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澳洲崛起录 > 第六百四十九章:转嫁危机的准备

澳洲崛起录 第六百四十九章:转嫁危机的准备

作者:疯艺炯龙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01 15:38:06 来源:平板电子书

威廉在伦敦的一切行动阿瑟都是清楚的,也自然明白伦敦股市已经快要崩塌的事实。

这个时间可以很长,也可以很短,不仅可以人为控制,也可以自由放任。

如果有着人为干预的话,伦敦股市的危机应该能够延缓到好几年后,这也是大量财团还没有撤离的真正原因,毕竟股市还有好几年的赚头,英国政府也不会放任股市的崩塌。

而且相较于经济危机在伦敦爆发,阿瑟更愿意看到经济危机爆发在美国。

毕竟历史的车轮是不容更改的,美国人的体量更大,也更容易扛住经济危机带来的危害。

阿瑟已经在认真考虑,但目前这个世界环境下,如果爆发了经济危机,又会给各国带来怎样的影响和危害呢?

因为经济危机是无法避免的,这是资本主义市场上的必定规律,人为控制也无法避免,只能提前或延后经济危机爆发的时间罢了。

资本主义下的经济市场仿佛一个人,经济危机就如同这个人的死亡,这是现在的科技手段根本无法改变的。

只不过,经济市场仍然会迎来复苏,但人类在死亡后就什么也没有了。

要考虑经济危机给各国的影响,各国的经济规模和经济规模之下的泡沫也就变得尤为重要。

作为两个人口最大的城市,伦敦和纽约这两个双子星,经济规模毫无疑问也是最大的。

伦敦背靠着整个大英帝国,纽约背靠着整个美国,都有着一个巨大的市场支撑。

伦敦之所以能够超过纽约,无非也就是因为英国的大多数殖民地的企业也前往伦敦上市,变相的增加了伦敦的繁华罢了。

除了伦敦和纽约之外,其他的股市规模太小不足以牵一发而动全身,影响到全世界。

这也代表着,想要尽可能减弱经济危机带给澳大拉西亚的影响,经济危机必须如同历史上那样爆发在美国,或许也就只有纽约这一个答案。

因为危机一旦爆发在伦敦,欧洲各大股市也将无法避免。这对欧洲的摧毁是巨大的,美国将顺利地成为世界第一强国,甚至不用二战,直接变成那个巨无霸国家。

这是阿瑟根本无法接受的。美国强大之后注定会各处搞事,这不仅会破坏英法的殖民地体系,也会破坏澳大拉西亚在南半球和太平洋对岸的统治。

甚至在大胆的猜想,如果经济危机摧毁了欧洲,甚至不需要战争的洗礼,欧洲就会直接丧失竞争力。

因为欧洲各国的资本联系的是相当紧密的,一旦伦敦出现问题,所有欧洲玩股票的股民都会遭受波及,欧洲绝大多数产业都会破产,欧洲的盛世也将就此终结。

“陛下,我认为我们不用太过担心经济危机,因为我们的经济状况和欧美是不一样的。”内阁会议上,财政大臣亨特一本正经地对着阿瑟说道。

“我们应该担心的是经济危机后进出口的极度萎缩,以及国际贸易的冬天降临。恐怕到时候除了一些粮食和肉类贸易之外,我们所有的出口都要终止,所有的进口都无从买入。”

对于现在的世界经济来说,国家越强大,就越没有办法避免经济危机带来的影响。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国家强大了肯定会占据更多的市场,创造更多的进出口贸易。

