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澳洲崛起录 > 第六百八十二章:热闹的码头

澳洲崛起录 第六百八十二章:热闹的码头

作者:疯艺炯龙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01 15:38:06 来源:平板电子书

相较于混乱的美国来说,目前的澳大拉西亚就显得繁荣的多了。

当然,这里的繁荣指的并不是经济的规模,而是民众们的生活幸福指数和经济流动性。

伴随着基建建设的影响,澳大拉西亚已经完全不缺工作岗位了。甚至有超过两成的工作岗位处于不饱和状态,还需要大量的移民来填补工作岗位的空缺。

这对经济的推动是无疑的,1927年,澳大拉西亚的娱乐行业在繁荣的经济下快速发展,阿瑟所打造的世界电影城也成了名副其实的世界电影圣地。

当然,主要是占了其他国家都在经济危机的便宜。经济危机的时候,对电影的打击是无与伦比的。

因为民众们不可能用自己的饭钱来购买电影票,这也代表着电影院几乎没有收入,除了那些富人们会选择光顾。

很明显,富人们也不会经常去看电影,毕竟他们也有自己的工作和生活。

这就让电影的发展变得缓慢,大量的欧美电影产业迅速迁移到澳大拉西亚。

目前的世界电影城所注册的电影公司已经超过了200家,其中有一大半都是来自欧洲和美国的国外电影公司。

大量电影公司的涌入让澳大拉西亚的电影年产量从五年前的每年150部左右增长到现在的每年400部。

虽然电影的过审率只有72.5%,但去年上映的电影也高达足足290部。

这其中除了国家政府拍摄的爱国主义电影之外,还有大量的情景喜剧片,恐怖片,动画片和爱情片,英雄主义片等等。

每年举办的悉尼电影节也备受关注,获奖者不仅能提升自己的名气,还能在来年的工作中获得更高的片酬。

虽然悉尼电影节的奖项还没有遍及全球,参与评选的电影只是澳大拉西亚境内上映和拍摄的。

但从目前的影响力来看,悉尼电影节应该是世界范围内最为规范的,受众人群最多的电影节了。

因为澳大拉西亚的电影已经畅销到欧洲和美洲。如果没有经济危机的影响,光是电影行业的收入就足够养活大量的人口。

值得一提的是,原本应该诞生在美国的迪士尼公司也跟随潮流搬迁到了澳大拉西亚。

没办法,美国的经济环境实在养活不起电影公司,哪怕是迪士尼公司这样的动画公司。

美国的小孩连学都上不起了,更不要说花费昂贵的电影票去看一场动画电影了。

这也让原本应该诞生在美国的米老鼠顺利的诞生在澳大拉西亚,成了备受澳大拉西亚儿童喜欢的动漫角色。

阿瑟对于这些儿童动漫的诞生还是乐意见到的。毕竟教育要从娃娃抓起,从小就培养澳大拉西亚儿童的爱国主义观念,总比他们长大了之后再影响他们要有效的多。

也正因为如此,澳大拉西亚的许多儿童电影已经开始增加一些关于爱国主义的宣传和教育。

这也让电影的过审率在不断的提高,至少不会让电影公司一年的心血付之东流。

相较于只有澳大拉西亚还在蓬勃发展的电影行业来说,报纸和杂志在世界范围内的发展是比较迅速的。

因为报纸和杂志相较于电影有着最大的不同,那就是光临报摊和杂志书架的花费几乎很少,这也是人们了解外界的一种方式,能够放松自己的心情,不至于太过压抑。

相较于电影的昂贵费用来说,偶尔光顾一次报摊或者杂志书店,才是大多数欧美普通人的正常生活。

这也让另一个行业迅速发展,那就是诞生自美国的公共图书馆行业。

根据美国图书馆协会的调查,从经济危机爆发开始,每年新增的借书人口就不断地增长,1927年一整年甚至突破了200万。

这看起来对图书馆行业来说是个好消息,但不断增加的借书需求对于那些公共图书馆来说也是个负担,毕竟书籍是有损耗的,借书途中也避免不了意外的发生。

但看着那些几乎视图书为命的美国失业人口,图书馆协会有胆量降低这些美国人的借书频率吗?

