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袁阀 > 134结盟

袁阀 134结盟

作者:巴奀月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01 15:44:26 来源:平板电子书

那个青年将领就是被调到渔阳,协助渔阳太守邹丹,抵御乌桓鲜卑的田豫,他来到渔阳后,就提出一系列防备胡人的措施,并亲自下到个村镇安排预jǐng跟人手。

田豫安慰众人道:“大伙不要慌,我已建议邹太守迁徙附近的村镇,到安全的地方避难了,大军也屯驻不远,要是胡人敢再来,定不放过一个回去。”

田豫口上这么说,但现在渔阳做主的不是他,渔阳郡的情况比他想的要复杂,公孙瓒又强征钱粮和民力,使得民怨不断。

公孙瓒虽然占据幽州各大城县,但其实已经走到一个十分危险的地步。

渔阳郡北。

一个庞大的营地就驻扎在,离渔阳四十多里外。营地内外都是高鼻深目的鲜卑乌桓人,但偶尔也能见到一些汉人的身影。

大帐内,出兵讨伐乌桓、鲜卑的头目将领汇聚一堂。坐在最上首的是,现任乌桓大人蹋顿,还有一个汉人打扮的中年汉子。

此时,一个乌桓将领进到大帐,对着右边一个鲜卑兵头目骂道:“素利,你那些人怎么回事,竟然抢了老子我的马料!”

叫素利的鲜卑将领冷笑一声,用蹩脚的汉话说道:“都是从公孙瓒那抢来的,算什么你的我的,谁先下手就是谁的,这是咱们草原的规矩。”

听到这话蹋顿脸sèyīn沉,而旁边的汉人终于开口道:“大家都是自己兄弟,为这点粮草马料值得么?要取就去渔阳城里去,那里多得你们拿不完,还在乎这点算什么。”

正当鲜卑、乌桓两方人要争执起来时,坐上首的一个三十多岁汉人呵斥道:“都是自家兄弟,为那么点马料刀兵相向,值得么?渔阳城里粮食财货多的是,要拿全凭本事。”

乌桓大人蹋顿心中冷笑,说道:“阎柔你说的没错,但一同缴获的东西也该平分才是。这次就算了,你看下次是不是要一齐派出一些人手来,都督缴获用度的分配啊?”

阎柔答应一声,说道,“大人说的及是,待刘伯安的旧部属到了后,咱们打下渔阳、右北平等地,那缴获才是丰盛。不过咱们是为刘伯安大人报仇的,但在下听闻蹋顿大人你纵兵抢掠渔阳村镇,不知可有此事?”

蹋顿还没有回答,他身后一个小头目就用乌桓话说道:“咱们为刘伯安报仇不假,但也不能让兄弟们饿着肚子报仇吧!拿一点粮食而已,反正汉人那么多他们饿死不了。”

