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澳洲崛起录 > 第九百章:巴黎沦陷

澳洲崛起录 第九百章:巴黎沦陷

作者:疯艺炯龙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01 15:38:06 来源:平板电子书

随着时间进入1936年10月,糟糕的事情还是发生了,那就是法国首都巴黎正式沦陷。

不过也有个好消息,那就是法国真正的摆脱了历史的坏名声,再也不是那个巴黎未破国已先降的笑柄。

当然,德国人为了攻破巴黎,也付出了相当惨痛的代价。

英法澳德四国在巴黎附近聚集了超过400万军队,一场完整的巴黎攻防战之后,四国的损失超过一半,英法澳只有接近100万军队南撤到奥尔良附近。

德国作为进攻方更加惨烈,战死的士兵人数高达80万以上,几乎处于人人负伤的局面。

四国在巴黎所投入的飞机总量加起来高达5000架以上,被击毁的飞机就高达1500架以上,还有超过2000架飞机负伤。

虽然巴黎周边的战事已经停止,但战争所导致的残骸和废墟几乎随处可见,硝烟让这片曾经繁华的大都市变成了人间地狱。

惨烈到什么程度呢?部队所汇报的伤亡已经是大概数字,在这场战争中,根本无法统计具体的伤亡情况。

因为每隔一段时间,就会有大量的士兵倒在冲锋或者防守的路途中,伤亡的数字是在不断的跳动的。

后撤到奥尔良附近之后,澳大拉西亚才对军队进行了清点。原本接近80万的作战部队,成功撤离的只有30万左右。

其中,澳大拉西亚本土部队成功撤离15万,剩下的15万是菲律宾和加里曼丹军队。

这样代表着,在这场巴黎防守战中,光是澳大拉西亚的损失就接近50万,这已经是相当夸张的数字了。

在英法澳军队后撤的奥尔良重新组织防线的时候,德**队这边,已经大肆的进驻巴黎,并且宣布军事戒严了。

虽然在德**队进入巴黎之前,法国政府就已经向南撤离到图尔。但这仍然改变不了巴黎对于整个法国的影响力,改变不了巴黎在德法两国民众心中的地位。

10月14日早晨,德国第18集团军正式进驻巴黎。集团军群总司令博克在巴黎香榭丽舍大街举行了隆重的阅兵仪式。

往日繁华热闹的大都市,在此时变成了寂静的废墟和死城。除了维持秩序的德国士兵之外,很少看到有法国民众的身影。

因为在巴黎城破之前,大部分巴黎市民都已经逃到了郊区或者农村,少部分则躲在自己的家中,生怕被德**队发现。

虽然欧洲国家号称自己是文明国家,但沾上战争两字,没有哪一个国家是真正做到完全文明的。

哪怕是德国,在攻克一个国家的首都之后,难免也会做一些泄愤的事情。

特别是德法之间维持了数十年的仇恨,德国攻克巴黎之后,做一些并不文明的事情也并不奇怪。

在这场阅兵典礼之前,德**队就已经全面更换了巴黎所悬挂的法国三色旗。

德意志帝国的国旗重新取代了法国三色旗,并且被悬挂在埃菲尔铁塔的顶端,法国政府部门,巴黎市政厅和法国国会。

事情真的如同法国民众所预料到的那样。在攻克巴黎之后,德**队立即开始了泄愤。

他们严格的控制巴黎所残留的市民,部分德国士兵还当街非礼法国妇女。

10月14日下午,德**队重回贡比涅森林。

这片森林比较特殊,在20多年前,正是德意志帝国向法国和其盟国投降的地方。

时隔20多年后,德国人重返这片森林,心情倒是复杂的多。

在这片森林的一处空地中,有一座法国人在一战后所树立的胜利纪念碑,上面雕刻着一只跌落的德国鹰。

胜利纪念碑的旁边,是法国福煦元帅的半身塑像。

福煦元帅的鼎鼎大名,在法国可谓是人尽皆知。

福煦元帅参加过一战的多起战役,并且在一战结束之后,获得了英国,法国和波兰三国的元帅军衔。

这样的成就自然并非一般人能够做到的,作为一战法国最著名的将领之一,福煦被法国人民纪念到今天。

德**队并未摧毁福煦的半身像,而是在福煦的雕塑前,新建立了一座德国首相的雕像。

在巴黎短暂停留一段时间之后,德**队重新发动了攻势,目标直指巴黎南部的奥尔良。

