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澳洲崛起录 > 第八百五十一章:华沙条约

澳洲崛起录 第八百五十一章:华沙条约

作者:疯艺炯龙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01 15:38:06 来源:平板电子书

俄国的参战对波兰来说,那可真就如同晴天霹雳一般。

波兰军队面对德**队都无法抵抗,更不可能在抵抗德**队的前提下,还要抽调一部分军队来防御东线战场了。

更何况,俄**队有一个波兰永远也比不了的传统,那就是人多。

在和平时期,俄**队的规模就保持在百万级别,这也是其他国家对俄国非常忌惮的原因之一。

而俄国参战之后,他们势必会进行局部动员。别看俄国只是局部动员,所动员的新兵也绝对是百万起步的。

这也代表着,俄国随时能拥有两百万以上的军队,这几乎是波兰现在军队的两倍了。

本来面对德国就足够让人头疼,再加上俄国这个敌人,让波兰政府一时有些崩溃,也让那些本来隐藏在暗中的主和派,开始渐露头角。

面对着这样的绝境,波兰政府明白,光靠波兰已经无法改变要灭亡的现状了。

要想挽救波兰,目前只能祈求英法干涉这场战争,至少为波兰保留一定的土地,而不是像之前那样,被德国和俄国联合瓜分。

但这样的希望又很渺茫。德国的军事实力本来就很强大,再加上一个俄国,英法会愿意为了波兰而得罪这两个国家吗?

事实证明,英法并不会为了一个波兰就得罪德国和俄国两个大国。

虽然英法确实考虑过和德国宣战,但那是在俄国没有参与这场战争之前。

既然俄国已经参与了战争,就代表着波兰的灭亡已经成了既定的事实。

非要保证波兰的独立,说不定还会迫使德国和俄国走向联合,这是英法不愿意看到的。

而且,波兰的灭亡对于英法来说未必全部是坏事。

从地图上来看,德国和俄国联合瓜分波兰之后,这两个国家就彻底变成了陆上邻国。

在欧洲,除了芬兰之外,德国应该是和俄国边境线最长的国家。

两国拥有如此漫长的边境线,产生一些小矛盾和摩擦也是理所当然的。特别两个国家在20年前就爆发过战争,想要指望德国和俄国迎来永久的和平,明显是不可能的。

英法此时的想法,已经从挽救波兰变成了挑拨德国和俄国之间的关系。

德国的西面是法国和奥地利帝国,综合强度是要远远超过俄国的。既然德国想要扩张,那么就让他向东方扩张吧!

让德国和俄国两个国家之间爆发战争,对英国和法国来说,都是一件值得津津乐道的事情。

本着这样的想法,英法并未加入德波战争,只是对德国侵犯波兰的行为表示了严重的抗议。

除此之外,为了应对德国大肆扩张军队的行为,法国宣布进行局部动员,将陆军规模扩张到百万级别。

1935年11月4日,俄**队冲垮了波兰军队的防线。

在没有重火力武器的情况下,20万波兰军队根本无法阻挡俄**队的进攻。

更何况,伴随战争的推进,原本坚信能够打赢这场战争的波兰人,此时对政府和战争也大多丧失了信心。

他们引以为傲的波兰骑兵面对德国人的装甲部队根本没有任何办法,步兵战斗力和德国又有一定的差距,这也是波兰战败的原因之一。

同样也是在这一天,德**队在华沙经过几天的休整之后,宣布南下前往卢布林,围剿苟延残喘的波兰政府。

俄国自然不愿意德国全面吞并波兰,于是也加快了自己的进攻,朝着波兰的新首都卢布林前进。

与此同时,在波兰沦陷之后,波兰第一集团军已经完全陷入包围。

德国的装甲部队继续乘胜追击,留下一部分步兵和炮兵收缩对波兰第一集团军的围剿。

11月7日,德国第二集团军对波兰第一集团军展开了全面进攻。波兰第一集团军已经进入了包围圈,他们除了逐渐被德国人缩小防线之后,再也不能做任何事情。

11月11日,俄国出兵第11天,俄**队距离波兰的首都卢布里已经很近。

11月12日,德**队也顺利抵达卢布林周边,德国和俄国成功实现了合围卢布林。

双方都很有默契,德国和俄**队并没有爆发想象中的冲突,双方对于共同围剿卢布林拥有很大的兴趣。

11月15日,德国空军对卢布林展开了大规模轰炸,并且投掷了上万份劝降书。

11月22日,坚守了一周的时间之后,波兰政府正式宣布无条件投降,历时一个多月的波兰战争终于结束。

德波战争结束了!

