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袁阀 > 13离京

袁阀 13离京

作者:巴奀月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01 15:44:26 来源:平板电子书

司空府。

肥胖臃肿的董卓一手端着酒爵,一手搂着名舞妓,他身后侍立着很有文士气质的女婿李儒还有部将李肃。

看到吕布和李肃,董卓知道利诱吕布杀丁原吞并并州军的策略成功了。

而下面跪着一高大骁魁,三十开外的汉子。

骁魁汉子眉外张,两眼凌厉异常,全身健硕的肌肉,即使隔着铠甲也能感觉到他的爆发力,他双手捧着一颗血淋淋的人头,此人正是有三国第一猛将之称的吕布。

吕布口称:“吾斩得丁原首级,献与司空大人以报答大人知遇之恩。”

董卓笑道:“好啊,将军可真是骁勇。”

吕布又说道:“布对大人仰慕已久,今又一见如故愿拜大人为父。”

董卓对他这个请求倒有些意外。

李儒觉得这是拉拢吕布成为西凉军心腹的机会,于是趁机对董卓说:“恭喜岳父大人喜得如此英才螟子。”

董卓会意,李儒是要他拉拢吕布成为心腹,于是上前拉起吕布的手说:“能收奉先为义子是老夫的福气呐。”

吕布也趁机道:“愿为以布手中铁戟为义父大人披荆斩棘。”

李肃恭维道:“司空大人能得如此猛将英杰,何愁大事不成。”几人相视而笑。

再说董卓肆无忌惮的笑声,过了好一会,才消停。

李儒等董卓消停之后,吩咐不相干的人下去后,才上前进言“主公,现在有一事需要大人决断”。

李儒禀告道,“关于并州军一部收编的问题,这事可以问问吕将军的”。

牵扯到吕布和并州军,董卓来了兴趣,对着吕布问道“奉先我儿,并州军又出什么问题了?”。

吕布听到李儒提到并州军,就知道要坏事,果不其然,董卓询问自己了。

没办法,只好硬着头皮回答,“禀义父,没什么大事,就是以前丁原老贼手下有一将领不服孩儿管辖,私自带领所部不足千人,逃离洛阳了。孩儿也正想请示义父怎么办的?”。

“恩,原来是丁原残部,逃走就算了,老夫还不稀罕的”,董卓听到才一千人,顿时就没了兴致,随意道。

董卓收得吕布自然大喜,他当即封了吕布为骑都尉,这骑都尉的官职虽然不大,但意义却是非比寻常,却是当年丁原未做并州刺史之前所任的官职。

董卓来了这么一手就是让吕布知道他在丁原麾下只是一个小小的文职主薄,而投效董卓之后就立即得了丁原耗数十年时间才得到的地位,展示董卓对吕布的着重。

此时的董卓确实是心机手段在众诸侯里都算厉害的。

王允府上,后堂。

榻上,王夫人和貂蝉搀扶下,半躺着名娇美少女。

王允就在下面拱手问道:“公主殿下身体可有好转?”

原来那天被王允马车撞到的,正是在张让等人挟持下逃出来的万年公主刘妍。

刘妍有些虚弱娇声说:“王大人,不知宫里情况怎么样了?”

王允有些犹豫闪烁,忧虑道:“公主可是要回宫?虽然陛下已经回了宫,但是现在洛阳驻扎各方十多万大军局势依然危急,新任司空董卓掌控了洛阳城和皇宫,我看此人纵兵进出皇宫对陛下太后也甚是无理,方才听闻并州丁刺史也被他害了。”

万年公主那日是想找袁绍府上的,不想走的匆忙,又对洛阳城陌生,所以被撞着了。

她早已厌弃宫里诸多拘束的生活,听到王允这样说就道:“除了陛下和协皇弟,我就没什么亲人了,既然局势动luan,我还是先不回皇宫去吧,请大人收留。”

