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澳洲崛起录 > 第九百二十三章:艾尔湖运河的影响

澳洲崛起录 第九百二十三章:艾尔湖运河的影响

作者:疯艺炯龙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01 15:38:06 来源:平板电子书

在欧洲几国疯狂的乱战的时候,澳大拉西亚这边,皇家军工厂也迎来了全新的任务。

根据前线战场的具体作战情况,澳大拉西亚国防部对皇家军工厂下达了新的军备制造要求。

值得一提的是,国防部的要求并没有集中在武器上,而是对于现有的弹药和炮弹进行了一定的改进。

是的,新一批军备制造清单几乎全是弹药。和以往不同的是,国防部要求皇家军工厂制造具备足够杀伤力的子弹和炮弹,要求新式子弹在命中敌人的情况下,必须能够给敌人带来至少重伤的伤势。

这也是依据参谋部所制定的,有效消耗欧洲各国有生力量的方案来决定的。

短时间内澳大拉西亚所制造的新式子弹只会用在敌人的身上,但等到敌人发现不对劲的时候,他们自然也会大规模研究这种新式子弹,争取给敌人造成更大的伤亡。

这么一来,至少在欧洲地区,就会演变成英法俄和德意之间的内耗。研究新式子弹的目的就是为了有效杀伤敌人的有生力量,只要双方大量运用新式子弹,战场上重伤和死亡的比例会多很多。

阿瑟对于新式武器的研究还是很感兴趣的,也正因为如此,阿瑟成了第一批参观皇家军工厂所研制的新式弹药的人选。

来到皇家军工厂之后,阿瑟和国防部的几位高层将领前往军工厂的测试区域,实地观看新式弹药的威力。

皇家军工厂新式弹药研发总负责人安德里克已经等了很久了,看到阿瑟的时候,连忙走上前来,恭敬的汇报着新式弹药的研发情况。

“陛下请看,根据国防部的要求,目前我们已经研发并且制造出了第一批新式弹药。

您所看到的这枚炸弹,被我们称作雨点炸弹。虽然看上去只是一枚普通的炸弹,但在这枚炸弹的内部,拥有上万枚这样的小型铸铁炸弹。”安德里克递给阿瑟一枚长度只有不到五厘米的小型炸弹,解释道。

“是在这些小炸弹落地之后再爆炸一次造成杀伤吗?”阿瑟略感兴趣的询问道。

如果真的是这样的原理的话,那么这枚炸弹的原理就类似于集束炸弹,通过将小炸弹包装在大炸弹内部的方式,实现大规模的轰炸效果。

“并不是,陛下。”安德里克稍微愣了一下,连忙摇了摇头,说道:“这些铸铁炸弹是实心的,内部没有任何火药装填。

外部的大型炸弹会在空中炸开,内部装填的上万枚小型铸铁炸弹会以比较密集的方式分散开来,以超过500公里的时速向下方陆地坠落。

结合这些铸铁炸弹的重量以及炸弹爆炸后的加速度,根据我们的分析,这些实心铸铁炸弹最多可以击穿3毫米的钢板,对敌人造成极其有效的杀手。”

“当然,陛下您的提议也是一种好办法。多谢您提醒了我,接下来我也会研究这样的炸弹,努力制造更多的可以对敌人造成杀伤的武器。”安德里克连忙补充道。

明白安德里克的补充是害怕自己生气,阿瑟笑着点了点头说到:“武器研发的事情还得靠着你们这些专家来做,我说的也不过是自己的一些想法罢了。

当然,不管是什么样的想法,只要能够研发出足够优秀的武器,那都是正确的,都是对国家有益的。”

紧接着,阿瑟又将目光看向了所谓的雨点炸弹,好奇的询问道:“你们有实际测试过这枚炸弹的威力吗?”