但经济危机就算不会影响自己本身,也会降低其他国家的购买力,出口贸易额自然也会缩小。

东西卖不出去,对自己国家的产业和行业来说也是一个沉重的打击,因为这就面临着企业不得不裁员,创造新一轮的失业潮。

能说这个时候的企业裁员是不道德的吗?企业要是不裁员的话,完蛋的就是企业了。

但问题是,一旦企业开始大量裁员,那些迅速丢失工作和收入来源的民众,不仅会滋生大量的犯罪案件,同样也会让民众对政府的不满上升。

如何解决其他国家经济萎靡后对澳大拉西亚货物出口的影响,这才是亨特所认为的澳大拉西亚应该担心的方向。

阿瑟点了点头,亨特所说的和阿瑟预料的没有太大的差异。澳大拉西亚的经济没有太大的泡沫,基本都是由各种基建推动的真实的经济的增长。

像那些容易造成泡沫的房地产,股市和金融等等,澳大拉西亚虽然有,但远远没有那么严重。

哪怕是人口很多的悉尼和墨尔本,也没有达到伦敦那样的地少人多的场景。

整个澳大拉西亚还是处于地广人稀的状态,自然也就不缺土地用来自建房屋,房价自然也就不会上涨太多。

至于在股市炒股的那些股民,澳大拉西亚也不是没有,但也没有达到伦敦那么夸张的级别。

整个澳大拉西亚的股民数量大约只有几十万,每天进入悉尼和墨尔本股市的资金加起来也不超过百万澳元,股市就算崩盘影响也不是那么大。

更何况,澳大拉西亚的股市基本都是澳大拉西亚的企业,国外企业的数量很少,崩盘的可能性并不大。

这也是因为澳大拉西亚距离欧美太过遥远,这些企业上市有着纽约和伦敦这样更好的选择,自然不会选择万里之遥的悉尼或者墨尔本。

悉尼和墨尔本更加吸引的是东南亚的企业,这里有着不少欧洲人创办的橡胶和矿业公司,以及少量的农产品公司,他们大多都会选择在悉尼或者墨尔本的股市上市。

再加上澳大拉西亚的本土企业,这才是澳大拉西亚股市的组成。

在橡胶行业得到控制的前提下,澳大拉西亚的股市想要迎来崩盘几乎是不可能的,毕竟王室财团的体量在这摆着,阿瑟也不可能坐视王室财团和其他的财团崩盘。

澳大拉西亚想要减弱经济危机带来的影响也很简单,只需要减少生产的份额,对那些失业的人群进行一定的救济,以工代赈让他们获得收入和粮食即可。

以澳大拉西亚的粮食和肉类产量来看,国家内部想要崩盘是不可能的,更何况还有阿瑟坐镇。

甚至不夸张的来说,澳大拉西亚能够几乎避免经济危机带来的危害,无非就是经济萎靡一段时间罢了。

但出于对王室利益的考虑,经济危机对澳大拉西亚还是要有一定的影响的。

毕竟,作为王位继承人的威廉已经长大了,他需要像经济危机这样的机会来刷刷自己的声望,提升民众对他的好感。

反正经济危机是在自己的控制范围之内的,让威廉在自己的控制下刷刷声望,也不用担心会出现任何意外。

就算将来局势控制不住了,也有着阿瑟坐镇,不用担心澳大拉西亚的经济受到严重影响。

这也算是为下一任国王铺路了,阿瑟的威望再高,他的统治也不可能持续几百年的时间。

王位必须在一代又一代的传承中稳定下去,这对于下一任的培养是至关重要的,不只是能力,同样还有他的威望和地位。

确定经济危机对澳大拉西亚的影响不大之后,阿瑟又将目光放在了其他国家,将目光看向了已经明显成长的亨特,询问到:“如果经济危机在美国爆发,对目前的欧洲来说有什么影响?”

亨特仔细思考了一阵,这才继续说道:“陛下,按照目前英法的工业情况来看,他们在经济危机爆发后,势必会将大部分危机转嫁到德国。

早在之前,协约国就将一些重污染的工厂放在了德国。这让德国的工业得以迅速复苏,也让德国的出口规模不断的增长。

经济危机爆发之后,不管爆发在哪,德国都会遭到非常严重的影响。按照目前英法在德国的工厂数量来看,至少会有上百万德国工人流离失所,德国的经济也会在一夜之间崩塌。

但如果经济危机并不严重的话,或许他们会尝试着自己吃下经济危机。特别是对于英国人来说,他们应该也不愿意看到一个崩溃的德国。”

阿瑟点了点头,对亨特的猜想还是比较满意的。没有国家想要独自承受非常严重的危机,在能将危机转嫁到其他国家的前提下,英法绝对会毫不犹豫的转嫁危机。

毕竟之前因为还贷款的事情,就让英法转移了一部分重污染的工业。

这些工业虽然加快了德国工业的复苏,但却让德国经济和英法绑定的更多。

经济危机一旦来临,英法想要甩锅给德国还是简单的。虽然不至于全面摆脱经济危机的影响,但让德国人首当其冲还是没问题的,至少能承担经济危机带来的危害的大半。

因为经济危机的本质就是产能过剩让大量的工业产品积压,产品积压的太多经济无法收回就造成经济链的短缺,最终让企业倒闭。

企业倒闭之后,大批工人失业,这些工人和他们的家人缺少了收入购买生活用品,消费能力再次降低,更加没有钱去购买工业产品。

如此往复,形成一个恶性循环,这就是经济危机发生的过程,也是资本主义世界不可能避免的大危机。

目前的德国的工业毫无疑问是产能过剩的状态,每年都要向英法和其他欧洲国家出口大量的廉价工业产品。

一旦英法主动地减少进口份额,德国的工业将迎来毁灭的打击,德国所面临的失业人数也绝对是数以百万计的。

哪怕是想要扶持德国对抗法国的英国,面对足以影响到自己的经济危机的时候,也绝对会毫不犹豫的选择转嫁危机给德国,毕竟保住自己才是最重要的。

3200字第二更,求月票,求支持!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