王允连称不敢,让她尽管住下待局势平定再进宫。

其实他是不敢私藏公主的,但在这几日里他听到了宫里传来的一些消息,说董卓这厮仗着手握兵权夜闯皇宫*了先帝遗妃。

这可不是什么好兆头,在没有看清局势前他也不想刘妍轻易回去。

袁府书房,袁绍招来了一众文武亲信和好友,有曹操、袁术、许攸、郭图、淳于琼、颜良文丑等。

此外还有一名颇为英武的青年军士,他就是新来投奔的张辽。

那天与袁熙分别,张辽回到丁原驻地,向丁原禀报了募兵等一干事宜。

丁原对董卓的跋扈十分厌恶,但他想不出董卓会怎么对他下手,只是让并州军加强营寨的防备。

他没有想到最后自己死在最亲信之人手上。

吕布凭着武勇,镇压下了并州军的反抗,但还是有很多军士不愿跟随吕布而逃走。

吕布也不在意,带着自己亲兵两千多并州铁骑投靠了董卓。

得到袁熙提醒拉拢的张辽,经过一番思量后,带着新从河北募得的一千多兵马投靠了袁绍。

张辽出列,自是毫不隐瞒,向袁绍等人娓娓道来。原来死去的丁原对张辽有知遇之恩,提拔他于微末。吕布反叛,军心涣散,他无力回天,感念先君大恩,打算回并州老家招兵买马,找机会为丁原报仇。

不想被吕布追杀,后来被袁绍遇到了,于是就顺势投靠了袁家。以期待借袁家力量给先主报仇。

袁绍听此,赞叹不已“不想将军如此恩义,丁刺史泉下有知,必然很是欣慰”。

众人虽然已经知道,但当事人这么一提起,都是义愤填膺。

袁术有些幸灾乐祸道:“当初就不该召这厮进京,否者怎么有今日之事。”

袁绍恼怒地看着这个从小就跟自己不对付的弟弟,当初召董卓是他的主意,虽然证明此事是个极大的昏招,但他极好面子,打心里不承认自己的错误。

曹操劝道:“为今我等首要商议如何应付眼前局势,吾典军一部现在才两千人马,即便加上本初、公路的兵马,对上董卓也是势单力孤,何况董卓所属西凉兵久经沙场磨砺,彪悍武勇非洛阳驻军能比。”

荀攸建言道:“攸以为诸位大人当率部离京,到关东各地招募兵马,再联合关东忠君忧国之豪杰,以发兵诛灭董卓一党。”

“不错,我等不能安坐洛阳任人鱼肉,当召集天下豪杰讨伐董卓。”曹操说道。

剩下几人看这是目前最好的办法了,也是答应。

再商议一些离京的计划后,曹操袁术等人就离开了袁府。

袁绍看着剩下的心腹问道:“我等该寻何处安身起兵?”

这一下倒难倒了众人,似乎四处可去又无处可去。

郭图道:“本来汝南乃袁氏根基,是最好去处,但那已是袁公路等人地。”

袁熙趁机说道:“不如去河北。”袁熙和张纮曾经商议过这个问题。

“噢,公子如何会想去河北?”许攸有些惊讶道。

“子远,难道河北不行?”袁绍问道。

“非也,公子和我等想到一处去了,二公子虽年纪轻轻却才学见识非凡,让二公子解释与袁公,为何去河北立身吧。”郭图摇头说。

袁绍也是一脸好奇地看着袁熙。

袁熙整理了下思路,按照当时张纮分析的说道:“其一,河北富庶人口稠密且民风彪悍,燕赵自古就是英雄兴霸业成功就之地。其二河北远离洛阳又有河水天堑阻隔,董卓即使有心也难以攻击我等。其三冀州牧韩文节乃我袁家门生,定然会照料我等,熙见识不及两位先生,不知说的可对?”

许攸笑道:“公子见解确实独到犀利。”

袁熙谦虚了一下后,担忧道:“只是我等离去起兵讨伐董卓,不知会否牵连到叔爷。”确实后来袁家遭到了董卓的报复。

袁绍想了想道:“我去跟叔叔商议此事。”于是让众人着手准备离京之事。

接下来两日,袁府已经悄悄收拾细软行李。

淳于琼、颜良等也开始整编兵卒,储备粮草辎重等物。

助军右校尉部,袁熙只是挂了个主帅名号,具体事项都交由许褚和张纮打理。

他到了赌坊最后交代了华胥一些指示。然后就差仆从袁和去高府上联络高月。

这天董卓召集众朝臣于皇宫一偏殿,待众朝臣跪坐下后董卓出来坐在了席首,身后侍立着李儒和威武健硕的吕布。

寒暄过后李儒向董卓打了个眼色,后者会意示意众人噤声,然后说道:“皇帝没有能力,不可以奉承宗庙,做统治天下的君主。如今,我想依照伊尹、霍光的前例,改立陈留王为皇帝,你们觉得怎样?”

