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澳洲崛起录 > 第八百五十章:闪击波兰,俄国参战

澳洲崛起录 第八百五十章:闪击波兰,俄国参战

作者:疯艺炯龙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01 15:38:06 来源:平板电子书

情况正如同波兰第二集团军司令所预料的那样,经过了几天的精心准备,确定波兰主力军队已经被拖在西部战线,德国第一集团军立即发动了闪击波兰计划。

为了完成这次闪击任务,德国投入了他们所有的装甲部队和机动化部队。

其中包括3个坦克师,3个摩托师,5个轻装甲师和2个骑兵师。作为火力的补充和援助,第一集团军所在的东普鲁士地区,还拥有超过1200架飞机,2400门火炮。

作为对抗的,波兰第二集团军拥有4个步兵师,4个骑兵师,1个坦克师和3个火炮师。

从双方军队的编制上就能够看出差异,德国第一集团军主要编制全部是机动化部队,并且以坦克和装甲师居多。

而波兰第二集团军主要编制是步兵师和骑兵师,算是一战中比较常见的部队编制。

这就有一个巨大的差异,那就是在正面对战中,无论是步兵还是骑兵,对装甲部队的威胁都不高,甚至聊胜于无。

真正能够给装甲部队造成威胁的,实际上是炮兵师和飞机。但在德国全面掌握了领空优势的前提下,波兰的火炮到底能够给德国的坦克造成多大的威胁,这已经变成了一个并不确定的未知数。

1935年10月19日下午,德国从东普鲁士地区对波兰华沙的闪击战正式开始。

首先是大量的飞机出动,用来摧毁波兰各主要机场和通信-交通枢纽。

德国人再也不装了,他们穷极一切手段,目的就是为了摧毁波兰的各种重要设施,让波兰政府和前线军队的通信环境变得极差。

只要前线和后方丧失了联系,波兰就一定会陷入混乱,这也是德国闪击波兰的最好时机。

德国第一集团军由冯·波克上将指挥,聚集了德国最精锐的机动化部队,目的自然是快速击溃波兰。

从闪击波兰计划一开始,波兰第二集团军就迅速进入溃败状态。

倒不是波兰第二集团军太过弱小,实在是聚集了大量装甲部队和飞机的德**队太过强大。

在大量飞机的轰炸袭击之下,波兰军队根本不能组织很好的反击,就被德国的坦克部队所击败。

短短24小时的时间,波兰北部防线瞬间崩溃,德国坦克部队直接撕裂了波兰第二集团军的防线,朝着百公里之外的华沙浩浩荡荡的开去。

这也是波兰目前最有危机的一点,那就是华沙距离德国的东普鲁士地区太近了。

特别是割让波兰走廊之后,德国对东普鲁士地区的控制再度加强。

任何在东普鲁士地区部署的军队,都能够对南方的波兰产生巨大的威胁。

华沙作为波兰最重要的城市,一旦华沙面临危机,带给整个波兰信心的打击,绝对是无与伦比的。

击溃了波兰北部的第二集团军之后,德国大量的机动化部队顺着公路南下,目标直至华沙。

因为机动化部队的移动速度很快,短短48小时的时间,军队将战线推进了超过50公里,华沙已经近在咫尺。

阻挡在华沙面前的,是华沙北部的军事重镇普翁斯克。

波兰第二集团军已经聚拢了残兵,波兰政府也在紧急运输东部战线的军队前往北部战线。

这场闪击战让波兰军队猝不及防,也让正在关注这场战争的英法有些惊掉了下巴。

在西线还能和德**队打的有来有回的波兰,在北线战场几乎是全面崩溃的状态。

波兰的骑兵面对德国的坦克没有任何办法,哪怕他们组织了多次英勇无畏的冲击,最多也只是给坦克身上留下一些或深或浅的划痕罢了。

这些坦克的装甲厚度连重机枪的扫射都能够抵挡,更不要说这些骑兵单薄的进攻了。

也正是西线战场和东线战场的两次骑兵和坦克的碰撞,才让波兰和其他国家明白,骑兵在战场上的作用已经被极大的减弱了。

在面对装甲化部队面前,骑兵机动性的优势荡然无存。单从装甲化部队和骑兵部队的战斗力来看,骑兵也丝毫不具备优点。

除了能够驰骋在山地和丘陵等特殊地形之外,骑兵再也没有任何优点。这一点可以被大量的空军弥补,这也代表着在这场德波战争中,波兰人引以为傲的骑兵,实际上没有丝毫的作用。

