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澳洲崛起录 > 第五百六十一章:目光放在教育上

澳洲崛起录 第五百六十一章:目光放在教育上

作者:疯艺炯龙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01 15:38:06 来源:平板电子书

随着时间进入1921年的12月,阿瑟也意识到了那场经济危机已经不远。

相较于对外的领土扩张和势力扩张,目前最重要的是稳定澳大拉西亚的秩序,确保澳大拉西亚能够安然无恙的度过这次经济危机。

要知道,这场经济危机带来的严重后果丝毫不亚于一场超级大战,对于各国经济的摧毁甚至远远超过世界大战。

如果阿瑟记得没错的话,这场载入史册的世界经济大危机,让全世界范围内的经济和工业都倒退了数十年,恢复到了20世纪初的水平。

危机时期,资本主义世界工业生产下降37.2%,其中美国下降40.6%,法国下降28.4%,英国下降16%,日本下降8.4%。

这对于全世界范围内的列强来说都是一个巨大的危机,但对于澳大拉西亚来说,也是一个经济反超欧洲国家的契机。

美国在这次经济危机中受影响是最为严重的,破产了14万家企业和1万家的银行。

这是一个怎么夸张的数字?澳大拉西亚目前经过注册的企业总数只有不到1万家,银行数量更是不足100家,足以见到美国和澳大拉西亚之间严重的差距。

只要澳大拉西亚能够抓住这次时机,不说超过美国,打造美国之下的第二经济强国是没有任何问题的。

到那时,澳大拉西亚将成为不弱于英美的世界第三极,才能真正的成为主宰世界的棋手,而不是被棋手主宰的棋子。

如何安稳的度过经济危机呢?

首先,经济危机所面临的是相当严重的失业人口。

这时候就需要制定相关的刺激性经济政策,确保这些失业人口都有一定的经济收入,来保障这些失业人口背后的更多的家庭的收入来源和生活物资。

其次,尽早做到防范对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的保护做到完善。只有金融机构和市场的损失不是太过严重,还能在经济危机到来之时和之后,更快的复工生产,恢复经济。