闻言,阎柔脸sè难看,他少年时被乌桓人掳掠去为奴,后来因身手胆略过人,被乌桓大人丘力居赏识,其后又辗转鲜卑部落,娶了东部鲜卑一个头领的女儿。

于是阎柔在鲜卑人帮助下,杀了护乌桓校尉邢举取而代之,才有了今天的地位。

阎柔虽然亲近胡人,但本身还是个汉人,对于蹋顿以复仇为由,纵兵抢掠汉人百姓的做法十分反感,但他却管治不了蹋顿。

阎柔的势力在上谷郡宁城一带,但他在乌桓、鲜卑两部都有人脉,所以鲜于辅他们才会找到阎柔,让他统领各部联军,但蹋顿的三郡乌桓兵却不归阎柔统辖。

其实这个时候北方各部少数民族的情况错综复杂。整个东汉包括三国时期,乌桓、鲜卑的叛降都是反复无常。自从鲜卑单于檀石槐死后。鲜卑内乱不已。分裂成三部。

步度根率其部众分布在并州的太原、雁门等地;轲比能率部众分布在幽州地代郡、上谷等地;东部鲜卑则是素利、弥加、阙机三人统领,分布在幽州的辽西、右北平、渔阳的塞外。

乌桓人自打归顺汉朝后,就被徙于上谷、渔阳、右北平、辽东、辽西五郡的塞外,汉朝就在幽州置护乌桓校尉监领乌桓。

而后辽东、辽西、右北平三部的乌桓部落联合起来,就是所谓地三郡乌桓。****三郡乌桓的大人丘力居趁着汉末动 乱,在中平五年一度寇略了青、徐、幽、冀四州。

幸得公孙瓒死命力战,击退了丘力居。公孙瓒在民族大义上,确实做的比刘虞好。

蹋顿是丘力居侄儿。在丘力居死后他接替了三郡乌桓大人的位子。三郡乌桓部落一直害怕军力强盛的公孙瓒,当袁绍派郭图邀请蹋顿共同夹击公孙瓒时,他一口就答应下来。为此,他出动了三万多的乌桓骑兵。

而阎柔所部情况又有所不同,刘虞治理幽州时多有恩惠及于东部鲜卑,还有渔阳、上谷等地的内迁乌桓人。

这些部落的鲜卑、乌桓人受到鲜于辅等刘虞旧部的鼓动,纷纷推举阎柔做统帅为刘虞复仇。阎柔召集起来有四万多胡、汉兵马,其中就有鲜卑部落地骑兵八千。上谷、渔阳乌桓部落的骑兵五千多。

阎柔yīn沉着说道:“蹋顿大人,昨个你手下出击了沙田镇、李家村,结果被打了出来,折损了不少两三百号人马,是吧?”

蹋顿哼了一声。说道:“中了敌军埋伏,但那些人马无关大局,你计较个什么劲儿。”

阎柔冷冷道:“我等是应刘伯安大人旧部之邀,讨伐公孙瓒的仁义之师,那些平民本就是刘大人的治下之民。蹋顿大人你抢掠加害他们,那只会将盟友逼到敌人那去。再者我部下就有渔阳各地的汉民。家中被盟友抢掠,他们会怎么想?”

蹋顿到帐中火炉旁取来两碗酒,递一碗给阎柔,说道,“是我没有想清楚,你说得对,要取财货到破城之后任取。但咱们是给刘虞大人报仇地。就不取乡民百姓的东西了。大不了多从属地运几次吃的东西来。”

阎柔接过酒跟蹋顿对饮开来,他知道这只是蹋顿暂时妥协,因为双方都有共同的大敌公孙瓒,一旦公孙瓒败亡,那幽州势力版图又要变动了,走一步看一步吧。

“报!鲜于大人他们来了。”一个胡兵禀报道。

蹋顿、阎柔都来了jīng神,两人到帐外亲自将鲜于辅迎进来。

鲜于辅这几个月往来奔走幽州各地,整个人看起来显得风尘仆仆,行礼说道,“蹋顿大人,阎校尉,我听闻两位应邀举兵的消息就赶了过来。顺带将一些消息捎带给两位。”

蹋顿给鲜于辅让了座。说道:“刘虞大人是大汉一等一地英雄,他没有将咱们乌桓人当外人瞧。不仅开了市集给咱们兑换急需用度,还赐予我等粮食布帛。这等恩义咱们乌桓人可是没有忘记啊!可恨那公孙瓒杀害了刘大人,霸占了整个幽州!鲜于大人你要是有什么吩咐,只管说来,咱们照着办就是。”

阎柔也说道:“我也多受刘大人恩惠,该如何复仇,但凭大人您差遣。”

鲜于辅欣慰地点点头,“有两位这般的义士在何愁不能诛除公孙瓒!袁车骑已派人联络上我,冀州军将于三月发兵。袁车骑要我等先拿下渔阳,从北面威胁蓟县。而冀州军则跟我等,从南面夹击。”

阎柔看向蹋顿,说道:“看来咱们得筹划筹划,在三月前拿下渔阳了。”

