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锦绣盛唐 > 李承乾的烦恼

锦绣盛唐 李承乾的烦恼

作者:爱吃白马蜂蜜的峰师兄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01 15:42:49 来源:平板电子书

李治安排好两人共同观测天象的事情以后,就开始将主要的精力放在了研究印刷机上面。

他准备既研究活字印刷机同时也研究雕版印刷机。

印刷书籍时使用活字印刷更能节省时间同时也能节约大量的雕版材料。

而印刷图案时则可以使用雕版,这样就能保证一次雕刻能够印制很多相同的图案。

机械的原理并不是非常复杂,甚至可以说雕版印刷的机器极其简单,因此李天赐很快就设计出了两种机器。

在制作字模和雕版的材料选择上李天赐不得不做了一番取舍。

为了尽可能地节约成本他选择使用铅块来制作做活字,使用木板来雕刻图案。

完成了设计图纸以后他将图纸扔给了杨思齐随后又将制作活字和雕版的工作交给了颜立德和阎立本两兄弟。

这两人对书法和绘画都有极高的功底,再加上常年待在将作监这种地方,应对简单的雕刻问题还是轻而易举的。

活字的雕刻倒是不需要对照书籍,但是雕版却需要李治来提供图样。

于是李治又将自己所写的书籍全都拿给了阎立本,让他对着书籍上的图画进行雕刻。

一通忙碌下来时间就已经来到了六月,李承乾此时也已经监国两个多月。

这段时间他感受到了极大的压力,因为到现在为止梁州,陇州等山南道西南地区依旧降雨稀少。

按照房玄龄等人的说法粮食歉收甚至是绝收的情况已经无法避免。

李承乾已经在房玄龄等人的建议下开始从市场上收购粮食,为即将到来的饥荒做好准备。

然而事情进展得并不是如何顺利。

一来是春季的干旱使得很多州县都做出了粮食减产的预期。

大家都在想办法保留手中的粮食以便应对可能到来的粮食不足。

这种情况就带来了第二种不好的现象。

那就是市面上的粮食供给变得少了,粮价也就相应地提高了不少。

李承乾已经以监国的名义下达了命令,要求各地详细统计大概的粮食产量,并根据当地的实际需求适当放宽粮食的管控。

朝中希望的是通过这种办法增大一些粮食的供应,好让朝廷能够购买到足够的粮食。

然而这种想法未免有些一厢情愿。

自贞观元年开始大唐多地都先后出现过水旱之灾,百姓们的手中原本就没有多少余粮。

而掌握着大量良田的世家大族们虽然存粮够多却全都选择了囤积居奇,希望等到粮价多涨一些再进行贩卖。

李承乾眼见自己的命令没有收到应有的成效不免感到有些沮丧。

房玄龄劝说道:“殿下也不必为此事太过忧心,眼下虽然收购一事进展缓慢,然则统计上来的粮食总量却足以应对灾情。”

说到这里他沉吟了一下随后继续道:“依臣之见不如等到各地粮商主动放粮时再大量收购,想来足够于短时之内解决粮荒。”

李承乾叹气道:“本太子自然想到了此节,然则眼下朝廷也没有太多余钱,一旦粮价过高恐怕也会有心无力。”

户部尚书戴胄接口道:“殿下所虑极是,今年多地因为干旱而大量开挖水井,疏通沟渠,朝中的余钱确实不多。”

王珪道:“司农寺今年研发出了几种新式农具,其中水转筒车于农田灌溉大有助力,眼下此农具已经在全国推广,想来可以促进一些州县的粮食增产。”

李承乾听到王珪的话以后紧皱的眉头稍稍舒缓了一些。

他开口说道:“若真能如此,粮价的增幅想来便能有所抑制。”

房玄龄说道:“眼下还应加派人手前往受灾州县安抚民心,以免百姓心生绝望发生动乱。”

李承乾点头道:“此事便劳烦房相代为安排。”

房玄龄听到此话连忙躬身领命。

李承乾此时的表现让房玄龄等人很是满意。

他并没有因为掌握着监国大权而胡乱做主,反而每次处理朝政都会广泛征求朝臣的意见。

可以说到目前为止他的作为都为自己加了不少分。

其实李承乾此时还是有着不小的压力的。

李泰主持编纂书籍的工作进展得很顺利,与此同时他也不忘时常在人前显露自己在文学方面的成就。

因此经常会有一些文人士子投靠于他,并帮他在大唐文人圈子内积累了很高的名望。

李治虽然不受文人的欢迎,但是他为大唐所做的贡献却都是实打实的。

特别是他改进的炼钢之法更是让众多大唐百姓使用上了廉价的铁器。

因此李治在民间的地位反倒比李泰更高。

在这样的前提下李承乾就只能尽可能地在朝臣面前表现得谦逊一些,以期给朝臣们一个贤德明理的印象。

其实他现在一直压抑着自己真正的性格。

这种压抑使得他的心理开始出现了扭曲的征兆,同时也为他将来犯下大错埋下了伏笔。

此时被李承乾深深忌惮的李泰正在和一众长安城内的士子同游曲江池。

他们在芙蓉园内吟诗作对,喝酒赏花,完全没去考虑眼下的旱情。

此时的他一心只想巩固自己在文人圈子当中的地位,对于朝中大事关注的并不是很多。

另外他的交往范围还包括一些世家子弟,这些人每年都会向他提供不少的钱财。

他的手下没有什么经商方面的人才,因此在经济来源上就对这些世家子弟多有依赖。

这方面其实是和李世民的政治目标相违背的。

李世民想要打压氏族,避免他们占据太多的资源影响大唐的发展。

而李泰由于拿人手短,因此自然而然地就成为了一些世家产业的保护伞,利用自己的权力为他们提供了很多便利。

此时范阳卢氏的一名子弟从商贩的手里买了几根冰棍分发给众人。

他一边分发一边对李泰感慨道:“越王殿下,您的兄弟晋王可真是奇才呢!”

李泰问道:“此话何意?”

那人道:“自从有了硝石制冰之法我等在这炎炎夏日才可时常享用这廉价的冰饮啊!”

李泰听了此话以后眉头一皱道:“卢兄无需夸大此事,不过是一些旁门左道,何来奇才一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