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袁阀 > 129斗争

袁阀 129斗争

作者:巴奀月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01 15:44:26 来源:平板电子书

三rì后,就在袁熙这边取得战果后,北面也传来袁绍大军大破馆陶、魏县的消息。

而中路的袁谭、朱灵、颜良部,也趁着邯郸只剩下张燕部将黄龙一万人马的战机,连战三rì一举收复了邯郸。

左路的文丑没有消息传来,但三方大捷,左路已经不能影响大局。

官兵精锐,装备先进,战斗力绝不是黑山贼能相比的。再加上反戈的陶升部六千人,双方兵力几乎接近一比一了,黑山贼顿时完全处在了下风,经过几阵肉搏战之后,损失了几千人。邺城北部山丘,几乎被鲜血染红。

天亮了的时候,战斗终于结束,邺城北一派大战后的残破景象,尸体横七竖八的堆满了山谷,破落的旌旗低垂着,负了重伤的马儿在地上发出悲鸣,却无人理

“此番为于毒这叛徒害得不轻!”

看到官兵越战越勇,张燕只能无奈的叹息一声,下令全军撤退,顺着邺城的另一条小道向邺城北方撤退。大丈夫能屈能伸,不争一朝一夕。

在张燕的指挥下,黑山军开始撤退,留下最精锐的部队拖后,双双绞杀在一起,官兵虽然杀死了很多黑山贼,但却无法逾越最后的这道防线,到底还是被张燕的主力逃脱了。

张燕负伤回到大营。面对难啃地青州军,张燕也一筹莫展,待接到各地失利地消息,他感到大势已去,万般无奈之下调集各路残兵,退向司隶的朝歌山区北部。

其实张燕也无可奈何,只能暂时在太行山上蛰伏,静观变化,再图谋良策。

所幸黑山军折损地,大都不是张燕嫡系,张燕的嫡系人马只损失了,邺城之战时的两三万人。而各路不服张燕的黑山军,因为实力受损,也将更有利于张燕的控制。

再过五rì,袁绍、袁谭的两路大军,也都来到了邺城。袁熙下令将邺城收拾一遍,又找人整修了州牧府,准备迎接袁绍的到来。

袁绍进到邺城后大为高兴,他在州牧府设下筵席,款待一众将领跟文吏。

筵席上,袁绍的嫡系荀谌、审配、逢纪、许攸、辛评、沮授、郭图、崔琰、陈琳,韩猛、蒋奇、高览、颜良、文丑坐上首左右。

下首左边是袁谭、袁尚、辛毗,还有投奔袁谭的臧洪、朱灵。

下首右边则是袁熙和他的嫡系,郭嘉、顾雍、徐晃、张辽、赵云、太史慈、周仓、郝昭、和立了大功的陶升都悉数到场。

其中袁谭跟袁熙两方人,自然而然的让人产生泾渭分明的感觉,这一点连普通文武都能明显看出来,何况是霸主袁绍呢。

袁绍眉头一皱,他虽然器重袁熙,但袁谭也是他儿子,手心手背都是肉,要他一味排斥袁谭是不可能的。袁绍心中想的是,打下一个万世基业,然后袁尚继承他的位子,而袁谭袁熙两兄弟拱卫袁尚,共同守护袁家的基业,还有一个选择那就是袁熙上位。

不过这两个选择,自己一时也下不定决心,所以暂时只能平衡各方势力,袁绍自信自己的平衡之道可以掌控。

唐高祖李渊也是如此想的,在李建成和李世民之间搞平衡,可是平衡就意味着党争,无休止的内斗和倾轧伐异,如果不是宣武帝袁熙和太宗皇帝李世民英果拔萃,那么袁家和李家将死于内耗。

西晋末年的刘渊刘聪集团,就是死于无休止的内耗,最终被石勒摘了桃子。

袁绍心中暗自留意,他起身端起酒爵说道:“看看这邺城,被糟蹋成什么样子了!好在诸位齐心协力击败张燕,光复了魏郡。诸位的功绩已经让人给呈上来,稍后就会封赏嘉奖。”

众人都起身举爵相迎,一同饮了一爵酒。

陈琳起身取出一份文书,呈上给袁绍,回禀道,“主公,这是经您和几位先生商议后,定下的封赏名单。”

