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大宋:穿越哲宗,打造日不落帝国 > 第一卷: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第69章 老脸往哪儿搁

听到穆泰让他畅谈当方丈后的构想,慈云内心如同被一块巨石砸中,平静的湖面涟漪起起落落。

既兴奋,又忐忑。

犹如在迷雾中摸索,他揣摩不透穆泰意图,既不知何言为喜,亦不明何语为忌。

尤其在这关键时刻,每一个字、每一个词,都可能成为他命运的转折。

思忖再三,慈云决定拣最动听,最容易打动可穆泰的话语来阐述。

他缓缓开口,声音虽轻,却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慌张。

“别紧张,想到什么你就说什么,这个题目关键是你怎么想,不要在意我怎么想。刚刚我就说过,这个题目没有标准答案,畅谈心中之言即可······你无需过多顾虑,说实话,本官很看好你。”

穆泰没有干涉慈云,反而态度温和鼓励他。

这让慈云心中的戒备一下子消融,感到穆泰和蔼可亲,刚刚针对慈光的坏印象荡然无存。

心头忧虑渐渐减少,言语也变得愈发流畅。

尽管他口中的言辞大多是空洞无物的保证,但每一句都透露出,他对大相国寺方丈这一职位的极度渴望。

穆泰静静聆听,眼神中透露出一丝赞赏,偶尔拿起笔,在纸上记录一些要点。

慈云谈完,穆泰点点头道:“讲得不错。你的构想清晰、深刻,本官觉得你是最适合任大相国寺方丈的人选,但最终的决定权并不在本官手中。我只是初步考察,将报告交上去,最后由祠部决定人选,你耐心等通知吧。”

穆泰虽未直接承诺,却已让慈云看到了希望。

他觉得穆泰就是他人生当中的贵人。

只要把握住这个难得的机遇,那个梦寐以求的职位就能收入囊中。

成大事者,何拘小节。

贿赂穆泰,让他在考察文书上做点手脚。

毕竟祠部的选择,往往倾向于考察的结果。

慈云缓缓从怀里掏出一叠交子,轻轻递过去,满脸堆笑道:“此事全凭主事做主,小僧的一点小意思,烦劳主事先行收下,以后还有厚报。”

“不必如此!”

穆泰轻轻挥手,仿佛在驱散一缕轻烟。

他语调平稳,语气中带着几分耐人寻味的深意,“祠部官员不接受贿赂,你好好做事即可,不要做这种偷奸耍滑的伎俩,慈光就是前车之鉴,你最好引以为戒。”

“僧人就应该有僧人的样子,应当秉持佛门清规,四大皆空,要知世间一切都是浮云······其实,最终祠部的选择,要看你的取舍······”

穆泰微微一顿,似乎在故意给慈云留深思的空间。

少顷,穆泰又道:“你且退下,唤下一位僧人进来。”

“是!”

慈云默默收回交子,心中又生忐忑。

不一会儿,慈瑞和慈海相继进入,他们的神情各异,但都带着一丝紧张与期待。

还是一样的题目,一样的程序,同样的告诫。

二人在纳闷中阐述结束,受到同样的夸奖,只是他们没有贿赂穆泰。

不知道是没有钱,还是没有胆。

穆泰已有人选,他写好文书,派人送到祠部。

······

“慈光大师,此次推荐文书有你和慈瑞、慈海共三人,从各项条件来看,本官更倾向于你。我有意选你做大相国寺的方丈,不知你心中作何感想?”

礼部右侍郎李松,现在暂掌祠部大权,今日来大相国寺,为的是遴选下一任的方丈。

穆泰推荐的人选,就是慈云。

此人贪权贪财,好高骛远,还患得患失。

有所求必然有弱点,有弱点就容易掌控,容易掌控就能成为朝廷的棋子。

“大相国寺受祠部管辖,一切全凭李侍郎做主!”

慈云欣喜若狂,满脸媚笑道,“贫僧没什么可说的,但若李侍郎能选贫僧任此职,贫僧自当竭尽全力,不辜负您的期望,唯李侍郎马首是瞻······”

李松静静地凝视了慈云片刻,淡淡开口道:“慈云大师,与另外两位候选人相比,你认为自己的优势在哪里?”

“忠诚,绝对忠诚!”

慈云信誓旦旦道,“对李侍郎忠诚,对祠部忠诚,对官家忠诚,对朝廷忠诚······贫僧怀揣一颗赤诚之心,永不背叛······”

李松没做评价,沉默稍许后才缓缓开口道:“大相国寺在慈光主持下,已沦为与民争利的工具,大相国寺赚得盆满钵满,质库钱财堆积如山,却穷了朝廷和百姓。更令人痛心的是,他还做出许多令人发指的恶事,将皇室寺庙的尊严与颜面践踏得体无完肤。你主持后一定要引以为戒,莫重蹈覆辙。”

慈云低头,双手合十,态度谦卑而恭敬:“李侍郎,贫僧铭记在心,定当恪守佛法,远离俗世财帛的纷扰。”

李松微微颔首,语气更为严厉:“本官再次提醒你,出家人应四大皆空,本就不该纠缠俗世财帛,何况还是皇家供奉的寺庙。”

“大相国寺的和尚,不论从吃相还是做派,都令人厌恶。尤其百姓提起,更是义愤填膺。要不是顾及天家脸面,朝廷早把你们和鬼樊楼贼寇一样对待了······慈云,你知道该怎么做了么?”

朝廷要整治寺庙,瞄准的不仅是寺庙的耕地,更是他们质库内数以万计的钱财。

现在不论是安置鬼樊楼救出的百姓,还是准备种植棉花,都需要大量钱。

所以朝廷准备分食大相国寺质库内的肥肉,推动国家的繁荣与发展。

拿下天下第一寺,其余庙宇只能随波逐流。

慈云早已领悟,郑重其事道:“贫僧愿把质库内钱财,三成捐献与朝廷,去救助那些无家可归的百姓······”

见慈云不上道,李松冷脸道:“看来你还没有领会,大相国寺走的弯路就是钱财引起的,可以说也是**。千金散尽还复来,**可是灾难啊······”

“还有,大相国寺方丈得有御赐紫衣才能镇得住场,你不想拥有一件吗?”

慈云心中不由义愤。

你说和尚吃相不好,你们的吃相呢?

威逼利诱都用上了,让我破财消灾,你们的老脸往哪儿搁?

慈云陷入沉思,权衡利害。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