这是自11月22日之后,欧洲最大的新闻。

一个曾经拥有70万军队,并且拥有大量坦克和飞机的中等强国,在德**队的围剿之下,只坚持了一个月多一点点的时间。

虽然中途有着俄**队的参与,但那时候的波兰已经丧失了他们的首都,战争的失败已经是板上钉钉了。

这场战争让欧洲国家重新认识了德**队的战斗力。哪怕在一战后遭受了长达20年的限制,德国陆军的战斗力仍然是欧洲顶尖。

更要命的是,吞并了波兰大部分地区的德国,国家综合实力将迎来巨大的提升。

波兰地区将成为德国重要的后勤补给基地,每年能够为德国贡献大量的粮食和其他物资。

德国所占领的2000多万波兰人口,也能够为德国提供额外的上百万军队。当然,想要保证这上百万波兰军队的战斗力和忠诚度,就得靠着德**队的洗脑和其他的各种手段了。

虽然战争结束了,但这不代表波兰地区的混乱就此终止。

毕竟占领波兰的可是德国和俄国两个国家。这两个国家关于占领区的具体划分,才是接下来英法比较关注的好戏。

一旦两个国家对于占领区的划分起了冲突,局势就会如同英法所预料的那样,从德波战争演变为德俄战争。

如此一来,英法就能够彻底的作壁上观,静悄悄的看这场足够吸引人的大戏。

1935年11月23日,德国政府照会俄国政府,邀请俄国政府在华沙举行谈判。

谈判的重点,自然是关于波兰国土的划分。

双方分蛋糕的并不止一个波兰,还有波兰之前所控制的立陶宛王国。

对于德国和俄国来说,这些土地其实都挺重要的。

不管是哪一个国家获得了这些土地,因为和本土相连的优势,可以将其轻易的转化为自己的本土。

立陶宛还是波罗的海沿海国家,拥有更多的海岸线,对国家的发展来说也是一件好事。

很快,俄国政府就同意了德国政府的邀请。

双方的和谈约定在12月15日,在波兰原首都华沙举行。

在此之前,双方维持各自占领的区域,并且严格约束前线军队的一切行为。

很明显,无论是德国还是俄国,都不愿意在此时和对方发生一场战争。

德国的计划是在进攻波兰之后谋划对法国的闪电战,俄国的计划是占领一部分波兰就行,没有必要节外生枝。

也正是两个国家在目的上的统一,才让瓜分波兰的行为得以顺利进行,并且中间没有爆发冲突。

很快,时间就来到了双方所约定的12月15日。

在德**队严格控制的华沙,一场关于如何分割波兰和立陶宛的谈判正式开始。

就目前的局势来看,德国控制了大半个波兰,并且是击败波兰的最大功臣,理应拿到更多的土地。

但俄国的军队规模丝毫不弱于德国,这也代表着俄国拥有狮子大开口的权利。

谈判的第一天,双方就提出了各自的领土要求。

德国代表提出,德国作为战争的发起者,击溃了大多数波兰军队,理应划分更多的波兰土地。

而俄国中途参战,并且只是攻击了波兰防守较弱的东部防线,很明显是捡了便宜。

德国代表认为,双方目前所占领的波兰地区比较符合各自的战争贡献,两个国家对于土地的划分,应当延续目前各自所占领的区域。

这一提议立刻遭到了俄国的否决。俄国因为出兵比较晚,占领的地区是很少的。

之前也提到过,波兰新首都卢布林距离俄国边境只有100公里左右。这也代表着,俄国所占领的区域,其实就是边境到卢布林100公里以内的土地。

这些土地只有整个波兰的三分之一,并不能满足俄国政府的胃口。

但德国也不退让。对德国来说,自己辛辛苦苦打下来的土地,不可能就这样割让给俄国。

好在除了波兰之外,还有一个立陶宛可以进行利益分配。

德国表示,德国只占领立陶宛的沿海区域,靠近俄国的部分全部割让给俄国,作为德国的诚意。

而且,德国政府不会反对俄国收复拉脱维亚和爱沙尼亚,并且支持俄国重新收回北波罗的海的霸权。

虽然这项提议很吸引俄国人,但这其中也是有很大一个坑的。

拉脱维亚和爱沙尼亚,分别被英国和法国控制。俄国想要重新拿回北波罗的海的霸权,就必须得对瑞典,芬兰,拉脱维亚,爱沙尼亚这几个国家产生巨大的影响力。

但问题来了,除了拉脱维亚和爱沙尼亚被英法控制之外,芬兰和澳大拉西亚的关系也非常良好。

俄国要是真的听信了德国的谗言,试图重新夺回北波罗的海的霸权的话,就必须连着得罪英法澳三个列强。

光是得罪英法就已经吃不消了,更不要说澳大拉西亚也是世界前三的超级列强。

俄国人自然也能看到其中的陷阱,自然不会轻易的答应德国人的要求。不过俄国也确实没有得罪德国的想法。

经过长时间的考虑之后,俄国提出了自己的附带要求,那就是必须占领目前波兰的新首都卢布林,这是波兰东南地区的最大城市,也是俄国将来抵御德国的军事重镇。

虽然德国不想让出辛苦占领的卢布林,但和俄国拖着也不是一个办法。而且,除了俄国特别要求的卢布林之外,俄国并未反对德国的其他要求,这也让德国政府下定了决心。

1935年12月27日,德国和俄国会谈的第13天,双方正式签署了华沙条约,再一次的合力瓜分了波兰。

3400字第一更,求月票,求支持!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