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袁阀 > 130牵招

袁阀 130牵招

作者:巴奀月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01 15:44:26 来源:平板电子书

随后,张辽、赵云回营,安置那四千多jīng骑。袁熙就带着许褚、顾雍,还有十多亲卫回了邺城。袁熙换了装束,带着许褚来到自己名下经营的商铺。

心腹华胥将袁熙带进了一间里室,并将新近搜集到的一些情况拿给袁熙看。华胥有些自得道:“公子,我敢说您看到这些消息,绝不会比袁公慢。”

“是吗?怎么没有长安那边的消息?”袁熙将收集到的情报看过一遍后问道。

华胥面有苦sè,无奈说道,“公子,西凉军残部将长安掳掠糟蹋得不像样,咱们的店铺都给砸抢了。哪还有什么人传消息来啊!”

袁熙细细沉思一会,说道:“本公子我让几个干练地心腹去长安,你联络好去长安地商队,安插他们进去。”

“现今查得严,哪还有商队敢跑长安的,要是给官家知道了,可是大罪。”华胥说道。

袁绍不准冀州这边地商贩往来关中,这点袁熙是知道的,于是说道,“我会设法弄来通关文书的,你只管放手安排。”

袁熙突然想起了还留在长安的王越,上次去长安时时间急迫,他没有联络上王越,但现在他想托王越了解关中的局势,时机成熟后,将有一番夺取汉帝的行动也不一定。

“公子,要组织商队不如找甄家,他们多有人手和门路,公子意下如何。”华胥建议道。

袁熙这时才想起,因为战事耽搁,好久没有联络甄家这个姻亲了,他想了会儿后,于是让华胥派人去中山,跟甄家商量此事。

出了商铺,袁熙心情不佳,因为方才看到的消息里,不少是在兖州的祝奥传来的,都是关于曹cāo军趁着袁术大败,龟缩在寿chūn的时机,大举占据了豫州大部。

而且经夏侯惇举荐,还得到了猛将典韦并任命为亲卫统领,现在还没有拿下的,只有汝南一个大郡。而曹cāo也加强了,在兖州的控制,其实力迅速增长,已经成为袁家将来南下,潜在的最大敌手。

袁熙心中暗叹,有了他的改变,袁家确实加速了统一青州跟河北的进程,徐州也没有被屠,陶谦还没有死,但曹cāo的兖州也没有,发生陈宫引吕布的叛乱。

反而是曹cāo不仅控制兖州全部,还把豫州也占领了大部。可以预料,待袁家打败公孙瓒,曹cāo拿下汝南后,两家第一次较劲交锋,会是献帝的争夺。

袁熙一下想到甄家在邺城的经营的产业,于是打算带着许褚等人,去和顺酒肆“坐坐”。

江东。

朦朦胧胧的晨雾之中,一支强大的水军,在一艘楼船的统领之下,从长江口进入,然后顺着丹徒曲阿的水道,顺流而下,进入了太湖。

进入太湖之后,这一支水军便不再掩饰自己的身份了,各大战船之上,一面面旗帜竖起,中间的那一艘楼船一面巨大的红底蓝边的大旗,上面竖着一个王字。

“吴县,某家王朗来了!”

王朗一袭蓝色长袍,衣袍猎猎,站在‘会稽号’的三层楼船,甲板之上,双眸凝视太湖的水上风光,看着吴县的放心,心中却是一抹激动的战意。

目前的整个江东,会稽水军是最强大的水军,舰队之上还有一万精锐的水军将士。

“都尉大人,现在的速度,只要到响午时刻,我们就能到达吴县了。”

一个将领,体型魁梧,身披盔甲,走上来,恭敬的汇报道。

“好!”

王朗点点头,装过头开,看着大汉,双眸划过一抹冷芒,道:“徐放,你是太守大人重视的水军将领,但是这一战我们必须弃船攻城,要在最短的时间拿下吴县,你有信心吗?”

