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澳洲崛起录 > 第九百零二章:天空上的较量

澳洲崛起录 第九百零二章:天空上的较量

作者:疯艺炯龙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01 15:38:06 来源:平板电子书

在巴尔干爆发战争的时候,同为巴尔干国家的罗马尼亚,此时的局面也并不稳定。

时任罗马尼亚陆军大臣和总参谋长的安东内斯库在巴尔干战争爆发之后求见罗马尼亚国王卡罗尔二世,坚决反对卡罗尔二世和俄国的接触,并且请求卡罗尔二世授权让他组建新一届罗马尼亚内阁政府。

这样的要求在罗马尼亚国王卡罗尔二世看来,自然是不可理喻的。

理所当然的,安东内斯库被卡罗尔二世拘捕,并且剥夺了一切职位和权力。

但卡罗尔二世明显低估了安东内斯库在德国和意大利心中的重要性。

在安东内斯库被拘捕的第二天,德国驻罗马尼亚大使就求见卡罗尔二世,要求卡罗尔二世立即释放安东内斯库,并且允许安东内斯库组建新的罗马尼亚内阁。

如果只是安东内斯库的意见,卡罗尔二世自然可以忽略。但问题是,提出这个要求的从安东内斯库变成了德国政府,这就不得不让卡罗尔二世慎重考虑了。

德国人除了口头方面的威胁之外,也给了罗马尼亚实际性的好处,那就是许诺在战争结束之后,将匈牙利的特兰西瓦尼亚割让给罗马尼亚。

特兰西瓦尼亚位于匈牙利东部,临近罗马尼亚。整个特兰西瓦尼亚几乎相当于现在罗马尼亚的大半国土,如果能够吞并特兰西瓦尼,对罗马尼亚来说,绝对能够大幅度提高自己的综合国力。

有了特兰西瓦尼亚作为大饼,卡罗尔二世对自己之前的决定也就有些动摇了。

1936年11月3日,罗马尼亚国王卡罗尔二世释放了安东内斯库,并且授予安东内斯库组建新一届内阁政府的权利。

几乎是同时,罗马尼亚政府同意了德国的要求,愿意割让原本属于保加利亚的多布罗加。

这样一来,德国终于调停了罗马尼亚和保加利亚的矛盾,将这两个巴尔干国家拉上了自己的战场。

11月5日,在罗马尼亚和保加利亚双方政府的见证之下,罗保盟约正式缔结。

11月7日,罗马尼亚对南斯拉夫,阿尔巴尼亚和希腊宣战,并且加入了德意同盟。

有着罗马尼亚的帮助,保加利亚终于能缓一口气。

罗马尼亚的体量和南斯拉夫差不了多少,并且和南斯拉夫接近,能吸引大量的南斯拉夫军队。

有着罗马尼亚参战,保加利亚也终于能够腾出一部分军队,将目光放在自己南部的希腊王国身上。

超过20万保加利亚军队对亚历山德鲁波利斯展开了疯狂进攻。而在希腊这边,因为相邻的帝国只有保加利亚的原因,希腊的军队全部位于塞萨洛尼基至亚历山德鲁波利斯一线,光是亚历山德鲁波利斯就拥有接近30万希腊军队。

20万保加利亚军队对抗30万希腊军队,两者之间的战斗力差不多处于同一水平。

虽然保加利亚军队的综合战斗力更高,但希腊军队因为人数更多的原因,倒也能拖住保加利亚军队。

罗马尼亚参战之后,巴尔干国家中局面最差的应该就是南斯拉夫了。

南斯拉夫因为和意大利,罗马尼亚以及保加利亚都接壤,导致南斯拉夫不得不面临三线作战的压力。

虽然也有着阿尔巴尼亚和希腊军队的支援,但其中的大部分军队都需要南斯拉夫独自面对。

南斯拉夫方面,目前的军队数量在70万左右。其中北部和意大利的边境部署着超过30万军队,他们的目的暂时是防守,被南部南斯拉夫军队的进攻拖延更多的时间。

剩下的40万军队全部部署在南部,其中更多的军队位于莱斯科瓦茨,距离保加利亚的首都索菲亚只有几十公里的距离。

也正是因为来自南斯拉夫的压力,让保加利亚不得不在索菲亚保留20多万的兵力。

要知道,组成南斯拉夫最主要的国家就是塞尔维亚,塞尔维亚的战斗力自然毋庸置疑。

在一战之前,最强大的两个巴尔干国家就是塞尔维亚和保加利亚。这两个国家虽然人口并不多,甚至还比不上罗马尼亚,但军队的战斗力已经堪比列强,甚至比意大利这样的列强还要强大。

