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小说巴士 > 历史 > 袁阀 > 209罢兵

袁阀 209罢兵

作者:巴奀月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01 15:44:26 来源:平板电子书

曹操军处。

此时,徐州和许昌告急的战报,雪片一般飞过来。一会说,刘表军已经攻破了宛城,一会又说陈登、臧霸的部队,已经击败了曹仁,进去了兖州东部。

所以曹操的心,就像长了草一样,痒痒的,一刻也不得安宁。曹洪恼怒说道:“他娘的,这刘表孙坚是吃饱了撑的。袁绍赢了对他们有什么好处。”

曹操却不这么认为,他觉得这是刘表和孙坚一生做的唯一一件,让他佩服的事情了。因为袁、曹不管那一方获胜,都会直接威胁到,荆州九郡和江东六郡,他们想保住地盘,就必须让袁曹维持一个平衡。他们这样做,是很明智的。

“许昌有失,我军就没有退路了,传令撤军。”没有天子这面旗帜,他曹操什么也不是,曹操沉默了将近有盏茶时间,才下决心说了这句话。

行军、宿营是一个将领,要掌握的两项重要技能。

一个优秀的将领会依照地形地势,来编排兵卒的行军阵型,还有分派斥候。

冀州军还剩下三万人,幽州军剩下一万。青州军损失最少,除去濮阳、黎阳的人马,还有两万多。

袁熙本以为袁谭会极不配合,但出乎意料地,袁谭率领幽州军跑在最前。

有鞠义这些将才调度,袁熙倒不担心中伏和断后等问题。但袁熙忧心的却是另一件大事:汉末一代豪杰,车骑将军袁绍于鸡鸣时分撒手人寰,享年四十三岁。

袁绍临终前。

“显奕,为父命不久矣,你一定要善待你大哥和三弟,不要祸起萧墙,父亲知道你最有才干,故于此托付你后事,如果是太平时期为父,或许立显甫为世子,你和显思各拒一州拱卫冀州,可天不遂人愿,河北正值生死存亡之秋,南有曹孟德窥视,北有异族袭扰,辽东公孙家割据一方。所以显奕你才最合适,统御河北光复袁家大业,显奕你要记住,若无大故,一定要善待你的两个兄弟。”

“今时今日,若是显奕你,处在为父的位置上,对于河北四州未来的路,你想要怎么走?”

袁熙静静的思虑了一会,方才缓缓的开口言道:“孩儿打算,罢兵停战,休养生息,屯田养粮,裁剪兵员,充实敖仓,招贤纳士,以待天时。”

袁绍轻轻的点了点头,叹道:“盛极而衰,否极泰来,为父过去确实过于着相了,显奕,按你自己的意思去做吧,这四州的江山,为父今日就全权交付于你,从今往后,你便是河北之尊,袁家门庭,此刻起便由你做主!”

“你不必推托,也不能推托。中兴袁氏,舍你其谁?这副担子,在你们三兄弟当中,亦只有你挑得起!原谅为父给你留下的这副残局,但我相信你能胜任,一定能!因为你是我袁本初的儿子!”

说着,他伸手握住袁熙的手,用力紧了紧,目不转睛,注视着这个儿子,哀求道:“显奕,答应我!”

袁熙热泪滚滚,抚首榻前,垂首道:“是,父亲!孩儿一定竭尽所能不负所托,中兴袁氏,剿灭曹操,洗雪今日之奇耻大辱!”

“我儿听着,为父有此生三大恨,显奕你记得替为父完成,一大恨就是,一生没有斗过曹孟德,二大恨就是,和异族妥协有愧大汉,三大恨就是,河北尚未一统,辽东公孙家。显奕帮为父完成此愿,为父当含笑九泉了。”

一代霸主袁绍的去世,拉开了新的篇章,太宗宣武帝袁熙的时代到来了。

袁熙接受郭嘉的建议,强压下这个消息,对袁绍的身亡秘不发丧!除了袁熙、郭嘉、刘晔、许攸、逢纪、沮授、陈琳七人还有祝公道等近卫,就是荀谌、颜良等人也不知道袁绍身亡。

这事也不只是太宗宣武帝袁熙做了,曹丕也做过,胡亥也做过。

对颜良、荀谌、崔琰等人,袁熙说袁绍伤重。另一面跟他们商量,派一个身形相似的人,披上袁绍的征袍铠甲掩人耳目。颜良等人不虞有他,也就同意袁熙的做法。

袁熙骑着绝影于中军压阵,他身后就是驮运袁绍尸首的马车。前面不远处,近卫步卒中一个军司马假扮的袁绍,正骑马跟在中军帅旗下,就是效法了诸葛亮死后的布置。

“公子,事情很不妥!”郭嘉说道。

“有何不妥?”袁熙回过头去问道。

“大公子跑得那么快,分明是另有图谋。”郭嘉幽幽道,“他是想抢先一步回邺城,或是尽快回他的幽州避祸。”

袁熙心情坏极,袁绍刚刚传位,这个敏感的时候要向袁谭动手,只会给人落下口实,也没法和袁绍交代,就是荀谌、崔琰等旧臣也会不满。

“到达黎阳后,公子携荀谌等旧臣。率轻兵,运送袁公的灵柩回邺城。”郭嘉挥动着羽扇,接着说道,“同时派一员大将率兵紧紧盯住他,告诉大公子袁公身亡的消息。让他到邺城奔丧!”