袁绍挥挥手,让陈琳读出来。陈琳轻轻点头,清了清嗓音,将封赏文书念了一遍。

袁熙仔细听着,大体是文吏里,沮授、辛评、逢纪、郭图、审配封赏最多,许攸、荀谌等人次之。武将里韩猛、文丑、颜良最多,蒋奇、高览、朱灵次之。

袁谭、袁尚、高干等人封赏也很是丰厚。献城的陶升,是这次收复邺城的大功臣,被封为中郎将,受到袁绍的特别嘉奖。

袁熙这边,他本人被封为镇东将军,赐魏郡的食邑三百户。徐晃被封为征逆将军,赵云、张辽、太史慈被封为杂号将军,郝昭则被封为偏将军,周仓被封为裨将军。

郭嘉、顾雍等文吏,也被封了军职加以嘉奖。另外各人都有多少不等的食邑赏赐。

袁熙对于官爵不太在意,因为他们这些青州军将领官吏自成体系,受重用程度也不是看官职,而是他自己的赏识。但袁绍的封赏还是能极大激励士气的,有了这样地封赏。将领们才会英勇作战,毕竟都是人,是人就有**。

陈琳念完封赏名单后,众人都起身施礼称谢。袁绍笑呵呵地让众人坐下,说道,“眼下黑山贼已经逃窜,然北面公孙瓒占据了幽州,形势依然严峻急迫。我已跟刘伯安旧部。还有乌桓人做了约定,等明年开chūn后,一齐讨伐公孙瓒!”

“主公,讨伐公孙瓒前,我等还有不少事要做。”沮授出来说道,“黑山贼寇略我魏郡来,给本郡百业都带来危害,如何安抚民众,恢复百业乃是当务之急,否则来年的军需用度从何而来?”

“公与先生所言甚是。”袁绍赞许道。“这些个事,你们几个别驾分摊下去,明rì起我就去巡视各地的农桑和匠造,务必不能拖累来年的北伐。”

“另外黑山贼不能纵容。”沮授再说道,“此战之后黑山贼实力受损,但还有一定战力。要是来年我等讨伐公孙瓒时,他们卷土重来该如何是好?”

“黑山贼着实可恶,是杀之不尽,剿之不绝。如能趁着这次大胜将其彻底除去,那可是剪除我军一个大祸害啊!诸位觉得如何?”袁绍问道。

辛评心思一转。说道:“主公所言甚是,剪除这个心头大患是当前首要,在下建议遣大公子所部中路人马前往追击剿杀。”

在辛毗示意下,袁谭出列说道:“孩儿愿意提本部人马,前去征讨黑山贼。”

袁绍手抚胡须,微微点头。逢纪闻言也出列说道:“主公。黑山贼为害多年,各方官军剿之不尽,可见其战力不俗。二公子所部青州兵骁勇善战,此次魏郡之战立功卓绝,派遣二公子去胜算更大。”

郭图想了想,明白辛评的用意,于是辩驳道:“二公子所部确实骁勇,然其在蓟县、邺城多番苦战,士卒疲惫。不当频繁征发。大公子所部也是我冀州jīng兵。再由朱灵、臧洪等俊杰辅佐,何愁不能击破黑山贼?”

郭嘉对身边地袁熙轻声道:“他们这是为大公子争功。大公子虽然收复了邯郸。但公子你这次的功绩完全将他覆盖了。辛评他们怕你再立大功,所以力挺大公子上去。”

历史上李建成怕李世民功劳太大,在魏征谋划下,亲自征讨被李世民击败的刘黑闼,和郭图鼓动袁谭打张燕是一样的道理。

袁熙暗自摇头,袁谭那些斤两恐怕不是张燕对手,但朱灵、臧洪两人却是难得的将才。如果由两人辅佐,还真不定能将打张燕惨。

历史上李建成和魏征不就是,把李世民击败的刘黑闼再次赶出了河北吗,不过自己这大哥能否和李建成一样好运,就说不好了,毕竟黑山军可没有伤筋动骨不是。

审配、逢纪,郭图、辛评这两方对头,不住地给袁熙、袁谭两人请命,筵席上对抗的意味已经很明显。

郭嘉又凑到袁熙身旁,轻声道:“公子,黑山军善于遁入山林之间,不是那么容易剿灭的,辛先生他们打的是攻打一阵,然后报些功绩的念头。****我等立功已多,不需再跟他们抢了,毕竟过犹不及,公子你当去力挺大公子,还有将那些封赏也推脱掉。”

袁熙知道这是以退为进,不至于成为众矢之的,他上前说道:“父亲,我也认为派大哥追击围剿张燕可行。我部青州兵此战伤亡不少,急需补充兵员和兵甲,以备明年地大战。”

袁绍点点头,嘱咐道,“显思、显奕,你们两兄弟该齐心协力,为我冀州大业立下功勋。只要我等将士、臣民、父兄都尽力,那还有什么困难可阻挠的?显思你带本部人马,并上文丑将军一万人马追击张燕,务必除掉这个祸害!”

