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袁阀 > 15会盟

袁阀 15会盟

作者:巴奀月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01 15:44:26 来源:平板电子书

汉初平元年(190)一月。

接到袁绍传发的檄文后,各地豪强坐观着有起兵着也有。

历史进入了十八路诸侯讨伐董卓。其中起兵打出讨伐董卓旗号的有:

各镇诸侯分别是第一镇,后将军南阳太守袁术。第二镇,冀州刺史韩馥。第三镇,豫州刺史孔伷。第四镇,兖州刺史刘岱。第五镇,河内郡太守王匡。第六镇,陈留太守张邈。第七镇,东郡太守乔瑁。第八镇,山阳太守袁遗。第九镇,济北相鲍信。第十镇,北海太守孔融。第十一镇,广陵太守张。第十二镇,徐州刺史陶谦。第十三镇,西凉太守马腾。第十四镇,北平太守公孙瓒。第十五镇,上党太守张杨。第十六镇,乌程侯长沙太守孙坚。第十七镇,祁乡侯渤海太守袁绍。再加上起人曹操,共计十八镇。

虽说是十八镇诸侯,但由于马腾身在西凉,不能来会盟,只是象征性地在西凉出兵助一下威,那边自然有镇守长安的牛辅抵挡。而关东这边刘备本就跟随公孙瓒而来,自己手下亦无甚士卒,故此所谓十八镇诸侯,其实只有十七镇是带兵前来的,而且所带士卒均不多,但东拼西凑起来亦有十余万近二十万,算是可以和董卓分庭抗礼吧。

董卓这边早在一个多月前就知道关东各诸侯有异动,不停地派出说客去分化各诸侯,可惜一个多月下来,各方诸侯都会盟了,也不见得成功分化了哪位。

袁绍与王匡进兵河内,张杨亦率数千人投靠;张邈、刘岱、桥瑁、袁遗与鲍信屯兵酸枣,曹操则属于张邈军下;

袁术屯兵鲁阳,孙坚从长沙赶往与袁术会合;孔伷屯兵颍川;

韩馥则留在邺城,给与联军军粮。初平元年(190年)正月十二日,董卓使弘农王郎中令李儒毒杀刘辩,以断绝桥瑁等反董联军的政治企图。

广陵郡功曹臧洪说服太守张超,联合其兄陈留太守张邈一同举兵,兖州刺史刘岱亦加入,在酸枣举兵,自此关东反董之势如野火燎原。

等各诸侯向酸枣汇合后推举了袁绍为盟主,袁绍也自立为车骑将军。连同迟来的公孙瓒一起歃血为盟。一时间关东联军声势浩大: “诸位将军,可否听我一言。”吵吵闹闹的帐篷内,忽然一个人声音明显高出一筹。

袁熙也被从记忆中拉了回来,随着众人的目光望去。

那人不是别人,正是河内郡太守王匡。

王匡见众人都朝着自己望来,慢慢站起身,说道:“咱们今天是奉了大义才汇聚以此,可大家都来半天了,除了叙叙旧,啥事没有干出,诸位不觉得少些什么吗?”

众人都是一愣,袁熙却是微微一笑,心道此人能身处喧闹中,而不乱心智,倒也难得。

“咱们今天共聚于此,是为了攻打国贼董卓,可咱们现在兵马混乱,号令不一,长此下去,若无一个英明的领导,恐不是那兵强马壮的董贼对手,因此在下觉得诸位将军,是不是该推选一个盟主出来?然后约束约束,再商讨进兵事宜?”

“理应如是!”王匡话音刚落,一边就传来一个雄浑的声音,众人看去,却是款待众人的曹操。

曹操微微一笑,说道:“袁本初是这次的发起人,又是四世三公,门多故吏,我朝名相之裔,我曹孟德觉得他可为盟主。”

袁熙明显感觉到父亲袁绍的身子都颤了一下,然后听他急忙道:“孟德兄何出此言,此次汇聚洛阳,大家都是当世豪杰,当选威望持重的人来为盟主,我袁本初万万不行!”

