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澳洲崛起录 > 第六百八十一章:富者独善其身,穷者兼济天下

要说1927年带给国家方面最大的改变,应该就是上千家公司搬迁的澳大拉西亚带来的工业岗位的不断增长了。

对于正在遭受经济危机的全世界来说,工作岗位的变动影响的并不只是企业的数量和经济,同样还有不断流进和流出的人口。

澳大拉西亚的工作岗位自然吸引到了大量的欧美人群,也让1927年的人口增长变得无比疯狂。

阿瑟本来以为前年271万的人口净增长已经相当疯狂了,没想到去年的人口增长数字居然超过了281万。

这代表着什么?澳大拉西亚去年的人口增长数字,已经相当于超过三分之一的荷兰人口了。

如果经济危机持续三年以上的话,那么光是这三年人口净增长数字,可能都要超过荷兰整个国家的总人口了。

不过荷兰毕竟只是欧洲的一个小国家,这么对比也没有太大的意义。

但人口的增长总归是个好消息,连续两年的人口爆发,也让澳大拉西亚的人口来到了3529万余人,已经在朝着4000万的人口大关迈进了。

不过3500万的人口对于列强级别的国家来说还是太少,甚至撑不起几场大规模战役的消耗。

阿瑟也算是亲历了一战的残酷,明白一场大规模战役就死伤上百万人的战争对于国家的消耗有多么严重。

3500万的人口看起来多,放在一战中也不过是一两场战役就足以让国家伤筋动骨的地步。

再加上澳大拉西亚的国土面积太过广泛,想要在人口方面达到初步的需求,至少还要提升到5000万以上才行。

值得一提的是,因为这次规模非常大的经济危机的原因,导致有相当一部分国家的人口不增反降,人口规模甚至比不上两年前的1926年。

目前的世界人口(列强)排行如下:

第一名,俄国,总人口1.14亿人。

第二名,美国,总人口1.11亿人。

第三名,岛国,总人口6077万人。

第四名,德国,总人口5801万人。

第五名,英国,总人口4502万人。

第六名,意大利,总人口3855万人。

第七名,法国,总人口3767万人。

第八名,澳大拉西亚,总人口3529万人。

按道理来说,已经过去了两年的时间,人口再怎么样也是要增加一部分的。

但实际上,根据这份人口排行就能够看出,两年来人口净增长为负的列强不少,俄国,美国,德国三个国家人口都出现了不增反降的现象。

哪怕是人口少量增长的岛国,英国,意大利和法国,人口增长的规模也都不大,基本上都保持在20万以下。

唯独澳大拉西亚,两年来人口净增长超过500万人,在列强中鹤立鸡群。

从各国的人口变动中也能明白澳大拉西亚这500多万人是怎么来的了,基本都是从其他国家吸引的失业人口。

不过也有相当一部分是其他国家自愿送到澳大拉西亚,毕竟有时候失业人口太多了也不是好事,会给国家的稳定和政府的统治造成一些不必要的负担。

英国明显就是这些国家中的大好人之一。按照正常情况来说,英国在两年间的人口净增长至少也在100万左右。

再加上各殖民地前往英国本土的人口,人口增长速度甚至能够保持在150万以上。

但实际上,英国的人口增长只有20万左右,剩下的可全部都来到了澳大拉西亚。

根据政府的统计,澳大拉西亚近两年这500多万的移民中,从英国来的就贡献了三分之一左右。

再加上来自其他国家,特别是美国的英国裔移民,让澳大拉西亚的英国裔人口一直保持在一个合理的比例,这也是人口快速增长阿瑟还毫不担心的原因。

从这份人口排行中也能看出来,澳大拉西亚距离法国和意大利的人口规模已经不远了。

要是法国和意大利的人口增长继续陷入低迷,甚至在两年之内,澳大拉西亚从人口方面也能超过法国和意大利。

要说列强中人口损失最严重的,反倒不是众人意想中的俄国。

俄国近些年来一直保持着高额的人口流失,这也是俄国政府根本没法避免的事情。

毕竟俄国国内的经济相较于国外来说已经落后了太多,再加上内战不断,那些渴望着和平的人,自然会远走他乡。

但在1927年,有一个国家的人口流失超过了俄国,甚至为此还诞生了一条大新闻。

这个国家就是美国,数据公布之前没有人会想到的名字。

美国在1927年人口净流失超过70万,再加上1926年流失的人口,让美国在两年后反而人口降低了100万左右。

这一数据和历史上也差不多,经济危机时的美国确实是人口净输出的时候。

毕竟作为世界危机的爆发地,美国所遭受的经济危机影响是世界上所有国家中最严重的,美国人的苦难也可想而知。

这也让阿瑟不得不佩服美国人的耐心,居然还能容忍没什么贡献的胡佛总统按照自己的计划去建设胡佛大坝。

在澳大拉西亚,一项工程从立项到被批准再到开工,顺利的话一个月的时间就能够搞定。

特别是事关到国家民生的重大工程,哪怕规模再庞大,建造起来再困难,也不可能拖延到大半年后再动工。

但美国人的胡佛大坝从1927年中旬喊到了现在,现在都1928年了,美国人仍然没有动工的意思。

只能说确实是好名声帮助了胡佛总统。要是现在在总统位置上的是柯立芝总统,恐怕美国人的愤怒早已经传播到白宫,刺杀案也早已经展开了。

胡佛政府的动作缓慢反而是阿瑟愿意见到的,毕竟美国是阿瑟的敌人,美国遭受的经济危机越严重,对澳大拉西亚来说就越是好消息。

美国人要怪也只能怪自己选择的总统,其实之前的查尔斯总统确实有能力,只不过美国财团肯定不会允许自己意料之外的总统诞生。

对于阿瑟来说还有一样大事,那就是英镑和澳元的贬值情况了。

经历了半年多的发展,英镑和澳元已经贬值的相当严重,实际购买力已经不足原先的一半。

这也让1927年澳大拉西亚的国民生产总值波动的十分剧烈,达到了澳元贬值前阿瑟根本不敢想象的47.8亿的水平。

目前的货币比例:1英镑=2澳元=3.77美元=32卢比=177法郎=1044马克(大概比例,还会波动)

不过现在的国民生产总值已经无法和其他国家对比了,毕竟各个国家所使用的货币比值在不断的波动,对比起来也没有太大的意义。

目前唯一还在升值的货币应该就是美元了,这也是美国人还没有正式放弃金本位制的原因。

在只有美元能够兑换成黄金的前提下,美元的升值也就成了必然。

不过,世界各国都在放弃金本位制,美国人也不可能坚持多久的。

毕竟各国货币贬值之后,美国的出口就变得极其困难。再加上各国高昂的关税,让美国的出口每天都在承受巨额的亏损。

不管胡佛总统有没有相关的政策,相信美国财团终究有坐不住的一天。

等到财团正式干预政府的那一刻,美国应该比现在还要混乱,也更是能够搞事的时候。

让阿瑟没想到的是,他所预料的美国放弃金本位制还没到来,胡佛总统就在美国干出了几件大事。

首先就是胡佛总统憋了大半年释放出的大招,也就是历史上鼎鼎大名的自愿联合政策了。

这项政策说白了就是美国民间发现胡佛总统依旧信任自由放任政策,给予胡佛总统压力之后让胡佛总统颁布的新的政策。

但胡佛总统是何许人也?从历史上对胡佛总统的评价来说,他是一个骄傲的,自大的,盲目自信的,从来都会小看事物和危机的人。

1927年12月31日,胡佛总统在年底最后一天的一份国情咨文中向所有美国民众解释道:“经济不景气的问题是绝对不能用立法的行动或者行政的声明来解决的,经济创伤只能由经济实体的细胞——生产者和消费者来自我治疗。

每一个人都应该设法帮助比他更不幸的邻居,每一个企业都应该帮助他的雇员,每一个社区和每一个州都应该负起责任来,组织就业和救济活动。

政府可以做出的最佳贡献在于鼓励地方上的相互合作,各级政府,联邦、州、县要加入各社区的救济活动并尽其应尽的本责。”

这话说起来正大光明,胡佛总统甚至还成立了失业救济局,来帮助自己政策的实行,完成自己心目中拯救美国失业人口的计划。

但知道内情的人对这份国情咨文嗤之以鼻,因为这样的政策和所谓的邻居互助计划是摩根财团所提出来的。

身为美国最大的财团之一,摩根财团提出所谓的邻居互助计划的根本原因,就是为了逃避救济的责任。

因为在实行所谓的邻居互助计划之后,摩根财团只需要帮助摩根大厦周围四五十家不幸的美国家庭,而不需要将摩根财团的资金分散到美国各州。

搞笑的是,胡佛总统的计划中根本没有顾及美国民众和企业的实际能力。

庞大的摩根财团只需要照顾周围四五十家美国家庭,但有些一周只有一两天能够获得工作和收入的美国人,也需要有责任去照顾他所住的平民区没有收入的人家。

这样的政策背后有没有财团的影响已经显而易见了,如此一来,胡佛总统的计划不仅没有降低美国失业人口的压力,反而让那些本来没有大危机的财团变得更加轻松,有着充足的心思和时间来更狠的压榨美国平民。

3200字第二更,求月票,求支持!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