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澳洲崛起录 > 第六百零八章:新的一年

澳洲崛起录 第六百零八章:新的一年

作者:疯艺炯龙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01 15:38:06 来源:平板电子书

条约签订之后,菲律宾和中美洲地区也终于迎来了和平。

对于澳大拉西亚来说,如何处理菲律宾以及萨尔瓦多,成了目前的首要任务。

这两个国家肯定是不能直接加入澳大拉西亚的。菲律宾的人口绝大多数都是菲律宾人,萨尔瓦多的人口也是印第安人和欧洲人混血居多,但也有相当数量的印第安人和白人。

相较于直接吞并这两个国家来说,在行政和经济方面掌控这两个国家,才是目前最好的选择。

目前的菲律宾发展还是在澳大拉西亚掌控之下的。之前的菲律宾就已经宣称成立议会共和国,目前的菲律宾共和政府也已经在妥善的运转中了。

之前菲律宾最大的三个独立势力,独立革命军,自由军和独立军团也已经演变成了三个政党,分别是曼努埃尔所控制的独立革命党,瓦利德所控制的自由党和桑德罗所控制的独立党。

所谓议会共和制,其实就是议会掌控国家的权力,委托或者组织国家政府来管理整个国家。

这也代表着议会的权力是大于政府的,谁获得了议会的大多数,谁其实就是这个国家的实际掌控者。

目前菲律宾议会的优势政党仍然还是曼努埃尔所控制的独立革命党。

澳大拉西亚对于目前的菲律宾政府的影响力是毋庸置疑的,这也导致菲律宾议会大量模仿了澳大拉西亚议会的体制。

曼努埃尔所控制的独立革命党控制了菲律宾议院接近53%的席位,剩下的自由党和独立党加起来才控制了47%出头。

这也注定了菲律宾目前的局势并不是三方竞争,而是曼努埃尔对抗剩下的两个政党的联合。

这其实也是澳大拉西亚愿意见到的。如果是一个统一并且稳定的菲律宾的话,想要完全控制是很有难度的。

那如果菲律宾政府各有矛盾,几个政党之间互相竞争的话,想要控制菲律宾的难度就会大幅度降低。

相较于菲律宾来说,萨尔瓦多明显就要好控制很多。作为中美洲国家国土面积最小的一个,萨尔瓦多的人口却并不少,甚至总人口规模已经突破了上百万。

不过坏消息是,正因为有着美国人的干扰,萨尔瓦多在20世纪初略有起势的经济已经被影响。

目前的萨尔瓦多是中美洲国家中秩序比较混乱的,各种黑帮比较流行,严重阻碍了萨尔瓦多的经济发展,同时也影响了萨尔瓦多民众的生活质量。

为了更好的控制这两个国家,一个十分有效的盟约和联盟是很有必要的。

阿瑟将这个任务交给了政府,而政府也很快给出了答案,那就是一份包含行政,经济,军事,外交等方面在内的,全方面的联盟盟约。

1924年10月25日,在澳大拉西亚悉尼,在阿瑟的见证下,澳大拉西亚,菲律宾和萨尔瓦多签订了太平洋战略同盟条约,组建太平洋战略同盟,在外交方面共同进退,在军事方面全面合作。

这其实也代表着澳大拉西亚完全的控制这两个国家的经济和军事,并且深度的影响着菲律宾和萨尔瓦多的外交。

这份盟约签订以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澳大拉西亚组织人手帮助菲律宾和萨尔瓦多训练国防军。

