着开口:“提雷克先生,大英帝国需要贵国的支持,看在英法友谊的份上,还请不惜帮助。”

法国代表提雷克并未直接回应,而是转移了话题:“大英帝国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就连爱尔兰独立战争这样重大的危机都能够轻易解决,又怎么会需要法国的帮助呢?”

毫无疑问,提雷克只关心托马斯能够拿出什么条件,对于托马斯所说的英法友谊更是嗤之以鼻。

虽然一战中英法确实进行了亲密合作,但在英法的历史中,关系友好的时间要远远少于战争时间,英法可是真正的拥有数百年渊源的邻居,关系不见得比法德关系好上多少。

相较于英法关系来说,说不定法美关系才是更加亲密的。毕竟当时的法国可是一手促成了美国的独立,要是没有法国人砸锅卖铁的支持,当时的美国13殖民地可远远不是英国的对手。

如果说大英帝国和澳大拉西亚的关系有点相似于母子,那么法国和美国的关系就相似于父子,只不过美国人并不认同。

“法兰西仍然强大,我相信这次摩洛哥危机也会很快解决,里夫人或许能够抵挡住西班牙军队的进攻,但绝对抵挡不了法**队的进攻。”英国代表托马斯笑着说道。

虽然没有光明正大的承诺,但身为资深外交家的托马斯和提雷克,也自然明白这段话说出的意义到底是什么。

与其说是大英帝国相信法国能够快速的解决摩洛哥危机,不如说是大英帝国支持法国解决这次摩洛哥危机。

这也是英国开出的条件之一,支持法国人迅速平复摩洛哥,避免一次消耗战争。

“托马斯先生,你知道的。法国是这个世界最强大的国家之一,我们理应获得更多的海军比例分配。鉴于法国的损伤情况,我们同意和澳大拉西亚一样的比例,但决不允许岛国的比例超过或者等同于法国。”提雷克代表笑着说出了自己的第二个条件。

法国在一战前还是顶级列强,一战后已经和英美拉开了差距。

这次海军比例的分配,各国除了争取自己的利益之外,同样也是在为自己争一点面子。

要是法国人的比例等于岛国,这让数以千万的法国人怎么想?一个几十年前还是落后国家的岛国,短时间内就爬在了法国头上,这不是对欧洲霸主法国的侮辱吗?

特别是在一战之后,法国人自认为自己的国家已经成为欧洲大陆最强大的国家,但不会容许法国的比例比岛国还要低。

至于澳大拉西亚,虽然也是一个短时间内才崛起的国家,但毕竟它的国民大多都是欧洲人组成的,被欧洲人追评也没有那么可耻。

更何况,美国和岛国并不支持法国的海军比例超过岛国,但澳大拉西亚提出的海军比例中,法国的比例是要超过岛国的。

两者相较之下,哪一方更符合自己的利益已经显而易见,法国人自然也不介意和澳大拉西亚抱团取暖。

“嗯,这是自然。不考虑其他的,法国也是欧洲大陆最强大的国家,理应拥有远超岛国的海军比例。欧洲目前仍然是世界上最发达的地区,岛国这样的蛮荒国家,没有任何资格和我们相提并论。”托马斯点了点头,算是同意了法国人的提议。