郭嘉没有再说下去,袁熙明白接下去就是软禁,但袁谭真的会送上们么?

郭嘉知道袁熙想什么,接口道:“若是不来奔丧,身为人子是为不孝,这个不孝之人…自然是…”

“当然是,人人得而诛之了!”袁熙神情冷峻道。

很快,六万多人马来到濮阳城外驻扎。大军同是开始准备渡河事宜。而袁熙则将冀州的旧臣,召集到濮阳城中。

“什么,袁公身亡!”荀谌跳了起来,“少将军为何不立即告诉我等!”

“事情紧急,要是全军将士都知道,那么士气必将崩溃。”逢纪解释道,如今他俨然成了,拥戴袁熙的大功臣。

“就是此时也请诸位保密,大军渡河后才能发丧!”袁熙吩咐道。

小小的厅堂中气氛十分沉重,众人不仅忧心袁绍地死。同时,还在为自己今后的前程做打算。

“此时如此之重大,难道少将军就没有支会大公子么?”崔琰问道。

“我已经三次遣人,请大哥过来议事,但他说军务繁忙要安置兵卒。”袁熙答道。其实此时袁谭已经向黎阳逃跑了。

对于袁谭的忧虑,众人心知肚明,但这种兄弟门墙间地争斗,他们不好说什么,也不能说什么,想死吗。

“岂有此理!”崔琰怒道,“袁公生前嘱咐过遵从少将军号令。可大公子此举,分明是抗命啊!”

“等大军渡河后,我就会传令,让大哥他到邺城奔丧的。”袁熙环视一圈众人,说道,“此事对冀州的影响,实在不可预计,我将同诸位率轻兵,先护送父亲的灵柩回邺城,以稳定大局。”

“这个……”荀谌想说什么,但终究没有提出来。毕竟扶苏就是被这么。。。

袁熙又让近卫传来一众将领。这时归他调度的将领委实不少。除了赵云、张辽等人此外,还有冀州的鞠义、颜良、蒋奇、牵招、蒋义渠、赵睿等人。

虽然文武英才齐聚一堂,但他们之间明显分成了两个阵营。冀州一党跪坐于左边,青州一党则跪坐与右边。

看着自觉分坐两边的臣属,袁熙心中不免被触动了一下,同时也想到了他自己和袁谭。不论哪个君主治下,所谓党争是避免不了的。有人地地方就有竞争,不同人群之间,自然会为族群的利益而竞争。

但这中间要有个度,那就是不影响大局。而一个君主能否调剂好,臣属间的竞争,那是关系基业全局的。

这也是对袁熙的一个考验。正如太宗皇帝李世民初登大宝时,必须处理武德旧臣和天策府功臣的关系一样。

袁熙压下心中的想法。下令道:“我军即rì起造船渡河,鞠义、牵招你二人领一万兵卒。继续在濮阳与渡口间,屯驻戒备,不得有误。”

“喏!”鞠义、牵招两人出列领命。

袁熙点点头,继续下令道,“张辽,你负责濮阳守备兼断后,当中军渡河后才最后离开。”

“喏!”张辽出列领命。

“剩下诸将各自准备渡河事宜。颜良、蒋奇、你等,随我率轻骑护送灵柩返回邺城。”袁熙吩咐道。

“喏!”剩下众人也都领命而去。厅堂中剩下郭嘉、刘晔、顾雍、许攸、逢纪还有赵云等,几个袁熙的心腹。

袁熙再下令道:“赵云你率骁骑营骑兵,紧随幽州军之后渡河,绝对不许他们接近邺城!否则拿你是问!”

赵云心中震惊,但还是领命出列,赵云终究是上错花轿了,可惜了,不过赵云既然已经委身与袁熙,那么他就会义无反顾地坚持下去,这是他的道。

处理完这些后续事宜后,袁熙顿感身心俱疲,此刻他突然想起了在青州时,那段温馨惬意地时光,终究是回不去了。

袁家肮脏的血液,终究会流淌下去,只到灭亡为止,这是诅咒,也是太宗宣武帝袁熙,种下的恶因,天道轮回。

白马津。

兖州军两支人马正一起进驻白马津。其中一支是曹昂、于禁所部,另一支则是吕布率领的并州jīng骑。

“末将前来复命。沿途冀州军防备严密,我等人少下不了手,只劫杀了千余敌兵!”吕布抱拳施礼道。

曹cāo不顾同样站在一旁的曹昂、于禁,而是上前扶起了吕布。

接着曹cāo将众将迎了进去。

“父亲,我等未能截杀住冀州军,有负您期望了。”曹昂坎坷不安道。

曹cāo神sè严厉,“你好好跟诸位将军讨教,吸取这次大意的教训!”

