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澳洲崛起录 > 第五百六十六章:最佳影片——澳大拉西亚之梦

澳大拉西亚和欧美的电影结构最大的不同,就是欧美的电影制片厂大多都是大规模的制片厂,而澳大拉西亚还充斥着大量的小型电影制片厂。

其实这也很好理解。欧美的电影市场并未经历太大的扩张,再加上来自澳大拉西亚电影的冲击,本地的电影厂就更不好过了。

在这样的情况下,小规模的电影公司很难生存下去,甚至一部电影的失误,就能让这些小规模电影企业血本无亏,走向破产。

为了推动澳大拉西亚电影的发展,阿瑟还制定了一项比较有效的措施,那就是制播分离。

其实也很简单,一句话来概括,那就是拍电影和播放电影的业务属于两家企业。

哪怕是三大电影制片厂,也无法保证自己拍的电影能够独立向全国播放。

对于电影制片厂来说,安心的拍电影是最好的选择,也能更大程度地节省开支,避免单部电影亏损带给自己的影响过高。

这样的情况下也就诞生了各大电影院,甚至是成规模的连锁电影院。

电影厂制作完电影之后,交给电影院播放,然后根据各自所占的比例进行分红。

这样做能够尽可能不埋灭一些制作优良的电影,毕竟民众们对于某一部电影的支持度,是衡量这部电影质量的最高标准。

还别说,澳大拉西亚这样的电影发展方式确实有效,这还吸引了一小部分来自欧美的电影制片厂和小规模电影制作人。

相较于偏向于垄断和死板欧美电影市场来说,澳大拉西亚的电影市场更有活力,也更能够创造票房方面的神话。

有了这些人的加入,对于澳大拉西亚的电影发展来说也算是一大助力。

毕竟百花齐放才是真的繁荣,有了外国电影的加入,也能证明澳大拉西亚在电影方面的领先。

正因为澳大拉西亚店名的知名度,这些电影制片厂有着额外的收入,就比如各大景点,各大企业在电影中的广告。

一个企业如何快速的成为国际知名企业呢?除了扩大自己的规模,让自己变成全球数一数二的企业之外,有一种方式,那就是在全世界民众面前打广告。

澳大利亚的各大旅游景点之所以能够迅速的做到国际知名,不得不承认,这些电影的贡献绝对不小。

甚至除了打广告之外,还有不少的电影直接采用了景点作为拍摄地点,不仅能够更直观的将景点展示给国外民众,还能够节省租聘拍摄地点的花费,可谓是一举两得。

在这些电影潜移默化的影响下,澳大拉西亚的旅游景点和企业品牌已经进入了电影,并且被不少的国外民众所熟知。

在这期间还发生了一件趣事,一名从来没有到过澳大拉西亚的欧洲游客,在抵达澳大拉西亚之后,居然清楚的了解澳大拉西亚的哪家饭店好吃,还知道黄金海岸哪里最适合合影留恋,不得不感叹电影的影响力。

这可是没有手机和网络的20世纪初,能够不出门就将国外的情况了解清楚,一般情况下谁又能做到呢?

为了保证这次悉尼电影节的权威性和公正性,宣传部门并未参与这次电影节的各项评选,而是组织了一个新的协会,澳大拉西亚国家电影协会,全权负责这次以及以后的电影节的开办活动。

电影协会的组成很是复杂,除了宣传部的监督之外,邀请了澳大拉西亚知名的各大电影厂商作为会员,以及一些知名的报社和媒体,还有一些有独特见地的影评人。

是的,影评人早已经出现在了澳大拉西亚。有电影就会有评价,这是一部电影根本避不开的事情。

这也导致部分人抓住机会,迅速成为备受信赖的影评人之一,被各大报社媒体邀请,专门负责对澳大拉西亚新上映的电影进行评价,吸引民众的眼光。

当然,对于那些政府参与拍摄的爱国电影,这些影评人就不敢大肆评论了。

虽然澳大拉西亚同样也崇尚言论自由,但这不代表民众们就不会对自己所说的话负责了。

所谓的自由是什么呢?是你可以什么话都说,但你也要为自己所说的话负责。

如果是什么都可以说,并且不需要负责的话,那不是所谓的自由,那是特权,是凌驾于整个国家和社会之上的超级特权。

就拿美国来举例,美国总统都不敢什么都说,因为总统的形象决定着总统的支持率,也决定着整个美国政府的形象。

各大党派的代表也不敢什么都说,说对了还好,说错了就是整个党派的错。

为了确保各奖项的权威性和公正性,这些电影制片厂在进行评比的时候,不能对自己所出品的电影进行评分,确保评分的准确性。

同时,所有评比会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然后计算电影的平均分数,作为这部电影在某个奖项中的分数。