曹操鼻息微微哼着,没有说话,可他不说,不代表大家不说,在坐的虽然都是日后的割据一方的豪强,可这个时候轮取名声,还真没有个像样的。

所以大家微一思量,既然自己等人这辈不行,那也只能找有上辈子有威望的人了。

一番寻思下来,大家忽然发现,曹操的说还是很准,除了袁绍,这里也就袁术合适,但是袁绍是发起人,所以理应还是袁绍最合适。

于是众人纷纷说道:“盟主之位,非本初不可!”

袁绍赚足了面子,推辞再三之后,才应下。

袁熙也是松了口气,袁术可是袁家嫡亲,两人都在场的话,袁绍和袁术这个时候都还没有出名,谁为盟主还真不好说。

虽然袁熙觉得最后应该还是袁绍当为盟主,毕竟有曹操这个西园故友在,但是现在经过自己这么一挑动,明显发起人的身份起到了更大的作用,最起码表面上如是!

这一手的作用倒是慢慢显现出来了...

商谈一番,约好明天起誓,一众诸侯纷纷回到了自己所部之中。

袁熙跟着袁绍刚回营帐,袁绍就猛地哈哈大笑起来,回头冲着袁熙道:“显奕这次你可是帮了为父大忙啊,我跟袁公路斗了这么长时间,这次众人举荐我为盟主,你当时看他脸色了吗?哈哈。”说着袁绍又是一阵哈哈大笑。”

袁熙自然不敢邀功,只是在一边傻笑。

“哎。”袁绍擦了擦眼角的泪花,叹道:“不过这盟主可也不是好当的,显奕你说说为父接下来该如何是好?”

袁熙看了袁绍一眼,低着头道:“联盟之事太过复杂,显奕不知。”

“嗯。”袁绍也没有多说什么,看了儿子一眼,忽然道:“多注意点影响,身子骨也得注意点。”作为父亲,袁绍是合格的。

袁绍点点头,又道:“明天誓师时,你在我后面,多多看着。这边别看大家一起都是来讨伐董贼的,其中之事乱着呢,别乱走出了岔子。”

袁熙听得有些迷糊,但还是道:“显奕知晓。”

走出袁绍大营后,袁熙有些迷惑,因为他感觉到自己这个父亲,貌似也不是真正的有心来攻打董卓的。

但是不真正的攻打董卓,得来这个盟主之位又有何用?那么只有一个解释赚取名望,也就是如今的政治资本和履历。

这时在洛阳的相国府中,董卓正在召集文武心腹议事。

董卓赞许道:“还是李儒的主意好啊,提拔那些党人任高职,我们的人只在军中任中郎将、校尉。一来可以堵住他们的嘴二来大权还不是在我手上。”说完他狂笑不止。

众文武都口称:“主公英明”。

李儒也拍马道:“相国大人功盖万代四海归附。”

就在这时,中郎将李肃,也就是劝说吕布投降的那个,急匆匆飞奔而来。禀报说:“相国大人不好了,渤海太守袁绍起兵造反,传发檄文于天下,关东各州郡纷纷起兵。群雄响应,肃得到消息特来通知主公”。

董卓废帝之后,自领相国之职,入朝不趋,剑履上殿。”

半响众人没有反映过来,或是不敢言语。

“什么,袁绍这厮吃了熊心豹子胆了,敢起兵讨伐老夫。”,董卓也吃了一惊,突然砍翻积案吼道:“该死的袁绍就不给老夫安生,这次一定领兵诛灭他,立即召集兵马剿灭关东叛逆,诛灭其全族,看谁还反我!”

李儒皱眉不语,放走袁绍是有他的考虑的在那情况下也确实没错,但现在他虽然觉得出兵关东不如固守的好,但深知董卓脾性的他不敢再多说什么。

尚书郑泰出列说:“为政在于德,而不在于兵多。”

董卓恼怒道:“照你这么讲,军队就没有用吗?”