“目前还没有,陛下。”安德里克摇了摇头,解释到:“皇家军工厂并没有太大的实验场地,我们担心上万枚小型炸弹太过分散会造成不必要的伤亡,因此暂时还没有进行实际测试。”

阿瑟点了点头,对于皇家军工厂的谨慎还是比较满意的。

皇家军工厂在悉尼和圣阿瑟堡都有具体的研究室,分厂甚至已经遍布澳大拉西亚的各大地区,是澳大拉西亚最大的军工厂,也是整个帝国武器装备的最大合作伙伴。

阿瑟对于皇家军工厂的庞大也没有概念,因为早在一战的时候,皇家军工厂就已经拥有十多万名员工,武器产量更是已经达到了一个恐怖的数字。

“那就再等会一起测试吧,我很好奇这些武器的威力,希望他们能带给我一个好消息。”阿瑟点了点头,面带微笑的说道。

安德里克点了点头,继续向阿瑟介绍到:“陛下请看,我们所研发制造的第二种杀伤性武器,就是经过改进的新式子弹。

新式子弹的弹头更尖更薄,虽然影响了武器的射程,但在射程之外,子弹的杀伤力会更大。

弹头在命中敌人之后,并不会造成正常子弹的贯穿伤,而是会在敌人的身体内进行快速的翻转。

如此一来,新式子弹所造成的伤害是普通子弹根本无法比拟的。如果用在近距离的交火中,这样的子弹将会成为敌人的噩梦,一旦命中就是重伤,不得到及时的救治基本不可能幸存下来。”

阿瑟点了点头,打量起了安德里克所展示的这枚子弹。

和正常的子弹相比,这枚子弹的弹头更加尖锐,并且弹头的材质也明显不同。

“因为弹头相对较薄的原因,在命中敌人之后,弹头还有可能断裂成许多细小的碎块。根据我们的模拟实验来看,只要命中敌人脖子以下双腿以上的区域,不管是命中哪里,基本都是致命伤。”安德里克面带微笑的解释道。

虽然削减了一定的距离,但这样的子弹用在正面战场,作用绝对是毋庸置疑的。

要知道,不管是哪一个国家的士兵,都无法做到在战场上还保证自己的命中率。

这也代表着,光靠普通的子弹想要造成杀伤是很难的。一般的子弹就算能够命中敌人,如果命中的地方不是要害部位,基本上也就是个重伤以下的伤势。

但安德里克所研发的新式子弹不同。因为各种各样的特性,新式子弹只要命中敌人的身体,至少也得是重伤的结果。

只要面临重伤,在短时间内是根本不可能恢复战斗力的。甚至如果得不到及时的救援,被子弹命中的士兵很有可能会因为伤势过重死在半路上。

这么一来也就达成了阿瑟想要有效杀伤欧洲各国有生力量的目的。虽然这么做确实有些残忍,但在国家利益面前,该狠心还是得狠心的。

目前皇家军工厂所研发的新式弹药也就这两种,不过阿瑟对于皇家军工厂的研发进度还是相当满意的。

特别是安德里克所介绍的第一种炸弹的思路,稍加改进,就能够制造出一种类似于集束炸弹一样的武器,这也就相当于是三种新式弹药。

只要能够在测试中确定这些武器的确具备非常有效的杀伤力,澳大拉西亚就可以大量建造这些炸弹和弹药,并且将其投入到接下来的作战中。

想到这里,阿瑟也有些期待这两种弹药的实际测试结果了。

目光看向安德里克,阿瑟吩咐到:“既然已经有了两种新式弹药的成品,那么不如今天就开始测试吧。

我记得艾尔湖东面有片荒漠地带,是比较合适的测试场地,也能顺带着看看艾尔湖运河建成到现在,带给当地气候环境的改变。”

艾尔湖运河从1929年年初开始建造,完工于1933年年底,用时接近五年的时间。

这样一项大工程当时投入了巨大的人力,财力和物力,也是整个国家都非常期待的建设项目。

时间辗转而过,运河建成到现在也有了三年多的时间。

说起来,因为比较忙碌的原因,阿瑟已经有接近三年的时间没有前往艾尔湖运河周边看看运河带来的改变了。

趁着这次武器测试的时间,倒也是一个好机会,让阿瑟看看自己力主建设的项目到底有没有成效。

听到阿瑟的吩咐,安德里克和军方的将领们自然不会有任何意见。

从皇家军工厂携带了几枚新式炸弹和上百枚新式子弹,一行人浩浩荡荡的从皇家军工厂前往艾尔湖运河东边的荒漠。

这片荒漠位于南澳大利亚州最东部,再往东就是首都特区的范围了。

从澳大拉西亚的地理环境计划中也能够看出,这片荒漠正好位于地理环境改善部门的分割线上。

什么意思呢?