现在的局势和历史上远远不同。历史上的法国在巴黎被攻破之前,就已经做好了投降的准备。

甚至还闹出了永远不可能在法国投降之前攻破巴黎的笑谈,让自己被永远的钉在了耻辱柱上。

现在,虽然巴黎被攻破了,但德国人同样也付出了惨重的代价。

更何况,军事政府已经南迁到了图尔,法国不仅没有投降的打算,甚至还决定坚决抵抗德国。

就算图尔被攻破了,再往南还有波尔多,图卢兹和马赛这样的大型城市可以迁移。

法国的领土虽然不大,但一次次组建防御阵线的话,拖延德国人一段时间还是能够做到的。

在对抗德国人方面,英国和澳大拉西亚也算是认真了起来。

在新的一次同盟国会议中,英法澳三国商议了新的作战计划,那就是通过奥尔良牵制德**队,英法趁机在图尔一线部署新的防线,并且争取将德**队阻拦在卢瓦尔河以北。

这样的决定是相当冒险的,因为卢瓦尔河贯穿了大半个法国,将法国分为南北两个部分。

依托卢瓦尔河建立防御阵地,也就代表着彻底放弃了卢瓦尔河北部的广袤领土。

这些领土包括布列塔尼,诺曼底,巴黎和加莱,舍弃这些领土明显需要非常大的决心。

但换句话来说,如果能够依托卢瓦尔河建立更加坚固的防御阵线,法国至少没有灭国的危机。

毕竟更少的领土也就代表着防守的容易,每段防线可以部署更多的军队,这也算是唯一的好消息了。

目前法国本土的法**队大约还有200万,奥尔良部署着30万,大约70万军队前往图尔,30万军队驻扎在马奇诺防线,50万军队驻扎在都灵到尼斯一线,20万军队散布在特鲁瓦和南锡。

澳大拉西亚军队只剩下30万左右,全部位于奥尔良附近。

英**队大约70万,有20万人留在了奥尔良,20万人前往了雷恩到南特一线,剩下30万左右在图尔部署防线。

而德**队目前大约300万左右,除了已经进入巴黎的这几十万军队之外,还有数十万军队分布在法国各地,正在对法国的城市进行着围攻。

虽然看起来是德**队更多,但目前的德国已经动员了国内的大部分兵源,累计征兵数更是达到了恐怖的500万以上。

而英法还有着大量的殖民地军队正在整备,再给英法更长的时间,他们随时可以凑出上千万的军队。

哪怕是澳大拉西亚,此时的动员情况也远远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夸张。

就连两个仆从国加里曼丹和菲律宾,他们也只各自动员了百万级别的军队,还是能再压榨压榨的。

随着战争逐渐进入白热化,各国的武器生产和采购也变成了非常重要的事情。

法国因为损失了大片的国土,军工业受到了相当大的影响。不过好在法国有两个非常靠谱的盟友英国和澳大拉西亚,他们新兵的装备大部分也来自于这两个国家。

军工业的利润有多么夸张呢?

战争进行这么长的时间以来,澳大拉西亚在军工业的利润就已经接近2亿澳元,这还是因为之前英法并没有太多进口澳大拉西亚武器的原因。

随着英法开始大量采购澳大拉西亚的军备,澳大拉西亚军工行业的收入还将迎来暴增。

毫不夸张的说,光靠卖军火的收入,就能够支撑澳大拉西亚和岛国的战争。

换句话来说,和岛国的战争完全不需要澳大拉西亚进行经济投入。凭借着军火贸易的收入,就已经能够支撑军费的消耗了。

目前在国家级别的贸易中,最畅销的分别为粮食,武器和药品。

而澳大拉西亚在这方面都有不小的成就,自然也成了这场战争中最赚钱的国家之一。

也应该庆幸,澳大拉西亚因为远离欧洲主战场的原因,本土不需要担心受到战争的影响。

哪怕是英国,本土都要时不时面临德国空军的轰炸,工业生产不受到影响是不可能的。

但澳大拉西亚因为距离的原因,最近的敌人岛国都无法对澳大拉西亚的本土产生威胁。

这也导致澳大拉西亚的工业和经济仍然保持相当迅猛的增长速度,完全没有处于战争时期的感觉。

当然,其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原因,也取决于澳大拉西亚此时的战争处于有限动员状态。