虽然袁谭心中生疑,但他还是拱手领命,并对袁熙点头致意。

袁熙又说道:“父亲,此次击破邺城,我部将士奋勇杀敌,特别是白门坡渡口一战,要不是韩猛将军他们浴血死战,袭击邺城就会宣告失败。但苦战之后将士们伤亡不少,我请求将封赐的食邑兑成现钱,抚恤阵亡将士的家眷。”

此言一出,满座皆一片叫好声,特别是崔琰、陈琳、许攸、审配、逢纪几人。崔琰是就事论事,但陈琳、许攸等人就纯属见风使舵,阿谀奉承了。

袁绍听得高兴,抚须微笑道,“诸位谬赞了,体恤部属是为将应当做的。显奕你立了功就该赏,不然如何体现赏罚分明呢?这抚恤将士所需用度。让正南先生他们列出一份名单,从库府中取出些钱帛分发,或减免他们家中赋税。”

袁熙和众将领听了,都出来答谢。能将阵亡士卒安抚好,就会更加激励军中将士地士气,而袁熙需要的则是军中声望。

最后。在营造出的欢愉气氛中,众人尽兴而归。

宴毕,逢纪、审配在州牧府旁道,追上袁熙一众人。袁熙示意众人先行回军中大营,自己则带着亲卫留下来。他将两人拉到一处偏院。

逢纪急问道:“二公子,方才为你争取再立新功的机会,你为何让给大公子?”

袁熙称谢道:“多谢两位先生为我请命,但我军确实不该领下围剿张燕地调令。”

袁熙接着将郭嘉所说重述一遍。

审配眯眼点头。说道,“那个郭奉孝分析的倒也在理,围剿张燕所得功绩谁看到?除非将张燕首级斩来,否则也是不轻不重地战功。来年讨伐公孙瓒就不同了,那是主公看得到的。”

逢纪听完也对郭嘉另眼相看,他再问道:“现今城中都是二公子你的青州军驻防。应当尽早跟主公说换防地事。还可趁机向主公讨要一些粮秣。”

袁熙连连答应,辞别两人后,随即来到袁绍起居的主室。

袁绍此时微有醉意,他躺在榻上,刘夫人和婢女正给他端来醒酒汤,服侍他喝下。

袁绍一看儿子进来。赶紧放下汤碗,询问道,“显奕你怎么,还不去歇着么?”

“父亲,rì间匆忙,孩儿忘了跟您说,邺城换防的事了,父亲你看我地青州兵,何时撤出邺城回青州?”袁熙小心问道。

“你就说的这个事?”袁绍摆了摆手,“此事不急,明日跟正南他们商议过再说。有你那些勇烈的青州兵驻守邺城。我还有何放心不下的。”

如果换成曹操,李世民,等君王,最忌讳的就是子嗣点兵自重,由此可见袁绍确实是个好父亲,不过作为君王还是差点火候。

跟随袁绍回到邺城的刘夫人,一听青州军要撤,立即着急起来,说道,“显奕你这刚刚才回到家中没多久,这又要去青州吗?”

袁熙歉意道:“母亲,军务如此,我哪能独身事外?”

“也不是这样嘛。”袁绍说道,“待你手下那些将领,带兵卒回青州驻防就可。来年就要北伐了,你留下来陪陪你母亲。”

袁熙心中一惊,虽然袁绍这提议是为了讨好刘夫人。但一想到失去兵权。哪怕是暂时地,他心中也一阵不舒服。

“显奕。难道你不想陪你母亲吗?”袁绍问道。话虽不严厉,但袁熙听出一股试探的意味。毕竟自己权大功高,袁绍也会顾忌自己不服调令,如果不是自己是他儿子,那就真的被猜忌了。

“父亲,母亲,既然如此,那孩儿我吩咐部下统兵先回青州,待来年再将他们调集北上,助父亲讨伐公孙瓒。”袁熙爽快地说道。

袁绍暗自点头,说道,“那好,你也不需回营里,在家中住下,明rì再商议换防的事宜。”

袁熙在刘夫人的陪伴下,来到从前住过地那个院落。黑山军首领眭固死地急,青州军攻占州牧府又迅速,所以府中除了被掠夺掉值钱的东西,并未造成太大破坏。袁熙又让人弄来一批家具,所以这里还是可以住得下人地。

一到院落门前,墩矮憨实的祝公道就迎了上来,抱怨说道,“公子啊,你,可回来啦!”

“少将军!”旁边的几个虎卫也围了上来。

袁熙向他们点头致意,这几个人是在河间时,他留下来保护刘夫人和照料步练师的,今rì里他们也跟刘夫人一起回到州牧府。

其余亲卫都守在院落外,袁熙和刘夫人进到里室。昏黄灯火下,白皙柔美的步练师正在缝制刺绣,听到院外的声响她心中百感杂陈,一会后她起身开了主室的门,正好迎上刘夫人和袁熙。

“夫人、公子。”步练师赶紧施礼道。

刘夫人轻轻嗯了一声,带着袁熙进了里室。待步练师站立一旁时,刘夫人说道:“这些天来你做的还行,有个服侍人的样子了,但是公子非同一般人,他军务繁忙,时常料理不来一些起居上地事,你要是敢有半点疏忽,被怪我不客气!”