众朝臣立时一阵杂乱的讨论声,悲愤者有冷眼旁观者也有。

董卓又高声说:“从前霍光定下废立的大计后,田延年手握剑柄,准备诛杀反对的人。现在有谁胆敢反对这项计划,都以军法从事!奉先你且执掌军法。”

吕布称诺后按着剑柄环视下面群臣,旁边又闪出了董卓的一队持刀亲卫。

公卿及以下官员都震惊惶恐,没有人再敢出言。

袁绍何时受过这等激气,何况还是他出主意引董卓进京的。

袁绍顿时一股血气涌上脑门,立即站起身说:“大汉统治天下约四百年,恩德深厚,万民拥戴。如今皇上年龄尚幼,没有什么过失传布天下。您想废嫡立庶,恐怕众人不会赞同您的提议!”

董卓没想到竟然有人敢反抗,如果不妥善处置,辛苦建立的威信就白费了。

于是手按剑柄,呵叱袁绍道:“竖子,你胆敢这样放肆!天下大事,难道不由我决定!我要想这样做,谁敢不服从?你以为董卓的刀不锋利吗!”

袁绍勃然大怒,说道:“天下的英雄豪杰,难道只有你董公一个人!”袁绍虽然出于一时激愤,但霸主初显的气质还是镇住了一帮人。

袁绍把佩刀横过来,向众人作了一个揖,径直而出。

吕布欲拔剑上前。却被李儒制止住、

李儒上前对气的不轻的董卓细声说:“现在局势还不稳定,袁家世代公卿不好处置,待等会我等再行商议。”

董卓对袁家的声望还是有所忌惮的,于是忿忿地转身离去。最主要的,袁家四世三公、门生故吏遍天下这句话也不是完全拿来唬人的。名门望族势力的确不能小觑。于是董卓在向父亲征求意见的时候,便说出了自己的那句名言。也**裸的暴露出了他的狼子野心。

坐在下面的枭雄曹操虽然觉得袁绍的做法不甚理智,却也难得的在心里称赞了下。

其实袁绍只是凭着一时血气,跟董卓翻了脸,刚转身他的冷汗就冒了出来,越想越觉得后怕,他赶忙回到家中令一干人等立即动身离京。

正在赌坊后院的袁熙,接到了袁和赶来禀报袁绍的命令。

他虽有准备却,没有想到事情发生的那么突然。袁熙有些焦虑地翻身上马带许褚快速赶往高家,袁熙打算最后赌一把,一切看天意了。

洛阳,高府

当高靖看到袁熙再次出现在高府时,高靖就知道是怎么一回事了,于是叹了口气 高靖看他两眼,忽然道:“月儿你进来吧。”

袁熙微愣,猛地回头就看见高月轻轻的把门推开,神色复杂的看着他,观其模样,想来早就待立多时了。

“父亲!”高月进门把门关上,朝着高靖福了一福。高靖满意的看着自己的女儿,说道:“刚才在门外我们对话,你也听了。为父老了,今天就把事情说清,你自己选择吧。”

“父亲!”高月没想到自己的父亲会说出这种话,一时百感交集,张张嘴,竟是不知道该说些什么是好。

袁熙倒是反应过来,深深的看了眼高靖,上前拉过高月的手掌,紧紧握在手里,不让她挣脱,面对着高靖道:“无论该怎么选,都应该我是最佳人选,我替她定了!”

高靖没有去看他,而是盯着自己的女儿。

高月面颊涨得通红,扭了扭手臂,见脱离不开,便把螓首低了下来,脚步微微后退了两步。

说实话,高靖父女俩的反应都有点出乎袁熙的意料之外。

他之前会想到把话说的更狠一点,也想过把高月在自己去拉她的手臂时,会果断的回绝他。

但是事情完全没有照着他想的方向发展。

高月的态度,更是让他大跌眼镜,要知道今天早上自己还把她给生生气了一顿。

高靖点点头,说道:“你真的要娶月儿为妻?”

袁熙明显察觉到高靖问出这句话时,高月的手臂微微颤抖了下。

他紧紧握住,异常镇定道:“无垢只会当我袁显奕的妻子。”

高靖盯他一眼,淡淡道:“那趁着今天有空,你们把堂拜了吧。”

“什么?”这次不仅袁熙愣住了,就连高月也蒙了,满脸不可思议的望着自己的父亲。

“婚礼只不过是走个形式,如今我皇病重,显然不适合大肆操办,你两没有意见的话,今天我就做唯一的见证人!”

“这?”袁熙呆呆的看着满脸通红的高月,询问道:“那要不要把我父亲请来?”