巴尔干国家在一战中的战绩,可是拖住了大量的奥匈帝国的军队。奥匈帝国陆军的战斗力在列强中也处于中上,这也能证明巴尔干国家的战斗力确实不错。

不过话说回来,身处巴尔干这样的火药桶,如果自身的军事实力并不强大,最终的结局只有一个,那就是被吞并。

也正是因为巴尔干不断的战火和硝烟,导致巴尔干国家的军事实力都很强大。毕竟只有经历过战争的士兵才能称得上真正的精锐,才能具备强大的战斗力。

在巴尔干国家的交战中,装甲部队和空军也是随处可见的。

虽然这些国家的工业远远比不上列强,但他们或多或少也算是欧洲军事实力比较不错的国家,自然也会拥有一定数量的坦克和空军。

这其中,受到英法澳三国支援的南斯拉夫,阿尔巴尼亚和希腊,明显拥有更多的空军。

特别是南斯拉夫,因为面临三线作战的原因,在英国和澳大拉西亚的帮助下,目前已经拥有超过700架飞机。

当然,这700架飞机有着很大的水分,其中只有三分之一是目前比较主流的飞机,剩下的都是英国和澳大拉西亚淘汰的产品。

但好歹也是700架飞机,并且这些飞机的稳定性都经过了考验,只不过在火力和速度方面落后而已。

用在战场上,特别是针对保加利亚和罗马尼亚这样飞机数量比较少的国家,大规模的空军还是很有成效的。

南斯拉夫动用飞机的第一场战役,其实就是对保加利亚的空袭。而空袭的第一目标,自然就是距离边境十分接近,并且对保加利亚来说十分重要的首都索非亚了。

首都和边境线相隔几十公里,这在巴尔干国家中也并不罕见。

毕竟巴尔干国家的土地面积都不大,目前最大的巴尔干国家是南斯拉夫,而南斯拉夫是由多个国家合并而来的。

哪怕如此,南斯拉夫的首都贝尔格莱德距离罗马尼亚也不过几十公里的距离。而罗马尼亚的首都布加勒斯特距离保加利亚同样几十公里的距离。

同理,阿尔巴尼亚的首都地拉那,距离南斯拉夫也只有几十公里的距离。

唯一例外的可能就是希腊了,希腊的首都位于国家的南部,而希腊本来就是巴尔干半岛最南部的国家,这也让首都雅典远离巴尔干诸国。

但话说回来,雅典是一个沿海城市,并且和土耳其隔海相望。在巴尔干诸国的首都中,雅典反而并不是最安全的那一个。

巴尔干三国中,南斯拉夫拥有超过700架飞机,是拥有飞机数量最多的国家。

希腊仅次于南斯拉夫,同样也拥有超过500架飞机。这500架飞机有大半来自英国,毕竟希腊和英国的关系还是比较友好的。

数量最少的就是阿尔巴尼亚了。没办法,阿尔巴尼亚本来就是个小国,再加上领土,要么沿海,要么被南斯拉夫和希腊包围,也没有装备太多空军的必要。

南斯拉夫的空军只有不到100架飞机,这样的数量放眼整个巴尔干国家,都绝对是最少的了。

但三个国家加起来,巴尔干三国仍然拥有超过1300架飞机,这样的飞机数量还是相当可观的。

再看罗马尼亚和保加利亚。

保加利亚的军工行业遭受了太大的限制,作为一战的战败国家,保加利亚的飞机数量一直是巴尔干国家中垫底的存在,哪怕是现在也不过只有100多架出头。

罗马尼亚虽然好一点,但也好不到哪里去。整个罗马尼亚加上德国的援助,也只是勉强凑齐了400架飞机,飞机数量远远落后于南斯拉夫。

但好消息是,参加这场战争的除了巴尔干国家之外,还有着身为列强的意大利。

意大利目前的飞机总量已经突破3000架,虽然有相当一部分飞机要用在其他地方,但拿出接近1000架飞机打这场战争还是没问题的。

不过英法也不是没有应对的手段。为了帮助巴尔干三国,英国特意加强了对地中海的巡逻,甚至多次光顾亚德里亚海。

本来英法还在为巴尔干三国的参战松了一口气,但让英法没想到的是,奥地利在坚守了几个月之后,终究还是没能抵抗住德国和意大利的联合进攻。

1936年11月15日,奥地利的首都维也纳被德**队攻破,超过20万奥地利士兵被德国俘虏。

经过漫长的战争之后,奥地利政府所控制的城市只有两座,均位于奥地利的南部,分别是克拉根福和格拉茨。

这两座城市能够保住的原因,是因为他们都位于和南斯拉夫的边境,这里有着一部分南斯拉夫军队驻扎,可以随时帮助奥地利。