郑泰拱了拱手道:“我不是那个意思,而是认为崤山以东不值得出动大军讨伐。您在西州崛起,年轻时就出任将帅,熟飞军事。而袁绍是个公卿子弟,生长在京城;张邈是东平郡的忠厚长者,坐在堂上,眼睛都不会东张西望;孔中会高谈阔论,褒贬是非;这些人全无军事才能,临阵交锋,决不是您的对手。

何况他们的官职都是自己封的,未得朝廷任命,尊卑没有次序。如果倚仗兵多势强来对阵,这些人将各自保存实力,以观成败,不肯同心合力,共进共退。而且崤山以东地区太平的时间已很长,百姓不熟悉作战,函谷关以西地区新近受过羌人的攻击,连妇女都能弯弓作战。

无下人的畏惧,没有像对并州、凉州的军队作为爪牙,作起战来,犹如驱赶老虎猛兽去捕捉狗羊,鼓起强风去扫除枯叶,谁能抵抗!无事征兵会惊动天下,使得怕服兵役的人聚集作乱。放弃德政,而动用军队,是损害自己的威望。”

董卓这才高兴称是。在众人商议下决定固守虎牢、汜水,防止关东联军从河内渡过黄河。

酸枣,联军军营。

袁熙在自己营帐里思索局势的变化,他知道讨伐董卓因为联军内部的各种矛盾,最后是无疾而终的,现在己方也却是没有一举诛灭董卓的力量。

其实西方有句话说的是,堡垒往往是被从内部攻破的,历史上的西凉军团不正是如此吗?

自己本想让袁绍在这期间多招揽一些英才的,不想曹操帐下已经有乐进、李典,曹氏兄弟曹仁、曹洪,夏侯惇、夏侯渊,其中卫弘尽出家财资助曹操,现在他手下堪当大用的将领和谋士还是太少了。

反观袁绍一方,在袁熙看来,袁绍的嫡系中淳于琼不仅是个大酒鬼,其统兵能力一般,若论将才只能说是三流。

经过深入了解,他知道文丑是个胡汉混血,所以有这么个别扭的名字。颜良是个小地主,也并不曾认真学过兵法韬略。比起张辽的统御能力差远了。

颜良、文丑这两人与许褚等一流武将的武艺相差不远,带领兵马阵前冲锋确实很是适合,但论统兵作战却不能独当一面。所以真正能算将才的,现在只有张辽和自己,可惜张辽不怎么被袁绍看重。而自己也无太大统兵权力。

袁绍起兵,也想天下英杰来归附,所以征召了些名士,但袁绍用人亲疏首看的是出身门第,那些现在还不彰名的人才他是看不上的,所以现在张辽也仅仅是个部曲督。

袁熙在他征召名士时,也举荐了一些后世的英才,但一来他不知那些人的详细情况,二来那些人名声还不大,而且流动性也很大,能召来几个就不得而知了。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关东联军是没有军事行动的,只是隔三岔五地议事和设酒宴。

袁熙觉得无趣,就跟许褚、张纮一起操练兵士,特别是许褚统领的那三百骑兵,选拔时候他不仅要体能强健也尽量选没有家累的,他要练成嫡系精锐,像后世的尖刀特战队。

于是让许褚、张纮不仅操练他们长短兵器和骑射,自己还找来猎户,传授些像后世军队野外生存的训练,一些伪装刺杀、护卫的训练也是少不了。最后他将三百亲卫取名为“虎卫”。

袁熙大账。

袁熙目睹着十八路诸hou讨伐董卓,内心激动万分,于是袁熙请来了老师张纮给自己解惑。

宾主落座后,袁熙问道:“子纲先生,现在天下大乱,随波逐流不是你我的本意,今天我们就摊开来说:若图大计,我袁家该如何自处,子纲先生你有什么好建议?”

张纮沉默了一会儿,抬头说道:“很简单,把如今袁家正在做的事情干大就成!现在百姓为了躲避盗贼和乱军,纷纷流入河北一带,此乃天助袁公和公子,我为学篆多年,深知其中藏龙卧虎。如果义旗一举,讨伐董卓后,趁着巨大的声望,袁公登高一呼,袁家在河北可得兵十万人,加上袁公手中精兵数万人,趁着董卓和诸侯争斗无暇东顾的机会,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乘虚入河北直趋邺城,然后据邺城以盟主之名号令天下,不出几年,袁家大业即成。”

两人一直谈到了深夜,最后张纮说:“公子,我观察袁公虽然有四方之志,然袁公的节奏有些慢,这就需要我们在背后推一把。现在袁公和淳于琼许攸等人打得火热,公子和他们的关系也不错,若能够把淳于琼和许攸争取到我们的行列里来,相信效果会更好。”