如今会稽危在旦夕,郭异抵挡不了孙坚多久的,只有迅速的只有拿下吴县,才能逼迫孙坚从会稽退兵,只有拿下孙家老小,才能和那头江东猛虎谈判。

“都尉大人请放心,某家麾下的将领,不仅仅能在水中交战,走出的船只,也是最精锐的步卒,五天之内,必然能拿下吴县。”徐放神色冷然,自信的道。

“按计划,从娄县登陆的郭洪,也应该率兵到达,兵临吴县了。”

王朗目光之中一抹决然,朗声的道:“传令下去,立刻加速前进,必须在响午之前,兵临无限,五天之内,拿下吴县。”

“诺!”众将点头。

长安,

西汉时期的帝国都城,城墙高耸,宫阙层叠,但昔日辉煌,已然不再。经历了董卓之乱,近几年又经历了李郭之乱后,一片残破瘠败之象,这大汉确实已经到了尽头。

长安城里,人噤声,狗止吠。偌大都城。死气沉沉。

如此氛围中,却有一处府邸,透着和周围不大和谐的热闹。杨彪的府门前,时不时有车子停下,达官显贵,下车入府。

杨彪,之前刚被任命为太尉不久。太尉,原本是三公中,主掌兵权的重臣。但已渐渐成为一种有名无权的虚职。

杨彪,弘农杨氏的家主。也是天下门阀世家的代表人物与袁家齐名。

各地诸侯,无不以结交弘农杨氏为荣。即便如掌控朝权的李榷郭汜,也不得不拉拢弘农杨氏。杨彪这次得以晋升太尉,便是西凉军团拉拢弘农杨氏的手段之一。

杨彪的儿子杨修,极聪明,和袁熙、皇甫郦等人齐名,虽年仅十七,却已尽显才华,深得杨彪喜爱。正侧立在府门口。儒雅有礼地迎接着前来拜贺的达官显贵。

又一架车子停在府门口,杨修眼睛一亮,紧走几步,施礼叫道:“钟侍郎大驾光临,令我杨家蓬荜生辉!”

“哈哈,小友这是在挖苦我吗?”来人乃是黄门侍郎钟繇钟元常。钟繇大杨修二十多岁,两人却最是要好,堪称忘年之交。

“小子岂敢挖苦元常先生。”杨修在别人面前规规矩矩,和忘年交钟繇却是随意。狡黠一笑,杨修道:“家父备了好酒,只是,元常先生若不献上墨宝,便不能一饱口福!”

钟繇,当世书法集大成者,便是后世书圣王羲之,都深受其影响。

“小友狡猾!”钟繇笑着指点着杨修。“不过,今日这酒,钟某是吃定了!”

说着,从随从手中接过一卷装帧精美的纸卷,说道,“钟某早已备下,谨为杨太尉贺。”

杨修见钟繇真的备了墨宝,双眼放光,喜道:“小子这就亲自为元常先生引路,去见家父。”杨修在前,钟繇带着个随从在后,穿过一间无人的屋子,钟繇低声叫住杨修。

“这人,并非钟某从人,而是在长安经商的客人,想来看看热闹,烦请小友照顾。”

这人,不是别人,正是袁熙的暗卫总司,老师张纮,之前长安的暗卫系统,在长安的情报不及时,所以张纮这次亲自出山。

他声称是袁绍部下而非袁熙,因为袁绍才是这个时代第一诸侯,袁绍的威望此时一时无两,张纮只能扯虎皮用一用。

长安城里,气氛紧张。钟繇不敢随便和杨彪等人见面,只能借杨彪荣升太尉之机,来杨府拜贺,趁机与杨彪会面商谈。

杨修年纪虽不大,但聪颖过人。会意地点点头。杨府,宾客往来,熙熙攘攘,达官显贵们三五成群地说着话,反倒更不容易引人注意。院子角落,摆放着一块形状奇异的太湖石。

杨彪和钟繇,假借欣赏太湖石,凑到一起。围着太湖石,指指点点,啧啧称奇,趁机低声交流。

“长安异变在即,太尉可要早作准备才是。”钟繇压低声音道。

“杨某亦有此预感,只是,之前联络的西凉诸将,段、张二校尉为求自保,暂时观望不前。只剩下董承了,手中不过几千老弱之兵,只怕难保陛下安全。”

“杨太尉忠君大义之举,张某已告知我主袁绍。我主命张某转达对杨太尉的敬意。”同钟繇一起来的那一名“随从”说道。

“忠君报国,臣子本份也。”杨彪凛然正气间,也有无奈的凄凉。

“我主还让张某转告杨太尉,国之难、陛下之难,天下匹夫皆有责任。我主将尽全部可能,杨太尉和陛下一臂之力。只是,我主主掌冀州及青州未久,无法调运兵马前来雍州。”

“杨某能理解。”

“只要陛下出得潼关,我冀州将士,将奋勇争先,护驾勤王,请杨太尉放心。”

“乱世之秋,本初有如此大义,陛下之幸,大汉之幸,替我多谢本初。”

周围众目睽睽,杨彪不敢太大动作,只能假借整理衣衫,双手在胸前微微抱了一抱,以示敬意。而钟繇换个角度配合着,仰头指着太湖石道:“这里看,竟如奔腾之烈马,奇哉!”