如果能够让法国人支持自己,那么五国海军比例将会是英国>美国>法国=澳大拉西亚>岛国。

就算提升了法国的海军比例,也根本不可能威胁到英国的海军地位。

相反,法国支持英国,让岛国的海军比例成为各国中最低的,自然也会遭到岛国的记恨。

让法国人站在岛国的对立面,相当于站在美国的对立面,这对于英国人的战略利益来说是有益的。

在两位代表的谈笑之中,一份足以决定世界局势的海军吨位比例也被确定。

第二天的会议上,法国一反常态,态度鲜明的支持英国和澳大拉西亚的提议。

这也让美国和岛国措手不及,在陷入劣势的情况下,最终不得不进行更进一步的妥协。

最终,耗费一个多月的时间,对于五国海军规模的比例终于有了一个初步的框架。

英国还是获得了对美国的微量优势,主力舰的吨位限制在60万吨。

美国紧随其后,主力舰吨位被限制在55万吨。

接下来是法国和澳大拉西亚,各自拥有35万吨的主力军舰吨位。

最少的就是野心勃勃的岛国,主力军舰吨位被限制在了30万吨,不过和法国以及澳大拉西亚的差距也并不是太过庞大。

这也是互相妥协的结果,虽然英国对美国,澳大拉西亚和法国对岛国都保持了优势,但优势都被限制在五万吨,也就是一艘主力战舰的吨位。

只相差一艘主力战舰的话,海军的实力差距也没有那么悬殊,还是有搏一搏单车变摩托的希望的。

这五个比较重要的国家的海军比例确定之后,接下来也只剩下意大利的海军划分了。

意大利政府漫天要价,直接开出了35万吨的要求,自然被五个国家联合拒绝。

开玩笑,这样的海军吨位可是五个最强大的国家耗费了一个多月时间才得出的妥协结果,自然不可能是意大利这样的国家就能够撼动的。

在一番讨价还价之后,意大利人的海军吨位被限制在了17.5万吨,直接将意大利人的要求砍半,体现了五个国家联合起来的霸气。

加上意大利的海军吨位,这六个国家的海军吨位已经决定了世界各国的海军吨位。

因为其他的国家再也没有在海军方面能对这几个国家产生威胁的,德国和奥匈帝国被限制了海军发展,俄国忙于内战没有时间发展海军,自然也不需要进行相应的限制。

不过,这不代表海军限制条约就已经正式达成了。

除了对主力军舰的限制之外,各种辅助军舰,包括潜艇在内,都成了接下来讨论的重点话题。

因为一战的影响,英国人很忌惮其他国家的潜艇。

这可不是开玩笑的,一战期间,神出鬼没的德国潜艇让英国的军舰和商船都吃够了苦头,这也成了英国海军刻骨铭心的记忆。

但很明显,其他国家对于潜艇的发展都有着不同意见。

潜艇能对一些军舰造成巨大的威胁,也是海军比较弱小的国家对海军强国的唯一反抗手段。

如果禁止了潜艇,这也就相当于破灭了海军弱国对海军强国的反抗希望,这是很多国家并不愿意见到的。

特别是岛国,本来海军规模就是各国中最低的,自然不同意英国彻底禁止海军潜艇发展的提议。

也让本应该快速达成的海军限制条约进入了停滞期,关于中小军舰和潜艇的商议,没有几个月的功夫是不可能完成的。

这对澳大拉西亚来说反而是一件好事。因为三艘R108战列舰的建造已经进入尾声,预计在半年内就会先后完工,并且正式的进行下水测试。

只要能够再拖上半年的时间,澳大拉西亚的三艘战列舰就可以赶在海军限制条约签订前完工,也不算违背这份海军限制条约。

为了给造船厂拖足够的时间,澳大拉西亚的外交代表获得了来自阿瑟的指示,加入关于中小军舰和潜艇的争论中,并且尽可能将水搅混,让各国争吵更长的时间。

好消息是,关于单艘主力军舰的最高标准排水量,以及航空母舰的总吨位限额都需要进行商议,这也会让海军限制条约的达成时间再次延后,总体上来说不仅满足阿瑟的要求,甚至有可能超出预期。

不过,还是有一项附属条约被很快确定。

这项附属条约和各国的海军规模无关,只关乎到各国在太平洋所占领的岛屿上的要塞。

据规定,除了各国的法理领土之外,其他的太平洋岛屿不允许修建新的海军基地和要塞,降低各国在太平洋地区之间的冲突和矛盾。

对澳大拉西亚来说是个好消息,因为澳大拉西亚的军区划分早已经完成,海军基地早都建设完了,这份附属条约没有任何影响。

3200字第二更,求月票,求支持!

今天继续日万,已更6200/10000,求月票,求支持!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