原本菲律宾三大势力的军队被整合成菲律宾国防军,总人数25.8万人。

而萨尔瓦多方面也将组织超过2万人的军队,由澳大拉西亚军队全方面训练,帮助萨尔瓦多更好地掌控国内局势,维持国家稳定等等。

同时,在经济方面,三个国家将展开全方面的合作,加深互相之间的经济联系。

对于澳大拉西亚来说是一个好消息,因为澳大拉西亚的工业产品可以销往菲律宾和萨尔瓦多,相当于多了一个加起来人口超过1200万的市场。

目前的菲律宾和萨尔瓦多也绝对不会亏,毕竟澳大拉西亚的大部分工业产品还是比较廉价的,继承了一战前德国工业的优点,那就是质量好,价格低。

最能彰显澳大拉西亚对于这两个国家的控制的条约,其实就是在军事和外交方面的协作。

根据太平洋同盟条约的规定,澳大拉西亚给予菲律宾和萨尔瓦多在物资方面的支持,保障菲律宾和萨尔瓦多在任何时刻的独立。

与此同时,菲律宾和萨尔瓦多将在国际层面与澳大拉西亚的外交选择保持一致,在不违背澳大拉西亚利益的前提下,拥有较为完善的自主行政权。

而在军事方面,同盟中有任何一个国家被非同盟国家攻击,视为对整个同盟的挑衅和攻击。

如果同盟对某一个国家发起战争,或者受到了某一个国家的攻击,澳大拉西亚作为军事实力最强的同盟,有权利掌控菲律宾和萨尔瓦多军队的指挥权,并且根据实际军事局势布置相应的反攻和进攻政策等等。

除此之外,还有澳大拉西亚在萨尔瓦多建立的军事基地等等。当然,和美**队建立的军事基地不同,澳大拉西亚的军事基地在名义上是帮助萨尔瓦多训练自己的军队,而不是驻军控制当地局势。

萨尔瓦多人也明白自己的生活到底有多么糟糕,特别是在黑帮的影响下,萨尔瓦多的械斗和枪击事件是很多的,这也让负责维护秩序的澳大拉西亚军队的到来受到了萨尔瓦多人的欢迎。

