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澳洲崛起录 > 第五百六十三章:马丁部长的野望

澳洲崛起录 第五百六十三章:马丁部长的野望

作者:疯艺炯龙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01 15:38:06 来源:平板电子书

作为无线广播电台普及的第二个年头,阿瑟在今年圣诞节的实施演讲也吸引了大量人期待。

根据宣传部的预估,目前的无线电波信号已经覆盖了几乎所有的大城市,总覆盖人口超过1100万人。

这也代表着时隔一年之后,这一次阿瑟在圣诞节的演讲,吸引数百万人的收听是完全没问题的。

因为从这一年收音机的售卖情况就能够看出,收音机在澳大拉西亚的普及率并不低。

当然,这很大情况是收音机的低廉价格。特别是构造最简单的矿石收音机,最便宜的甚至只需要一两个月的工资,普通人咬咬牙也是能够购买的。

进行演讲的同时,阿瑟也不得不感慨时间流逝的飞快。

感觉时间还很短暂,但实际上来到澳大利亚地区已经20多年了。

不过,想起澳大拉西亚目前所取得的成就,这20多年的努力也没有白费。

圣诞节结束没几天,阿瑟就召开了新一轮的内阁会议,制定新一年,也就是1922年的政府发展计划。

正所谓要想富先修路,阿瑟对于公路和铁路的建设十分重视,因此提到的第一个话题也有关于交通运输部门。

按照目前澳大拉西亚的铁路建设情况来看,工业铁路,北部铁路和中部铁路都已经完成,铁路总里程已经高达4.3万公里,看起来已经相当发达。

但如果和其他列强进行对比,特别是澳大拉西亚国土面积如此广泛的前提下,还是显得有些落后。

先看一个夸张的数据,1850年,美国的铁路总里程就已经高达1.8万公里,现在更是已经突破了43万公里,足足是澳大拉西亚的13倍之多。

固然美国有经济更发达,工业更庞大的因素,但美国的国土面积还比不上澳大拉西亚,铁路里程的落后可见一斑。

甚至目前澳大拉西亚的铁路里程,仅仅位居世界第六,只比法国本土多了不到1000公里。

法国本土的面积只有55万平方公里,澳大拉西亚的面积是法国本土面积的十多倍。

这样一对比,就明白澳大拉西亚的交通建设还很落后,铁路以及公路的修建,仍然是目前的主要话题。

阿瑟将目光看向交通运输大臣马丁·波斯皮希尔,开口询问到:“马丁部长,交通运输部门新的一年的计划是什么?”

明白这是对自己的考验,马丁部长不敢有丝毫的大意,也不敢拖延时间,慎重的回答道:“陛下,除了维护巩固我们目前的铁路,公路之外,我认为,还应当继续修建铁路,在五年内将铁路总里程扩大到五万公里,二十年内扩大到十万公里,才能初步满足我们对于铁路运输的需求。”

阿瑟听到和之前几任交通运输部长截然不同的意见,眉头一挑,颇感兴趣地询问道:“你认为我们的铁路里程要十万公里才能足够吗?”

“并不是,陛下。”马丁部长解释道:“不是说十万公里就已经足够了,而是十万公里才初步满足我们的需求。”

“哦?”阿瑟更感兴趣了,笑着询问道:“要知道,澳大拉西亚目前的铁路总里程才4.3万公里,就建设了超过20年的时间。你要用几乎同样的时间,来建设剩下的5.7万公里的铁路吗?”

“不可否认,这是一个难题,陛下。但铁路对于国家的发展来说十分重要,美国的铁路总里程更是高达43万公里。如果我们不想在这方面落于人后,继续提升我们的铁路里程是很有必要的。”马丁部长解释道。

“而且,墨累河流域的开发也需要新建大量的铁路,以及工业基地范围的扩张,还有陛下您新成立的首都特区和北澳大利亚州,都需要修建大量的铁路。澳大拉西亚是广袤的,我们没有理由不去建设更长的铁路,陛下。”

阿瑟满意的点点头,对马丁部长颇有进取的想法很赞同。

先不去讨论美国那庞大的43万公里的铁路,哪怕是大英帝国其他的殖民地,加拿大和印度等区域,铁路里程也都超过了澳大拉西亚。

虽然这些铁路有很大一部分是英国人建设的,目的也只是为了自己的利益。

但不能否认,这些铁路里程对于加拿大和印度地区的经济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澳大拉西亚想要更好的发展,建设更多的铁路是很有必要的。