要知道,可是有美国的失业人口光明正大的宣称,正是有了图书馆,才让他们不至于疯掉或者自杀。

要是降低这些人的借书频率导致他们疯掉或者自杀,那么责任早晚是要甩给图书馆协会的。

没办法,图书馆协会只能咬牙坚持,同时等待着来自政府和外界的支援。

欧洲的情况和美国也差不了多少。因为失业人口的不断增加,高消费的行业都在面临不断的萎缩。

但像报纸,杂志这样的低消费娱乐行业却在不断的增长,无形之中也在不断的扩张着世界范围内的报纸和杂志市场。

在这次经济危机的抄底行动中,阿瑟也是收购了几家欧洲和美国的报社媒体的。

掌握舆论是比较重要的,不管是在澳大拉西亚还是在欧美,掌握舆论总是能让阿瑟占据先机,在某件事上拥有主动权。

目前的王室财团在欧洲各大主要国家和美国都拥有多个报社,这些报社在明面上属于不同的主人,这也是方便阿瑟在进行舆论宣传的时候,不至于让人怀疑。

再加上澳大拉西亚的各大媒体,阿瑟也算是世界最大的舆论掌控者之一,可以很轻易的将自己的想法传达到全世界。

1928年1月11日,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洛杉矶。

“爱丽,今天可得早点出发。要是去晚了的话,我们可抢不到水果了。”房屋内的壮年男子一边整理着着装,一边对着自己身旁忙碌的妻子说道。

“知道了,汤姆。你不是说政府颁布了什么救济政策吗?为什么我们还要去抢那些腐烂的水果呢?”名叫爱丽的女人一脸疑惑,但手上的动作却没有因为自己的话语停止。

“谁知道呢?这个问题或许只有问上帝了。可能政策的传达还需要一段时间,亲爱的你放心,我们会好起来的。”汤姆连忙安慰自己的妻子,随后带着一家老小前往附近的码头。

虽然是一个较为寒冷的早晨,但此时的码头可谓是热闹非凡。倒不是说这里有什么吸引人的活动,只是每隔一段时间就会有富人将自己吃剩的食物和腐烂的水果蔬菜扔到码头上,这些居住在城里的普通人就会上前疯抢,看起来颇为壮观。

富人们笑称这些穷人是在恶狗扑食,有的人甚至如同打靶子一般用腐烂的食物朝着穷人扔去,反倒会引起穷人一片片欣喜和感谢。

带着爱丽和自己的女儿来到码头,汤姆先是找了一个人比较少的地方,随后安静的等待着富人的到来。

在漫长的经济危机中,洛杉矶的穷人和富人已经达成了默契,每隔几天的时间都会将自己不要的食物和腐烂的水果蔬菜扔在这儿,这也是富人眼中的救济穷人了。

至于为什么会扔在码头上呢?其实是每隔一段时间就会有新鲜食物和水果蔬菜被运输到码头上,然后装在卡车上运输到那些富人的家中。

富人们清点新鲜食物和水果蔬菜的时候,也就顺手将自己不要的东西直接丢弃,这也是聚集了那么多穷人的原因。

甚至有的穷人还会疯狂的追赶卡车,只不过被枪械威胁了几次,甚至打死了好几个人之后,他们才从追赶卡车变成了跟在卡车身后拾取可能会掉下来的菜叶。

“来了来了!”