为了获得更多萨尔瓦多人的支持,澳大拉西亚军队的到来伴随着大量的物资和援助,有效的改善了萨尔瓦多人的生活质量。

这种实质上的利益才是萨尔瓦多人最欢迎的,也是他们没有排斥澳大拉西亚驻军的真正原因。

和澳大拉西亚同样收获满满的还有大英帝国。只不过大英帝国对于中美洲国家的控制就要比澳大拉西亚强大的多了。

虽然只获得了尼加拉瓜和危地马拉,但如果加上英国之前占领的洪都拉斯,大半个中美洲地区已经被英国占领或者控制。

这对于美洲的局势来说是有至关重要的影响的。英国所控制的中美洲和加拿大,再加上和美国一直不对付的墨西哥,这让美国在北美洲的局势就变成了南北皆敌。

美国不只要担心巴拿马运河的安危,同样也要担心自己在和英国人爆发冲突的前提下,美国南海岸是否会被英国舰队封锁。

虽然没有获得巴拿马运河,但英国人对于巴拿马运河的野心已经人尽皆知。

英国人在中美洲地区增加了海军的部署,并且加强了大西洋舰队的实力。

只要美国发生任何危机,英国和澳大拉西亚的舰队都可以东西夹击,封锁美国的东西海岸。

美国的军队或许可以应对任何一方的威胁,但如果是来自东西两方的夹击,就不是那么好应付了。

到时候还得看岛国对于美国联盟的重视程度,以及美国人能够付出的代价。

在醉心于国内发展的时候,时间的进展也变得很快,1924年剩下的一个多月很快就过去了,时间也来到了1925年1月1日。

1924年对于澳大拉西亚来说是发展的一年,也是总体战略取得良好进展的一年。

无论是之前比较成功的国王杯的举办,还是之后顺利进行的四年计划,第一枚火箭的发射,青霉素的销售成功等等,都代表着国家政府在这一年的贡献和成绩。

用一句话来点评澳大拉西亚在1924年的成绩,那就是在国际方面更有地位,综合实力更进一步。

特别是掌控了菲律宾和萨尔瓦多之后,澳大拉西亚也算是一个真正的列强,有了属于自己的小弟。

这两个小弟虽然加起来人口也只有1200万,但在危机时刻也能为澳大拉西亚提供上百万兵力,这是比之前的土著军队还要靠谱的,也让阿瑟十分满意。

虽然之前的土著军队也能组织上百万兵力,但一来对于国家政府的忠诚度不高,二来训练素质堪忧,土著军队的战斗力是难以保障的。

由菲律宾人和萨尔瓦多人组成的军队虽然战斗力没有澳大拉西亚军队强大,但相较于土著军队还是要高不少的,就算是炮灰也是优秀的炮灰。

特别是距离二战爆发还有相当一段时间,菲律宾和萨尔瓦多的人口都能迎来进一步的发展。

到时候说不定光是这两个国家组建的军队就能超过200万,澳大拉西亚在二战也能获得更多的战果和利益。

当然,在澳大拉西亚发展的时候,其他国家的脚步也没有停滞。

欧洲国家恢复经济和工业的速度还是很快的,法国人也终于从一战的阵痛中缓了过来,经济和工业开始实现繁荣增长。

截止目前为止,法国已经基本恢复了战前的工业水平,经济的增长也处于繁荣状态,法国人也忘记了战争中的伤痛,多了些许欢声笑语。

这一现状不止出现在法国,还出现在结束了内战的俄国。

因为内战已经结束,俄国的工业也终于迎来了恢复。虽然俄国的工业目前规模还不是太大,但相较于内战时期已经取得明显的进步。

尼古拉二世也终于能够松一口气,相信1924年的俄国政府财政不会像内战那般紧张。

不过,俄国政府想要还清在内战和一战中欠下的债务,恐怕还需要很长一段时间。

尼古拉二世为了获得更多的物资和武器装备的支持,不仅抵押或出售了俄国相当一部分矿产的开采权,还将之前德国和美国的赔款抵押了很大一部分。

俄国的恢复期还有很长一段时间,如果后续经济恢复比较稳定的话,至少也要等到十年后才能恢复到战前水平。

有增长就肯定有着衰弱,这也是世界大环境下不变的主题。

工业和经济衰弱的国家肯定有,最明显和特别的应该就是美国了。

游行对于美国工业和经济的破坏是很明显的,这也让美国在1924年的工业总值相较于1923年下降了3%以上。

而在经济方面,愈加明显的种族危机再加上各种各样的问题,让美国的经济保持了均势,没有增长也没有下降。

其他各国经济都在缓慢增长的前提下,美国经济的均势已相当于也是一种下降了。

目光放回澳大拉西亚的发展,阿瑟对于政府在1924年交出的答卷还是十分满意的。

在阿瑟比较关注的交通运输方面,澳大拉西亚的铁路总里程已经突破5.7万公里,铁路干线四通八达,就连两个最新的州级行政区也已经拥有非常漫长发达的铁路。

公路建设更是迅猛,到处都可以看到澳大拉西亚新修建的四通八达的大公路。

在主力运输道路方面,目前澳大拉西亚的公路是双向三车道,一共六条车道和两条紧急道路的八车道公路。

这种公路一般都是国家政府修建的,每公里的造价也是所有公路中最昂贵的。

州政府修建的一般都是双向双车道,外加一条紧急道路的六车道道路。

连接各州中小城市的道路一般都是这样的道路,优点是造价比较便宜,并且建造起来需要的时间少。

但是在大城市之间的连接还是选择八车道,甚至是双向四车道加两条临时道路的十车道。

毕竟澳大拉西亚的人口主要集中在大城市,交通运输的便捷性还是很重要的,也关乎国家的综合实力能否得到充分的发挥。

在殖民地和领地方面,波斯湾地区已经建设了复线铁路,连接了沙特沿海地区,卡塔尔,阿联酋等地。

现在的卡塔尔和沙特还是连接的,后世的卡塔尔之所以会成为一个岛国,其实也是因为卡塔尔和沙特的矛盾,导致沙特直接挖空了和卡塔尔连接的土地,强行把卡塔尔变成了一个岛国。

交通运输部门下一步计划就是帮助菲律宾和萨尔瓦多建设铁路,这不仅是为了更好地掌控这两个地区,同样也是为了加快这两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把他们变成澳大拉西亚在大萧条时期的可靠市场。

正所谓要想马儿跑,得让马儿先吃草。要把这两个国家变成可靠的市场,提高这两个国家的人均收入是很有必要的。

虽然也是一笔大投资,但建设的铁路在相当一段漫长的时间内处于澳大拉西亚的管控范围,想要回本还是比较容易的。

同样让阿瑟比较满意的,还有1924年澳大拉西亚的经济增长情况。

最能够判断民众收入和国家经济发展的,应该就是国民生产总值了吧。

1924年,澳大拉西亚的国民生产总值高达15.73亿澳元,相较于去年的增长比例高达9%。

经济的迅速发展体现在了政府的财政收入方面。1924年,政府的财政总收入突破了2.2亿澳元,创造了财政总收入的最新纪录。

不过这并不值得骄傲,因为许多列强国家早在多年前财政收入就突破了一亿英镑,澳大拉西亚在经济方面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

不过更多的财政收入也代表着更多的财政预算。相信1925年政府会有更高的财政预算分配到各个部门,更多的财政预算所带来的成果也会在下一年的年度汇报上回馈给政府。

今天就这一更,明天保底两更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