“请他来做什么?”高靖摆摆手,说道:“就今天,就在这处书房里,你二人结为夫妻!”

“父亲!”高月满脸尴尬,嗔道:“你把女儿当做什么了?显奕他又不是买丫鬟,我这就跟他成婚,让天下人怎么看?”

“呵呵,”高靖毫不在意道:“袁熙这小子面皮早就没有了,你管天下人怎么看他。倒是你们回了河北后,能不能再补上一场婚姻,就知道这小子对你的态度了。”

“我回河北一定给无垢举行一场盛大的婚礼!”袁熙立马标明态度。

说着不去看高月的脸色,拉着她便跪下,自顾自导的三拜九叩之后,这才满足的站起来,生怕高老头反悔,对着高靖道:“岳父,你干脆也辞官吧。” “滚!”

袁熙拉着高月从书房狼狈而出。两人相视而笑,轻轻相拥。

高府不是很大,但也绝不是很小,面积大约有袁熙在洛阳府邸的三分之二大小左右。

冬天空气显得比较干燥,天色也是灰蒙蒙的,袁熙拉着高月在附中后院的花园里慢慢的踱着步。

高府的花园就像高靖本人一样,干枯无味,尤其是冬天的时候,更显得如此。

之前一年四季袁熙来的次数都不在少数,高月陪着他闲逛,后花园的每一个角落可以都说有他们的踪迹。

只是这一次两人并肩走动,左右手却是结结实实的握紧在了一起。

袁熙步伐领先半步,高月神色怔怔的随后,袁熙看她一眼,忽然问道:“是不是感觉太过突然了?”

高月回过神,把身子紧紧贴住他的手臂,温笑道:“也不算是,其实这一天我早就盼望了,只是没想到会是以这种方式!”

袁熙笑道:“那你以为会是以哪种方式?”

“我以为你会抢亲呢,显奕!”

袁熙愕然,还真被高柔给猜测对了,没想到典雅文静的高月,心里居然臆想着自己会把她抢过去。袁熙真想问问高柔怎么知道的,不过此时高柔也已经回老家陈留了,其实高靖也知道洛阳要发生大事了,所以提前安排高柔回老家安排后路。

“今天我要不来,你父亲要真把你嫁过去,你是不是就真的嫁过去了?”

“是啊。”高月看着他,淡淡道:“你口口声声说喜欢我,不愿放弃我,我是愿意赌上自己的。你要真心舍不得我,肯定会做一些事情。不然我也会死心。”

“我真的会去抢的。”袁熙认真望着她,满眼柔情:“不管别人怎么看,你父亲,甚至我父亲,我都不管,卫仲道敢娶你,他就肯定会死,你愿意不愿意,我都会把你抢回去做我的夫人。”

高月抿嘴轻笑:“虽然你这样很讨厌,但是妾身我很喜欢呢。”

“哈哈。”袁熙心中畅快,大笑两声。

高府没有几个下人,后院里显得异常空旷,袁熙把高月抱起来,快步走到一边的亭子里坐下来,才拉着她的葇荑道:“无垢,我一定会好好保护好你的。”

高月怔怔的望着他,轻声道:“乱世真的要来了吗?”

“是啊,过了今年就已经差不多了。”袁熙道:“你与我回河北,洛阳已经不适合我们待了。”

“可我父亲......”

“你父亲和你不同,这对他来说是机遇也是挑战,我会适时的帮他,但是这条路终归是他自己在走,你明白我的意思吗?”

高月面色黯然,袁熙如此了解她的父亲,她作为女儿的,又如何不解。只是很多事情了解是了解,明悟还能看破的就很少很少了。

“跟我回河北吧。”袁熙轻轻环住她的柳腰,喃喃道:“我也需要一点时间,你懂吗?”

高月本来还很彷徨的心,顿时柔软下来,趴在他的怀里,柔柔的应了一句:“无垢听夫君的。”

袁绍令文丑带领中军,先行护送家小离去。

然后再到西园,联合所部兵马尽数撤离洛阳。最后由颜良带领原上军所部五千兵士殿后。

不到半日,一众兵马共计两万多人离开了洛阳,取道陈留黄河赶往河北。

袁熙在许褚统领的三百精锐骑兵护卫下,跟着袁绍在洛水指挥大军连夜抢渡。

当最后一批兵马渡过洛水,而董卓也没有派来追兵时,父子两人才稍稍松了口气。

袁绍下令焚毁了附近一切船只,又差人先行通报冀州牧韩馥。

司空府后院,董卓抽出环首刀,将一张塌劈成两半,对着跟进来的李儒、李肃、吕布吼道:“难道我不能杀了袁绍这个竖子吗!”