步练师施礼称是,这些天来在刘夫人的调教下,对主人的话她只服从。刘夫人再叮嘱袁熙一阵就回了去。留下袁熙和步练师。

“公子,婢子打水来给您洗漱。”步练师不敢看袁熙,她急着端起盆子。

“等等!”袁熙抓住她的柔荑,说道,“暂且不急着打水。”

步练师心中一惊,柔弱无助地看着袁熙。殊不知这一番举动,正勾起袁熙地邪火。

袁熙一抬手,将她抱到旁边的榻上,然后迫不及待地压到步练师身上,感受着那莹白如玉的水嫩肌肤。步练师轻轻别过脸去,默默地承受着这一切。

到最后,连她自己也说不上,是痛楚还是欢愉。直到灯火熄灭,房间里才没有了声息。

步练师躺在袁熙身旁,她感觉到袁熙匀称的熟睡鼻息。她试探着离开袁熙怀抱。轻轻地来到榻边袁熙的袍服堆里。

她摸索一阵,摸到了袁熙那并百炼钢剑。她双手捧起钢剑来到榻边,月光透过窗户shè进屋里,她看着袁熙在月光映衬下,越发显得柔和地脸庞。

这一刻。钢剑虽沉重,但她地双手更加沉重,一连几次她的柔荑竟然移动不了半分。面前这个男子到底是仇人还是恩人,此刻竟然连她自己也分辨不清楚。

最初她仇恨过,青州军攻占郯城。本来就是侵略者,是强盗。虽然袁熙处决了那个小将领,但如果不是袁熙下令攻打徐州,她地爷爷就不会死。在跟糜贞一起的那几天里,她想得明白,要接近袁熙这个青州军的头目。伺机复仇。

在袁熙要去她身体时,这份仇恨越发深刻了。但是之后袁熙离去的日子,作为这个时代柔弱的女人,她心中竟然出现松动。

暗地里,她不断给自己寻找着,不该仇恨袁熙地理由,渐渐地恩人仇人的界限模糊了。但今晚这个绝佳的时机,使她鬼使神差地使她拿起了那并jīng钢剑。

“怎么了,那柄剑应当不难拔出来吧?”袁熙的声音突然在静谧中响起。

步练师惊惧万分,她双手一松,钢剑立时掉在地上,声声作响。

看着慌乱中的步练师,袁熙的眼神yīn晴不定。就在步练师手足无措时。袁熙一把搂过她地纤腰,将她再次压在榻上。

“你为何不拔剑?”袁熙盯着她的眼睛问道。

步练师没有做声。只是别过头去,泪珠滑过脸颊。袁熙长叹了一声,“你爷爷的死是我没有约束好兵卒导致,但那也非我所意愿。”

过了一会,袁熙看她没有丝毫表示,接着说道:“母亲待人可能严厉了些,这些时rì你受苦了吧?”

步练师的泪珠越来越多,湿透了莹白如玉的脸颊,显得楚楚可怜。

“既然你已是我地人了,我会好好待你的。”袁熙说罢将她再次搂在怀中。步练师抽泣着,渐渐睡着在他怀中。

第二天,经过袁绍、袁熙和审配、沮授等人的商议,青州军开始跟袁绍嫡系队伍换防,整个换防过程持续了半天。青州军驻扎到了城外的大营里。

再过了两rì,供给青州军的粮秣到位,徐晃等人,开始带着青州军南下,回青州平原驻扎。而赵云、张辽那四千jīng骑,和许褚带领的虎卫被留了下来。

袁熙跟赵云、张辽、顾雍亲自来到城东,为徐晃、郭嘉等人饯行。青州军近四万人马分批开赴平原,最后只剩下徐晃几个将领。

徐晃饮过饯别酒,跨上战马,“公子,这些人马我一定会训练好,公子来年在幽州看他们地作为吧!”

郭嘉也对袁熙点点头,“我会将公子的信函带给元皓先生他们,并安排处理好青州的事物。来年再见了!”

袁熙跟他们拱手道别,直到看不到他们的身影,没有他们辅佐自己,自己确实如同被软禁在了邺城,无法放开手脚。

我记得,唐高祖李渊也曾经,雪藏过李世民一段时间吧,不过后来李建成不能收拾局面,所以又不得不,重新启用太宗皇帝李世民,毕竟总比江山易姓强吧。

而太宗宣武帝袁熙也是类似境遇,直到后来袁谭讨伐黑山军大败后,袁绍才放松了对袁熙的管束,再到后来袁熙势力做大,尾大甩不掉,再也无法钳制他的壮大,只能姑息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