直到这时,波兰人才感觉到了真正的慌乱。

北部战线已经崩溃,西面守不守得住已经不重要了。华沙一旦陷入危机,波兰政府就只有两个选择,要么后撤,要么投降。

察觉到严重危机的波兰政府,立即联系了正在观望的英国和法国,要求法国人履行自己的承诺,加入或者干涉这场战争。

德国人也明白必须要速战速决,否则英法一旦加入,这场战争很有可能演变为全欧洲的大战。

1935年10月21日,德国政府动用空军大量向华沙投放了劝降书,要求波兰民众放弃抵抗,德**队绝对不会残害俘虏。

与此同时,德**队距离华沙只有不到30公里的距离,华沙已经岌岌可危。

为了尽可能拖延时间,波兰政府一方面催促英法快点做出决定,一方面下达了自波兰重新独立以来,最可能影响波兰局势的决定,那就是迁都。

具体迁都到哪呢?波兰是一个中欧国家,除了立陶宛王国这个附属国家之外,再也没有任何海外领地。

而且波兰的面积也不大,最终波兰政府选择迁都的目标,也只是华沙东南160公里之外的卢布林。

值得一提的是,卢布林距离波兰和俄国的边境只有几十公里的距离。

这也代表着对现在的波兰政府来说,他们已经把德国视为最大的敌人,威胁程度远在俄国之上。

波兰的迁都并不顺利。

德国人自然不会放任波兰进行迁都。在波兰悄悄决定迁都的同时,德国派遣了大量飞机,将华沙至卢布林一带的公路全部炸毁。

这就不得不再次提到波兰的战略纵深了。作为一个本土面积并不大的国家,德国飞机可以轻易的飞到波兰全境,不用担心往返问题。

这也代表着,德国空军可以肆意在波兰境内的任何地点进行轰炸和袭击,波兰境内的任何公路和重要设施,随时都有可能面临德国的袭击。

公路炸毁之后,波兰的迁都计划确实缓慢了很多。

至少,波兰政府原本计划的搬迁民众的计划是被完全破灭了。

虽然两地之间只有160公里的距离,但在公路被破坏的情况下,光搬迁政府就已经很难了,更不要说搬迁华沙大量的民众了。

最终,波兰政府只能选择抛弃民众,带领着政府重要部门和职员,悄悄乘坐卡车前往卢布林。

殊不知,波兰政府这样的选择,直接击溃了波兰民众的信心。

别的先不说,政府都已经跑路了,难道还要要求华沙剩下的守军和民众坚决抵抗吗?

纵使波兰民众有一腔报国热血,在面对这样独自跑路的政府时,也难免如同被浇了一盆冷水一般,心都凉了半截。

两天之后,德国第一集团军顺利包围了华沙。

为了拖延德国行进的速度,波兰政府在华沙留下了足足18万的兵力进行防守。

虽然这其中只有不到8万人是老兵,剩下的10万军队都是最近一个月才招募的新兵,但也是实实在在的18万军队。

按照常理来说,如果波兰军民坚决抵抗,18万军队外加所有华沙人,至少能拖住德**队一周的时间。

但问题是,此时的波兰军队早已经丧失了信心,难道还能指望着他们拼死抵抗,誓死守卫波兰吗?

伴随着大量德国空军的抵达,以及大量的劝降书的投掷,华沙的沦陷也已经变成了必然。

1935年10月23日,德**队正式开始围攻华沙。

10月25日,在大量投掷了劝降书之后的第三天,德**队发起了总攻。

10月29日,华沙守备军司令奥卡·伊万诺维奇·戈罗多维科夫带着十多万华沙守军宣布投降,华沙正式沦陷。

而此时距离德国第一集团军发动进攻,不过只有11天的时间。

哪怕算上战争爆发的总时间,也只过去了半个月。德**队只用半个月的时间就攻陷了波兰的首都,这是英法在战争爆发之前怎么想也想不到的。

而且,通过这场战争,德国的军队已经迅速扩张到了百万级别。同样拥有百万军队的波兰丝毫不是德国的对手,这也代表着德**队仍然拥有极高的战斗力,这对英国和法国来说都不是一个好消息。

也正是在此刻,英法终于决定不当一个旁观,打算加入这场战争,帮助波兰稳住局面。

但,有一件事情的发生,超乎了英法的预料。

1935年11月1日,在波兰政府抵达卢布林,大量调动东线的守军前来卢布林布置防线的时候,俄**队彻底出动了。

超过30万俄**队浩浩荡荡的开赴前线,在波兰军队没有任何准备的情况下,迅速对波兰守军展开了大规模进攻。

要命的是,波兰人不仅没有丝毫准备,波兰政府甚至还撤走了大半在东线的守军。

原本波兰在和俄国的边境拥有超过40万的守军,也是俄国一直没有动手的原因。

但因为华沙的沦陷,迫使波兰政府不得不调动东线的守军来防守卢布林,让俄国人终于找到了机会。

经过调动的东部边境,目前只有不到20万波兰守军。他们所面对的,是30多万俄**队。

更要命的是,波兰政府将东部边境守军的大部分火炮和重武器全部调到了卢布林,部署在了卢布林的防御阵地中。

这导致东部边境在面临俄**队的进攻的时候,所能够仰仗的,只有手中的步枪和少量机枪火炮。

而俄**队,早已经不是一战那副简单的模样。

国家重新统一之后,俄国的经济和工业就迎来了高速增长。

虽然俄国的经济还是很糟糕,但到目前为止,困扰俄国许久的饥荒已经被完全解决。

工业自然不用多说。在俄国政府的努力下,俄国建成了列强级别的工业,军工方面也得到了极大的恢复。

目前俄国的武器装备几乎都是自产,他们的武器装备在面临缺乏重武器的波兰军队面前,毫无疑问是领先的。

3400字第二更,求月票,求支持!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