分数高者成为奖项的获得者,整个评比公开透明,最终的评分也要对外公示,确保整个评比环节的公正性。

阿瑟可不想自己辛辛苦苦创办的电影节,变成后世那种哗众取宠的,谁给钱多谁就能获奖的玩笑节目。

在众人的一片注目之下,世界历史上第一次电影节正式开始。

没有多隆重,但也没有多简朴。足以载入电影史册的,影响整个澳大拉西亚电影发展的悉尼电影节就这样开始了。

第一任国家电影协会会长加里·桑德森缓缓走上台前,看着自己手中早已经准备好的名单,先是向在座的众人微微鞠躬,随后这才大声宣布的:“先生们,女士们!很荣幸能够作为颁奖人,为第一次,澳大拉西亚国家电影协会举办的,悉尼电影节获奖电影颁奖。

知道你们都很期待获得奖项的电影到底有哪些,那么就让我们一起来揭晓答案吧!

我宣布,获得第一届悉尼电影节最佳影片奖的电影是——《澳大拉西亚之梦》!”

闻言,皇家电影制片厂的某个导演理所当然的站了起来,微笑着走上台前接过加里会长递过来的证书,向众人微微鞠躬,随后发表了自己的获奖感言。

获奖感言千篇一律,无非就是感谢阿瑟,感谢王室之类的,还有就是感谢电影厂和民众对于电影的支持。

听到第一个也是最重要的奖项,在座的众人虽然略有惊讶,但也很快释然。

虽然和澳大拉西亚之梦能够媲美的电影还有很多部,作为澳大拉西亚第一部有声电影,澳大拉西亚之梦带给澳大拉西亚电影行业的改变是巨大的,获奖也是理所当然的。

这份证书上面的内容也很简单,简单地描写了澳大拉西亚之梦所获得的奖项,以及制作单位和制作人员。

不过,作为第一届电影节的第一个重要奖项,最佳电影奖的颁发吸引了大量的媒体目光,镁光灯也闪个不停,人们都在纷纷记录这一瞬间。

“那么接下来,获得第一届悉尼电影奖最佳剧本奖的电影是——《英雄》!”加里·桑德森继续微笑着宣布。

悉尼电影制片厂的某个导演连忙站了起来,微笑着从加里手中接过证书,同样也发布了自己的获奖感言。

英雄是澳大拉西亚在战后和流感期间拍摄的电影,主要讲的就是战争和流感中的英雄。

这样一部极具爱国主义色彩的电影,它的目的却不是为了盈利,而是更好的感动澳大拉西亚人,为了国家而奋斗和努力。

因为有三个小故事,并且每个故事都极为出彩和动人,因此也理所应当的获得了最佳剧本奖。

这倒不是说电影协会偏向于国家拍摄的爱国主义电影,只不过,相较于中小电影厂投资的小成本电影来说,拥有国家背景的三大电影厂投资的爱国主义电影,才是真正的高投资,大制作。

别的不说,这些爱国主义电影背后有着众多的作家,家和文学家的努力,这样的豪华阵容是其他的中小电影制片厂根本不敢想象的。

就凭这些人,拿一个最佳剧本奖根本不过分。甚至之前的澳大拉西亚之梦也是最佳剧本奖的竞争者,如果不是获得了最佳电影奖,恐怕最佳剧本奖花落谁家也不好说。

每部电影只能拿一个奖项,这也是这届电影节的特殊规定。

虽然知道这么做可能会让一部好电影错失多个奖项,但没办法,第一次悉尼电影节评选的电影高达数百部,不这么做,会让更多的电影丧失获奖的机会。

就像现在,如果不是硬性规定,恐怕澳大拉西亚之梦和英雄这两部电影,至少还能再斩获几个奖项。

值得一提的是,这次电影节的奖项也不多,满打满算也只有最佳电影奖,最佳剧本奖,最佳导演奖,最佳演员奖和最佳摄影奖和最佳音乐奖这六个。

其中,导演奖和演员奖是给个人的,其他的都是给电影的。这些奖项在没有宣布最终的获得者之前,还真的不好确定到底是谁能够斩获荣誉。

不过,这样扑朔迷离的竞争,也才是这届电影奖最吸引人的地方,也相当程度的体现了电影评选的公平公正。

像那种结果早已经预定的电影节,要么是电影的质量有着单方面的碾压,要么就是电影厂的后台有着单方面的碾压。

这样的情况对于电影节的评选来说不是一件好事,对于电影的发展来说也不是一件好事。

只有给中小电影企业更多的机会,保证电影评选环境的公平公正,才能让电影这个行业走的更远,发展的更好。

3200字第二更,求月票,求支持!

今天日万,已更6200/10000,求月票,求支持!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