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澳洲崛起录 > 第六百零七章:秘密协定

澳洲崛起录 第六百零七章:秘密协定

作者:疯艺炯龙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01 15:38:06 来源:平板电子书

在一众列强国家中,美国的存在绝对是最特殊的,也是综合国情最复杂的国家。

作为一个移民国家,特别是一战前最受欢迎的移民国家,美国的民族是比较多的。

虽然对外统称美国人,但却有英国裔,法国裔,德国裔等等之分。

再加上之前的黑奴贸易,以及来自于东亚的移民和偷渡者等等,让美国的人口汇聚了黑,白,黄三个人种。

更要命的是,大名鼎鼎的林肯赋予了美国黑人人权,虽然这让美国打赢了南北战争,但黑人和白人之间的冲突也变成了影响美国稳定的重要因素。

毫不夸张的说,如果有一天美国最终走向了分裂,那么种族之间的矛盾和冲突绝对是最重要的原因之一。

现在这个时间点相较于后世来说,黑人的人权并不是那么稳定,还是有着大量的白人歧视黑人,甚至是不把黑人当人。

但南北战争到现在也过去了好几十年的时间,黑人也在要求着更多的人权,甚至是成为一个正常的美国人。

经过澳大拉西亚和英国舆论轰炸的挑拨,这下美国的游行变得愈演愈烈,内容也不再是要求美国退出中美洲的战争,而是变成了黑人和白人之间的人权问题,反抗美国政府在印第安人方面的暴行,以及反对现在的美国总统柯立芝等等。

别的不说,现在的美国肯定是更加混乱了。这几个问题都不是好处理的,也是随时能让美国的局势变得更加糟糕的。

目前对美国最大的难题是,该怎么应对英国和澳大拉西亚的舆论轰炸呢?

进行反击的话,影响澳大拉西亚的舆论是不用多想了。澳大拉西亚对于舆论宣传的控制还是很严厉的,美国想要在舆论宣传方面制裁澳大拉西亚几乎不可能。

而英国方面目前也不怎么畏惧美国人的反击。爱尔兰问题已经是老生常谈,而且早已经解决,掀不起多大的风浪。

对非洲和印度殖民地的压榨是整个人英国都已经熟知的,大部分英国人对此视作理所当然,也根本不可能影响英国政府。

还能够宣传什么呢?总不能说美国之前是英国的殖民地,屠杀印第安人的政策始于英国殖民统治时期吧。

虽然这么做确实能够甩掉一部分的黑锅,但问题是,这不是自降身份了吗?