特别是飞机和飞艇大量的平民都坐不起的前提下,在土地上,火车就成了绝大多数平民前往较远地区的唯一选择。

这不仅能够加快澳大拉西亚各地区之间的经济流动,促进经济的发展,同时也能提高人口的流动性,对澳大拉西亚的旅游产业也很有帮助。

“交通运输部尽快拿出一个计划出来,还有铁路修建计划所需要的资金和人力。”阿瑟并未表达赞同与否,但说出的话已经证明了阿瑟的观点。

“是,我会尽快交给您的,陛下。”马丁部长颇为兴奋的点点头,对自己争取到了阿瑟的支持很是激动。

阿瑟之所以同意马丁部长所说的,五年将铁路里程凑整到五万公里,二十年将铁路里程建设到十万公里的想法,实际上也是看到了澳大拉西亚和其他列强国家在铁路里程方面的差距。

虽然人口导致铁路里程的需求并没有其他列强国家那么多,但人口总是会增长的,总不能一直维持在2000多万吧。

而且,澳大拉西亚广袤的领土天然性的对铁路的需求就会更多,建设铁路也完全不吃亏,对一个国家的发展来说很是重要。

而且,20年凑整到十万公里,平均每年建设的铁路也只有2850公里,对于目前的铁路建设需求来说是有希望实现的。

毕竟急需要修建铁路的北澳大利亚州和首都特区,有大部分的土地都是平原,建设起来不仅节省人力物力,同样也会节省时间。

在各项机械设备已经足够发达的现在,一年建设2850公里的铁路,虽然具备挑战性,但努努力还是能够做到的。

再者,就算一年建设2850公里的铁路并不现实,无非也就是晚上几年的功夫。

但马丁部长对于铁路建设的这种进取,这是目前部分内阁成员并不具备的。

在国家发展方面,虽然也很需要一些保守性的官员,但进取性的官员同样也很重要。

不得不承认,部分官员对于国家的发展来说还是太过保守了。国家的建设需要在保守和进取之间均衡,这也是政坛需要不断的注入新鲜血液的原因。

目前来看,两年半前才首次进入内阁的马丁部长,毫无疑问就是那个颇具进取性的官员。

只要剩下的这一年半的任期,马丁部长在交通运输部门能够做出一点政绩,阿瑟不介意让他再连任一届,看看马丁部长到底是纸上谈兵,还是真的有想法和能力。

对于部分官员趋于保守,这其实也是任何国家和政府不能避免的。

特别是现在的澳大拉西亚,只要任期内不出现问题,勤勤恳恳地度过自己的任期,就有希望获得爵位,这是任何官员都不能拒绝的。

正所谓不做就不会错,如果因为一些比较偏激的想法导致自己出现工作上的失误,不仅会丧失有希望获得的爵位,甚至还有可能成为澳大拉西亚的罪人,这是这些官员所惧怕的,也是他们变得保守的原因。

要知道,澳大拉西亚的历史上还没有过在工作上出现大失误的官员,这也代表着如果他们出现失误,他们很有可能是第一个,被载入史册的那个。

这种长久的骂名是这些官员不可能去背负的,正所谓站的越高,就越爱惜自己的羽毛,这也是政坛保守派增多的真正原因。

如何有效的应对这样的情况呢?增加政坛的活力,不间断的注入新鲜血液就是最好的办法。

这也是为什么澳大拉西亚的内阁首相只能连任两届,内阁成员只能连任三届的原因。

哪怕是功勋赫赫的肯特首相,在经历完这一轮任期之后,也要卸下首相职位,去追求其他的内阁职位,或者暂时休息一段时间。

纵使阿瑟再相信肯特部长,也不是让他破格连任第三届的理由。

毕竟既不是战争时期,也没有经历巨大的危机,破格连任没有任何理由,同样也得不偿失。

肯特部长从1911年担任首相开始,到现在也有将近11年的时间了。算上剩下一年半的任期,担任首相的时间长达12年,经历了澳大拉西亚的主要发展时期。

在这样的情况下,其实以不同的身份经历澳大拉西亚的发展,反而能有更多的收获。

正所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有时候作为一个旁观者的角色,反而能够看到政府发展中的不足。

再者,澳大拉西亚的政坛也不能一直由一个人主宰,很容易滋生派系和势力。

虽然目前是可控的,但并不能防止以后的君主会面临这种情况。

阿瑟还得为接下来的君主考虑,在澳大拉西亚培养一个高威望的功勋并不符合君主利益,哪怕是阿瑟十分相信的亲信。

虽然这样的道理有些太过现实,但任何一个国家的君主制都是这样。

君主制国家的官员始终要为君主服务的,如果出现一个威望比肩君主的官员,那么其他的官员该听谁的呢?

现在的阿瑟完全能够压得住,但接下来的君主呢?一个国家的发展始终避免不了这样的问题,最好的方法,就是尽可能避免高威望官员的产生。

3200字第二更,求月票,求支持!

今天日万,已更6200/10000,求月票,求支持!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