除此之外,加大对于中小企业的援助,确保这些根基更弱的中小企业能够撑过经济危机,避免经济危机对于澳大拉西亚中下层的企业造成太过严重的危害。

这些方案阿瑟在信中已经构思了很多遍,这还要求政府应对之前发生的各种经济危机,做出一个足以应对的预案。

只要做足准备,哪怕经济危机真的来临并且席卷澳大拉西亚,阿瑟和政府也能从容面对,不至于手忙脚乱。

决定脚踏实地的开始种田,安稳发育一段时间之后,那就将目光放在了国家发展最根本的教育和医疗方面。

首先是教育,澳大拉西亚正在探索更高层次的义务教育,确保更多的民众可以享受到高等教育带来的地位提升。

在之前澳大拉西亚的政策中,所有适龄公民都需要接受从小学到初中的教育,这也是将人均学历提升到初中的重要手段。

但初中的学历很明显不能满足国家发展的需要,只有诞生更多的大学生和高中生,国家才有足够的人才储备。

不过,想要实现全民高中教育,付出的代价和时间成本是不可估量的。

因此目前的高中义务教育还在探索阶段,阿瑟选择了比较折中的方案,那就是大力发展职业教育。

经过这将近22年的发展,澳大拉西亚在教育方面还是有着一定的成果的。

首先是国际知名的大学,澳大拉西亚一共拥有9所。除了著名的大学之外,还有各州政府和市政府成立的普通大学共计17所。

这也代表着澳大拉西亚的大学总数已经来到了26所,每年可以为国家培养超过1.3万名大学生。

根据1921年财政方面的汇总数据来看,政府全年在教育方面的投入高达3193万澳元,占据全年财政总支出的16%。

阿瑟的进一步计划中,提升大学的数量,以及增加大学的规模仍然是重要的话题。

目前根据各行业的情况来看,澳大拉西亚出品的大学生在能力方面毋庸置疑,甚至有不少毕业数年的大学生,经进入各个行业的高层,成为澳大拉西亚各行业的中流砥柱。

特别是少数具有不错天赋的科研人才,已经加入各自所在大学的研究室,甚至获得了加入皇家科学院的机会。

要知道,澳大拉西亚皇家科学院目前的科学家人数只有不到一千人,准确的来说人数只有772人。

这772人全部都是澳大拉西亚知名甚至世界知名的顶级专家,放在任何一个国家,都值得政府大力拉拢。

而那些技术学校教育出来的技术员工,也有相当一部分走进了工厂和企业的中高层。

在任何时代,拥有一项能力还是很不错的。特别是澳大拉西亚这样的,十分适合打工人的发展背景下,拥有一项技能维持温饱就不成问题。

相较于每年只有1.3万人的大学生毕业人数来说,澳大拉西亚的技术学校就显得很是夸张,每年的培训人数已经超过40万。

当然,这些人中还有大量的移民。毕竟移民想要在澳大拉西亚找工作,不学会英语和一项技能是不可能的。

对于这些技术学校,该支持的还是要支持的。它们不仅为澳大拉西亚提供了大量的技术工人,还充当了培训移民技能的机构,对澳大拉西亚的发展来说可谓是功勋赫赫。

不过阿瑟也决定对于目前的教育方式进行一定的改变。

首先需要做的,就是加强对于年轻一代的培养。

具体是培养什么呢?最重要的,是培养这些年轻一代对于澳大拉西亚这个民族的认可度。

从澳大拉西亚的年轻一代接受教育开始,他们就被传输澳大拉西亚人是一个团结统一的民族,他们都是光荣的澳大拉西亚人。

等这些人成长起来之后,他们也就会自然而然的将自己看做澳大拉西亚人,原本的移民民族也就不复存在,澳大拉西亚也就成为了一个单民族国家。

当然,这样的改变是很漫长的,目前也只是进行了一小部分。

但取得的效果还是不错的,在澳大拉西亚社会各行业以及教育的影响下,认可澳大拉西亚这个民族理念的澳大拉西亚公民已经超过一半,并且还在不断的增加中。

特别是那些在澳大拉西亚出生的人口,他们对于澳大拉西亚的认可是最强烈的,也是最坚定的澳大拉西亚人。

此时就算有人告诉他们,他们的父母不是澳大拉西亚人,是来自国外的移民,他们也绝对不会承认。

因为相较于没有任何印象的故乡来说,澳大拉西亚才是他们的家,才是他们自出生以来就居住的地方。

除了加强对于民族观念的培养之外,还有就是加深对于忠君爱国的印象,减少未来参与革命的可能。

正所谓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一张再纯洁无暇的白纸,也有肉眼看不到的灰尘覆盖在上面。

国家的治理同样也是如此,虽然阿瑟能够确保大多数澳大拉西亚人爱戴自己,但并不能保证所有澳大拉西亚人都是如此。

总有极个别人的脑回路并不正常,走上反抗阿瑟的统治也不是没有可能。

为了以防万一,提前在教育方面做好准备,确保绝大多数人都是忠君爱国的就已经足够了。

在任何时候,不能获得民众支持的革命基本上都会被镇压,更何况阿瑟还掌控了军权。

当然,教育的改革还有一个很重要的一点,那就是加强对于小城市和村镇的教育覆盖。

像悉尼和墨尔本这样的大城市的教育情况是不需要担心的,就算政府的精力没有放在这些城市,它们所在的州政府和市政府也会大力发展教育。

特别是悉尼,一座城市拥有澳大拉西亚国家大学,悉尼皇家军事学院,皇家学院三座知名大学,还拥有悉尼市立大学,悉尼文学院等普通大学,教育方面的资源应该是澳大拉西亚所有城市中最丰厚的了。