吕布拱手道:“义父一声令下,布即可斩杀袁绍首级献与义父。”

李儒劝董卓说:“废立大事,不是一般人能理解的。袁绍不识大体,因此害怕逃跑,并非有其它意思。如果通缉他太急,势必激起事变。袁氏四代广布恩德,门生、故吏遍布天下。如果袁绍招集豪杰,拉起队伍,群雄都会乘势而起,那时,关东恐怕就不是明公所能控制得了,所以不如赦免他,给他一个郡守当当,那么,他庆幸免罪,也就不会招惹事端了。”

董卓听后经过一番权衡,怒气稍解了些,于是传令任命袁绍为勃海太守,赐爵位为邟乡侯。董卓此时还是一个审时度势得枭雄。

董卓将废立之事汇报给太傅袁隗,袁隗同意。袁绍因此弃官逃亡至冀州勃海郡。

八月三十日,董卓在朝会上提出废立之事,并以霍光事为例,自比田延年(谁反对就立刻处死),满朝文武只有尚书卢植站出来抗辩,董卓被顶撞得无言以对,气得罢会。后来董卓还想寻找机会杀害卢植,但被蔡邕、彭伯劝阻,卢植则弃官逃亡。

九月一日,在崇德前殿,尚书丁宫主持废立仪式,是月,董卓又在崇德前殿召集百官,威胁何太后下诏废黜少帝刘辩。诏书说:“皇帝为先帝守丧期间,没有尽到作儿子的孝心,而且仪表缺乏君王应有的威严。如今,废他为弘农王,立陈留王为皇帝。”

袁隗心思沉痛复杂地把少帝刘辩身上佩带的玺绶解下来,进奉给陈留王刘协。然后扶弘农王刘辩下殿,向坐在北面的刘协称臣。

何太后哽咽流涕,群臣都心中悲伤,但没有一个人敢说话。太傅袁隗将刘辩扶下皇座,解除玉玺印绶转交给刘协,然后扶刘协正式登基,是为“献帝”。

紧接着,董卓让尚书宣读策文,并弹劾何太后害死董太皇太后的罪责,将其罢免,迁入永安宫。

董卓又得寸进尺地提出:“何太后曾经逼迫婆母董太皇太后,使她忧虑而死,违背了儿媳孝敬婆母的礼制。”

于是,把何太后迁到永安宫。大赦天下,把年号昭宁改为永汉。不久,董卓用毒药害死何太后。

九月三日,何太后被毒杀身亡。董卓不允许朝廷为何太后举办丧礼,而是让刘协到雒阳城内奉常亭表示哀悼,公卿大臣们穿白衣上朝三天。

董卓又把何苗的棺木掘出来,取出尸体,肢解后砍为节段,扔在道边。还杀死何苗的母亲舞阳君,把尸体扔在御树篱墙的枳苑中。

三天后,袁绍兵马来到了陈留附近驻扎。

曹操在行刺董卓不遂后,也从京城逃到了陈留。

可怜董卓吸取了袁绍带军出逃的教训,加强了控制洛阳附近一切兵马。

所以曹操只身带着儿子曹昂,还有夏侯兄弟出逃,而家小早已先一部安置妥当。

袁绍就在陈留城外长亭里宴请曹操等人。

曹操带着曹昂,还有夏侯兄弟来赴宴,袁尚许攸郭图自然也陪同出席。

双方客套了番后分宾主坐下,袁熙看着曹操下首的夏侯兄弟,不禁感叹真两员大将。

这两人他以前见过但不熟悉,他知道这两人会是将来曹操的左膀右臂。

宴席方要开始,席间,众人先是回忆了一番京中旧事。宾主落座,袁绍看向发小曹操问道“如今天下大乱,天子蒙尘,董卓霍乱京师,我们打算举义兵讨伐董卓 ,但是如果没有除掉董卓,那我们今后该怎么打算”

曹操十分错愕不答反问道“那本初你如何打算的”此时曹操自己确实还真没有这个想法。袁绍于是讲道:“吾南据河,北阻燕代,兼戎狄之众,南向以争天下。”

虽然曹操对此并没有事先安排,但曹操听后急智说:“吾任天下之智力,以道御之,无所不可。”而此次的袁曹相会决定了之后袁曹两家的战略动态,以后也就成为对手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