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澳洲崛起录 > 第八百六十章:英国王位危机

澳洲崛起录 第八百六十章:英国王位危机

作者:疯艺炯龙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01 15:38:06 来源:平板电子书

罗曼部长抵达伦敦的第一步行动,就是会见了英国著名的主战派,表达了对德国恐怖军事实力的忌惮,以及自己坚定的主战想法。

温斯顿·丘吉尔虽然远离了政府,但他曾经在英国内阁中先后担任过内务大臣、海军大臣、军需大臣、陆军大臣、空军大臣、殖民地事务大臣和财政大臣,在英国政坛还是有着不小的地位的。

这位已经转变为作家和知名批判者的前内阁成员,在听到罗曼部长坚定的主战态度之后,曾经意有所指的说道:“或许你我背后国家的命运,要被明天的会议决定了。”

1936年4月10日,英国首相鲍德温接见了代表法国的罗曼部长,双方举行了一次外交会议。

在这次会议上,罗曼部长提到了两天前爆发的德奥战争,并且非常直白的说道:“我不认为这只是德国和奥地利之间的战争,这是一场遍及整个欧洲的大战。

法国需要得到英国的支援,这是我们能够战胜德国的重要保障。如果没有来自英国的支援,法国将在这场战争中走向失败,我们也不得不寻找可以减少伤亡的办法,来挽救即将灭亡的法国。”

罗曼部长所说的话很简单,总结为一句话,那就是英国参战我就打,英国不参战我就投降,以此来威胁鲍德温首相和英国政府。

如果是在一年以前,鲍德温首相绝对会对法国人的威胁嗤之以鼻,甚至会直接嘲讽,丝毫不会理睬法国人的行为。

但现在不同了。德国远比一年前强大的多,带给英国人的威胁也远胜于前。更重要的是,鲍德温首相在罗曼部长的眼中看到了超乎寻常的镇静和坚定,这也让鲍德温首相不由得开始迟疑。

如果罗曼部长只是一个人,鲍德温首相断然不会在意罗曼部长的话语。但问题是,罗曼部长所代表的,是整个法国政府。

如果这是法国政府统一的意见,那英国政府就不得不考虑了。如果真的迫使法国放弃抵抗,英国还能打败统治了整个中欧和西欧的德国吗?

虽然法国大概率不会投降,但鲍德温首相却丝毫不敢去赌那一丁点的概率。如果真的让德国统治了中西欧,并且威胁到大英帝国的霸主地位,他在英国的首相生涯也将迎来终结,并且绝对会承受民众大多数的愤怒。

但直接参战并且帮助法国,这却又是鲍德温首相不愿意看到的。上一场超级大战带给英国的伤害还历历在目,这也让英国政府中有不少的主和派。

对于偏向保守的鲍德温首相来说,力排众议发动战争,这要比逼迫爱德华八世退位还要困难的多。

毕竟在爱德华八世的问题上,鲍德温首相算是占据了大义,并且得到了教会、各殖民地政府和英国民众的支持。

但发动战争这种事情,所带来的后果绝对不是鲍德温首相一个人能够承受的。

看到鲍德文首相犹豫不决的模样,罗曼部长趁机提出了自己关于澳大拉西亚的计划:“尊敬的首相阁下,我明白您在担心什么。但请相信,如果贵国能够加入战场,法国将拥有绝对的胜算。

只要我们能够说动澳大拉西亚加入这场战争——凭借着贵国和澳大拉西亚的盟约,相信澳大拉西亚人不会拒绝的。

只要有着澳大拉西亚的帮助,我们就拥有这场战争的绝对胜算。同时,我们还能避免有国家因为这场战争而获利。

战争结束之后,贵国仍然是最强大的国家,法国也不会要求更多的土地,我们的目的是保持现状。”

“澳大拉西亚?”鲍德温首相默默的点了点头,对罗曼部长提出的绝对胜算少了几分怀疑。

按照目前公认的各国实力排行来说,英国,法国和澳大拉西亚应该是世界前三。纵使德国的突然崛起让这份排名变得不太靠谱,但大体上也是相差不多的。

德意岛同盟中,只有德国人的实力稳居前五。意大利和岛国各有各的缺点,只能说是保八争五,但绝对不是稳定世界前五的列强。

如果从英国>德国、法国>意大利、澳大拉西亚>岛国的角度出发,这场战争确实挺有胜算的。

虽然德国还有一个盟友西班牙,但法国也有奥地利帝国作为盟友,总体实力仍然更加强大。

不过,这些假设并不能促使鲍德温首相同意加入这场战争,保守的鲍德温首相终究还有着各种各样的问题。

“虽然你算到了大部分列强,但俄国人你并没有想到。”鲍德温首相思考了一会,这才开口说道:“俄国人也是一个威胁,如果没有办法让俄国人也加入战争的话,我不认为这场战争对大英帝国有利。”