如果说舆论轰炸只是对美国人的第一步威胁的话,那么加大对菲律宾的支持,就是澳大拉西亚对美国的第二步威胁了。

随着澳大拉西亚新一批武器装备运输到菲律宾,菲律宾的攻势变得猛烈了起来,也没有保持和美**队之间的默契了。

甚至菲律宾军队的进攻大有将美国人赶下海的趋势,对于港口驻扎的美**队不再容忍,也没有心思去和美国玩一场表演一般的消耗战。

武器装备抵达的第一天,菲律宾军队就和美国在马尼拉的驻军来了一场全方面的攻防战。

菲律宾军队方面死伤超过1500人,但也对美**队造成了至少300人死亡,600人受伤的惨烈局面。

虽然看起来伤亡并不对等,但美**队掌控着火力和防守方面的优势,这样的伤亡比也算正常。

更重要的是,美**队只有寥寥数千人,而菲律宾军队的规模已经超过了十万人。

第一天的战争只是菲律宾少量军队的进攻,接下来美**队还要面临更多的菲律宾军队,能不能守住马尼拉港口都是个问题。

要是在和谈结束之前就丢掉了菲律宾,美国人相当于丢失了一个重要的和谈条件,势必要付出更大的代价。

这是美国人不愿意见到的,但也不能光明正大的向菲律宾派遣更多的援助,只能奢望在菲律宾的美**队能够撑住,至少撑住整个谈判期间。

但事情的发展明显出乎美国人的预料。澳大拉西亚的援助主要在弹药方面,特别是火炮的炮弹,更是一次性援助了超过50万发。

阿瑟对菲律宾的要求只有一个,那就是在短时间内全面进攻美**队,子弹和炮弹管够,火力覆盖能有多猛烈就有多猛烈。

菲律宾人也不敢违背阿瑟的要求,虽然很是心疼,但是也轰出了三天超过15万发炮弹的消耗量。

虽然这样的消耗量远远落后于澳大拉西亚军队,但毕竟菲律宾军队的武器装备也不一样,火炮的数量更是远远落后,这样的消耗量已经算可以了。

龟缩在港口和军事基地的美**队,时隔数年也再次经历了这样的狂轰滥炸。

不要太过相信美**队的军事素养,因为他们在炮火来临的第一时刻就会躲在防御基地中,反不反击的已经不重要了。

甚至有的美国士兵,为了硬性的完成自己的任务,子弹仿佛不要钱一般向着四处乱开,只为证明自己在战争中消耗了子弹,对敌人进行了反击。

至于敌人到底是在天上还是地里,反正轰炸时也没有人监督,自然也不可能有人实际性的考量。

在菲律宾全面进攻的第三天,美**队的球员电报已经疯狂的向美国政府发送了三天了。

但很明显,菲律宾的港口已经戒严,英国和澳大拉西亚的舰队正在巡逻,这不可能允许美国的支援部队靠近港口的。

在没有援军的前提下,美**队也注定撑不了几天,被打败也只是时间问题了。

在这样的压力下,美国最终进行了退让,同意英国对于更多中美洲国家的要求,但还是不愿意放弃巴拿马运河。

美国愿意放弃的除了尼加拉瓜之外,还有更靠近墨西哥和洪都拉斯的危地马拉共和国。

危地马拉虽然面积更大,但却是中美洲国家中距离巴拿马更远的国家。

距离巴拿马比较近的哥斯达黎加美国人是不愿意放弃的,这也相当于巴拿马和尼加拉瓜的缓冲区域,也是美国抵抗中美洲以及英国势力的第一道防线。

美国人在巴拿马运河方面的态度确实坚定,甚至直接表明了为了巴拿马运河不惜战争。

或许也是看出了美国人最后的底线,知道获得巴拿马运河已经不可能了,英国人也就逐渐放弃了对于巴拿马运河的要求。

最终,澳大拉西亚,英国和美国达成了协定,美国退出尼加拉瓜,危地马拉和萨尔瓦多,并且撤离所有在哥斯达黎加的驻军。

并且,美国允许菲律宾独立,自行组建任何体制的政府,并且撤离在所有在菲律宾的军队,放弃对菲律宾以及其附属岛屿的主权。

作为对美国的回报,巴拿马及巴拿马运河由美国继续管理,英国不得以任何理由插手。

而作为巴拿马和尼加拉瓜的缓冲国,签订协议的三个国家不允许在哥斯达黎加建设任何军事基地,只允许进行民事上的经济开发和协作。

美国人特意要求,短期内不允许曝光协定的内容,并且停止所有在美国的舆论输出。

这一点阿瑟和英国自然也会答应,毕竟再闹下去也就到了战争了,目前和美国展开一场全面战争并不合适,谁也无法承受这样的损失。

达成了自己的目的,英国和澳大拉西亚还是比较开心的。

虽然没有直接拿到巴拿马运河,但在中美洲势力的扩张也相当于削弱了美国。

最开心的自然就是澳大拉西亚了。成功的获得了菲律宾和萨尔瓦多,澳大拉西亚在太平洋两岸的扩张政策已经完成了一大半。

菲律宾这个国家只要掌控的好,对澳大拉西亚来说也是很重要的一大助力。

特别是菲律宾较为丰富的人口,能在接下来的战争中为澳大拉西亚提供大量的炮灰。

但是如果训练一部分较为精锐的菲律宾军队,能够提供的战斗力还是相当可观的。

正所谓,士兵和小孩射出的子弹都具有一样的杀伤力,一支装备精良的菲律宾军队的火力也是有所保障的。

虽然美国政府是唯一的损失惨重的国家,但对于目前的柯立芝政府来说,这样的结果也算能够接受了。

毕竟巴拿马和巴拿马运河还是保住了,美国至少没有太过严重的危机。

而且这次协定的签订被隐瞒了,美国也可以声明主动退出这些地区,来换取民众的好感。

反正撤离这些地区是民望所归,在保证巴拿马运河安全的前提下,撤离这些地区民众又能说什么呢?

不过,在这次事件之后,柯立芝总统也算是意识到了舆论对于国家政府的重要性。

协定签订之后,在松了一口气的同时,柯立芝总统也要求宣传部门对于报纸的刊发进行更严格的限制,甚至拿出禁酒那样的态度出来。

这不是夸张,柯立芝总统真的被舆论的压力搞怕了。

其他国家发动一些舆论方面的攻势,美国居然就有政治上的严重危机了,是个总统都不能接受这样的局面。

柯立芝总统更怕英国和澳大拉西亚再来一次这样的舆论攻击,那种提心吊胆的日子,柯立芝总统是一天都不想经历了。

3000字第二更,求月票,求支持!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