蹋顿嗯了一声,犹豫说道,“这样,只怕将公孙瓒那厮引来渔阳吧。”

“怕他做什?我等联军有步骑好几万,我鲜卑、乌桓、汉人三族的勇士还怕了他公孙瓒?他来了渔阳,冀州军不正好端了他老巢么!”阎柔笑着说道。

蹋顿将碗中酒一饮而尽,大声道:“前些年我叔父饮恨败在公孙瓒手里,叔父就因此郁郁而终。他去见草原天神前,拉着我的手嘱咐,务必打败公孙瓒为他报仇。他公孙瓒不来我也会去蓟县复仇!”

“公孙瓒是大伙的共同大敌,咱们同仇敌忾。何愁不能诛灭公孙瓒。”鲜于辅说道,“渔阳就交给两位了。我家公子现困于长安,齐周他们正设法营救,要是救出我家公子,我等立即拥戴他举兵与诸位一同杀敌。”

一时间,蹋顿、阎柔、鲜于辅三人一同举起了酒碗,盟约算是初步告成。

邺城。甄府

明月皎皎,花蕊飘香。袁熙和甄宓兄妹围着石桌对坐。

这时候,甄宓领着绿竹拿来了一坛珍藏的上等好酒,又拿了些吃的,放在石桌上,然后给二人倒满了酒杯。

两人对饮了一杯,甄尧忽然道:“听说几年前袁公筵席之上,公子作的那首《短歌行》,气势不凡,敢问公子志向有多大?是做一郡之守,还是做一州之牧,抑或是一方霸主?”

袁熙没有说话,诡谲的一笑,忽然拿起甄尧的手掌,在他的手心写了一个字——鼎。

问鼎天下,舍我其谁!甄尧先是吃了一惊,随即仰天大笑:“哈哈,怪不得公子能写出‘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辅,天下归心’这样的句子,果然是志存高远。如此,方不负阿宓幼年时,那相士刘良所言。”

“哦,不知那相士怎么说的?”袁熙不由得好奇心大动,十分想知道这相面的人,是怎么评价自己女神的?

当下,甄尧便把妹妹的故事,对袁熙娓娓道来:在甄宓的母亲怀胎十月,将要生下她的那段时间,经常会做一个相同的梦,多次在刚刚入睡之际梦到有人拿着一件“玉衣”,覆盖在自己的身上。

甄母把这个梦告诉于家人后,这让甄家上下都感到十分惊异。后来,甄宓六七岁的时候,有一个叫做刘良的著名相士,经过甄家大门。被甄父邀请进家门,给家里的几个孩子相面。刘良看过甄家的三个男孩,五个女孩后,对其他人未予置评,只是指着最小的“甄宓”说,此女将来必大富大贵。母仪天下。

到了甄宓七八岁的时候,已经能看书写字了,而且写的字不亚于几位兄长。再后来,甄宓十二三岁的时候,冀州兵荒马乱,灾民流离失所,食不果腹。甄家算得上富甲一方,多有粮食,甄宓便劝母亲开仓赈济灾民。

她说“匹夫无罪怀璧其罪”,天下那么多百姓没有饭吃,咱们囤积着这么多粮食,万一把他们惹急眼了,只怕会适得其反,把咱们家抢光了。甄家的人听了甄宓的话,觉得很有道理,便开仓赈济灾民。

于是,冀州当地的百姓都知道了,在县里传为一时之美谈。

“宓儿哪有哥哥夸得这么完美,就算是你的亲妹子,也不能这样往我的脸上抹金呦!”听了二哥的话,甄宓咬着嘴唇,笑着谦虚道,被哥哥这么一夸,才猛然发觉自己竟然作了那么多值得称赞的好事。

关于甄宓的这些故事,袁熙穿越前也从网络上看到过。此刻从甄尧的嘴里再次听到,想必这史书上的记载更是无误。

心中对甄宓的喜爱更是越来越浓,心想这样一位才华横溢,貌美无双的美女的确出众,更为难得的是甄宓还有一颗善良的心,倘若自己将来能有所建树,甚至君临天下,甄宓当是母仪天下的人选之一!