“俄国人不可能避免这场战争的。”罗曼首相微笑着说道:“从俄国入侵波兰就能够看出,俄国人仍然保持着沙俄时期对领土的庞大野心。

而且,他们绝对不会允许德国统治欧洲,德国也绝对不会允许东欧有个如此强大的国家,可以随意威胁到他们的首都柏林。

我们在边境已经建成了马奇诺防线,可以依托马奇诺防线将德**队阻拦在边境之外。一旦西欧的攻势陷入停滞,距离德国和俄国的战争也就不远了。

届时,我们只需要安静的守在马奇诺防线之中,就可以坐看德国和俄国之间的超级大战了。”

虽然有着自己独特的想法,但罗曼部长对德国人的印象还停留在一战和之前的几场战争,自然也不会想到法国辛辛苦苦建立的马奇诺防线,在接下来的战争中基本不会发挥作用。

作为同一时代人的鲍德温首相,对罗曼部长的话自然也是毋庸置疑的。法国人花费了大代价建造的马奇诺防线鲍德温首相也是知道的。

哪怕德国人有着精心的准备,想要啃下法国人的马奇诺防线,也至少需要好几个月的时间。

这段时间也可以用来进行战争准备,如果能够逼迫德国人将目光放在东欧,那自然是再好不过了。

“罗曼部长,战争的事情还需要经过国会和内阁商议,请原谅我无法给伱一个肯定的答复。如果可以,我希望你能够参加明天的会议,我会尽量为你争取机会。”商谈的最后,鲍德温首相微笑着,给罗曼部长画了一个大饼。

罗曼部长只能无奈的点点头,将希望寄托在明天的会议之上。

目前看来,想要直接说服鲍德温首相,通过鲍德温首相的权力直接让英国加入战争是不可能了。

这也代表着,罗曼部长必须得过了英国内阁和国会那一关,得到英国主战派的支持,才能拉拢英国加入反德同盟。

让鲍德温首相没想到的是,他还没有等来第二天的会议,就等来了更加严峻的危机。

4月10日下午,著名政治家和作者丘吉尔在报刊上发表了一篇文章,清楚地阐述了德国和奥地利正在进行的战争,并且十分悲观的表示:“英国已经在逐渐的走向末路,她对一个失败的国家一步步退让,成功的把送上了欧洲霸主竞争者的位置。

如果英国政府不能及时醒悟,等到德国打败奥地利,英国将面临一个恐怖的欧洲大陆霸主。”

在文章的末尾,丘吉尔还似有似无的提到了,英国正在进行的王位危机,以及爱德华八世和政府不断的争吵——为了那个已经两次离婚的女人。

舆论的效果是达到了。

大量报社的加入,让这篇新闻报道很快传遍了整个英国。英国政府想在短时间内封锁所有报道新闻的报社是不可能的,因为这像一次有预谋的行动,所有报社迅速刊登了新闻,并且以极快的速度向英国的所有地区发行了报纸。

“英国的危机已经到来,而我们的国王还在为了一个女人和内阁争吵。”有的别有用心的报社很快看懂了类似的新闻,引起了英国民众的广泛热议。

虽然这样的报社和报纸很快被英国政府查封,但民众间的热议不仅没有制止,反而变得激烈了起来。

仅仅在第二天,英国民众就爆发了游行,反对爱德华八世不作为的行为,并且反对爱德华八世迎娶那个两次离婚的辛普森夫人。

这下好了,原本只是英国王室和内阁之间的矛盾,直接演变成了英国王室和民众之间的矛盾。

虽然矛盾的关键人物是爱德华八世,但他作为英国国王,直接连累了英国王室。

游行爆发的第二天,在白金汉宫的会议厅内,英国王室内部,爱德华八世、约克公爵、格洛斯特公爵和肯特公爵举行了一场私密会议,争论持续了两个小时的时间。

这场英国政府和王室之间的危机,也让罗曼部长所期待的会议被无限推迟。

不过好消息是,爱德华八世很有可能被迫退位。而他的继任者,阿尔伯特公爵,在著名的丘吉尔的口中,似乎是一个颇有能力,并且不同意绥靖政策的潜在主战派。

3000字第一更,求月票,求支持!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