这也是部分悉尼人不愿意迁都的原因,如果迁都的话,国家大学和皇家军事学院是不是也要跟着迁都?这是悉尼人最担心的问题。

要不是阿瑟保证就算大学迁都了,也会保留目前的学校作为分校,恐怕悉尼人还是不愿意迁都。

毕竟教育所代表的是对于一个城市的重视程度,还有这个城市的发展潜力,这是悉尼人最关心的问题。

当然,作为澳大拉西亚第二大城市的悉尼也不甘落后。

墨尔本皇家军事学院,墨尔本市立大学,墨尔本医疗大学,墨尔本生物大学这四座大学,也代表了墨尔本的教育资源。

大城市聚集了诸多大学,这也代表着除了州省府之外的其他中小城市几乎没有大学存在。

这是澳大拉西亚目前要改变的一点,将包括高中在内的高等教育尽可能普及到中小城市,不仅能够方便澳大拉西亚人接受教育的方式,同样也能覆盖更多的城市和人口。

不过,将大学开办到小城市是不现实的。因为小城市就算再渴望大学,每年能够提供的大学入学人数也是有限制的。

其他距离较远的人口也不会优先报考到这些大学,这么做除了面临高额的财政损失之外,没有任何好处。

比较折中的解决办法,就是尽可能在中小城市普及高中,以及那些成本更低的技术学校。

虽然比不上大学的学历,但高中的学历在目前的澳大拉西亚也算高的,找个工作还是不成问题的。

现在可不是后世那个大学生遍地走的时代,高中生对于一个国家来说,也算是合格的接受完教育的人才。

好消息是,教会也在各地开办了一些大大小小的学校,也承担着教育的职责。

虽然澳大拉西亚教会开办的更多是语言学校,不过也有相应的其他的学科,而且是受官方认可的。

毕竟澳大拉西亚新教也算是阿瑟的自己人,处于自己的严密掌控之下。

除了教育环境之外,目前需要改变的还有医疗环境。

医疗环境的改变并不止建设大学和诊所那些,还有对于医疗环境的严格把控,避免乱收钱,看病难等问题。

这种问题是任何时代都有的,特别是资本主义盛行的时代,资本把控的东西很容易坑人,更容易坑平民。

好在阿瑟控制着澳大拉西亚最大的医药集团,掌控着澳大拉西亚国内大半的医药生产。

在阿瑟的命令下,医疗部制定了一份对于各大医院的监督政策,严格控制药物的出售价格,以及市场上正在流行的假药。

出现假药其实也不奇怪,毕竟有的药物价格确实很昂贵,造假的成本也不大,却能换来巨大的收入,这是那些资本家根本无法拒绝的。

目前医疗部已经查处了超过100起假药事件,查封了超过20个厂家,这才让澳大拉西亚流通的假药有一定收敛。

这也代表着必须对医药行业进行一定的监督,确保药企生产出来的是真正有效的药物,而不是那些合格的商业药物。

如果阿瑟记得没错的话,后世关于医药行业有一句话很出名,那就是所谓的“能治病的药物不是好商品。”

这句话带给人的冲击是巨大的,这也代表了一个可怕的事实,那就是对于民众来说十分重要的医药行业,已经被资本腐蚀了。

或许某种疾病并不是没有药物治疗,或者说没有更好的药物治疗。但问题是,这些药物或许不是好商品,因此被那些资本家埋藏在保险柜中,不愿意拿出来治病救人。

虽然这么做会给医药行业带来更高的利润,但对于一个国家的发展来说却不是好事。

作为澳大拉西亚的统治者,阿瑟要尽可能的避免这种事情,确保有效的药物流通到市场,而不是那些赚取利润的好商品。

在成立医药集团的时候,阿瑟就没想过医药集团给自己带来多大的利润。

相较于赚取利润这种比较浅显的,只有资本家才会去做的事情,阿瑟更希望研发出更多的有效药物,为澳大拉西亚和全体澳大拉西亚人做贡献。

这样的事件也让阿瑟得到了深刻的反思,除了国家和官方之外,任何对某个行业造成垄断的企业,一定会化身收割民众的镰刀。

要想避免这种情况,除了对于各大企业进行更加严厉的监督之外,一部完善的,合理的反垄断法,也是很有必要的事情。

好消息是,澳大拉西亚目前各行业还没有民间垄断企业的出现,更多的是王室和政府的企业造成垄断。

政府在阿瑟的监督下不会干出蠢事,阿瑟也更不会坑害自己的国家,这也确保了澳大拉西亚目前的商业环境还算良好,民众们的生活幸福指数也得以保障。

4200字第三更,求月票,求支持!

有点卡文晚了点,抱歉。跪求支持!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