“孩儿知道了。”曹昂赶紧答道。

“主公。我等也有过错,不全在大公子。”董昭辩解道,“冀州军一时间似乎换了个统帅。行事风格十分凌厉果断。而幽州军行军时,脱离了冀州本军,我等猜测恐怕是袁绍伤重,袁熙夺得了冀州军大权。”

曹cāo一阵忿怒,但他还是压制下来,问道:“诸位看此战如何收局?”

众人互相观望一阵,虽然知道不能持续战下去,但都不愿首先说出罢兵。

“主公。我军军粮不多,而冀州军防备又严谨,我军怕没有机会再战,不如早退兵陈留。”荀攸建议道。

曹cāo看向另一面心腹谋士程昱。

程昱站起身,答道:“确实如此,我军兵粮不多,而袁熙急于退回河北的话,我等很难再施计。”

起初曹操听到鮑信战死,戏忠病逝,魏仲投降的消息时,正在大肆喝酒庆功。

他怔了足足一炷香时间,一声不吭,脸色变的煞白,,“哗啦‘一声,酒杯掉到地上,摔碎了。

曹操立即意识到了自己失态。故作沉稳的对下面的众位将军谋士道;“我喝醉了,连酒杯都拿不稳了。”

荀攸知道曹操想稳定军心,立即道;“死者已矣,主公不必介怀,眼下最要紧的就是,追击穷寇袁绍,不要让他跑回冀州去。”

曹操厉声道;“啊?!。袁绍已经山穷水尽,怎么可能杀得了鮑信,这件事是谁做的。”

负责收集情报的谏议大夫董昭出班奏道;“启禀主公,是袁绍的第二子,袁熙。他派人伏击了在濮阳的鮑信,志才也是被他杀死的,还有魏仲。。。”

“志才之仇不共戴天。虽然此时不宜再动兵,但rì后我定要袁熙,血债血偿!还有魏仲老家伙,他不北走胡,南走越,天下不留他。”曹cāo恨恨道。

“报!陈留急报!”传令兵递上文书。

曹cāo接过,看了之后脸sè剧变。

程昱眼尖,看到,“泰山、东海”,几个字,他心中一紧,知道事情不妙。曹操内心更加慌乱,虽然之前已经推测,后院起火,但没想到真的起火了。

黎阳大营。

终于,袁熙等人到达了黎阳,张郃高览两条硬汉都流了泪;谢罪道,“少将军,您终于回来了,你治我们的罪吧。我们损兵折将给您丢脸了。”

袁熙感到全身一阵热血沸腾;“哪里哪里,没有你们死守黎阳,我们大军就被曹操十面埋伏了,俊义你们居功至伟,俊义真是我李牧大将军,我没看错,阵亡将士要厚赐其家,尔等待我回冀州给你们請命封侯。”袁熙,紧紧地握住两人的手。

第二天,曹操派人进城送信,说是要见一见面叙叙旧,并写了一封书信。

两军对圆,曹操提马出阵,和袁熙相对,笑道;“生子当如袁显奕,本初有你这样的儿子,可以瞑目了,我不如也。”

说着瞥了瞥身旁的曹昂。气的曹昂连出大气,脖子都红了。

袁熙大声说道;“徐州式微,司空何不早退。荆州刘表不灭,始终都是你的心腹大患,孙坚虎视江淮,有他们在,世叔你不可能正视我冀州的。”

曹操冷笑道:“一派胡言,本将的心腹大患,就是你。你河北袁氏,一日不灭,我就一日不得安宁。”

袁熙撇嘴笑道:“彼此彼此,司空请看书信。”早有士兵把书信送过去。

曹操打开一看,哈哈大笑;“袁显奕,不欺我也。”写的什么?

正面写;“后顾之忧未除,司空何不速退。”反面写着;“曹公不死,我心难安。”一贬一捧就给了曹操台阶下。

这是孙权退敌的办法。第一指明曹操面临的严峻形势。第二句,则给足了曹操面子,说明我对他非常惧怕、顾忌。

孙权的原文好像是;春水方生,公宜速去,足下不死,孤不得安。

曹操果然像三国演义上说的那样,把信拿给诸位大将传阅,一边说;“如何,袁显奕还是很怕我的。”曹昂心想,得了吧老爹,别自以为是了。

众将一起拜服;“司空威震四海,谁敢不服。”曹操有了台阶下,心情不错,当即和程昱等人各回本寨。

曹操回营之后严肃说道:“传令三军,一个时辰后拔营撤退,回许昌去。”

曹军为了防止袁军突袭,将前军变为后队,逐次拔营,第三天早晨的时候,第一批人马已经急行军过了黄河了,可见其心急如焚的程度。

就像朱温和李存勖打时一样,朱温也是因为后方不稳,匆匆烧营而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