袁熙等人借袁绍之势来唬人,也不是一次两次了,没办法四世三公的袁家这个招牌,在这个时代确实好用,不然二叔袁术那样的人,怎么能招揽一批人给他效力的。

江东。

吴县,郡守府,一众留守吴县的高层既然集中了起来,而且一个个神色之中都显得无比的凝重。

郡长史张昭还有郡丞高岱坐在上面,吴县令朱治坐在左侧上方,吴县的县尉,是孙贲,他坐在朱治一旁。

右侧坐在二人,是留守在吴县五千兵马的将领,皆然是普通校尉之职,一个叫陈武,一个叫董袭,都是孙坚的心腹爱将。

“诸位,消息已经完全确认了,会稽郡兵上万步卒加上水军,大概有两万兵马,通过他们的强大战船,绕路东海,想要偷袭我们的吴县!”

周瑜凝视着众人,说道:“我知道这一战敌我的力量有些悬殊,但是吴县不能失去,必须守住。”

“两万兵马?”一人倒吸了一口冷气,有些畏惧。

“围魏救赵,郭异这一招狠,好大的手笔啊!”

张昭双眸低沉,微微叹气。

“公瑾大人,属下愿意死守吴县,不过我们现在整个吴县加起来,只有不到七千的兵马,想要守住吴县,恐怕有些困难啊!”

陈武沉默半刻,神色冷静沉稳,建议道:“所以属下斗胆,请公子和几位将军夫人,趁现在吴县还没有被围住,立刻离开吴县,南下汇合主公。”

“陈校尉,你没有信心吗?”周瑜知道陈武是好心,但是现在必须破釜沉舟,才能守住吴县,所以他不能让人破坏战前的气氛。

“不是,只是……”陈武面色一动,立刻解析的起来。

“陈校尉,我明白你的意思,不过你不用说了,吴县绝对不能丢,我以都督身份,宣布,从这一刻起,吴县进入军管状态,宵禁,任何人不能出入,所有的军队,必须听从我的调令。”

周瑜伸手,从腰间拿出一块令牌,上面一个金色巨大的虎头。

这令牌代表孙坚本人,能在江东大营通向无阻,还能号令江东所有的兵马的令牌。

“诺!”

众人一骇,凝视着周瑜手中的虎符,特别是那两个校尉,认得着个令牌,立刻单膝下跪,恭敬的道。

“张长史,这一战,我来打,但是会稽兵围城,城里面多少有些混乱,这就要靠张长史来安抚了。”周瑜站起来,身影显得有些坚毅,道。

“公瑾,你有信心吗?”

张昭叹了一声,他对政务很在行,对于军事也略有了解,但是并没有统兵的经验,在这个关键之后,是无法压制出下面的拿下将领的。

“有信心要打,没信心也要打。”

周瑜目光远眺,双眸之中一抹冷然的杀意凝聚,道:“我只知道这个时候,吴县绝对不能丢,如果他们以为吴县是这么容易就能攻下的,就有些太天真了。”

如果孙坚政权代表了是一个国家,吴县现在就是首都,如果连首都都丢了,那么孙坚在江东的人心也会丢的,所以周瑜拼命,也要保住吴县。

“我明白了!”张昭神色决然起来,说道,“兵事我不太懂,但是昭保证,只要吴县一天没有被攻破,城中必然安宁,若有浑水摸鱼者,某之刀也不是钝的。”

“陈武!”周瑜点了点头然后开始点将。

“到!”

“你率领麾下部曲,守住东门,从娄县来的兵马必然会以东门为重点,展开攻击,你的责任很重,无论如何,一定要守住东门。”

“诺!”陈武面色坚毅,决然的点头。

“董袭,北门归你,北门和东门一样,靠近娄县方向,必然会受到重点攻击。”

“诺!”

“孙贲!”

“在!”

“你率领三百县兵,在城中招募青壮,不用强制,重金之下,必有勇夫,不用怕花钱,有多少,招募多少,作为后备队伍,立刻展开基础训练,等到激烈的攻城战役打响之后,哪里有缺口,哪里就补上。”

周瑜看着孙贲,朗声的道。

“贲明白了!”孙贲目光一动,点头道。

“剩下的人,随我守西门!”周瑜凝视着太湖的方向,他知道,这才是重点攻击的对象。

会议一散,吴县开始进入紧张的备战状态之中,四道大门紧闭,城中也是一片紧张的气氛,让人感觉到暴风雨即将来临。

邺城

酒肆前,一个牵着匹老马的落魄青年,正举头看着酒肆的牌匾。他摇摇头正要离去。而迎面行驶来一大队车马,前头一个冀州军兵卒伸手指向那个落魄青年,喝道:“快让开,别当了道,这是你待的地方么?”