其实袁熙已经快把淳于琼和许攸笼络住了,不过也说不准,毕竟人心隔肚皮不是,今天和袁熙处的不错,也许后天就和袁谭袁尚处的不错,这就是人性,袁熙也不敢托大。

袁熙笑道:“子纲先生,你放心,我一定想法让他们暗中协助我们的。我们就记着这个夜晚吧。”

三国时诸葛亮有隆中对,今天听了张纮的隆中对,只可惜,他不是刘备。

在操练过程中,一个小兵因为经常在袁熙所部营外观望,引起了他的注意。

袁绍在冀州也征召了一些兵卒,但军服甲胃是和原来西园的军备是有所不同的,所以袁熙知道这是个冀州的新兵。

开始他还没怎么留意,但转念一想保不准是奸细,小心是不会错的,于是他叫许褚带来了那冀州新兵卒。

走近后那兵士拱手道:“不知大人找在下何事。”

袁熙看他语气不卑不亢,举止得体,相貌不甚英俊却带着一股锐气,让人产生好感,身体长的也很是匀称。

许褚在袁熙旁边戒备,轻声道:“是个使枪的好手。”

这样一来袁熙更是好奇了,问道:“你是哪一部的,姓什名什?”

那兵士继续不急不缓道:“小人赵云,淳于将军所属。”

袁熙呀的一声,他吃惊不小,难道真是那个赵云吗?好像历史上赵云的确先投靠了袁绍后来看袁绍不过又投靠了公孙瓒。

如果是真的,袁熙可不能放过无双猛士赵子龙,他有些激动地确认道:“你是哪里人士?”

“真定常山”。

袁熙心里抑制不住喜悦,面上却淡淡问道:“那你为何总是看我部操练?”这赵云可是罗成那样忠义无双英气武艺高强的武将,可惜罗成是虚构的而赵云是现实的

赵云是知道这里是袁绍二公子袁熙所部兵马,而且自从那篇檄文传发天下后,袁熙名声更大了。

他想不到袁二公子如此年青,而且操训兵马虽然有些不同寻常却是颇有章法。

赵云拱手答道:“看公子练兵颇有名家法度故好奇尔,望公子勿怪。”

袁熙又问道:“你可愿意来我部?”

赵云谨慎答道:“赵某淳于将军帐下一兵卒尔,进退皆由主帅定夺,不由小人愿不愿意。”

袁熙心道,还是个有原则的人,不过自己是不会放他走的,跟淳于琼要个人还不是件小事。

当下问:“我这护卫说你是使枪的好手不知对否?”

“不敢,只是随家师学过些时日。”赵云依旧不卑不亢答道。

袁熙笑道:“我看只是徒有其表罢了,不然何会只做一小卒?”袁熙有意激他。

这回赵云有些动气了,答道:“兵卒亦三军之基石也,况且现今还未开战,大丈夫当凭手中长枪夺得功名。”

袁熙笑意不变,“如果你与我这护卫战得平手我即让车骑将军提挈你可好?”

赵云闻言微微意动,毕竟在这军中学有所用建功立业是每个军士的追求,能走条捷径让人赏识又有何不可。

他感觉到那个高大凶悍的护卫是个强手,但要说战平他还是有信心的,所以有些犹豫道:“可是军中严禁私斗。”

袁熙心想终于把你激将出来了,“这是军中练兵切磋指教何谓私斗?”

赵云拱手道:“那多有得罪了。”

袁熙又说:“你可有自带兵器?”

“有一杆枪在营房中。”

“那你去取来。”

