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大宋:穿越哲宗,打造日不落帝国 > 第一卷: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第61章 冲击路障

“求求兵爷,让我进去吧,我只想找到我的女儿,她被拍花子的拐走好几年了······”

“我的孩子肯定在里面,兵爷们行行好,让我进去,我给你们磕头了!”

“去年秋天,我家娘子与邻家大嫂一起逛坊市,出门再都没有回来。两家人都快崩溃了,她会不会就在里面?”

“······”

百姓们嚎啕哀求,官兵却不会答应。

他们清楚,一旦让这些激动的百姓涌入,混乱将不可控制。

“诸位稍安勿躁。”

一个军官上前安抚百姓情绪,“官家已下旨,将受害者一一登记,然后由官府护送其回家。”

“我理解你们此刻的心情,但他们已从鬼樊楼解救出来,而且现在很安全,所以你们不用担心。”

“诸位,团聚时刻总会到来,不必急于这一时。”

“还请大家保持冷静,不要轻举妄动。”

“一味冲击路障,只会让这里更混乱,倘若匪徒趁机混入,救走同伙,官府会治你们的罪······”

那位军官耐心地劝解,维持秩序的士兵们也不厌其烦地高喊着:“都往后退,往后退,不要再往前冲了······”

然而,百姓却不这么想,他们很渴望确定自己失踪的家人,到底在不在这儿。

这道路障封锁了他们的心愿,只要冲破,就能确认亲人是否平安。

所以人群不退反挤,维持秩序的士兵被挤得只往后退,路障也是摇摇欲坠。

“谁敢再进?”

姚平仲一声大吼,抽出兵刃,暴喝道,“众将士听令,刀出鞘,弓上弦,胆敢越过路障,杀无赦!”

百姓见状大骇,立刻停下拥挤。

“呸!你这个贼配军长没长人心?都是人生父母养的,谁家孩儿丢了不担心,你快放我们进去,不然耽搁了我们找孩子,撕烂你这贼配军的狗嘴······”

有个老婆子见百姓害怕了,硬着头皮出来朝禁军吐口水,怂恿大家继续冲路障。

因为她清楚,大宋当兵的地位太低,没有人看得起。

尤其在汴梁,几乎没人把当兵的放在眼里,人人一口一个贼配军。

“你这老婆子怎么这么不晓事?此乃朝廷大计,你呱噪个甚?”

有官兵呵斥,那老婆子更是嚣张:“我不管什么朝廷大计,我只要自己的孩儿······跟我冲啊,冲过这些贼配军,就能找到咱们的孩儿。”

老婆子带头大喊,又出来十几人在她身后推波助澜,后面百姓便鼓噪起来,一下子场面更加混乱。

姚平仲吼道:“将士们,准备战斗!”

眼见流血冲突就要发生,就听一个声音吼起:“大胆,官家在此,尔等要谋反不成?都跪下!”

“陛下万岁!”

官兵和百姓听到皇帝亲至,忙跪地高呼,场面暂时安静下来。

赵煦率重臣缓缓过来,对姚平仲道:“怎么回事?为何与百姓发生冲突?”

姚平仲拱手道:“启禀官家,有人怂恿百姓冲击路障,图谋不轨。尤其这老婆子,还有她身边这十几人嫌疑最大,骂我们是贼配军,还往我们身上吐口水,和鬼樊楼的贼人无异······”

赵煦目光森严扫视一眼,喝道:“朝廷已张贴告示,过几日便将所有受害者送回家中。尔等胆敢冲击路障,不仅仅是藐视官府这么简单,以朕看来,此时挑拨,必是匪徒同党,想引起民乱,混乱中营救匪徒······将这几人抓起来!”

身后护卫士兵立即涌上去,将那老婆子和十几个鼓噪声势最大的人抓住。

“冤枉啊!我们也是心急找回自己的儿女,才和官兵闹起来的,官家无凭无据抓我们,老婆子我不服!”

那老婆子哀嚎撒泼,声泪俱下,瞬间就将众人的同情心俘获。

“朕排除万难,扫清鬼樊楼,就为还汴梁百姓一个朗朗乾坤。尔等想与亲人相见的心情,朕能理解,但这并不是你们冲击官府路障的理由!”

赵煦冷声道,“你说你不服,那朕就给你一个服的理由。你们看,若是冲垮路障,你们面对的是什么人?你们的儿女都在这里吗?”

百姓仔细一看,顿时大悟。

如果冲破路障,他们面对的是一群被五花大绑的贼人。

这些贼人是鬼樊楼小喽啰,暂时在这里羁押,过几天再审,该杀头杀头,该坐牢坐牢。

他们找儿女,应该去那边的妇女和孩童营去寻,这里若有,便是贼人家属。

“天呐,我们差点上了当!”

“官家,都是那个老婆子使坏,我们绝无此心。”

“快走,快走,官家在此,都敢造次,不想活了。”

“······”

百姓一下子被惊住,有人跪地磕头,有人悄悄退走,有人痛斥怂恿的人。

“燕亥!”

“臣在!”

“将这几人押进皇城司,严加拷问!”

“唯!”

那老婆子听到要进皇城司,吓得大惊失色,忙道:“官家饶命,是我愚昧,上了贼人的当。是他们,就是他们几个教唆我······”

说着,指着她身边被抓起来的几人道,“他们说只要鼓噪百姓,把他们的同情心煽动起来,就能掀起民势。等百姓冲进去,他们就能趁着混乱,将我儿子从囚徒中救出来······”

真相大白,百姓纷纷退去。

然后赵煦让燕亥把这些人带到皇城司,细细拷问。

既然鬼樊楼残余势力想要救人,说明这些小喽啰中还有大鱼。

那朕就将地上的势力也一网打尽。

······

“真没想到啊,平日里乐善好施,常接济穷人的吴善人,竟与鬼樊楼有勾结。”

“什么有勾结,他是鬼樊楼内的一个头头,以前是个杀手,后来改头换面成为富商,然后用救济来博取名声。”

“以前干的是杀头的买卖,双手沾满鲜血,还想当善人?呸!苍天饶过谁!”

“这等贼人死了才好。”

百姓议论纷纷,一边咒骂,一边把目光投向被官兵包围的一栋宅院。

这栋豪宅靠近皇城,少说也得几十万贯。

可见鬼樊楼做了多少丧天良的事。

这样的例子在汴梁城有好多,那些与鬼樊楼有勾结的势力都被取缔。

那些踏入无忧洞青楼,体验别样风月的人,也被处以重型。

尤其像郭存诚等读书人,处罚更重,家族都受到牵连。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