落魄青年本想离开,但听他那么一说脾气倔起来,冷冷道:“道在此地,准你上这酒肆,就不许我上去?”

那个兵卒斜眼冷笑一声,“就你这模样,可知你全身上下都不值在这和顺吃一顿的饭钱。”

落魄青年正要反驳,那个兵卒将他推开。那兵卒后面七八个身份显赫的大人物也下马下车,又几个兵卒将那个落魄青年隔开,以让那些大人物进入和顺酒肆。

待那几个显贵都上了酒肆,那个兵卒才冷笑道:“你知道方才的老爷们是谁么?是袁大公子他们,你小子要是再在此胡缠,小心砍了你!”

落魄青年冷笑一声,说道:“这袁车骑手下的冀州都是此番模样吗?那真要在下失望了。”

方才这一切袁熙正好在附近看到了,他走上前,说道:“袁车骑治下是懂礼守法之地,先生你看到的只是个别例外罢了。”

那个几个兵卒中,显然有人认得袁熙,他们不敢放肆,各自退后到旁边。

那个落魄青年将一切看在眼里,他知道袁熙必定大有来头,于是拱手道:“在下胡言,兄台莫怪!”说完他牵马就要离去。

“相逢既是有缘,不如一同共饮一番如何?”袁熙再自报家门道,“在下袁熙,袁显奕,看兄台也非凡人,特此一邀。”

落魄青年闻言一呆,半响回过神后答应道:“如此叨扰袁二公子了。”

袁熙笑着让亲卫,将马匹牵去酒肆的马厩,他带着落魄青年和许褚上了酒肆三楼。

店主认得袁熙,赶紧过来招呼道:“二公子自打去了青州后,就没有来光顾小店了吧,这回得好好饮上一番。我家二公子也正在邺城,方才我叫人请他过来了。”

袁熙点头答应,让店主上了些菜肴跟好酒,并让落魄青年和许褚一齐坐下。

落魄青年倒也不拘束,气度不凡,他坐定后说道:“多谢二公子宴请,在下安平观津人牵招,表字子经。”

袁熙脑中急转。隐隐地想起牵招这个人,似乎是历史上袁绍的手下,并牧守并州北方。并且袁家败亡后,给高干收尸的,就是这人。

袁熙知道历史上不少贤才,都在袁绍手下埋没,这个牵招名气虽然不如其他名将,但说不定还是个干才。

袁熙笑了笑,给他满上一爵酒。略显歉意说道,“方才那是我兄长,其并无恶意,只是底下的人有时仗着主人的尊荣,做些欺压常人的事,子经兄你别见怪。”

牵招点点头,说道:“我想也是如此。这些年来我一直游历各地,但时刻关注着冀州乡里发生地事情。回到安平后,听闻袁公挫败公孙瓒、张燕的合谋,觉得袁公是个能做一番大业的明主。于是赶来邺城投奔。”

袁熙暗暗点头,袁绍的声望很高,不少俊才豪杰,或有一技之长的人都来投奔。如果家世声名显赫一点地,袁绍就会召为上宾。委以重任,像郭图、陈琳等人。

如果是家世名望一般,又有一技之长的人,袁绍也会折节下士地招揽为门客,像擅长易经算卦跟盗掘的李植。

一番交谈后。袁熙对牵招有了个大致了解。得知他是前车骑将军何苗的长史乐隐的弟子。何苗、乐隐在洛阳遇害后,牵招和乐隐的门生冒着被杀的危险,一同收敛乐隐的尸体运送同乡。之后,牵招就一直游历四方,直到年初才回到安平。

在洛阳时,何苗长吏乐隐地名号,袁熙道也听过。但没有深入了解其才能。

但袁熙从牵招的谈吐中,就大致觉得他是个不错的干才。如此袁熙在言语中更是大加拉拢招揽。但牵招是冲着袁绍来的,袁熙现在又不能给他封官,只能答应把他引荐给袁绍。

如果牵招被重用,也算是安插在父亲袁绍那里的一枚棋子,将来也许会,因为今天的引荐之恩,而倒向自己也说不定。

牵招也是有些傲气之人,经前后际遇对比,他对于袁熙地礼遇还是很感激的,于是感慨说道,“早闻二公子才名,但不知二公子你也是,如此好交游结纳朋友的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