熟不知袁熙一念之差,造成了登基后的诸子夺嫡之争。影响甚大的夺嫡之战,也许此刻就埋下了诸多伏笔。

而就是甄宓的儿子袁睿,在夺嫡之争中取得了初步胜利,最终成为了继太宗宣武帝袁熙之后的,大晋第三位皇帝,史称晋明帝。

是夜,宾主尽欢。

邺城州牧府

袁熙走进州牧府议事大堂。

此时袁谭、臧洪、朱灵、文丑四人,已经回到邺城。四人正在向袁绍复命。而旁边也聚集了冀州高层一众文武。

袁谭低着头一声不吭,臧洪则言语卑微地,承担了追剿张燕失利的责任,也就是替主子袁谭背了黑锅。

而袁绍脸sè也好不到哪去,他不好对臧洪发作,只能好言安抚。让袁谭三人退到旁边。

袁熙拱手道:“父亲,我跟正南先生将库存兵甲核查完毕,随时可以分发给营中兵卒。”

辛评也出列道:“主公,chūn播事宜也安排妥当,各地征调地粮秣已经入库。随时可供给大军出征。”

袁绍点点头,向沮授问道:“公与先生,你乃兵曹从事,监管全军,现今我冀州军,能调动多少兵卒,北伐公孙瓒?”

沮授对于这些事了然于心。他立即回答道:“这次我军吃了腹地空虚地亏,这次讨伐公孙瓒应当汲取教训,留有一定常备兵力和大将镇守。除去各县兵,和防备邺城的兵卒,能调动五万人北伐公孙瓒。其中有骑兵五千。”

说着沮授看向袁熙。说道,“此外就看二公子能出多少青州军了。”

对此袁熙早有考量,他说道:“我青州各地能调动兵力不少,但就是人多了粮秣供应不上,此事我与公与先生商量过,认为出兵三万最为适宜,请父亲大人明鉴。”

袁绍抚须点头,说道,“显奕你立即下令调集三万的青州兵,从平原北上渤海南皮。如此我军能调动八万多人了。就是不知公孙瓒跟鲜卑、乌桓那边怎么样了。”

郭图禀报道:“蹋顿已经遣人送来消息,他领北平、辽东、辽西三郡塞外的乌桓部族,共计起兵三万多骑,现已跟刘伯安旧部推举的阎柔汇合,正攻打公孙瓒后方地渔阳。如战事顺利当我军北上时,可配合我等夹击蓟县。”

“好啊!”袁绍击掌道,“乌桓乃天下名骑,有了三万的乌桓骑兵,公孙瓒必定首尾不能相顾。纵使他占据幽州四郡又能有何作为?”

“主公。这乌桓人请来容易,但要送走就难了。他们那些胡人贪婪成xìng。时常掳掠我汉地。乌桓大人蹋顿的安置还是个难题啊。”沮授皱眉说道,看来不是很赞同和外族合作。

郭图笑了笑,说道,“公与先生多虑了,我上次到胡地跟蹋顿商议讨伐公孙瓒之事,对他们了解不少。乌桓前大人丘力居,因败于公孙瓒郁郁而终,三郡地乌桓人跟公孙瓒成了死敌。我又替主公许诺寻个机会,将蹋顿册封为乌桓王,并将右北平、辽东、辽西三郡之地划给他。”

对于袁绍跟蹋顿协议地细节,沮授知道的不清楚,但听郭图这么一说,沮授异常震怒,说道,“这幽州三郡之地乃我大汉属地,怎么能由我等做臣子地赐予胡人!”

袁绍和蹋顿的秘密协议,就如同后来李渊同颉利可汗的协议差不多,都算是乱世中的权宜之计吧,不过也确实够憋屈的,如果不是他们都有一个好儿子帮他们,一雪前耻的话。

那确实算是丧权辱国了,石敬瑭用燕云十六州换,换取了契丹的出兵,但是丧失了北方屏障,后来宋朝就先天缺钙了,但是如果说石敬瑭也生了一个,和太宗宣武帝袁熙,以及太宗皇帝李世民,一样的儿子,替他一雪前耻呢?