随后袁熙吩咐众兵士腾出一大块空地来。

等赵云取来长枪许褚自然也取来了一柄钢刀,袁熙想看赵云的基本功如何就让他们步战。

两人没有说什么均摆开了架势,赵云手单手握住枪杆。枪尖遥指对手,人却气势收敛一动不动。

许褚看他沉着,心知对恃下去对自己没好处,他的风格就是速度加力道,习惯在动中抓对方破绽。

于是纵身上前,一柄钢刀挥向长枪攻向赵云。

赵云也不惊慌,退后半步抖个枪花将钢刀格挡开来。

许褚早就料到这招,于是没等他收招,再次欺身而钢刀砍向赵云枪杆。

赵云即刻双手持住枪杆,封住许褚的进攻,几招下来他就发觉,这个凶悍丑陋的壮汉力道比自己大,而且发力的方法也是有讲究。显然也受过名师指点。

以力博力显然对自己不利,所以赵云不断退后和横移,挥出朵朵枪花封住许褚的攻势,趁机也做凌厉的反击。两人就这样你来我往战了百余回合,看的周围兵士无不叹服。

张纮也来到袁熙身边,说道:“这年轻人的枪招好生了得,攻防之间自有法度,凌厉时如暴雨梨花,沉着时如泰山稳重,真是一员骁勇之将。公子当好生笼络。”

袁熙问道:“先生感觉两人强弱如何?”

“不相上下,但假以时日等那年轻人枪法臻于完满必是超一流的武者。”

听到张纮的评价,袁熙更加坚定了收服赵云的决心。袁熙相信张纮的眼光。

袁熙心思都放到交锋的两人身上,没有注意到营门外三道不同寻常的目光始终注视着他们。

当许褚赵云两人拼斗之时袁熙所部营外有三人在立足观望。

当中一人年约三十双手修长面相宽厚,另一人身材高大脸色红如重枣髯长二尺手持柄月形长刀。

第三人豹头环眼脸色微黑持一杆长矛。

这三个正是刘关张三兄弟。

刘备现在正是踌躇满志,想建功立一番业的时候,叹道:“不想袁盟主帐下也有如此猛士,以往当真小看了天下英雄。”

关羽半眯着眼,手抚长髯道:“确实不错。”

但是他的语气中却没有太多赞许的意味,反而一直带着股舍我其谁的傲气。

张飞有些不服气道:“我与二哥并不会差与那两人。”

刘备眼里闪过亮芒道:“那员小将着实了得,可惜看其衣着只是一小卒,当真委屈了勇士。”

张飞看着场中打得火起,有些心动道:“不若让我也上去比划比划。”

“三弟不可鲁莽,这时军中不比自家、”刘备赶紧制止这个爱闹事的兄弟。

袁熙偶然间回头也看到了那三人,觉得三人不同寻常,再看兵器恍然想到了他们是谁。他不动声色地大声道:“且住手!”

场中两人听到袁熙下令,再对三招后都各自退后三步。等两人回到面前袁熙笑道:“赵兄果真了得。”

袁熙让人取来钱酒打赏给两人。

许褚称谢后收了下来,赵云却道:“所谓无功不受禄,公子还是先封存起,赵某这份待我立功后再打赏不迟。”

真有隋唐英雄罗成的影子,不过罗成是虚构的而赵云却是真实的。

袁熙赞许说:“想不到你还真有贤士之风。”当下也不强求,勉励一番后许诺会举荐他。

当赵云走后袁熙立即让许褚提着他特意花钱买来的好酒到淳于琼处。

他不能等,害怕万一刘备跟赵云见了面,对上眼,那可就迟了。

袁熙先恭维了一番淳于琼,又将好酒送上,最后才说要他手下的一员兵卒。

淳于琼对于袁熙向他索要一名兵卒虽奇怪,但也没在意,喝了几爵后满口答应下来。“贤侄啊,以后富贵了可不要忘记世叔我啊,哈哈”

额,袁熙打了一个哈哈,袁熙知道这货是可是李渊之裴寂那样的宠臣,“苟富贵,不相忘,小侄怎么能忘了世叔呢”

当夜,淳于琼就吩咐下属从事让赵云到袁熙营里报到,赵云没有说什么,收拾了东西就来到袁熙处。走的洒脱人如其名。

袁熙口才了得,言语绘声绘色,言谈间自然提到了京中旧事。

说当时阉党如何横行,听到这赵云不禁皱眉。

话锋一转,袁熙又说袁绍袁熙两父子怎么收编西园军马,诛杀阉党,赵云眉头舒缓开来,听到**处也叫了声好。

接着袁熙又说了些董卓在京中的暴行,听得赵云双目圆登牙关紧咬。

这时袁熙再说袁绍是如何地挺身而,出横刀怒斥董卓。

赵云终于忍不住赞道:“袁车骑真英雄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