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澳洲崛起录 > 第八百六十一章:全面战争

澳洲崛起录 第八百六十一章:全面战争

作者:疯艺炯龙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01 15:38:06 来源:平板电子书

1936年4月14日,在鲍德温首相、约克公爵、格洛斯特公爵和肯特公爵的见证下,英国国王爱德华八世在贝尔韦德城堡签署了寄送给各自治领政府的退位文件,正式宣布自己将放弃英国王位。

4月15日,爱德华八世最后一次作为英国国王,通过全国广播的方式,向所有英国民众宣读了《退位法令》,并且在最后深情默默的说道:“我认为,没有我所钟爱的这个女人的帮助和支持,就不可能履行我的职责,尽国王的义务。

为了大英帝国后续的发展,同时也是为了我和我的爱情,我将自愿放弃英国王位,我的后代也不再拥有英国王位的继承权。”

爱德华八世的退位,对大英帝国来说就是最大的新闻。爱德华八世不仅是英国历史上第一个为了爱情自愿放弃王位的国王,他的统治生涯也是英国君主中最短的国王之一。

从上一任英国国王乔治五世的驾崩到现在,爱德华八世的退位,其实也就过去了不到两个月的时间。

这两个月对于英国政府的影响十分深重,也造就了英国政府现在所面临的非常严峻的现状。

除了惊叹爱德华八世真的愿意为了爱情放弃王位之外,民众们也在期待着,新的国王,也就是阿尔伯特公爵,能否一扫爱德华八世所带来的颓势,带领英国重现往日的盛况呢?

自4月16日开始,英国正式进入了阿尔伯特公爵统治的时代。

为了稳定英国政府和民众,阿尔伯特公爵决定沿用自己父亲的名号。他放弃了阿尔伯特的名字,改为乔治。也正因为如此,阿尔伯特公爵成了英国第六位名为乔治的国王,也就是乔治六世。

因为情况紧急,乔治六世成为英国国王之后,立即就将注意力放在了英国目前所面临的危机上。

在新召开的内阁向乔治六世宣誓效忠的会议上,乔治六世特别指出:“目前大英帝国正在遭受堪比20年前的重大危机,我们只有上下一心,还能带领英国走出危机,重现往日的辉煌。”

乔治六世展现了非常坚定的主战态度。4月17日,乔治六世会见了法国代表罗曼部长,双方密谈良久。

也正是在当天,乔治六世签署了英国总动员令。这份命令将全部动员英国的陆军,海军和空军,让大英帝国进入全面战争状态。

4月18日,英法联合向德国发出了最后通牒。两国要求德国立即停止在奥地利的军事行动,并且将军队全面撤出奥地利,恢复战前的局势。

这份通牒被德国外交部门紧急翻译,并且上报到德国政府和参谋部。

4月19日中午11点15分,英法驻德国大使向德国索要最终答复。德国也给出了最终答复,那就是拒绝英法的提议,并且要求英法两国政府承担发动战争的责任。

在英国的支持下,法国也罕见的强硬了起来。

4月19日下午3点22分,法国大使库伦德向德国政府照会:“因为贵国的无端宣战和拒不退让,你们必须承担发动战争的责任。作为奥地利帝国的盟友,我代表法国政府宣布,我们将履行和奥地利帝国的盟友,并且认为和贵国处于战争状态。”

4月19日下午5点25分,英国外交大臣哈里法克斯召见德国驻伦敦大使,并且态度强硬的表示道:“根据我国王陛下的指示,现通知贵国政府,因贵国无端的战争行为,作为欧洲秩序的维护者,我很荣幸的通知你,我们将与你国从此时开始处于战争状态。”