根据地理环境改善部门的计划,澳大利亚大陆的荒漠将从这条分割线分割。以东的大片地区都是地理改善的范围,最终目标是将其恢复成广袤的平原。

以西的沙漠和荒漠目前还没有能力治理。就算有能力治理这些沙漠和荒漠,也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和财力,对现在的澳大拉西亚来说有些得不偿失。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澳大利亚地区虽然拥有极其发达的矿产资源储量和广袤的土地面积,但也拥有大片的沙漠和不断荒漠化的平原。

如果澳大利亚没有这些缺点的话,那这片地区简直太完美了,哪怕是维多利亚女王,也不可能这么轻易的就将这片地区送给阿瑟。

要知道,英国的本土面积只有31.5万平方公里左右,放眼整个欧洲也只是中等偏上的水平。

而一个澳大利亚地区的总面积就高达700多万平方公里,和英国本土相比可是20多倍的差距。

如果没有土地荒漠化和大量沙漠,适宜居住面积少的缺点,恐怕在英国人的眼中这就是第二个印度。

其实就算去除了广袤的沙漠和荒漠地区,澳大利亚仍然拥有几百万平方公里的适宜居住区。

特别是目前澳大拉西亚政府大力发展首都特区和墨累河流域平原后,已经明显改善了墨累河流域的生态。

这不仅让澳大利亚地区多了上百万平方公里可适宜居住的土地面积,同样也让这片独自成为一个大洲的土地更加具备潜力。

毫不夸张的说,如果只算目前澳大利亚地区的可适宜居住面积,都能够容纳至少上亿的人口,并且还是以比较分散和稀疏的状态。

如果艾尔湖运河真的对艾尔湖周边的环境有着巨大的帮助的话,那么大自流盆底也很有可能重新恢复生机,澳大利亚将再次多出上百万平方公里的可适宜居住土地。

至于西部和中部的大沙漠,也没有必要治理了。毕竟光凭借着这些多出来的土地,总面积就已经接近三分之一个欧洲了。

圣阿瑟堡位于墨累河和达令河交界处,因为澳大拉西亚对环境的治理,墨累河的流量已经远超之前,河道沿岸的生态也是一片苍绿。

为了尽快抵达那片荒漠,阿瑟调动了两架

Sop-34运输机运载着众人和两种武器弹药前往那片荒漠。

虽然在荒漠中没有军事机场,但因为距离艾尔湖运河只有几十公里的原因,完全可以降落在艾尔湖运河周边的机场,然后乘坐汽车前往。

耗费了一个多小时的时间,阿瑟一行人就已经顺利的抵达了艾尔湖运河周边的机场。

还飞在天空中的时候,阿瑟就已经观察到了艾尔湖周边的状况。

早在上次来的时候,艾尔湖周边还是一片漫无边际的土黄色。除了比较稀疏的灌木丛之外,几乎很少能够看到森林和其他的植物。

但不到四年的时间,艾尔湖周边的生态环境已经改善了许多。

周边已经种起了或大或小的树木,两条通向艾尔湖周边的河流也重新拥有了河水,虽然是被艾尔湖倒灌回去的。

在建造艾尔湖运河的时候,阿瑟就已经清楚了海水是根本不可能用来灌溉的。再加上海水中拥有极高的盐分的原因,导致原本就是咸水湖的艾尔湖盐分变得更加夸张。

为了保护艾尔湖周边的生态环境,每隔一段时间,是需要清理壶内的盐分的。

虽然这也要耗费人力和财力,但相较于将这一片地区完全荒漠甚至沙漠化来说,这么一点点成本也是可以忽略的。

按照目前对于艾尔湖周边地理环境的治理情况来看,不夸张的来说,周边十多公里以内,基本上已经变成了适宜居住的土地。

虽然比较靠近艾尔湖的地方因为含盐量较高的原因很少有正常的植物生长,但在较远的地方,因为水分渗透的原因,地理环境反而已经恢复。

湖水倒灌的那两条河流正好成为两条分界线,保护着整个首都特区不被荒漠化所困扰。

单就从这一特点来说,艾尔湖运河的建造就已经不亏。再看看海水倒灌对周边生态的改善,已经基本确定了,艾尔湖运河将会是澳大拉西亚立国以来最重要的一次建设。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