那么历史给他的定位,注定会提高,所以上天还是眷顾袁家和李家的。

郭图摇摇头,说道,“公与先生你不是不知,此三郡之地在刘伯安统领幽州时,就已是乌桓人势力范围。现今刘伯安不在,此三郡早已沦为乌桓人囊中之物,要其吐出来绝无可能。我等不过顺水推舟买他个人情而已。为此我军可换来北部的安定,还可招募乌桓部族中地jīng兵为我驱使,如此算来有何不可?”

正如五代时契丹已经,实际控制了幽云十六州一些地区,而石敬瑭顺势把幽云十六州给了契丹,但这个名分虽然是虚名,但给了契丹后,相当于从法理上丢失了幽云十六州,再攻取那就费劲了。后来南宋后金议和本质就是从法理上承认了北方归属后金。

袁绍显然早已同意此事,他阻止道:“好了,三郡之地偏远无关大局,而关中和中原才是创立我大业的关键。待平定了中原,集我千万汉人之力,害怕奈何不了小小的乌桓人吗?”

沮授心中愤怒,但没有说出来,这点是他跟田丰最大的不同,他在谋划时将全局和君主都考虑进去,明知死谏无效,他就不会去做。

袁熙在下面听得也不是滋味,三郡乌桓显然被郭图等人捷足先登,他们肯定跟蹋顿有了什么协议。他们亲善袁谭可不一定亲善自己。

说不定剿灭公孙瓒后,所谓的乌桓突骑就是蹋顿部属组成,那样袁谭就平添了一只jīng骑了,确实有些棘手。

“诸位且说说,该如何进击公孙瓒?”袁绍扯开话题问道。

众人互相观望,不愿领这个头。沮授毫无顾忌。他说道:“此次讨伐公孙瓒,我军不论天时、地利还是人和全部占优,不过我军不宜仓促冒进,应当稳扎稳打步步推进。先占据涿郡,打通河间到广阳郡地通路,将涿郡变成我军进攻的粮秣辎重集散地。”

沮授指着大堂一旁屏风的地形地势图,接着说道:“我军一动,代郡、上谷两郡地刘伯安旧部与乌桓鲜卑人必然群起响应。公孙瓒必然放弃这些地方。要是渔阳一破,那公孙瓒只能死守广阳的蓟县了。不过据说他在广阳高筑营垒、堑壕,广积粮食物资,要是他死守我军也只能行围困之法。所以拿下涿郡尤为重要。”

对于沮授的提议,袁绍赞许道:“看来拿下涿郡乃此战首要重任,我军也正好观望乌桓人跟公孙瓒在渔阳争斗。要是两面作战。不知公孙瓒能顾及哪一面?要是他率军驰援渔阳,我等岂不是可以趁机迅速攻占了广阳郡?”

袁绍说着得意地笑了,仿佛此战必胜无疑,不过他的确有这个自信和资本。

不过袁熙心中可不踏实,因为他地改变,公孙瓒加速了灭亡。他毫不怀疑外交内困的公孙瓒会迅速败亡。但之后北边的格局,就不是他能把握地了,他的优势一点点消失着。

乌桓人、鲜卑人、加上袁谭。各方势力错综复杂。加上南面的曹cāo,西边的长安朝廷、袁熙要面对地考验一点没少,形势依然异常严峻,真是有够太宗宣武帝袁熙喝一壶的。

“既然chūn播就要结束,军备也准备妥当,不知何时出兵为佳。”袁绍再问道。

“主公,十天后乃适宜出征的吉rì。不知可否?”陈琳翻看一下笔录后说道。

袁绍一拍案几,决断道,“好,那就,十日后祭旗出兵!讨伐叛逆公孙瓒!”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