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锦绣盛唐 > 袁天罡到来

锦绣盛唐 袁天罡到来

作者:爱吃白马蜂蜜的峰师兄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01 15:42:49 来源:平板电子书

李愔被李治忽悠着去教学生,那个主动找上门来的杨思齐也被李治利用了起来。

之前李治给了他几本有关数学和物理以及机械制造方面的书籍让他好好研读。

并且时不时地让他动手制作一些简单的实验设备。

在这个过程中李治发现杨思齐的动手能力还是很不错的。

于是他便将制造化妆品设备的工作交给了杨思齐,让他带领着将作监的一些工匠一同来完成。

除此之外李治还为家具工坊设计了几种手摇式的机器,帮助木匠们提高生产效率。

这些机器的制造他也一并交给了杨思齐和将作监。

有了钢铁很多事情都可以慢慢的提上日程,他现在要做的就是先培养出一批可用的人才。

为了这个目标李治开始抓紧时间将自己所学的知识编纂成书,并在闲暇的时候尝试着制造一台印刷机。

这个时代的造纸产业虽然已经开始蓬勃发展,然而书籍这种知识载体却绝大部分都掌握在那些世家大族的手中。

这就造成了一种现象。

那就是除了少数能够拿出一些钱财将孩子送到官办书院读书的家庭之外其他大部分学子其实都出自各大世家兴办的私塾。

这也是氏族对抗科举的一种办法。

那些从私塾走出去的学子虽然名义上也算出身寒门但实际上早已受了各大家族的恩惠。

这些人一旦进了官场同样也会为各大家族的利益服务。

李治研究印刷机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民间书籍不足的问题。

正当李治在为印刷机的制造大伤脑筋的时候,刚刚辞了官职的袁天罡终于来到了长安城。

他自从接到了李淳风的书信之后就给自己算了一卦。

正是这一卦让他在家中纠结了很久。

他本就以相术为专长,平日里自然也曾经为自己推算过时运。

按照他之前的推算自己明明还不到出人头地的时候。

然而当接到李淳风的书信之后再算却发现自己的命运发生了极大的改变。

之前的那道运势虽然还在,但相比于新出现的另一道运势却显得暗淡了许多。

然而当他想要继续查探新的运势会给他带来什么的时候却无论如何也算不出最终的结果。

于是他在犹豫了很长一段时间之后才下定了决心,他决定选择这条未知的命运,看看自己会获得何种成就。

李治听到袁天罡在门外求见的时候顿时激动地从椅子上跳了下来。

他不顾刘安的惊讶,如同一阵风一般地就冲向了王府的大门。

他可是盼望了袁天罡好长时间了,甚至都有些怀疑袁天罡是不是不肯投靠自己。

为了表示自己的重视李治直接让门房打开了中门,并且主动走下了门前的阶梯来到袁天罡的面前。

他满脸惊喜的对袁天罡说道:“本王自得了李大人的许诺之后每日都在盼望先生的到来,如今总算是得偿所愿。”

袁天罡没想到李治会给予自己如此高的礼遇。

他连忙对李治深施一礼开口道:“在下如今只是布衣之身如何当得殿下如此看重?实在是不甚惶恐。”

李治道:“先生万勿过谦,本王素知先生之大才足以当得本王亲迎。”

袁天罡一边与李治搭话一边在悄悄地打量着眼前的李治。

这一看顿时将袁天罡吓了一跳。

他从李治的面相当中一眼就看出他生有帝王之相。

然而李治眼下分明只是嫡系皇子中最小的一个。

不但如此,他还知道现在的太子李承乾素来表现不错,当今皇上也丝毫没有另立太子的打算。

袁天罡又默默观察了一番,确认自己确实没有看错。

于是他的心里顿时对李治产生了极大的兴趣。

两人又在门口客气了半天之后李治才将袁天罡请到了客堂。

双方落座以后李治首先开口道:“素闻先生于天文一道多有研究,不知是否知晓几月之前的日蚀。”

袁天罡回答道:“草民确实有所观察。”

李治道:“民间常言此乃不吉之相,不知先生有何看法?”

袁天罡道:“据草民夜观天象来看我大唐不久后确有一次不小的灾祸。”

李治“哦”了一声惊奇的问道:“不知先生所言之灾祸为何?可有破解之法?”

袁天罡道:“草民只能大致预言此灾祸与水有关,至于其它不敢断言。”

李治听到此话以后第一时间就想到了水灾。

然而让他有些不解的是直到现在大唐全境都还没下过几场雨,各地的奏报也多是反映干旱的消息。

这样的情况下又怎么会出现水灾的情况呢?

想到这里他又对袁天罡问道:“先生近日所观天象可有出现暴雨之迹象?”

袁天罡摇头道:“草民并未发现。”

袁天罡的这个回答就让李治感到非常无奈了。

如今这个时代最能预测长期天象的也就只有如同袁天罡和李淳风这样天文学家了。

至于广大的贫民百姓最多也就只能凭借着经验预测到一天之内的天气变化。

而李治之所以这么盼望袁天罡的到来,无非就是想要借助他的预测能力来为大唐百姓减少一些天灾带来的损失。

如今眼见就连袁天罡都不能给出明确的答案,李治可就有些难以应对了。

与水有关的灾害既可能是短时间的暴雨造成城市积水和农田淹没。

也有可能是长时间的降雨造成的河水暴涨,山洪暴发。

这些灾害的应对方式各有不同,李治总不能光凭袁天罡的一句话就到朝堂上建议全都做好预防吧?

这种想法别说是现在的唐朝,就是放到前世也是不可能做到的事情啊!

李治皱眉思考了一下之后抬头对袁天罡说道:“先生与李淳风大人乃是故交,又刚好都对天象有所研究,不知能否劳烦先生与李大人合力研究一番看看能否得出准确的答案?”

李淳风答道:“但凭殿下吩咐。”

李治得到了袁天罡的同意之后马上就忙活着先将他安顿了下来。

随后又安排刘安去请李淳风到晋王府用餐。

这样一来既可以为袁天罡接风又能将两人合力研究天象的事情商定下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