在战争爆发之前,澳大拉西亚的士兵总人数大约57万左右。截止目前,军队也只是扩张到了100万出头,对于整个国家的总人数来说,是比较健康的水平。

截止1936年年初,澳大拉西亚的总人口大约为4559万左右,在所有列强中也已经处于中等,人口方面的劣势基本被抹平。

根据欧洲列强所动员的军队规模来看,澳大拉西亚士兵和总人口的比例已经是所有参战列强当中最低的了,甚至比一些未参战国家还有底。

意大利和法国的人口与澳大拉西亚的人口处于同一水平,但这两个国家在战争中的总动员士兵数量已经高达200万和300万以上,均是澳大拉西亚的两三倍。

在这样的情况下,法国和意大利的工业生产不受到影响,那是完全不可能的。

这也是为什么说澳大拉西亚的地理位置非常优秀的原因。正因为比较偏远的地理位置,可以让澳大拉西亚本土免离战争的影响,在这样的战争时期也能够做到经济和工业的正向增长。

为了更好的帮助法国人抵御德**队,英国和澳大拉西亚也答应了法国政府,将会在一个月的时间以内支援新一批军队。

英国目前在法国有大约70万左右的军队,在一个月的时间以内,英国将至少增兵50万,将英国远征军的规模维持在120万左右。

澳大拉西亚将会在一个月的时间以内增兵50万,履行和法国人之前的约定,将澳大拉西亚远征军的规模维持在80万。

如此一来,英法澳三国的总军队规模将会超过400万,打败德**队并不现实,但拖住德**队还是能够做到的。

除了法国本土预计的400万军队之外,接下来关于巴尔干第二战场的开辟,也是非常重要的事情。

巴尔干作为欧洲著名的火药桶,其军队作战水平还是比较不错的。

特别是和列强意大利相比,相当一部分巴尔干国家的军队作战力都已经超过了意大利,当然仅限于陆军。

如果能够让巴尔干三国参与这场战争,英法澳为主的同盟国这边不仅会多三个强力盟友,也会多数百万巴尔干军队。

虽然罗马尼亚和保加利亚也很有可能加入德国阵营那边,但一个南斯拉夫的体量就足以对抗罗马尼亚和保加利亚,更不要说还有希腊和阿尔巴尼亚的帮助了。

再者,巴尔干半岛上并不只有这几个国家。占据着君士坦丁堡的土耳其共和国,以及同样是在一战独立的匈牙利,同样能对巴尔干的局势产生影响。

当然,最让人心动的,还得数巴尔干半岛东北部这个庞大的国家。

在英法澳三国的多次会议中,就已经提到了关于俄国的处理办法。

俄国是目前列强国家中唯一一个没有参与战争,这样的特例是根本不允许存在的。

毕竟说到底,大家都因为这场战争被消耗了实力,俄国却在这场战争中闷头发展,这不是明摆着搞特殊吗?

面对着这个很有可能发展成自己心腹大患的国家,英国人表示,绝对不可能让俄国置身事外。

如何处理俄国这个麻烦其实也很简单,并且被写在了关于法国的防御计划中。

只要将法国的防御阵线经营成铁桶一块,坚决的将德国人阻拦在防线之外,德国人肯定要寻找新的办法解决这场战争。

一战的德国就和俄国是敌人,如果西线无法突破的话,德国有很大概率,会将目光放在东线的俄国身上。

4000字第二更,求月票,求支持!

日万第3/10天,今日已更7000/10000,求月票,求支持!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