11月16日,数十万德**队南下,将格拉茨团团包围。

11月17日,克拉根福也没有逃脱德国人的魔爪,被大量的德**队包围,奥地利的领土除了这两座城市之外,基本全部被德**队占领。

1936年11月21日,经过多天的商谈之后,在德国媒体的见证之下,奥地利政府宣布对德国投降,并且解散了自己的所有武装。

1936年11月23日,德国宣布和奥地利进行合并,建立真正的德意志人的帝国。

奥地利投降对英法来说是绝对的坏消息,甚至会影响到巴尔干地区的局势。

没了奥地利的阻拦之后,大量的德**队可以轻易南下,这对南斯拉夫来说是致命的打击。

更重要的是,意大利军队也可以腾出手来,对法国和南斯拉夫产生更大的威胁。

这一下让巴尔干的局势变得更加混乱,巴尔干三国不仅要对抗罗马尼亚和保加利亚,甚至还要对抗德国和意大利。

局势的变动让英法彻底坐不住了。

11月27日,英国从利比亚和埃及调动了30万军队北上,试图支援希腊和南斯拉夫。

法国虽然没有支援巴尔干国家的动向,但却也从非洲殖民地调动了大约20万军队。

英国的30万军队直接前往了南斯拉夫,预计在斯普利特集结,随后北上前往卢布尔雅那。

卢布尔雅那是南斯拉夫西北部的城市,再往西就是意大利人的土地。这里不仅能够防备意大利,同样也能防备德**队南下。

很明显,英国人也在担心,如果大量德**队南下的话,可能会对南斯拉夫造成过大的冲击。

如果让德**队掌握了南斯拉夫的秩序,英法在这场战争中战胜的希望也将更加渺茫。

特别是德国吞并了整个奥地利帝国之后,德国的人口和工业会变得更加强大,这对英法来说并不是一件好事。

要知道,奥地利除了人口之外,也拥有相当不错的矿产资源。这些矿产资源对目前资源贫乏的德国来说是相当重要的助力,这可能会帮助德国人重新整顿军备,并且加快军工业的发展速度。

为了阻拦德国人,英国人也算豁出去了。

在巴尔干方向,英国人用半个月的时间,调集了超过2000架飞机。

在接下来的一周时间里,这2000多架飞机对捷克和斯洛伐克地区展开了大轰炸,轰炸的主要目标就是捷克斯洛伐克的工厂和矿产。

这下英国人也顾不得会不会误伤奥地利人了,反正奥地利已经被德国吞并,奥地利人的伤亡已经成了一件小事。

如果无法破坏德国的工业生产,让德国继续肆无忌惮的对南斯拉夫发动进攻的,英法辛辛苦苦开辟的巴尔干战场也将成为一个笑话。

英国对德国重要设施接连不断的轰炸,自然引起了德国政府和首相的愤怒。

随着德国首相的一声令下,大量的德国飞机开始起飞,怀着复仇的目的,对英国本土也展开了大轰炸。

因为英德双方暂时都威胁不了对方的本土,导致目前的空战几乎成了双方交火的唯一手段。

这场史无前例的大空战,也无时无刻不在吸引着英国和德国民众的关注。

虽然空中大战的结局代表不了最终战争的结局,但谁也不能否认,英德双方谁能够占据空中的优势,这场战争的胜算也会更大。

而且,除了争那一点点胜算之外,英德之间的大空战,也更像是两国之间的互相报复和发泄。

不过好消息是,英国在工业生产速度方面,是要远远领先德国的。

因为英国不仅有着自己本土工业的帮助,而有着美洲各国家的工业,以及澳大拉西亚工业的帮助。

而德国,他们只能凭借着自己的工业进行生产,意大利的工业本来就不强,能够满足国内的军工需要就已经很不错了。

甚至在大部分时候,德国的军工业生产还要照顾意大利,帮助意大利生产一部分武器装备。

虽然短时间内可能看不出差距,但长久以来,英法澳同盟国的飞机数量,将会远远超过德意协约国的飞机数量。

目前德意两国的飞机数量大约有7000架,而英法澳三国的飞机数量就已经超过9000架。

德国无法在短时间内解决英国空军,他们所面临的将会是更加强大的同盟国空军。

4400字第一更,求月票,求支持!

日万第4/10天,今日已更4400/10000,求月票,求支持!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