德国政府懵了,他们没想到,更换了国王的英国很快就转变成了主战派,并且和法国人达成了协议,直接宣布对德国作战。

但此时德国人已经没有去发呆的时间。他们要做的,是尽可能在英法完成动员之前击败奥地利帝国,为这场大规模战争创造出不小的优势。

4月20日早上8点12分,意大利遵照了和德意志帝国的盟约,分别向奥地利帝国,法国和英国宣战。

而在同一天的稍晚些时候,奥地利帝国、法国和英国也分别向意大利宣战,一场遍及五个列强,影响整个欧洲甚至全世界的大战也就此爆发。

不过,虽然是宣战了,但这不代表英法的军队能够第一时间抵达战场。

英法的军队虽然动辄数百万,但这些军队中相当一部分都来自殖民地。英法作为老牌的殖民地强国,他们的殖民地遍布全球,想要短时间内将这些殖民地军队汇聚在一起是很困难的。

这导致,英法需要比其他国家更长的准备时间,才能让自己的大多数军队加入这场战争。

特别是英国。虽然大英帝国是世界霸主,但世界霸主在集结军队方面也是没有任何加成的。

英国作为日不落帝国,殖民地遍布全世界。想要把这些殖民地军队全部运输到欧洲,不仅需要大量的运输舰队,同样也需要大量的时间。

德国参谋部根据英法各自的情况进行了估算。在三个月时间内,法国最多投入到战场的军队只有100万左右,英国甚至只有50万。

而德国方面,他们已经集结了超过200万军队,再加上意大利蓄势待发的上百万军队,完全可以在这三个月的时间里,像波兰那样闪击奥地利帝国。

等奥地利灭亡之后,局势就变成了英法VS德意。虽然英法的底蕴更强,但在军队战斗力方面,明显还是德意更强的。

当然,这其中德**队的战斗力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至于意大利的军队,只要他们不拖后腿,就是对德国最大的帮助。

一边将希望寄托在快速击败奥地利帝国,另一方面,德国已经开始寻求自己另一个盟友,也就是岛国的帮助。

岛国的位置还是很重要的,他们能够威胁到英国人最重要的地区,也就是印度。

一旦印度有危险,英国政府就算再怎么主战,也肯定不可能为了法国就放弃自己的印度。

只要分担一部分英**队的压力,在正面战场上德**队可以轻松击溃法**队。

但很明显,岛国人也绝对不是傻子。虽然岛国确实能对印度进行一定的威胁,但却必须要经过澳大拉西亚的势力范围。

单独面对澳大拉西亚已经让岛国人倍感压力,要是再彻底得罪英国人,岛国在太平洋的争霸上就彻底没有胜算了。

作为一个岛国,岛国想要维持自己的地位,海军的强大是至关重要的。但偏偏英国才是此时海军最强大的国家,要是得罪了英国人,岛国的海军将会被英国全面封锁,岛国的陆军再强大,出不了岛也毫无作用。

大英帝国向德国和意大利宣战之后,作为英联邦的成员,印度,加拿大和南非也先后向德国和意大利宣战。

虽然这场战争看起来声势浩大,但有些奇特的是,截止英联邦全面宣战的4月25日,主要战场仍然在奥地利。

纵使德国和法国爆发了战争,德法边境之间仍然没有大规模的战役和冲突。

这也算是德国和法国政府互有默契。德国并不打算过早将自己的兵力浪费在对法国的进攻中,毕竟此时尽快击溃奥地利帝国才是更重要的事。

而法国方面,虽然已经决定了参战,但他们的战争准备还没有完成,并且他们也不打算在英**队到来之前,过早的将自己的主力投入到战场。

而英国人呢?乔治六世确实是主战派,但这仍然不能更改英国在乔治六世登基之前对战争毫无准备的事实。

英国人战争准备的时间远比法国更久。根据英国内阁的推算,第一批抵达法国的军队最早将会在半个月后登陆法国海岸。

但这些军队只是英国的常备部队,数量注定不会太多。在英国内阁的计划中,在两个月以内,英国投入到欧洲战场的兵力不会超过20万人。

这点兵力相较于动辄上百万军队的德国和意大利来说,明显有些杯水车薪。

但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英国政府对于战争的准备确实很少,英**队现有的规模也只有不到60万人。

因为仓促参战的原因,英国民间对于这场战争明显没有准备,英国政府的总动员进度也很缓慢。

各殖民地也不用指望。英国比较大型的殖民地,最近的也是加拿大和南非这种,间隔了一个大洋或者一个大陆的。

英国殖民地兵力的主要来源,印度甚至和英国本土间隔了印度洋、地中海和欧洲大陆。

这些殖民地政府从宣战到动员再到派出兵力前往欧洲,至少也需要3到4个月的时间。

这也代表着,在战争的前三个月,其实就是法奥和德意的战争。如果奥地利军队能够拖住德国和意大利,为英国和法国争取足够的时间,英法的情况会好许多。

但如果奥地利帝国像波兰一样脆弱不堪,恐怕接下来的几个月,局势将会变成法国单独对抗德国和意大利。

3000字第二更,求月票,求支持!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