不知是谁突然喊了一声,汤姆立刻踮起脚尖望去,果然看到了码头外即将停靠在码头的运输船。

运输船即将到达,这也代表着那些富人的卡车也会到来。而卡车上运输的就是这些穷人心心念念的食物,也是这些穷人所等待的东西。

“爱丽,咱们分头行动。我去人多的地方,你就在这看看有没有机会。”汤姆对着自己的妻子说道。

码头的最中心聚集了数百个哄抢食物的穷人,让自己的妻子加入哄抢的队伍明显是不明智的。

毕竟码头的规模也不是太大,几百个人的哄抢容易造成踩踏事件,这对穷人来说是根本无法负担的伤亡。

穷人和富人之间没有任何言语。随着富人汽车的到来,大量的烂菜叶,腐烂的水果和发霉的食物被直接扔在码头的地上。

汤姆也不管这是不是自己平时根本看都不看的东西,直接伸出手将其抢到自己的盆中。

身边的其他穷人也不甘示弱,一个比一个强的凶猛,犹如护食的野狗一般。

“妈妈,伱快看,这些人在抢垃圾唉!”汽车上突然传来了一个小女孩惊讶的呼喊,这让汤姆想起了自己的女儿,同样是那般天真,但目前的地位和生活已经截然不同。

“爱丽丝,那群野狗有什么好看的?”汽车内的贵妇人拉起了车窗的窗帘,满脸不屑的对着自己的女儿说道。

“可他们不也是人吗?”小女孩一脸好奇的学问道。

“爱丽丝,你要明白。能做出贡献的才是人,没有贡献的就只是动物。”贵妇耐心的对着自己的女儿解释,顺便安静的等待着自己的东西。

是的,贵妇的到来可不是接收那些廉价的水果蔬菜。作为洛杉矶都少见的富人家,贵妇的目的从来都是高档的珠宝香水和红酒,这次的行程也只是凑巧。

想到了女儿让汤姆一阵恍惚,在接下来的争抢中倒是落了下风。

等汤姆反应过来之后,码头上的大部分食物已经被其他人抢走,剩下的也确实是发霉的根本吃不了的东西。

无奈的摇摇头,汤姆连忙起身去寻找自己的妻子。现在只能期待着爱丽能够多弄到一点吃的,确保他们一家子在接下来的几天中不会饿肚子。

码头上倒是十分忙碌,众人丝毫没有没有注意到码头不远处的房屋内,一个看起来不像美国面孔的商人正在面带笑意的看着这边。

回到自己的家后,汤姆和爱丽连忙收拾着今天捡来的食物,将还能吃的食物进行简单的处理,并且详细的分成许多份,确保每一顿都有吃的,才能够坚持到好几天后的再一次抢夺。

分着分着,爱丽就有些不耐烦了。看着眼前这些平时根本不乐意吃的食物,爱丽整个人都没了精神,十分沮丧的说道:“汤姆,我们什么时候才能吃上正常的食物呢?”

汤姆闻言沉默了。

哪怕他对政府再有信心,哪怕他对政府再热爱,此时也无法给出爱丽任何回答。

经济危机已经持续一年多的时间,但他们这些美国平民的现状没有丝毫的改变。

胡佛总统的救济计划已经开始执行,胡佛大坝也马上就要修建。

这看起来会彻底的改善美国,让美国变成经济危机之前那样。但只有真正的美国民众才明白,胡佛总统上任以来美国根本没有任何改变。

不管这是出于何种原因,但这确实让曾经是军人的汤姆十分沮丧,他那颗坚定的爱国之心也已经开始动摇。

咚咚咚!

随着一阵敲门声响起,汤姆和爱丽互相对视一眼,眼神中闪过一丝惊讶和欣喜。

难道是胡佛总统的救济计划起作用了?有人来救济他们了吗?

打开门,两人才发现是个陌生的面孔。汤姆略带防备的将妻子护在自己的身后,十分谨慎但略含期待的询问道:“你是?”

“你是汤姆先生吗?”来人并未回答汤姆的问题,而是略感兴趣的看向汤姆。

汤姆点点头,目光谨慎的看向来人,询问之意不言而喻。

“汤姆先生,自我介绍一下。你可以叫我约翰,也可以叫我哈恩。”来人微笑着说道:“我来是有个好消息要告诉你,或许这能改变你们目前的生活。”

听到来人不是来救济他们的,汤姆和爱丽都有些失望。但听到这个名叫约翰的家伙说能改变他们目前的生活,两人的眼中又闪过一丝希望的火花。

“你能怎么帮助我们?”汤姆询问道。

名叫约翰的家伙并未着急回答,自言自语般的说道:“如果我没记错的话,你应该是一战时期的士兵吧?”

听到来人说出自己在一战中服役的经历,汤姆变得更加谨慎。

上战场没多久战争就结束,没有立下多少功勋的汤姆自然不会将自己的参军生涯视作荣耀,自然也就不会对外大肆吹嘘。

再加上他们在几年前搬来了洛杉矶,远离了他们之前农村的老家,也就更加不可能有邻居知道汤姆曾经当过兵了。

这也代表着,眼前的人要么是美国官方,要么就是一些别有用心的人了。

但美国官方的人会这样不断的询问吗?恐怕未必。这也代表着答案很有可能是第二个。

“先生,你到底是谁?”汤姆一边沉住气询问,一边已经悄悄的带着妻子靠近挂着猎枪的墙壁。

汤姆的一举一动约翰自然看在眼里,为了防止不必要的意外,约翰笑着说道:“不要紧张,汤姆先生。我没有任何恶意,目的也只是单纯的改变你们目前的生活现状。

或许之前的自我介绍不够彻底,我是民主党人士,目前的工作是调查并且帮助部分美国人改善现状。

请放心,不管我的目的怎么样,我们的利益明显都是一致的,那就是想尽办法改善美国平民的现状,让像汤姆先生你这样的人都能吃得起饭。”

“民主党?”汤姆并未完全相信约翰的话,但防备性的移动倒是停止了。

“是的。”约翰笑着说道:“不瞒你说,我们正在策划一起关于提前发放退伍补贴的游行,涵盖的人群正是像汤姆先生你这样的退伍老兵,这也是我们知道,汤姆先生你的身份的原因。

我们已经召集了上万名老兵的参与,相信政府面对上万人的游行不会无动于衷。汤姆先生,你觉得如何?”

今天就一更。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